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常温下,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可用来去除锅炉水垢中的
B. 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镀锌的铁板镀层破损后,比镀锡的铁板破损后腐蚀快
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A
【解析】水垢中的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SO4(s) Ca2+(aq)+(aq),用 溶液处理时,相当于增大了溶液中的c(),而 CaCO3的溶解能力小于CaSO4,故加入的会与Ca2+结合生成溶解能力更小的CaCO3,从而促使CaSO4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CaSO4全部转化为CaCO3,能够用酸除去,A正确;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可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B错误;活动性锌大于铁大于锡,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的镀层中形成铁锡原电池,铁做负极,加速了铁的锈蚀;镀锌铁板中锌做负极、铁做正极,保护了铁;故镀锌的铁板镀层破损后,比镀锡的铁板破损后腐蚀慢,C错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吸热,不可设计成原电,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图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线反射的结果,与电子跃迁无关;霓虹灯广告、燃烧蜡烛、节日里燃放的焰火是原子的发射光谱,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故选D。
3. 工业上,下列方法通常被用来获得金属铝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不能电离出铝离子,不导电,所以不能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铝,通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A错误;冰晶石能使氧化铝在远低于其熔点时熔化,结合选项A可知,可用于制金属铝,B正确;铝的金属性比铁强,铁不能从硫酸铝中置换出铝,C错误;铝是活泼金属,氢气不能从氧化铝中置换出铝,D错误;
选B。
4. 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下列试剂中,原试剂颜色保持不变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B. 澄清石灰水
C. 氯化钡溶液D. 亚硫酸钾溶液
【答案】C
【解析】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A不符合题意;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色,B不符合题意;氯化钡溶液,强酸强碱盐,显中性,滴加酚酞后,溶液不变色,C符合题意;亚硫酸钾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2,4,6-三硝基甲苯(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采矿、筑路、水利建设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O>N>C>HB. 酸性:HNO3>H2CO3
C. 稳定性:CH4>NH3>H2OD. 常温下,0.1ml/LHNO2溶液的pH为1
【答案】B
【解析】原子半径:C>N>O>H,A项错误;酸性:HNO3>H2CO3,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氧化物的稳定性越好,稳定性:H2O>NH3>CH4,C项错误;HNO2为弱酸,0.1ml/LHNO2溶液的pH大于1,D项错误;
故选B。
6. 常温下,下列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存在的是
A. B. C. D. CH3COO-
【答案】C
【解析】在酸性条件下与氢离子反应,A错误;在酸性条件下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B错误;与氢离子不反应,C正确;CH3COO-在酸性条件下与氢离子反应生成CH3COOH,D错误;
故选C。
7. 常温下,在0.1ml·L-1的Al2(SO4)3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为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所以,则,A错误;为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所以;水解程度小,,B错误;0.1ml·L-1的Al2(SO4)3溶液中,,C错误;为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所以,其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所以,D正确;
答案选D。
8. 发蓝是处理钢铁零件表面的一种防腐蚀工艺,其原理是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的氧化层(Fe3O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方法为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法
B. 钢铁表面镀层破坏后,若接触食盐水会发生吸氧腐蚀
C. 将钢铁连接在电源的正极也能得到保护
D. 在钢铁表面镀铜也可以达到防腐蚀效果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防腐蚀工艺为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的氧化层的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法,故A正确;钢铁表面镀层破坏后,接触食盐水时,铁和碳在食盐水中构成原电池,钢铁会发生吸氧腐蚀,故B正确;将钢铁连接在电源的负极时,钢铁也能得到保护,故C错误;在钢铁表面镀铜也能隔绝钢铁与空气中水蒸气和氧气的接触,避免形成原电池被腐蚀,也可以达到防腐蚀效果,故D正确;
故选C。
9. 乙二醇(结构如图所示)可用于生产汽车的防冻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二醇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
B. 的电子式为
C. 基态碳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D. 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A
【解析】乙二醇中既含有C-C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O-H极性共价键,A正确;含有9个电子,电子式为,B错误;碳是6号元素,核外有6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则基态碳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C错误;O是8号元素,核外有8个电子,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
故选A。
10.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易被人体吸收积累而导致病变。处理工业含铬废水的方法通常是将转化为。可以利用工业废气中的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发生的反应为(已知: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过量的氢硫酸,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B. 含铬的酸性废水中存在的反应有
C.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 加入足量的水,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答案】B
【解析】氢硫酸具有还原性,能与重铬酸根离子反应,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使反应逆向进行,A错误;重铬酸根离子在酸性废水中存在可逆反应:,B正确;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C错误;加入足量水,离子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错误;
故选B。
11. 保险粉又称连二亚硫酸钠,可用作纺织工业的漂白剂、脱色剂、脱氯剂。工业上用电解溶液得到(如图所示,M、N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B. 为强电解质,为弱电解质
C. b为电源负极,N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该电解池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解析】工业上用电解NaHSO3溶液得到Na2S2O4,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到+3价,得到电子,则M电极作阴极,接电源负极,即b为电源负极;N电极作阳极,接电源正极,即a为电源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M电极上电解NaHSO3溶液得到Na2S2O4,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A错误;NaCl和NaHSO3均为易溶的钠盐,二者均为强电解质,B错误;根据分析,b为电源负极,N电极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该电解池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
故选C。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
B. 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总数大于
C. 常温下,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总数为
D. 溶液中,
【答案】B
【解析】根据物料守恒及铝离子水解可知,,A项错误;溶液中,阳离子有盐电离的铵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故所含阳离子总数大于,B项正确;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总数为,C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有,D项错误;
答案选B。
13. 二氧化碳加氢可用于合成甲醇,其反应为,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表示反应中某个物理量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反应决速步为
B. Y可能为CO2(g)的体积分数
C. 若Y表示H2的平衡转化率,则p1>p2>p3
D. 若Y表示H2O(g)的体积分数,则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ap3,故C正确;若Y表示H2O(g)的体积分数,则H2O(g)的体积分数越大即生成物浓度越大,代表反应正向进行越完全,说明相同时间内反应速率快,则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a>b>c,故D错误;
故选:C。
14.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NaClO的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故A错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B错误;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可以利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故C正确;Fe2+会发生水解,直接蒸发溶液不能得到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15. 由氮的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称为氮污染。用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某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测得同一时间段内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时,一定大于
B. 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点点
C. 低温条件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D. 当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点时,该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由图可知,a、b两点对应的CO的转化率不相等,则的物质的量也不相等,B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且为放热反应,则低温条件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C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混合气体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D项错误;
故选C。
16. 常温下,向·L-1NH4Cl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ml·L-1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和温度的变化,不考虑操作过程中质量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末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化学之美无处不在, 已知,00mL时,pH≈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