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2 玩偶之家(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2 玩偶之家(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品味戏剧语言的暗示性,梳理情节,在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品读戏剧语言,品味戏剧语言的暗示性。
2.在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
3.以戏剧的结尾为例,认识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
重点难点
1.品味戏剧语言的暗示性。
2.在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879年,娜拉离家出走的关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一百多年以来,这个声音也一直在人们心中回荡。娜拉离家出走是易卜生的戏剧作品《玩偶之家》中的一个情节。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玩偶之家》,去深入了解这个给世界带来震撼的女人。
二、品味戏剧语言的暗示性
1.阅读从开始到“他拿了那些信走进自己的书房,随手关上门”这一部分,思考讨论。
(1)向来喜欢跳舞的娜拉为什么今天看起来“又累又想睡”?
(2)当海尔茂对她说甜言蜜语时,为什么娜拉却说“今天晚上你别跟我说这些话”?
(3)当海尔茂和娜拉谈论阮克大夫时,娜拉“心不在焉”;当海尔茂发现信箱被人弄过锁时,娜拉又“急忙接嘴”,这两处舞台说明暗示了什么?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明确:(1)向来喜欢跳舞的娜拉在参加完圣诞舞会后却“好像又累又想睡”,从表面上看娜拉好像很疲乏,其实是暗示娜拉因为受到柯洛克斯泰的威胁,内心恐惧害怕,又不敢让海尔茂知道,一直受着煎熬,所以看上去“又累又想睡”。
(2)一直对海尔茂存有爱意的娜拉,因为心中有事,觉得自己有愧于丈夫。当娜拉听到海尔茂的甜言蜜语时,既感到幸福,又感到烦躁,所以娜拉说了这句话
(3)这两处舞台说明暗示了娜拉不想让海尔茂打开信箱,发现柯洛克斯泰的信。
2.在谈论阮克大夫的生死时,娜拉说:“一个人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最好还是静悄悄地死。”这句话暗示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暗示娜拉已经下定决心自杀。但是她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孩子,怕丈夫受自己牵连,怕孩子们担惊受怕,所以她打算悄悄地死。
3.娜拉 (瞪着眼瞎摸,抓起海尔茂的舞衣披在自己身上,急急忙忙,断断续续,哑着嗓子,低声自言自语)从今以后再也见不着他了!永远见不着了,永远见不着了。(把披肩蒙在头上)也见不着孩子们了!永远见不着了!喔,漆黑冰凉的水!没底的海!快点儿完事多好啊!现在他已经拿着信了,正在看!喔,还没看。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明确:这些舞台说明和人物独白暗示了娜拉惊慌、害怕、矛盾的心理。娜拉知道丈夫回到屋中就会看到柯洛克斯泰的信,就会知道她伪造签名借债的事情,知道大祸将要临头。虽然海尔茂此前信誓旦旦地对她说“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娜拉不想连累丈夫,她仍然想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独自承担责任。于是她坚定信心,决定自杀。但她对海尔茂、对孩子们的爱又使她难以割舍,犹豫、彷徨、恐惧不停地噬咬着她,所以她才有这些慌乱的动作和语言。
4.在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信后,海尔茂愤怒地斥责娜拉,此时娜拉的表现是:“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娜拉不作声,只用眼睛盯着他”“冷静安详”。这些舞台说明暗示了什么?
明确:刚才还对自己甜言蜜语、百般宠爱的人,看了信后竟然斥责、谩骂自己,这让娜拉认清了海尔茂的真实面目。海尔茂不仅说她是“装腔作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甚至连带着把她的父亲也谩骂了一顿,这让娜拉一下子明白,他以前说的爱,只不过是把自己当作玩偶,并不是真正爱自己。当海尔茂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时,他冷酷、自私的面目展露无遗。看清这一切后,娜拉的态度越来越冷静,这暗示了娜拉的觉醒。
5.娜拉在与海尔茂讨论时,做着“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动作,这些舞台说明表明了什么?
明确:娜拉一边和海尔茂说话,一边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这是在做出走的准备,也表明了娜拉出走的坚定决心。说明娜拉已经觉醒了,并且敢于反抗,敢于追求平等和自由。
(设计意图:戏剧不仅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台词塑造人物形象,还通过语言的暗示性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梳理情节,在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
(一)阅读从“她正朝着门厅跑出去,海尔茂猛然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封拆开的信,站在门口”到“怎么,你还不睡觉?又换衣服干什么?”
思考讨论问题:
1.海尔茂看了第一封信后因为什么勃然大怒?是因为发现娜拉是个伪君子、犯罪的人吗?
2.“照你说,就是你死了,我有什么好处?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唉,我对你说这么一句话心里真难受,因为你一向是我最心爱并且现在还——!”这几个句子表现了海尔茂怎样的性格?
3.如何理解在收到柯洛克斯泰退回来的收据后,海尔茂说的两次“我没事了”,一次“咱们俩都没事了”?
4.师生讨论归纳。
明确:1.从海尔茂后来对娜拉说的“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这句话中可看出海尔茂勃然大怒是因为娜拉的行为会给他带来麻烦,会断送他的前途,并非真的发现了娜拉是个伪君子或犯罪的人。而且,当他认为的威胁一旦消除后,他马上换了口气,对娜拉的态度又转变了。所以,海尔茂的大怒纯粹是他自私的人格使然。
2.“照你说,……”两句话,海尔茂危机当前,娜拉欲为他而死,他竟然毫不在意,只在意这样对他有没有好处,可见海尔茂有多么自私、多么冷酷。而“唉,……”一句话,是一句插入语,更表现了海尔茂令人作呕的虚伪。他本已对娜拉恶语相向,恨她毁了自己的前程,却仍在表白娜拉“一向是我的最心爱并且现在还——”,话到此,无法再往下说才不得不打住。这句插入语是对海尔茂的一种讽刺。
3.可怕的危险瞬间消失了,海尔茂自然狂喜万分,但因他自私的心理,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从后面娜拉问的“我呢?”这句话,更可以看出海尔茂的自私。在瞬间的狂喜过后,没了危险的海尔茂当然要表现自己对妻子的关爱,于是他对娜拉说“咱们俩都没事了”。
(设计意图:通过戏剧冲突可使戏剧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引导学生在冲突中鉴赏人物,提高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二)阅读课文从“娜拉,你真不讲理,真不知好歹!你在这儿过的日子难道不快活?”到结束。
思考:1.娜拉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2.作者在这部分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3.师生讨论归纳。
明确:1.娜拉思想上的觉醒过程。开始的时候,娜拉很怕海尔茂看到信。在海尔茂看信时,她心慌意乱。紧接着在海尔茂斥责她时,她开始觉醒了。当海尔茂对她进行人格羞辱并要取消她教育子女权利的时候,她看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当风波过去,她通过海尔茂对她态度的前后变化,终于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都是不合理的,她决定追求平等、独立、自由。最后,娜拉勇敢地出走了。
2.这部分是娜拉与海尔茂争论的场面。在这一场面里,不仅使娜拉与海尔茂的冲突集中鲜明,达到了最紧张的地步,而且易卜生把“讨论”带入戏剧中。“讨论”的问题紧紧围绕着妇女地位和娜拉命运展开。易卜生通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语言交锋,从家庭到社会,从政治、宗教到个人责任,层层深入地探讨了当时的妇女问题。这一方法,既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的手段,也是作家借娜拉之口宣传其“妇女解放宣言”的讲台。
四、布置作业
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塑造的“娜拉”这一妇女解放的形象,点燃了妇女解放的火炬。请尝试以“男女平等”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2 玩偶之家(节选)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不同见解,观点冲突,品读课文,探索主旨,对比阅读,认识意义,拓展练笔,实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2 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台词和舞台说明导入,激发兴趣,速读课文,把握冲突,精读课文,分析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2 玩偶之家(节选)教案及反思,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