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3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4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5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6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7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苏武传》重难探究  课件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并不矛盾,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情景探究,写作特色,其一与张胜对照,其二与卫律对照,其三与李陵对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事前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已经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
    但他还要权衡,如何“死”才能对国家有利,所以在常惠等人的阻拦下,他暂时没死。后来,苏武在受审时被卫律威逼利诱,苏武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二是增加说话的分量,为国雪耻,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逼利诱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变成了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下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他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从全文来看,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重点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苏武的形象的?苏武的形象有哪几个特点?
    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
    通过卫律和李陵二人的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通过对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了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灭的爱国意志。
    【难点1】联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来刻画苏武的形象的。
    运用典型环境,烘托人物。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难点2】卫律和李陵劝降苏武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因为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前者对苏武而言是无耻叛将,后者却是曾经的同事兼好友。二是因为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
    卫律原来在汉朝任职,后投降匈奴,本是无气节、希冀献功的小人,唯利是图,并无是非标准,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才战败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李陵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沾衿”,可见其尚存羞恶之心。
    文章以叙事为主,不发议论,但作者精心选材,恰当裁切,以鲜明的对比,“于序事中寓论断”,表达出对苏武的敬佩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卫律的不齿和对李陵的同情,彰显出班固撰写《汉书》时所坚持的儒家正统的思想观念。
    如“卫律劝降”中,卫律威逼不成,于是利诱。卫律述自己投降后享受的荣华富贵,其骄奢无耻之状跃然纸上,可见作者对其不齿,这是作者“于序事中寓论断”之一例。“李陵劝降”中,苏武对李陵也不像对卫律那样金刚怒目,而是相对委婉柔和,这是另外一例。
    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历经坎坷曲折。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
    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而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中郎将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僚、朋友的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在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于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
    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认为苏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忠贞不渝,气节高尚,也有人认为其所表现出来的是对汉武帝的愚忠。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进行阐述。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授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知人论世,第一部分,了解作者,了解《汉书》,相关背景,了解“苏武”,初读课文,第二部分,预习检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10 *苏武传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0 *苏武传评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书》,苏武出使的背景简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苏武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评课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书》,文学常识史书体例,作者班固简介,《汉书》简介,第一段重点字词,文本解读探究,第二段重点字词,第三段重点词句,第四段重点字词,第五段重点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