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1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2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2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3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3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36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41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出师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573939/0-173554284844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图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作者简介,第二章,背景介绍,第三章,严明赏罚,第四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主持朝政。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武侯集》。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出师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隆中对》提出的战略目标
先夺取荆州,之后吞掉益州,对外与孙权为盟友,一起对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一旦天下有变,从两路出兵北上中原,直取天下。
背景介绍(一):蜀国外部
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亭(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背景介绍(二)蜀国内部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殂(cú) 陛(bì) 以塞(sè)忠谏陟(zhì) 臧否(zāng pǐ) 攸(yōu)以遗(wèi) 陛下 咨(zī)稗(bì)阙(quē)漏 颓(tuí) 桓(huán)
猥(wěi) 危难(nàn) 二十有(yòu)一年 夙(sù) 驽(nú) 攘(rǎng) 彰(zhāng) 咎(jiù) 诹(zōu) 涕(tì)
“表”是臣子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创建统一中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却在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确实是到了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境上舍身作战,原来(他们)是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答它给陛下。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扩大有抱负人的志气;不应该随便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皇宫中的侍臣和相府中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员来判定他们应该受罚或者受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偏袒有私心,使得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
这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即:
你认为作者提出的三项建议中,哪一项是核心?为什么?
诸葛亮分析形势的利弊,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什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3出师表课件pptx、三顾茅庐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2 出师表优质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走近作者,文学常识,背景介绍,字词累积,课文朗读,人力疲劳物力缺乏,指帝王之死,疏通文意,这里指疆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2 出师表评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词曲五首,走近作者,追溯背景,积累篇,梳理篇,急切地想回家,希望落空,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