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抽测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抽测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鸵鸟——飞行B. 蝗虫——奔跑
C. 蜈蚣——跳跃D. 鲨鱼——游泳
【答案】D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爬行、行走、奔跑等。
【详解】A.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发达有力,利于奔跑、行走,不能飞行,A错误。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有三对足,两对翅,适于飞行和爬行,B错误。
C.蜈蚣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多足纲,有多对足,适于爬行,C错误。
D.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D正确。
故选D。
2. 戴口罩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措施。戴口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舒张、收缩B. 收缩、舒张
C. 收缩、收缩D. 舒张、舒张
【答案】B
【分析】一般情况下,两块肌肉的配合过程中,一块收缩,一块舒张。例如:自然状态下,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详解】戴口罩时,上肢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有关骨骼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两端的肌腱属于肌肉组织
B. 骨骼肌只有参与运动的功能
C. 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收缩
D.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系统
【答案】C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所以,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详解】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属于结缔组织,A错误。
B.大部分骨骼肌能使骨骼运动,然而也有一些肌肉运动身体的其他部分如眼、口唇和头皮; 口轮匝肌围绕在口的周围,在发音和吸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C正确。
D.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D错误。
故选C。
4. 构建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一种有效策略。下列是同学们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作品,其中最科学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中,模型应准确反映肌肉通过跨越关节连接骨头,并能在收缩时使骨头运动的原理。选项C显示了肌肉(松紧带)跨越关节,并连接在两块骨头上,能够模拟肌肉收缩时的骨运动,符合生物学中肌肉带动骨运动的基本机制。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 老马识途B. 蜜蜂采蜜C. 蚂蚁筑巢D. 孔雀开屏
【答案】A
【分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详解】A.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行为,A正确。
BCD.蜜蜂采蜜、蚂蚁筑巢、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错误。
故选A。
6. 下列生物现象中,不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 蜂群分工合作B. 狮群围捕斑马
C. 狒狒群有首领D. 鱼群生殖洄游
【答案】D
【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A.蜂群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分工合作。属于社群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狮群捕食斑马,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属于社群行为,B不符合题意。
C.狒狒群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分工合作,狒狒群有首领,属于社群行为,D不符合题意。
D.鱼群内没有形成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分工,鱼群生殖洄游是迁徙行为,不属于社群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7. 杨万里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对油菜花的主要作用是( )
A. 帮助传粉B. 防治害虫
C. 提供养料D. 促进开花
【答案】A
【分析】在自然条件下,昆虫(包括蜜蜂、甲虫、蝇类和蛾等)和风是最主要的两种传粉媒介。此外蜂鸟、蝙蝠和蜗牛等也能传粉。绿色开花植物在植物界如此繁荣,与花的结构和昆虫传粉是分不开的。
【详解】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原本昆虫是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也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由此可见,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 在一块稻田中,有蝗虫和青蛙等。可构成的食物链是( )
A. 青蛙→蝗虫→水稻B. 水稻→蝗虫→青蛙
C. 蝗虫←水稻←青蛙D. 阳光→水稻→蝗虫→青蛙
【答案】B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食物网。
【详解】AC.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故“青蛙→蝗虫→水稻”、“蝗虫←水稻←青蛙”都不可构成食物链,AC错误。
B.“水稻→蝗虫→青蛙”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可构成食物链,B正确。
D.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故“阳光→水稻→蝗虫→青蛙”不可构成食物链,D错误。
故选B。
9. 下列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部在细胞外繁殖B. 可用抗生素消灭该病毒
C. 细胞微小,结构简单D.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答案】D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营养方式为寄生;故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A错误。
B.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B错误。
C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体极其微小,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引起西瓜黑斑病的病原生物有细胞壁、能产生孢子、无叶绿体,该生物属于( )
A. 植物B. 细菌C. 病毒D. 真菌
【答案】D
【分析】真菌的特征:①有单细胞(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②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详解】A.植物大多都具有叶绿体,种子植物不产生孢子,A错误。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不产生孢子,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C错误。
D.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故引起西瓜黑斑病的病原生物有细胞壁、能产生孢子、无叶绿体的生物属于真菌,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利用,合理的是( )
A. 乳酸菌——制作面包
B. 酵母菌——制作酸奶
C. 醋酸菌——沼气发酵
D. 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等。
【详解】A.制作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故A错误;
B.制作用醋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故B错误;
C.沼气发酵要用到甲烷菌,故C错误;
D.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取出的,故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生物中,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
【详解】ABD.图中A是酵母菌,B是霉菌,D是蘑菇,通过孢子生殖后代,酵母菌还可以通过出芽的方式生殖,故ABD错误。
C.C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故C正确。
故选C。
13.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发育时期。下列有利于青春期身心健康的是( )
A. 早上经常不吃早餐B. 经常周末通宵玩游戏
C. 经常吃油炸类食物D. 经常与父母聊天交流
【答案】D
【分析】青春期是一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身体变化。①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这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②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③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2)心理变化。①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②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③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3)心理卫生。①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②争取师长的帮助,促进心理转化;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心理。③建立团结互助的男女同学关系。
【详解】A.不吃早餐,则会感到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成绩,有时甚至因血糖太低而晕倒,早餐吃不好,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发育和健康,长期早餐热能缺乏,机体就会动用体内积存的糖原、脂肪,甚至分解体内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A错误。
B.经常通宵玩游戏,这样大脑长时间的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久了就会感觉疲乏,记忆力减退 ,思维能力下降,这样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B错误。
C.长期食用油炸类食品可导致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脏疾病,不利于青春期身心健康,C错误。
D.青春期往往伴随着诸多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焦虑、自卑等,经常与父母聊天交流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D正确。
故选D。
14. 2021年10月30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调查团队公布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武夷林蛙。下列有关武夷林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B. 成蛙可以用肺和皮肤呼吸
C. 雄蛙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D. 雌蛙能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答案】D
【分析】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
【详解】ACD.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抱对行为可刺激雄蛙和雌蛙分别产生精子、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孵化成蝌蚪,蝌蚪在水中发育为成蛙。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由此可见,武夷林蛙雄蛙鸣叫属于繁殖行为、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雌蛙产入水中的是卵细胞而不是受精卵,AC正确,D错误。
B.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且能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膜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可见,武夷林蛙成蛙可以用肺和皮肤呼吸,B正确。
故选D。
15. 如图是网红萌宠芦丁鸡的受精卵结构示意图,最终发育为芦丁鸡的部位是( )
A. 1B. 2C. 3D. 4
【答案】B
【分析】题图中,1是卵壳,2是胚盘,3是卵黄,4是卵白。
【详解】A.1是卵壳,起保护作用,A错误。
B.2是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因此,最终发育为芦丁鸡的部位是2胚盘,B正确。
CD.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3卵黄和4卵白,CD错误。
故选B。
16. 隐翅虫是一种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其雌虫可以多次交配,1天产卵2~6粒。隐翅虫叮咬人体皮肤会导致急性皮肤炎症。下列有关隐翅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殖特点为卵生、体内受精B. 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 对人体有害,应该全部消灭D. 趋光性属于先天性行为
【答案】C
【分析】(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详解】A.昆虫的生殖为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隐翅虫生殖特点为卵生、体内受精,A正确。
B.隐翅虫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发育而长大,会限制隐翅虫的发育和生长,所以需要定期蜕皮,B正确。
C.动物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如果全部消灭,可能会引起生态失衡,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C错误。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可见,隐翅虫的趋光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
故选C。
17. 为统计同学们的眼睑、耳垂等性状,兴趣小组设计并发放问卷。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
【答案】C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不符合题意。
C.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统计同学们的眼睑、耳垂等性状,兴趣小组设计并发放问卷。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C符合题意。
D.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如图是染色体和DNA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上包含了多个基因B. ②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②上所有片段叫基因D. 图中①上包含两个②
【答案】C
【分析】(1)体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当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成为两个染色体。
(2)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3)题图中:①染色体,②DNA。
【详解】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①染色体上包含了多个基因,A正确。
B.②是DN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正确。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②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C错误。
D.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图中①染色体上包含两个②DNA,D正确。
故选C。
19. 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发现萝卜地下部分的表皮为白色,地上部分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皮颜色仅受环境影响地上部分绿色
B. 表皮颜色仅受基因影响
C. 白色和绿色表皮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地下部分白色
D. 表皮颜色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答案】D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而外界环境也能影响生物体的性状表现。
【详解】萝卜的颜色由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如叶绿素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的根长在地上的部分能接受光的照射,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地下部分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利用模具培育出方形西瓜
B. 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水稻
C. 暗室培养的韭菜为浅黄色
D. 水肥充足培育的小麦穗大粒多
【答案】B
【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CD.利用模具培育出方形西瓜、暗室培养的韭菜为浅黄色、水肥充足培育的小麦穗大粒多,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CD不符合题意。
B.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水稻,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故选B。
21. 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前,在甲桶中放入10个白球代表含有X染色体精子,10个黑球代表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乙桶中最合理的设置是( )
A. 20个白球B. 20个黑球
C. 任意20个球D. 黑白球各10个
【答案】A
【分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
【详解】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甲桶中放入10个白色小球和10个黑色小球(白色代表含有X染色体,黑色代表含有Y染色体)表示男性的XY性染色体,那么乙桶中应放入20个白色小球表示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2.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现在妻子再次怀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对夫妇都携带有白化病基因
B. 建议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C. 第二胎肤色正常的可能性为75%
D. 第二胎所生的一定是男孩
【答案】D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详解】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故这对夫妇都携带有隐性性状白化病的一个隐性基因,A正确。
B.由于这对夫妇都携带有隐性性状白化病的一个隐性基因,故后代中是有1/4概率患白化病的,因此建议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B正确。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故肤色正常对白化病为显性,若用A、a表示,则第二胎肤色正常的可能性为75%,遗传图如下:
,C正确。
D.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第二胎所生是男孩和女孩的概率均为50%,D错误。
故选D。
23. 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①
B. ②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
C. 精子与卵细胞在③结合
D. 胚胎主要在④进行发育
【答案】A
【分析】图中①阴道,②卵巢,③输卵管,④子宫。
【详解】AB.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错误,B正确。
C.精子在③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C正确。
D.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叫怀孕,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④子宫,D正确。
故选A。
24. 同学们尝试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复习,以下甲、乙、丙、丁四者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长骨、骨膜、骨质、骨髓
B. 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
C. 细菌、球形菌、杆形菌、螺旋菌
D. 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答案】B
【分析】题图中,甲乙丙丁的关系是甲包含乙、丙、丁,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详解】A.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且骨膜、骨质和骨髓是并列关系,故甲、乙、丙、丁可分别代表长骨、骨膜、骨质、骨髓,A正确。
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中包含多个丁基因;因此,DNA分子和基因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B错误。
C.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分为球形菌、杆形菌、螺旋菌,且球形菌、杆形菌、螺旋菌是并列关系;故甲、乙、丙、丁可分别代表细菌、球形菌、杆形菌、螺旋菌,C正确。
D.病毒根据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且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为并列关系;故甲、乙、丙、丁可分别代表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D正确。
故选B。
25. 人们常用泡菜坛(如下图1)腌制泡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0毫克/千克)。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但有些杂菌会导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3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与乳酸的增加有关
B. 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乳酸菌数量上升
C. 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
D. 泡菜坛加水密封的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
【答案】A
【分析】在泡菜腌制的初期,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有所下降。
【详解】A.第3天后乳酸含量增加,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因此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与乳酸的增加有关,A正确。
B.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在开始腌制泡菜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有所下降,B错误。
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但是亚硝酸盐也很多,此时的泡菜不适于食用,C错误。
D.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氧条件,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或字母。)
26. 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小菜蛾是我省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它的天敌菜蛾啮小蜂可把卵产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孵化后以其为食。
(1)小菜蛾在我省的危害期主要在冬季。( )
(2)菜蛾啮小蜂幼虫以小菜蛾幼虫为食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
(3)小菜蛾和菜蛾啮小蜂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 )
(4)可利用菜蛾啮小蜂对小菜蛾进行生物防治。( )
【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分析】(1)根据题干“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的描述可知,小菜蛾在我省的危害期主要不在冬季,故题干说法错误。
(2)菜蛾啮小蜂幼虫以小菜蛾幼虫为食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题干说法正确。
(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小菜蛾和菜蛾啮小蜂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现场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故题干说法正确。
(4)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根据题干“它的天敌菜蛾啮小蜂可把卵产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孵化后以其为食”的描述可知,可利用菜蛾啮小蜂对小菜蛾进行生物防治,故题干说法正确。
27. “排球:对墙壁垫球”是2024年我市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之一。图甲为“对墙壁垫球”示意图,图乙为人体膝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对墙壁垫球时,膝关节起______作用。[①]、[②]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______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______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
(2)垫球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______的氧化分解。
(3)垫球时,两臂夹紧前伸,压腕、抬臂击球等动作主要受______系统的调节。
【答案】(1)①. 支点 ②. ③关节软骨 ③. ④关节囊
(2)有机物 (3)神经
【分析】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腔,⑥关节面。
(1)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相邻两骨固定在一起,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因此,对墙壁垫球时,膝关节起支点作用。①关节头、②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③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④关节囊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
(2)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垫球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垫球时,两臂夹紧前伸,压腕、抬臂击球等动作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28. 在学习生态系统有关知识时,某同学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食物网和图乙所示的局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中A、B、C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甲中杂食性鸟与昆虫关系是______。
(2)图乙中A代表的生物可以是图甲中的______,表示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是[__]。
(3)图乙中C主要是营______(填“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能通过生理过程[④]______将生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
【答案】(1)捕食、竞争
(2)①. 绿色植物 ②. ①
(3)①. 腐生 ②. 分解作用 ③. 物质循环
【分析】(1)据图甲食物网可知,杂食性鸟以昆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同时杂食性鸟与昆虫都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2)图乙中的A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图乙中A代表的生物可以是图甲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故表示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是①。
(3)腐生是生物体获得营养的一种方式。凡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叫“腐生生物”。大多数霉菌、细菌、酵母菌及少数高等植物都属“腐生生物”,故图乙中C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能通过生理过程④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的一部分。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可以把有机物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故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9.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洛阳江红树林是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包括河口、滩涂、红树林等,主要保护滩涂湿地、红树林等生态系统以及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等野生动物。据了解,洛阳江以前常发生赤潮现象。红树林能够吸收水质中的磷、氮,有效降低海水的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随着红树林种植面积的扩大,洛阳江已多年未再发生赤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资料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______,该措施不仅保护了各种动物,同时还保护了它们的______。
(2)资料中“洛阳江已多年未再发生赤潮”的原因是______。当你到洛阳江旅游时,你能为保护红树林做些什么?______。
【答案】(1)①. 生态系统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 栖息环境
(2)①. 红树林能够吸收水质中的磷、氮,有效降低海水的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②. 不向洛阳江中扔垃圾##不破坏红树林(合理即可)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1)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所以,资料中划线部分“包括河口、滩涂、红树林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根据资料中“洛阳江红树林是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可知,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因此该措施不仅保护了各种生物,同时还保护了它们的栖息环境。
(2)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红树林中的植物能通过发达的根系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藻类进入红树林会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从而防止赤潮发生。因此,资料中“洛阳江已多年未再发生赤潮”的原因是:红树林能够吸收水质中的磷、氮,有效降低海水的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在旅游时,我们要能够做到不向洛阳江中扔垃圾,保护环境;不乱折枝,不破坏红树林,保护红树林。
30.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蝉衣(图甲),薄如蝉翼,轻若云雾,仅重49克。在汉代,素纱蝉衣的制作需要经过养蚕、缫丝、织造等环节。据考证,汉代的蚕是三眠蚕,而现代普遍是四眠蚕。蚕每蜕皮一次,增加一眠,个头变大,吐的丝也变粗。据图回答。
(1)蚕蜕皮是幼虫蜕去______的过程。图乙为蚕的发育过程,据此判断蚕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_发育,与蝗虫发育过程相比多了[ ]______期。
(2)从获得途径上看,“春蚕到死丝方尽”中蚕吐丝的行为属于______。
(3)若要仿制一件素纱褶衣,请提出获取符合要求的蚕丝的设想:______。
【答案】(1)①. 外骨骼 ②. 完全变态 ③. ③蛹
(2)先天性行为 (3)寻找吐丝较细的家蚕品种;或饲养时降低蚕的营养条件(合理即可)
【分析】图乙中,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
(1)蚕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且外骨骼不会随着动物体的发育而变大,因此蚕蜕皮是幼虫蜕去外骨骼的过程。由图乙可知,蚕的发育分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因此蚕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蚕与蝗虫发育过程相比多了③蛹期。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春蚕到死丝方尽”中蚕吐丝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3)由于家蚕的进化和人的精心饲养,现代蚕丝相比古代蚕丝较粗,因此仿制一件素纱蝉衣,需获取符合要求的较细的蚕丝,设想是:寻找吐丝较细的家蚕品种或饲养时降低蚕的营养条件。
31. 家兔的黑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用A、a表示)。为研究家兔眼色的遗传机制,进行如图乙所示的两组杂交实验(子代数量足够多)。据图回答。
(1)图甲为家兔体细胞中的22对染色体。家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该家兔的性别为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其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2)图乙实验一,子代与亲代中黑眼兔的眼色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______。亲代红眼兔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实验二,理论上子代黑眼兔和红眼兔的比例为______。
(3)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实验二子代黑眼兔的生殖过程示意图,请将此图补充完整______。
【答案】(1)①. 雌性 ②. 21条常染色体+X
(2)①. 遗传 ②. aa ③. 1:1
(3)
【分析】(1)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家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该家兔的性别为雌性;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其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1条常染色体+X。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故图乙实验一,子代与亲代中黑眼兔的眼色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遗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有两种性状,而子代全部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故亲代红眼兔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如下:
实验二,理论上子代黑眼兔和红眼兔的比例为1:1,遗传图如下: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补充图如下:
32.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在外部配置一个外置机器,与早产羊羔的脐带连通, 用来抚育早产的羊羔。但科学家发现,该装置不能提供胚胎早期发育所需的条件,所以暂时还不能让胚胎从最初的状态生长发育到足月。
(1)羊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______。
(2)大塑料袋模拟的结构是母羊的______。
(3)外置机器可提供羊羔生长发育所必需的______和氧气,排出______等代谢废物。
【答案】(1)①. 受精卵 ②. 卵黄
(2)子宫 (3)①. 营养物质 ②. 二氧化碳
【分析】(1)除病毒以外的生物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故羊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结合分析可知,小羊在母羊体内时,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细胞的卵黄,之后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则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子宫是羊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图中的生物袋模拟母羊子宫,电解质溶液模拟的是胎儿生活环境中的羊水。
(3)羊胎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生物袋外部配置的机器与胎儿连通可以模拟胎盘和脐带,从中获得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3. 图甲和图乙为植物生殖的应用示意图,图丙为人工种子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和图乙的繁殖方式都属于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某农民运用图乙的方法培育出一株能结出16种果实的果树,该方法称为______,结出果实的部位是[______](填序号)。
(3)图丙中的胚状体是通过图甲方法培育获得的,该方法称为______。图丙中为胚状体发育为植株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
【答案】(1)无性生殖
(2)①. 嫁接 ②. ①
(3)①. 组织培养 ②. 人工胚乳
【分析】(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图甲的繁殖方式为组织培养,图乙为嫁接,繁殖方式均为无性生殖。
(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故某农民运用图乙的方法培育出一株能结出16种果实的果树,该方法称为嫁接;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故后代可以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优良性状,故嫁接成功后长出的植株性状和①接穗保持一致,故结出果实的部位是①接穗。
(3)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故图甲方法培育获得植株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为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有的胚乳在胚的发育过程中,被消耗吸尽,故图丙中为胚状体发育为植株提供营养物质的是人工胚乳。
34. 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观测指标是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三十烷醇浓度范围为0ppm~12ppm时,茶树插条生根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若要确定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佳浓度,应选择______ppm浓度范围的三十烷醇溶液进一步研究。
(4)与种子繁殖相比,通过扦插繁殖的茶树更能够保持母本茶树的风味,原因是______。
【答案】(1)①. 三十烷醇浓度 ②. 生根数
(2)①. 逐渐增多 ②. 促进 (3)8-15
(4)扦插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种子繁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子代变异性大。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故该实验的变量是三十烷醇浓度,观测指标是生根数。
(2)根据实验结果,三十烷醇浓度范围为0ppm~12ppm时,茶树插条生根数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多;三十烷醇浓度为0ppm时,茶树插条生根数为18.5,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茶树插条生根数为23.0,故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
(3)分析题图可知,三十烷醇溶液为8ppm时生根数量是45.5,12ppm时是52.0,15ppm时是23.0,因此三十烷醇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在8~15ppm之间,因此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浓度在8~15ppm的实验组。
(4)与种子繁殖相比,通过扦插繁殖的茶树更能够保持母本茶树的风味,原因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种子繁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河蚌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酵母菌中没有的结构是, 下图所示动物属于, 我国的十二生肖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6,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