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全国通用).docx
    • 解析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全国通用)第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全国通用)第2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全国通用)第3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解析版)(全国通用)第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解析版)(全国通用)第2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解析版)(全国通用)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原卷版全国通用docx、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迁移运用观点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导图:
    通法通则:
    (1)强化角度意识。先审读题干,圈画出标示角度的词语;同时,还要注意每则材料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快速准确地寻找到答题区间。根据答题区间来组织答案,从而做到答案重点突出、清晰准确。
    (2)寻找、发现文本的不同角度的常见方法。
    ①关注各选文出处,注意出处中是否透露出选文论证分析的角度。
    ②注意文章中表示内容侧重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和语句,如指示代词、顺序词、范围(时间、空间)词、类别词、关联词等,区别不同内容的重点。
    ③找出关键句、中心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等,提取不同文本的要点。
    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图像是文化的符号。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形成了独具东方风韵的美学体系,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的传承与弘扬,图像化表达是其形式之一,由图像展演进行的中华文明传播与跨文化沟通亦古来有之。14世纪,中国的图画、瓷器和丝绸曾流行于欧洲上层社会,绘制有龙凤吉祥图、青花瓷、中国本土风情符号的图像深受西方人士喜爱,成为了解东方风情的重要媒介。中国山水画、人物画、写意画等独具东方形式美感的画品与画技对亚洲、欧洲等地的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饱含“中国趣味”的图像用隐喻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着阴阳哲学、天人合一的核心精神和超然气节,并在濡化与涵化的国际传播中实现艺术的跨文化互鉴与文明的多元交融。
    随着媒介迭代,视觉传播由二维图像走向三维空间,由静态视觉变为动态影像,由现实空间迈向虚实结合的数字空间。在数字视觉主导的当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由表情包、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塑的全球化数字交往空间。为此,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考察,数字视觉传播是增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进路。因为数字视觉影像可以打破语言存在的文化折扣困境,进入多语言体系,让人人都能接触;数字视觉传播较之于文字传播,更具凝练性、具象性与直观性,能更好实现跨文化沟通,从“硬传播”向“软传播”转化;数字技术视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可更好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促成世界受众在“视觉——沉浸式体验——文化感知”的传播进路中,加强对中华文明的准确认知。
    媒介迭代后的“眼球经济”会更加关注内容价值,需要数字视觉技术与中华文明的交融创新。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具有可沟通性,中华文明因其先进性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此,在新媒体视觉传播进路中,要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国传统图像精神,提升文化基因萃取能力,重视人类共通情感与价值观念的提炼。同时,要善用数字视觉技术与元素,让中华文明中的文物、文化遗产活起来,融入更多现代化与国际化元素,让中华文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世界文明相沟通。
    (摘编自《用数字视觉技术赋能中华文明传播力》)
    材料二:
    在数字媒介技术变革作用下,世界交往进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直接的交往关系的新阶段,我们可称之为“数字世界交往”。
    数字世界交往是建立在元技术、后勤型媒介逻辑上的复杂体系。从基特勒到彼得斯的媒介哲学,都十分强调媒介作为人类存有的本体论意义,具有组织、协调人和物的关系的基础功能。在此意义上,互联网只是媒介技术的表层,而底层的媒介元素则是通信技术、代码、算法等组成的技术系统。这一技术系统不仅塑造了人们交往的信息语法,而且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提供了标准格式。
    数字世界交往关系是全时、全域形态的,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超越了工业文明时代的交往体系。除了民族国家仍然作为重要的交往主体外,宏观上以文明为基本单元的交往活动、微观上以人为交往主体的世界交往活动都得到了极大扩展。随着数字孪生、赛博人等新现象出现,数字交往看起来指向虚拟的交往,然而物质交往依然十分重要。数字交往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即媒介基础设施条件、物质交往需求、资源(技术)供给等是交往前提,而交往关系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将数字技术落后的地区与人群连接到超级信息系统中。
    数字世界交往方式更加“轻盈”与流动,同时又呈现出平台化交往的新特征。工业时代的世界交往以规模化、标准化为特征。而数字时代的交往,则以个体式、碎片化、多样化为特征,图像社交、短视频社交、游戏社交风靡全球即是表征。然而,平台在背后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大型跨国企业、超级互联网公司、全球供应链等平台的基础设施化过程中,平台正在成为世界交往的行动者之一,跨越了以民族国家为疆域的传统交往边界。
    数字世界交往的兴起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首先,数字媒介是现代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文明的最新成果,它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在数字媒介上人们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态,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形式,文明交流与文化融合创新交织在一起。其次,文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遗产、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等内容都可以被数字化,交流过程也被存储于云端,这与前数字时代存在显著区别,时间与空间问题不再制约文明交流,能否数字化则是影响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最后,文明交流主体间的关系是多向度的,既是现实的交往也是虚拟的交往,既是在场的交往又是离身的交往,文化族群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简言之,数字媒介是文明交流的“镜像”,文明交流在媒介中存在。
    (摘编自涂凌波《数字时代的世界交往与文明交流新图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图像是文化的符号,图像化表达是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等精神特质的传承与弘扬的唯一形式。
    B.提升文化基因萃取能力,让中华文明融入现代化与国际化元素,以促进媒介迭代后的“眼球经济”。
    C.在数字媒介技术变革作用下,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直接的世界交往开始了。
    D.当下,数字世界交往的兴起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与前数字时代存在显著区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视觉传播因打破语言、文字的障碍,而成为增进中华文明传播力的有效进路。
    B.中华文明曾经的领先地位,让我们在新媒体视觉传播进路中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C.数字交往与生产力是对立统一关系:数字交往推动生产力,生产力制约数字交往。
    D.没有平台支撑,数字世界交往就可能难以跨越以民族国家为疆域的传统交往边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故宫博物院应用互联网络等开发了《数字多宝阁》等数字产品,将数字创意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B.2023年,“银发知播”群体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这群爷爷奶奶通过不同网络直播平台讲解传统知识与文化,创造流量,汇聚能量。
    C.加快移动端传播平台建设,创新短视频、微视频、云直播等多元信息发布形式,更好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D.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泉以三星堆为例做《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可视化创作与传播》主题演讲。
    4.对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文明传播与交流,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5.下列文字是“2021—2022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之一:《典籍里的中国》引发海内外观众强烈共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该节目获得成功的原因。
    央视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富声誉的媒体奖项——第58届亚广联奖,评委会认为“节目让充满古老智慧的经典之作焕发新生,在智识和情感上引发了我们的强烈共鸣”。节目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陆续介绍了《尚书》《论语》等11部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节目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33亿,视频播放量超20亿,在海外视频网站获得了数亿次的点击率,掀起了“典籍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雅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道德理想和文艺批评标准,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其审美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精神。历代文人大都提倡以“雅”为美的文艺创作思想和评判标准。曹丕把“辞义典雅”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刘勰将文章分成八种基本风格,其中居于首位的即为“典雅”;王昌龄把诗分为五种风格,其中“古雅”也是位列第二;南宋诗词评论家张炎极力提倡“雅正”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南宋诗论家严羽也提出“去俗求雅”的审美追求。“求雅”的审美旨趣一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这种“求雅”思想也是中国古代语言使用规范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思想,被汉语言文字学学者戴昭铭概括为“雅正”的语言规范观,追求一种从现实语文生活中提炼而成的理想化的语文标准,具有一种语文审美的倾向,即力求维护一种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合乎标准的语文形式,它概括和体现了我国古代优良的语文传统。
    “雅”与“俗”相对,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二者从来都相伴相生,不可分割,在历史上也一直存在此消彼长的状况。但不管哪个时期,“雅”总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价值目标,它能引领着社会风尚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近几十年来,社会语言俗化现象非常普遍,这是当今语言生活主体平民化、草根化的某种结果,也是社会自由开放的表现。但是,言语行为的“俗雅”要区分人群和场合,不能全民皆俗,不能全方位皆俗,应该给“雅语”留下一定的时空语境,在社会大潮中,需要有一种高境界的审美追求,需要“雅”的言语行为规范理想。但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本该“雅”却“俗”的言语现象,比如,某校长在毕业致辞中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这样的毕业致辞,把庄严神圣的毕业典礼变成了迎合学生的类似于脱口秀的娱乐舞台,虽然赢得了无数次掌声和尖叫,但却无法传递给学生受用终生的灵魂力量,热闹有余而深邃不足。
    在当今俗文化大行其道、语言俗化成为潮流的宏观背景之下,需要有一部分人坚守“雅”文化和“雅”的语言风格,以此支撑着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传统的审美文化。“雅”和“俗”在社会语言生活中一直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从来不否定俗化的语言有特定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功能,但是,在一些正式庄严的语境中,应该使用典雅的语言,权威人士、社会名流、公众人物、专家学者等在“雅语”的使用方面要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更要有所作为。
    纵观语言规范的发展历程,当今中国,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已经确立,语言地位规范已经完成;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各项标准也基本确定,语言本体规范基本完成;目前语言规范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使用规范。我们提出的“中和诚雅”语言规范观符合语言规范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也适应当今宏观社会语境,对指导当今语言规范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规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渐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古代“雅正”的语言规范观,并都关注到现实语境中的语言规范,但出发点和针对性并不相同。
    B.材料一按朝代顺序,以曹丕、刘勰、王昌龄、张炎和严羽等人的文艺主张为例,证明历代文人大都提倡以“雅”为美。
    C.材料一明确提出“中和诚雅”的言语规范,材料二则强调用语言规范“选择观”发现新的语言发规律。二者观点完全相悖。
    D.材料二认为“为语言生活服务”是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合适的语言规范可以客观反映语言生活实际、科学指导语言生活。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汉语时期,人们只关注“正”,强调语言的规范性。这是因为语言规范可以纠正当下俗文化的错误。
    B.语言变项既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它的存在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不可避免。
    C.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因此想要认识语言生活,就要运用各种现代观测方法观测语言舆情,做好语言规范。
    D.在语言规范研究中,改换一个观念就是改换一个学术领域,只有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才能使研究取得新发展。
    3.下列句子中,“雅”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B.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
    C.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D.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苏轼《卢山五咏·饮酒一》)
    4.学术工作者的研究与观点注重关照当下社会现实,材料一的现实关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可还行?”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在使用中也产生了许多语义变项,其表达惊异、讽刺、喜悦等主观义的用例远多于疑问义的用例。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诗学是主张阴阳协调的。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清浊之分或阴阳之分,不仅概括了人的气质的两大类别,而且表示了对每种气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两类气质之间关系的理解。用这个根本的原则来考察人的气质,不同的人所禀受的气虽有阴阳之分,但这只是说总的倾向。事实上,每个人的气质中,都有阴阳两种成分,不会是绝对的、完全的阴,或绝对的、完全的阳。人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阴阳协调。文学艺术也需要阴阳协调,在优秀的文学艺术家身上,阴阳刚柔总是不同程度地结合着。例如陶渊明,他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平和恬适的诗句,又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那样“金刚怒目”式的诗句。例如李清照,她既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类婉约凄清的诗句,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样慷慨雄豪的诗句。更深一层说,在陶渊明的平和中,就含有不向世俗低头的奇崛;在李清照的凄清中,就含有对爱情的坚贞执著。总而言之,阴阳二气既是相生相克,又在变化中调和。这一观念,是中国气质论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诗学文气论的精华。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刚柔,也是中国哲学的常用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里,阴阳,指的是世界万物的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和对应的属性。凡向上的、向外的、动的、明的、热的、强的为阳,向下的、向内的、静的、暗的、冷的、弱的为阴。阴阳的彼此作用,作成和推动万物的孳生、发育和发展。刚柔,指的是事物的两种性质或者状态。刚柔同阴阳往往有对称的关系,在有的论者那里,刚柔可以和阴阳等同。《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都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都包含阴和阳的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融合。《易·系辞上》一再讲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从南朝梁刘勰以后,阳刚阴柔多用于描述作家作品的风格。唐人所作《晋书·文苑传》说:“赏好生于情,刚柔本于性。情之所适,发于咏歌,而感召无象,风律殊制。”作者性情的刚柔,决定了作品风格的刚柔。阴阳这对范畴由对立的两面组成,每一事物其阴与阳的量度有多少之别,其发展变化有阴与阳各自增减、升降、消长之别,阴与阳的组合方式也千差万别;在每一事物中阴与阳的比重不一,或阳胜阴,或阴胜阳,因而才各有个性,生出亿万的品类。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一有一无。文学作品也是这样,雄健、豪放、壮伟的属阳刚,秀雅、婉约、冲淡的居阴柔,这都是就其总体倾向而言。细细体味、分析,则好的作品两种兼具,有阳无阴或有阴无阳,都不成其为好文章。
    从纯审美的角度说,两者不应有高下之分;区分高下,是加入了社会价值判断的结果。清代姚鼐和许多前人一样,不是平均地、平等地对待阳刚和阴柔两大风格类型,他在《海愚诗抄序》中说:“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
    (摘编自王先需《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材料二:
    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有两句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状貌,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往往因创作家性格的偏向,作品也因而或刚或柔。
    历来艺术家对于阳刚、阴柔两种美分得很严。在诗方面有李、杜与王、韦之别,在词方面有苏、辛与温、李之别……
    统观全局,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静越好,生活越闲越好。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而凭视八荒,遥听诸星奏乐者。他们以“乐天安命”为极大“智慧”,因此,他们的诗也大半是微风般的荡漾,轻燕般的呢喃。过激烈的颜色,过激烈的声音和过激烈的情感都是使他们畏避的。《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阳刚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西方评论家所说的“宇宙的情感”,在中国文学中除着《逍遥游》《齐物论》《论语:子在川上》、陈子昂《幽州台怀古》(《登幽州台歌》)、李白《日出东方限》诸作以外,很少能看到其他具有“宇宙的情感”的文字。“雄浑”“劲健”“庄严”诸词大多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
    (摘编自朱光潜《两种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哲学对“阴阳”“刚柔”作了阐释,并对二者的属性作了划分。
    B.作者认为,南朝梁刘勰是第一个提出来用阳刚阴柔描述作家作品风格的。
    C.虽然也有刚柔混和的“美”,但这种“美”并不是朱光潜所论说的重点。
    D.中国诗人很少愿意“凭视八荒”,这使《二十四诗品》中多数偏于阴柔。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作家的性情偏向阴柔,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其创作风格偏向阴柔,但这种风格只是总体上的倾向,并非绝对。
    B.在文学作品中,因“阴”与“阳”的比重不一样,或阳胜阴,或阴胜阳,所以作品就会各有个性,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C.历来的艺术家认为“两种美”有着十分严格的划分,这与王先需“好的作品两种兼具”的观点相比,有着较大不同。
    D.《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等四品算是阳刚美,这可佐证中国诗人是以“乐天安命”为极大“智慧”的。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豪放大气,《绝句》“春风花草香”清丽温馨。
    B.柳公权的书法骨力劲健,褚遂良的书法轻盈飘逸。
    C.石涛的《竹石图》苍劲恣肆,唐寅的《临水芙蓉图》娇艳俊秀。
    D.中国古典音乐名曲《十面埋伏》铿锵激越,《梅花三弄》柔和舒缓。
    4.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阴”“阳”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5.请结合以上材料的相关论述,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两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其中体现的“阳刚”。(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因此对文学的认识就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许多精彩的内容、形式和特点都被忽略或者遮蔽了。文学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揭示文学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不乏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言论,却鲜有论及文学与气候关系的。刘勰和钟嵘最早提到“气候影响文学”。《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谓“物色”,就是指“自然景色”,准确地说是物候学所讲的“物候”。《诗品·序》则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郭绍虞解释“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物色”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候的变化引起物候的变迁,物候的变迁引起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激动导致文辞(文学)的产生,这是文学作品产生的一种机制。在20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中引用杜甫的《杜鹃》、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诗,谈文学对气候、物候的反映,借以证明物候学的相关问题。
    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气候影响文学家生命和生命意识,从而影响文学。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它包括人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也包括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质量、价值的不同看法。前者属于“生命本体论”,后者属于“生命价值论”。生命意识如此丰富的内容,自然气候可以触发它,但不能全部培育它,尤其是“生命价值论”方面的内容,能够担当培育之责的,主要是人文气候。
    自然气候能够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人们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产生时间紧迫感或危机感,多是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如人的生老病死或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物候现象。一般人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不够敏感,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农民)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他们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此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或强化更多的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物候之所以会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因为它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而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能激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但这种激发的原动力是气候。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变化,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
    生命意识并不是先天的存在,它是后天培育的。通常来讲,生命意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长期积淀,它是已然存在的,潜伏在人的脑海深处,只有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尤其是近距离的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才能唤醒它,让它浮现出来。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气候(风俗、风气、民风、民俗)的形成,与自然气候也有关系,虽然不那么直接。一个地方的自然气候,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与风俗(风气、民风、风俗),即人文气候。因此,我们讲人文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培育作用,并不意味着自然气候没有加入到这种培育,只是不那么直接而已。同理,我们讲自然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触发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人文气候就不能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总之,气候通过物候影响文学家生命意识,而文学家生命意识又影响到文学家对生活与写作环境的选择,影响到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影响到文学家的灵感触发机制,从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内部景观等。
    (摘编自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及差异,既是作品学,也是作家学。
    B.刘勰和钟嵘在其论著中最早提及气候对文学的影响,他们笔下的“物色”和“气”,指的就是物候和气候。
    C.竺可桢写过《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最早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论及气候、物候与诗人写作的互动关系。
    D.文学家不仅对物候变化有细腻敏锐的感知体验,而且能够用诗化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影响更多人的生命体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换言之,就是只重视人文气候,而忽视自然气候。
    B.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其中,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探究,都属于“生命价值论”的内容。
    C.生命意识来自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常处于潜伏状态,需要人世生老病死或自然物候现象的触发,才会将其唤醒。
    D.气候及物候不仅影响文学家对环境的选择,还直接影响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进而影响文学作品的内部景观。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作者关于“气候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B.“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騒》)
    C.“遵四时以逝,瞻万物而思紛。悲落叶于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材料第四段(见画线句)指出,气候是激发文学家创作灵感的“原动力”。请依据原文,简要概括作者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4分)
    5.杜甫的《登高》流传古今。试运用本文观点,简要说明诗人生命意识被激发的过程。(6分)

    相关试卷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全国通用docx、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六:综合训练题(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六:综合训练题(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六综合训练题原卷版全国通用docx、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六综合训练题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创新命题(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创新命题(原卷版与解析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创新命题原卷版全国通用docx、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五创新命题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