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数据收集和整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数据收集和整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页
    数据收集和整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页
    数据收集和整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据收集和整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数据收集和整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准备,预习过程,预习小贴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收集。
    认识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如举手投票、逐个询问等,并能初步尝试运用。
    学会用简单的符号(如 “正” 字)记录数据,知道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能够依据整理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获取有用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场景、模拟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初步过程,提升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
    在与家人或小伙伴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合作沟通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以及尊重他人意见、有序参与活动的意识。
    二、预习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用 “正” 字记录数据的方法,理解其便捷性。
    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能准确填写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难点
    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理解数据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
    能够从统计结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给出合理建议。
    三、预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合作学习法、观察分析法
    四、预习准备
    学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可写上不同的事物,如水果种类、动物名称、玩具类型等)、空白纸张、铅笔、橡皮、直尺。
    生活场景准备:鼓励学生留意家中或外出时遇到的需要统计人数、物品数量等情况,如超市结账排队人数、小区里不同颜色汽车的数量等,以便随时开展实践活动。
    五、预习过程
    (一)生活启思(建议用时:5 分钟)
    家长引导孩子回忆近期生活中的场景,比如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结账时,各个收银台都排着不同长度的队伍。家长提问:“宝贝,你看那天咱们在超市,收银台的队伍有长有短,要是超市经理想知道哪个收银台最忙,顾客最多,他该怎么做呢?” 引导孩子思考并回答。
    家长接着说:“其实呀,这就需要用到数学里一个很有趣的本领 —— 数据收集和整理,咱们今天就先来预习预习,看看怎么帮超市经理解决这个问题。”
    (二)知识初探(建议用时:10 分钟)
    认识数据收集方法
    家长拿出准备好的小卡片,上面写着各种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对孩子说:“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假如现在要知道咱们家最喜欢吃哪种水果,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呢?” 引导孩子说出可以一个一个问家人,这就是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叫逐个询问。
    家长再提议:“还有个更快捷的办法,咱们一起举手投票,喜欢苹果的举手,我来数一数,然后再问下一种水果,这样是不是也能知道大家的喜好?” 让孩子亲自体验举手投票的数据收集过程,感受不同方法的特点。
    学习记录数据
    家长说:“不管用哪种方法收集数据,都得把大家的选择记下来。我给你介绍个特别好用的记录方法,用‘正’字来记。” 边说边示范,比如有 3 个人喜欢苹果,就在 “苹果” 对应的地方一笔一划写一个 “正” 字的前三笔。
    让孩子用小卡片模拟调查家人喜欢的水果,并用 “正” 字记录,家长在旁边观察,适时给予指导:“你看,奶奶说喜欢香蕉,你就在‘香蕉’这儿慢慢写一笔,像这样(示范规范笔画),别着急,写清楚了后面数起来才方便。”
    (三)实践运用(建议用时:15 分钟)
    家庭小调查
    孩子选定一个感兴趣的调查主题,如 “家人每天晚上的休闲活动(看电视、看书、玩游戏、散步等)”,准备好空白纸张,划分好栏目(休闲活动类型、人数)。
    孩子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逐个询问家人,并用 “正” 字认真记录在纸上。家长鼓励孩子大胆交流:“别害羞,去问问爸爸晚上喜欢干什么,把他的答案准确记下来,你做得很棒!”
    制作统计表
    调查结束后,家长引导孩子:“咱们已经收集好数据了,现在要把它变得更清楚,就要制作统计表。” 和孩子一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纸上画出简单的统计表,横行写上休闲活动类型,竖列写上人数,然后将 “正” 字对应的数量换算成数字填入表中。
    家长提醒孩子填写时要仔细:“每个数字都很重要,你看你写的这个‘5’,要写得工整,别和其他数字混淆了,这样别人看咱们的表才能一目了然。”
    (四)分析探究(建议用时:10 分钟)
    解读统计结果
    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着制作好的统计表,提问:“宝贝,从这个表里,你能看出什么呢?” 引导孩子说出一些发现,如 “喜欢看电视的人最多”“喜欢散步的人最少” 等。
    家长进一步追问:“那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家以后可以怎么安排休闲活动更好呢?” 促使孩子思考统计结果背后的原因,尝试提出合理建议。
    拓展思考
    家长引导孩子联想生活中的其他场景:“你想想,除了咱们家的这些事儿,在学校、在外面,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用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呢?” 鼓励孩子举例,如学校统计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以便安排运动会比赛;社区统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应服务等,拓宽孩子对知识应用的视野。
    (五)总结回顾(建议用时:5 分钟)
    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当天预习的内容:“宝贝,今天咱们预习了数据收集和整理,你都学会了什么呀?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环节,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 孩子回答后,家长给予补充和完善,强化重点知识。
    家长鼓励孩子:“你今天预习得特别认真,自己动手做调查、记数据、做表格,还能分析问题,真了不起!这就是数学的魅力,能帮我们了解好多身边的事儿。要是之后你又想到什么有趣的调查主题,随时去做,遇到问题来找我,咱们一起解决。”
    六、预习小贴士
    在孩子预习过程中,家长要以鼓励为主,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创意和尝试,即使出现错误,也应以引导纠正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鼓励孩子将预习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随时开展小调查,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保持学习热情。
    可以让孩子用画画、写小故事等方式记录自己的预习过程和发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也为日后复习提供素材。

    相关学案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表内除法(一)——平均分(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准备,预习过程,预习小贴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表内除法(一)——除法(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表内除法(一)——除法(寒假预习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预习准备,预习过程,预习小贴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_学案1:

    这是一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_学案1,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