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资料,反复诵读,品味内涵,研读课文,品味鉴赏,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意象,把握诗人情感。
    2.发挥想象力,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
    3.结合具体作品,从语言的外在特征及内在特征入手,分析诗歌语言的独特。
    重点难点
    重点
    1.发挥想象力,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
    2.分析诗歌语言的独特。
    难点
    1.品读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2.结合诗歌意象,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力量。
    3.理解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迷娘》(之一)和《树和天空》。
    2.了解歌德及其代表作品。
    3.反复诵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4.体会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及其浓郁的抒情氛围。
    5.体会特朗斯特罗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作者寄寓在诗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受到真挚、深沉、含蓄的美感教育。
    3.体会诗歌采用重章叠句手法的妙处,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故乡永远珍藏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它不会因为世事沧桑而改变,那浓浓的乡愁即使经受岁月的洗涤也依然散发着萦绕不去的芬芳。这也许是《迷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且久唱不衰的魅力所在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二、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资料
    1.学生介绍歌德和特朗斯特罗姆的相关资料。
    2教师介绍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故事梗概,了解《迷娘》(之一)的创作背景。
    3.教师简介歌德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上介绍作者,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介绍社会背景以及作品,便于学生知人论世,理解节选部分的诗歌的内涵。)
    三、反复诵读,品味内涵
    1.听课文《迷娘》(之一)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和感情。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迷娘,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点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听录音、自由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
    四、研读课文,品味鉴赏
    (一)品读《迷娘》(之一)
    1.齐读《迷娘》(之一),同桌之间交流读诗的感受。
    2.讨论探究。
    (1)概括《迷娘》(之一)的内容
    (2)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这首诗共三节,诗中都涉及了哪些诗歌意象?表达了迷娘怎样的情感?
    (4)《迷娘》(之一)的结构有何特点?
    3.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诗歌第一节,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诗歌第二节,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诗歌第三节,描述了回归故国之路的风景。
    (2)我读出了迷娘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感受到了她对诗歌中呼告的“爱人”“恩人”“父亲”的深深爱慕、眷恋之情。
    (3)诗歌中涉及的意象有: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房间以及大理石像、云径、山岗、驴儿、岩洞、危崖、瀑布等,写出了迷娘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4)《迷娘》(之一)共三节,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正歌部分用“你知道吗、你可知道”引出迷娘家乡的场景,副歌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形成复沓的诗歌结构。
    (二)品读鉴赏《树和天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感受诗歌形象。
    2.学生自由朗读。
    3.点名朗读,交流朗读感受。
    4.讨论探究。
    (1)在这首诗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
    (2)树的行走和等待,实际是谁的行走和等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作者使用了拟人、联想等手法。
    (2)其实是人在走动,人在等待,人在某一刻停住了脚步。这样写,就让整个林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罩纱,形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设计意图:诗歌是语言艺术,通过诗歌的意象可以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意象特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体味诗歌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查找完整版《迷娘》进行阅读。
    2.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特朗斯特罗姆的其他诗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感受。
    板书设计
    故乡的美景
    迷娘(之一) 幼年的房子→对故乡的思念
    回故乡的路
    树和天空→拟人、联想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仔细品读,鉴赏意象,比较阅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诗歌,感受诗意,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了解背景,反复诵读,品读诗歌,再读诗歌,感受情感,比较阅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