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语文十三大题材写作精要与例文精析专练(全国通用)
亲情风景-2025年中考语文十三大题材写作精要与例文精析专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亲情风景-2025年中考语文十三大题材写作精要与例文精析专练(全国通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家庭日常的温馨瞬间, 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爱, 家庭趣事与欢乐时光, 家庭中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家庭教育与成长,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 家庭中的变化与成长, 对家庭的感恩与珍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素材导航
1. 家庭日常的温馨瞬间:
• 描述一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场景,比如家人间的夹菜、谈笑等。
• 记叙周末全家一起打扫卫生、做饭等家务活动的情景,展现家庭成员间的协作与默契。
2. 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爱:
• 讲述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家人如何给予支持和鼓励的故事。
• 描写家人之间如何互相照顾,比如父母照顾生病的孩子,或者孩子为父母分担家务等。
3. 家庭趣事与欢乐时光:
• 记录家庭中的趣事,比如一起玩游戏、看电影时的欢乐场景。
• 描写家庭中的小恶作剧或误会,以及最终化解误会、增进感情的过程。
4. 家庭中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 描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家庭中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 通过节日活动,展现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和团结。
5. 家庭教育与成长:
• 记叙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何面对挫折等。
• 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映家庭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6.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
• 描述家庭成员间如何进行沟通,解决矛盾和问题。
• 通过沟通的过程,展现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和包容。
7. 家庭中的变化与成长:
• 记叙家庭中某个成员的变化,比如父母的退休、孩子的成长等,以及这些变化给家庭带来的新气象。
• 通过家庭的变化,反映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和共同成长。
8. 对家庭的感恩与珍惜:
• 表达对家庭、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珍惜家庭生活的感悟。
• 通过具体的经历或事件,展现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的深化。
美词典藏
温馨和睦、融洽无间、相亲相爱、骨肉至亲、血浓于水、深情厚谊、天伦之乐、舐犊情深、承欢膝下、寸草春晖、舔犊之情、倚门倚闾、父母恩勤、昊天罔极、含饴弄孙、膝下承欢、天高地厚、恩重如山、骨肉相连、至亲好友、手足情深、骨肉情深、亲密无间、阖家欢乐、恩同父母、慈眉善目、孝心耿耿、骨肉团圆、怡然自乐、其乐融融、拳拳之心、深情厚意、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反哺之情、关爱备至、牵肠挂肚、念念不忘、朝思暮想、魂牵梦萦、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和和美美、血脉相连、孺慕之情、寸草衔结、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舔犊情深、情深意重、骨肉分离、心心相印、骨肉至亲、至亲骨肉等。
名篇撷英
1.冰心《荷叶母亲》
【段落】……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赏析】这几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深情赞颂。作者通过描写雨中的红莲和荷叶的情景,象征性地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红莲在风雨中摇摆不定,而荷叶却勇敢地倾斜过来覆盖红莲,保护它不受风雨的侵袭。这种情景恰如母亲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的保护和支持。作者通过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段落】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赏析】这段文字通过回忆母亲在家庭中给予的艰苦环境,强调了母亲对作者在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的积极影响。母亲的勤劳和坚韧让作者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
3.莫怀戚《散步 》
【段落】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这段话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和妻子背着母亲和儿子的情景,表现了中年人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这段话不仅展现了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技法点拨
一、明确主题,选定素材
1. 确定情感核心:亲情作文的核心在于展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如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情深等。
2. 精选生活素材: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亲情相关的真实事件或经历,如一次家庭旅行、一顿团圆饭、一次误会后的和解等,这些素材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二、构思结构,布局合理
1. 开头引人入胜: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或者直接点明主题,引出下文要讲述的亲情故事。
2. 主体详略得当:在叙述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对于能够体现亲情主题的细节,要详细描述,而对于次要内容,则可以简略带过。
3. 结尾升华主题:在结尾部分,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升华主题,表达对亲情的深刻感悟或感激之情。
三、注重细节,刻画人物
1. 外貌描写:通过对外貌的描写,展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如母亲的慈祥、父亲的严厉等。
2. 动作描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如父亲为子女修理玩具、母亲为子女准备早餐等。
3.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他们的性格和情感,如父母的叮咛、子女的撒娇等。
4. 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如子女对父母的感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
四、运用修辞,增强文采
1. 比喻和拟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 排比和对比:通过排比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使文章更加有力。
3. 引用和化用:适当引用诗词、名言警句或流行语等,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文采。
五、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1. 表达真实情感:在写作过程中,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避免虚假和矫揉造作。
2.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亲情的温暖和感人之处,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3. 引发共鸣:在结尾部分,可以适当地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感悟。
佳作评鉴
(一)岁月深处的温暖
夜凉如水,繁星点点闪烁于浩瀚苍穹,宛如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开篇的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色的宁静与美丽,为下文做好铺垫。〗微风轻拂,带着夏夜的丝丝凉意,掠过窗前的纱帘。远处的山峦在月色的笼罩下,影影绰绰,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凝望着这宁静而美丽的夜色,思绪如潮水般起伏,那些关于亲情的温暖记忆在心头缓缓流淌。
【开篇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色氛围,为下文回忆亲情故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思绪如潮水般起伏”引出下文对亲情温暖记忆的回忆。】
小时候,亲情是那辆老旧的自行车。父亲总是骑着它,送我去上学。清晨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柔和。父亲有力的双腿蹬着车子,我坐在后座上,紧紧地搂着他的腰。〖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父子间的亲密无间。〗一路上,我们会经过一条开满野花的小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父亲会给我讲有趣的故事,或是哼唱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那辆自行车,承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也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深深关爱。
【通过描述小时候父亲骑着老旧自行车送“我”上学的场景,展现了亲情的温馨与美好。】
长大后,亲情是那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每当我生病或是感到疲惫时,母亲总会为我熬上一碗鸡汤。她精心挑选食材,慢火细炖,直到鸡肉鲜嫩,汤汁浓稠。〖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无私。〗母亲端着鸡汤走进房间,那熟悉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她坐在我的床边,用勺子轻轻搅动着鸡汤,然后舀起一勺,吹凉后送到我的嘴边。看着我喝下鸡汤,她的脸上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碗鸡汤,不仅温暖了我的身体,更温暖了我的心灵。
【通过母亲为“我”熬鸡汤的细节描写,体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无私。】
而现在,亲情是那通长长的电话。我离开家乡去远方求学,与家人聚少离多。每当夜幕降临,思念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这时,电话铃声响起,那头传来父母熟悉的声音。他们关切地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分享着家乡的点滴变化。那通电话,跨越了时空的距离,让我感受到家人始终如一的牵挂和支持。〖简洁而深刻的句子,表达了亲情的跨越时空的力量。〗
【通过“我”离开家乡去远方求学后,与家人通过电话交流的场景,表达了亲情的跨越时空的力量。】
亲情,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在黑暗中为我指引方向;亲情,恰似寒冬里的一缕阳光,在寒冷时给我带来温暖;亲情,更像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岁月中奏响温馨的旋律。〖结尾处的比喻和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亲情的美好与重要性。〗
【通过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将亲情比作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寒冬里的一缕阳光和一首悠扬的乐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亲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和美好。】
【名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回忆亲情的美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亲情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中的温暖与美好。文章结构清晰,段落间过渡自然,语言流畅且富有感染力。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力量。同时,文章结尾处的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是将亲情的美好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读者在感动之余,也能对亲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回 味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句诗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开篇引用李煜的诗句,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静立窗前,一缕春风挟起几缕发丝轻轻拂过脸颊,桌上的清茶掠起几丝袅袅的轻烟。〖这句描写细腻生动,让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处的环境。〗当太阳还剩下一抹余晖残留在天际,我在这朦胧的昏暗中陷入了往事的回首。
【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回忆的展开提供了背景。】
儿时我只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丫头,和奶奶生活在遥远的乡下。我从不懂奶奶为何如此忙碌,我也不懂生活中的琐事有多么让人疲惫,我只是安安静静地生活在奶奶为我打开的小小世界里,享受甜蜜。而我却不知道这份甜蜜,是奶奶多少无私的给予拼凑而成的甘露,是奶奶费尽多少精力去酝酿而成的花蜜。〖比喻贴切,形象地表达了奶奶对作者的深厚爱意。〗这无数幸福中最甜美的便是那无数双大大小小的棉鞋。
【回忆了儿时与奶奶在乡下的生活,强调了奶奶对作者的关爱和无私付出,特别是制作了无数双棉鞋。】
做棉鞋的过程中最复杂、最辛苦的就是纳鞋底。一块脚掌大小的鞋底上,常常要绣上几百个,几千个密密的针眼,一针一线,无不让人感受到手指的酸楚。而奶奶就在这初冬的夜里,纳着鞋底。奶奶是那么认真,努力地将那已经疲倦的混沌的眼睁开,努力地将那一缕缕的棉线穿过厚厚的鞋板。〖描写生动,让人能深切感受到奶奶制作棉鞋时的艰辛。〗我呢,就躲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望着奶奶:一头已白的头发,在那昏黄的灯光下,变得柔和起来;带着皱纹的嘴角似乎还微微打着笑意;比我大不了多少的还略有些浮肿的手却十分敏捷和灵活。无声之中,时间已在缓缓流逝。
【详细描述了奶奶纳鞋底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奶奶的辛劳和认真。】
夜,深深。
线,呼呼。
影,长长。〖排比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通过简洁有力的语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奶奶纳鞋底的专注。】
在这深深的夜里,奶奶不知疲倦地纳着鞋底,或者说是因那份早日把鞋做好的想法,而忘记了疲倦了吧。
屋后的山上,传来了阵阵“呜呜”声,不知是何种鸟类在啼叫,在这深深的夜里显得格外空灵。我的耳边还传来奶奶轻微的拉线声,与那鸟儿的叫声一样富有韵律感。〖这句描写巧妙地将自然的声音与奶奶的声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我鼻子里闻到的呢,自然是来自奶奶的熟悉味道。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睡着了,至于奶奶什么时候睡的,只能去问陪伴她的鸟儿和那深深的夜了。〖既富有诗意又略带伤感,让人对奶奶的辛劳和作者的怀念之情产生共鸣。〗
【通过环境描写和声音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夜晚的宁静和奶奶的辛劳。】
天已黑了,茶已凉了,在那回忆中,我唤回了遐思。回味过去的时光,回味那一双双棉鞋,回味那无尽的夜。在时间流逝的齿轮中,其实我回味的一直是奶奶奉献无私的爱,一直都是!
【总结了奶奶在夜晚纳鞋底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回忆儿时与奶奶在乡下的生活,特别是奶奶为作者制作棉鞋的情景,展现了奶奶对作者的深厚爱意和无私付出。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动人。通过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和声音描绘等多种手法,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味和对奶奶无私奉献的赞美。是一篇情感丰富、感染力强的佳作。
(三)不能没有你
傍晚时分的云,就像天边悬挂的织女锦缎,用太阳的色彩染得通红通红的;〖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云的美丽。〗又像儿时最爱吃的棉花糖,感觉触手可及,其实仍在远处飘着。“万云归西”的景色令我陶醉。
【作者以傍晚时分的云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为下文引出外婆的形象做铺垫。】
不远处的黄豆田里,一个单薄的身影正在暮色下忙碌着。夕阳的余晖洒在空旷的田野和她的身上,这橘红色的余光让她原本瘦小的身影更显苍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外婆的孤独与辛劳。〗这画面仿佛是一幅油画,尽管火红的天空占了一大半,可主角却是那小小的身影。
【作者通过描绘外婆在黄豆田里忙碌的身影,突出了外婆的勤劳和苍凉,为下文写外婆敲黄豆做铺垫。】
咦,为什么这么晚了外婆还在田里?“外婆!”我呼喊着跑向外婆。外婆转过身来,似乎很惊讶。“外婆,天都要黑了,你怎么还在田里呀?”外婆指着身后的黄豆田说:“敲黄豆。要是现在不敲完,到了明天太阳一出来,这些黄豆壳就自己裂开了。”我似懂非懂地往后一看:呀!好多黄豆呀!它们都被外婆割下来堆成一堆一堆的了,在暮色中一动不动,像沉睡的小宝宝。〖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豆堆的可爱与静谧。〗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我感到一丝心疼。快步跑回家把妈妈也叫了出来。
【作者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我”对外婆的关心以及外婆对敲黄豆的执着。】
“你们来干什么?”外婆看到我刚走了又回来,还把妈妈带来了,似乎有些生气,“这儿挺热的,你们快回家吧!”我和妈妈没有理会,将外婆推开,立刻敲起黄豆来,敲得不亦乐乎。“唉,你们哟。”外婆没办法,只好拿起竹竿和我们一起敲。〖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外婆对“我”和妈妈的无奈与妥协。〗
【作者通过描写“我”和妈妈与外婆一起敲黄豆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团结。】
我拿着竹竿,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敲,“呼嚓……呼嚓”的摩擦声、击打声此起彼伏。一会儿,我就有些累了,汗水浸湿了衣服,额前的碎发也粘在了前额上。外婆看了很是心疼:“你一个小孩子来干什么?累坏了怎么办?”外婆把衣服铺在垄上:“来,坐下来歇一会儿。”我大声说:“不!”擦擦汗,又敲了起来。金黄的豆子在阔大的塑料布上跳跃着、堆积着,渐渐成了一座小山。〖通过比喻和夸张,形象地描绘了黄豆的丰收和“我”的成就感。〗
【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如汗水、衣服、碎发等,生动地描绘了“我”敲黄豆的辛苦和坚持。】
暮色四合,一半是天,一半是地,墨绿的田埂上,移动着三个人影,两个大的,一个小的。这又是一幅油画,是“大地的画家”米勒画的吧。这幅油画的标题叫“祖孙三代”,副标题叫“爱”。〖通过比喻和点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不能没有你,深沉的爱。世界因爱而美丽,也只有爱,才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美丽!
【作者再次运用比喻,将祖孙三代敲黄豆的场景比作一幅油画,并赋予其深刻的主题“爱”。】
【名师点评】
这篇习作以“不能没有你”为题,通过描绘祖孙三代在黄豆田里敲黄豆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团结和深沉的爱。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和细节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同时,作者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外婆勤劳、慈祥的形象,以及“我”对外婆的关心和孝顺。文章结构清晰,主题鲜明,语言优美,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四)碗中日月
母亲善于做面,吃过的人无不称赞;〖运用双重否定句,强调了母亲做面的技艺高超。〗我们家也有了爱吃面的习惯。
【开篇点题,介绍了母亲善于做面,家里有爱吃面的习惯,为下文叙述奠定了基础。
早上,母亲总是给父亲做上一碗葱油清汤面。爸爸在外应酬生意,免不了有酒场,晚上喝多了胃不舒服,那么清晨这碗清汤面就可以温暖肠胃,解酒除乏。
看爸爸吃面,别有一番情趣。他先拿着筷子,把白瓷碗中的面挑起,嗅着升腾的白色烟雾,眯着眼睛显得很享受的样子。〖通过细致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吃面的场景。〗大约觉得面凉了,就把面放回碗,搅上几次,喝口汤,这时总要发出一声“呵”声,随之风卷残云般吃光面,喝尽汤。
【详细描述了父亲吃面的情景,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母亲做的面的喜爱。】
母亲收拾碗筷时,总要嗔怪几句:天天喝那么多酒,小心身体,伤着胃可不得了。〖“嗔怪”一词,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关心和爱意。〗父亲连连点头,帮着妈妈收拾餐具,然后乐呵呵地去厨房刷碗,二人在洗碗的间隙中总聊着彼此的工作、我的学习,时不时有笑声传出,我总坐在餐桌边上微笑着倾听。想起有位哲人讲的话:幸福的家庭,总有欢声笑语、烟火气息,父母和孩子之间充盈的只能是爱。
【描写了母亲收拾碗筷时与父亲的互动,展现了家庭和睦的氛围。】
夏天炎热,中午总是吃面。妈妈变着花样地做面,三丁捞面,杂酱面,番茄鸡蛋面,面撑在白瓷碗里,总是吃不够。小孩生日、老人祝寿、家里添丁都要吃碗面条。〖列举不同场合吃面的习俗,强调了面条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这碗面永远伴随着浓浓的亲情以及成长的记忆,因为是母亲用这碗面把咱养大的。
【通过夏天吃面的情景,展现了母亲做面的多样性以及面条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和爸爸回老家,我们最是喜欢吃奶奶做的手擀面。面盛在大大的碗里,浇头是家里菜园中刚采摘的食香,荆芥配上白蒜,香油调汁,那滋味,嘿!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感叹词和诗句,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奶奶做的手擀面的怀念和赞美。〗地道的家乡味,伴着蝉鸣与清风,我们一吃就是两大碗。后来,奶奶去世了,他总是念叨着再也吃不上奶奶做的那碗面了。哎,一碗面里竟凝结着对亲人的牵挂和遗憾呢!
【叙述了回老家吃奶奶做的手擀面的情景,通过对比奶奶去世后的遗憾,表达了对面条背后亲情的珍视。】
如今,我也学着做面条。在厨房里,看着妈妈做了两天的面,自己兴奋地亲自操作时,却手忙脚乱的,胡萝卜和肉丁切得不均匀,下锅烧油却找不齐调料,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才勉强做了一碗捞面,吃上去显然味道不如意。由此,我在感念妈妈平日里辛苦持家的同时,也恒生信念:一定要好好学做一手面,将这碗面这份手艺和亲情传承下去。〖通过“感念”和“恒生信念”两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对传承手艺和亲情的坚定信念。〗
【通过自己学做面的经历,展现了母亲平日里的辛苦持家,并表达了传承手艺和亲情的决心。】
面中有亲情,有家庭,有传承,无论衣锦何处,还是惦念家里的这碗面,这碗熟悉温馨的味道!〖通过对比和感叹,强调了面条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温馨感受。〗
【总结全文,强调了面条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温馨的味道,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都惦念家里的这碗面。】
【名师点评】
这篇学生习作以“碗中日月”为题,通过叙述家庭中的吃面情景,展现了母亲做面的技艺高超、家庭和睦的氛围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和传承。文章结构清晰,段落之间衔接自然,语言流畅生动,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比喻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是一篇充满温情的佳作。
(五)我在顶峰看太阳
香山顶峰,我和爸爸妈妈并排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着那斜阳慢慢地褪去最后一丝光亮,直至消失在天际。
落日的余晖将天空映染得五彩斑斓,紫红、火红、橘红、橙红、金黄……煞是好看。〖这句话通过列举多种颜色,生动地描绘了落日余晖的壮美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几只大雁悠闲地从头顶飞过,划破浩瀚长空,留下一道完美的印记。我们终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香山日落,品尝到了登顶成功的喜悦。回望来路,这喜悦来之不易,没有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就无法品味这山顶令人惊艳的绝美风光。
【开篇简洁明了,直接描绘了在香山顶峰看日落的场景,通过落日余晖的色彩和大雁的飞过,营造出宁静而壮美的氛围,同时点出了登顶成功的喜悦。】
一路上,山路崎岖,困难重重。脚下是凹凸不平的大石板,石板两旁便是土坡,仿佛一不小心就能滑到山底。爬到山的三分之一高度时,山路变得异常陡峭起来,几乎呈九十度竖直向上。我抬起头,望着眼前连绵不绝的山坡,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双腿不听使唤地发软起来,我立在原地,不敢动弹。密密的丛林遮掩了头顶的太阳,眼前只有悠悠山路,一片阴郁。
【详细描述了山路崎岖和陡峭,以及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恐惧和犹豫,为后文爸爸的鼓励和帮助做了铺垫。】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膀:“别怕,这点高度算什么,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登顶的。”我鼓起勇气,纠结了一阵后,还是迈出了第一步。我心无旁骛地一步一个台阶的努力爬着,最后竟索性跑了起来,想尽快结束煎熬。谁知用力过度,一个趔趄,脚踩了个空,整个身子向前倾去。就在我的额头将要磕在石阶上的那一刹那,一只温暖的大手紧紧抓住了我的胳膊,不用抬眼就知道那是谁。“慢一点,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爸爸的语气严厉,但掩饰不了他的疼惜。我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这时太阳从云层中挣脱出来,将千缕万缕的阳光洒向山路。
【通过爸爸的鼓励和帮助,以及太阳从云层中挣脱出来的象征性描写,展现了在困难中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精神。】
向上的路渐渐变得平缓了些,我小心地数着台阶,迈着稳健的步伐一路向前,眼睛甚至时不时地瞅瞅两旁的美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引用古诗,巧妙地融入了竹林和禅房的景象,使文章更具文学韵味和美感。〗幽深的竹林映入我的眼帘,翠绿翠绿的,让人心旷神怡,十分惬意。“当、当、当……”身后传来竹竿敲打硬石板的声音。我转过身,只见爸爸佝偻着背,肩上背着全家人的行李,已是大汗淋漓,显然是累坏了。爸爸膝盖以前受过伤,爬起山来本就十分吃力,于是他在山坡上找到这根竹竿,支撑着发福的身体,蹒跚前进,看起来笨拙又可爱。爸爸平日里为了这个家日夜操劳,辛勤工作,很少有空闲时间休息。想到这儿,我不禁鼻子发酸,泪眼婆娑起来。我跑到爸爸跟前,主动帮他分担了部分行李。我偷眼看看天空,太阳已经滑到了西边,但不变的是那暖暖的阳光,给森林里一行人照着前方的路。
【描写了山路变得平缓后的景象,以及爸爸为了家庭辛勤付出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就快登顶时,我感到体力不支,筋疲力尽,已经失去了向上继续爬的信心,又想打退堂鼓了。爸爸又一次洞察了我的心思:“就要看到你的日落啦!我们一起加油!”他拉着我的手,我顿时有了力量,脚下也变得轻快起来。
【在即将登顶时,通过描写自己的疲惫和爸爸的鼓励,再次强调了坚持和信念的重要性。】
一阵强光射向我的眼睛,我的周围呈现出一片橘红色,“啊,我登顶啦!”我兴奋地对着夕阳呐喊,好像要把一路的疲累全部喊出来似的。〖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登顶后的兴奋和激动,同时也暗示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除了俯视而得的美景,一个硕大无比的太阳出现在我的眼前了。
在这黄昏时节,恍惚中,我似乎还看到了另外的两个太阳——伟大的父爱,还有那一颗小心脏里萌发出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与希望!〖这句话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太阳与父爱和信念相联系,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以登顶后的兴奋和激动作为结尾,同时升华了主题,将太阳与父爱和信念相联系。】
【名师点评】
作者随父亲一同登山,经历重重困难,在山顶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落日。照亮作者心头的不仅仅是高高挂着的那一个太阳,更是身边亲人的陪伴与鼓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文题“太阳”一词的深刻理解:既有实指,又有虚指,虚实相生,这是很巧妙的写作思路。
另外,作者对所选素材的处理也特别得当,不仅运用了诗人常建和杜甫的名句,而且作者非常善于将叙事和写景有机融合,景随心变,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这样的处理,让文章内容更显饱满。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通往顶峰的道路两旁长满爱之鲜花和名为坚持的指路牌。由此,文章的立意自然涌出:爱是力量,爱是光亮,爱是永远的日不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凡人风骨-2025年中考语文十三大题材写作精要与例文精析专练(全国通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职场敬业, 社区贡献, 公共场所, 家庭责任, 文化传承, 社会正义,人间真情, 科技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古诗词鉴赏-中考语文考前查补精讲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2古诗词鉴赏-中考语文考前查补精讲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2古诗词鉴赏-中考语文考前查补精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难点02 微写作-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微写作,应用文写作,小作文,片段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