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5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6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第7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课件,共15页。
    考点五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方法 译准句中关键词 (2023年第一次·广东学考·T15,原文见“考点一方法一”的例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好”,喜欢;“受业”,拜师求学;“不可”,没有同意。(2)“江涨”,江水上涨;“营”,营造;“固辞”,坚决推辞答案:(1)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2)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不同意。
    1.处理好关键实词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含义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也是考试中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1)语境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2)巧借字形。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召有司案图(按)(《廉颇蔺相如列传》)。(3)迁移联想。考试中的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课本,贴近生活。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4)语法求解。所谓语法求解,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判断其词性的方法对所给选项进行推断排除。如考查“昌期少年,不闲吏事”一句中“闲”字的含义,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5)妙用修辞。在古汉语中常常会出现“互文见义”、“同义词复用”等文言现象,故而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6)引申推断。古汉语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多音节词,由一词一义演变为一词多义的过程,因而一个词的原始含义与其不断扩展、丰富后的引申义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我们知道其中一个义项,便可以据此推想到其他相关义项。2.处理好关键虚词(1)必须译出的虚词——换。①有实词义项的须译出实义,如“之”“其”等。②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替换的,如“之” “而”“以”等,即便是语气词也可用相对的词替换。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中的“于”要译为“在”,“之”要译为“的”。
    (2)不必译出的虚词——删。①起语法作用的,不译。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如“之”“者”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中的“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②表停顿作用的,不译。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顿,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③起衬字作用的,不译。如:顷之,烟炎张天。句中的“之”起补充音节的作用,不译。
    ④发语词,不译。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的“夫”为发语词,不译。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需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3.体现特殊句式(1)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①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翻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形式。②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确,句子就不通顺;二是补出句中的被动意味,如意念被动句。
    (2)遵循一定的翻译格式。①判断句要译出“是(不是)”字。②倒装句要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句式。③被动句要译出“被”字。④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些固定的格式,如“所以”“有以”“得无”“无乃”和“不亦……乎”“何……为”“……之谓”等,它们都有固定的翻译方式,必须按其固定的方式进行翻译。
    1.(2022年第一次·广东学考·T15,原文见“考点一方法一”的例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得钞,将何从易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还报,太后喜,为寝其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百姓有了钱,要从哪里换的到粮食呢?(2)再次上报,太后心喜,特地停止了这次劳役。
    2.(2021年1月·广东学考·T15,原文见“考点一方法一”的即时应用第1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部七千人渡河,与金人战,败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路坦夷,彦募敢死士易麾帜,设奇以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统率七千人渡过黄河,同金人作战,打败了他们。(2)道路宽而平坦,王彦招募敢于决死的人更换将帅的旗帜,设置奇兵(或施展奇技)来迎接敌兵。
    3.翻译下面的句子。(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刘夙婴疾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甚矣,汝之不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王来何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今臣亡国贱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四断句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四断句课件,共1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件,共9页。

    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一0考点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共30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