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7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8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8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82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85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86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88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71745/0-173546806690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3讲 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信息呈现综合化,元素范围拓展化,考查重点素养化,高考评价体系的呈现,怎么考,四元素周期表分区,构造原理,元素周期表分区简图,三化合价变化规律,七微粒间作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统计--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
2024年各省高考题知识点考查频次统计图
密考点:核外电子排布、微粒间作用力、周期表位置、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非金属性 考查频次比较高
疏考点:杂化类型、空间构型、半径、金属性、化合价 考查频次相对较低
2024年各省高考题元素考查频次统计图
密考点:短周期O、H、N、C、S 元素考查频次比较高 。
疏考点:长周期元素考查频次相对低。
23-24年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考察范围增大
考查内容相对稳定:都是围绕元素周期律,依托“位-构-性”考查“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但是23、24年融合物质结构与性质展开,考查范围有所增大
近三年高考“位-构-性”考题横向分析
近三年高考元素推断题横向分析
近三年高考元素推断题纵向分析
近三年来,元素推断题的信息呈现从单一的文字描述逐渐向文字、图表、情境等多种形式综合转变。这种变化使得题目更加贴近实际化学研究和应用场景,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各种形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元素推断线索。
元素推断所涉及的范围从单纯的短周期常见元素不断拓展,逐渐融入长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以及一些特殊元素族的相关知识。这反映了高考对学生元素知识体系完整性要求的提高,学生需要构建更全面的元素周期表认知框架,了解不同区域元素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从简单的元素种类推断和周期律应用逐步转向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深度考查。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而是强调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体现了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
3.1 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
1.3 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元素原子核外排布特征,了解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价值。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20版)
1.为什么考? 承载对微粒观、结构决定性质和性质反映结构思想的考察。 是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重要的理论依据。
2.考什么? 化学用语与概念、物质转化与应用。 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化学观念和思维方法。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特别提醒】 ①7个周期、18个纵行,但是16个族 ②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 ③第8、9、10三列记作第Ⅷ族,不能写成第ⅧB族。 ④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共有32种元素。 ⑤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
考点一、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⑥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二)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的“序数差”规律
①除第ⅡA族和第ⅢA族外,其余同周期相邻元素序数差为1。 ②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为相邻元素,其原子序数差为:第二、三周期时相差1,第四、五周期时相差11,第六、七周期时相差25。
(三)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序数差”规律
①第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 ②第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第ⅠA族、ⅡA族相差8,其他族相差18。 ③第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 ④第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镧系之前的相差18,镧系之后的相差32。 ⑤第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
“╋”型原子序数关系(ⅢA族至0族区域内)
a.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b.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__________,分界线右上方为______________。c.分界线附近元素既表现__________的性质,又表现____________的性质。d.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五)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①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②寻找新材料
③用于工农业生产对探矿有指导意义的是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研制农药材料等。
(一)元素周期律①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②实质: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③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考点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二)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五)第一电离能大小的比较
(六)电负性的比较及应用
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的大小
1.根据物质状态判断:即物质沸点高低按常温下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如:NaCl>H2O>CO22.根据物质不同结构特点判断:一般情况下:共价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离子晶体(NaCl、K2S)>分子晶体(硫、干冰)3.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②因为氢键>范德华力,所以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沸点高于只存在范德华力的物质。如:乙醇>氯乙烷;HF>HCl
(一).核外电子排布特例归纳
考点三 “位—构—性”的关系及其应用----元素推断必备知识
H--①原子核内无中子②原子半径最小Li--①金属元素单质密度最小②碱金属元素中与氧气反应产物唯一C--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②自然界中其对应某种单质(金刚石)硬度最大N--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③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④其对应某种常见氢化物可作制冷剂⑤其对应某种氢化物可作火箭推进剂O--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②对应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③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F--①非金属性最强②无正化合价③无含氧酸④氢化物的水溶液可用于刻蚀玻璃⑤气态氢化物最稳定⑥对应单质在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Na--①该元素焰色试验呈黄色②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③对应两种常见氧化物,与水反应均呈碱性的短周期元素;④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二)原子、单质或其对应某种化合物具有“特性”的元素
Al--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③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④氧化物是刚玉、宝石主要成分的元素Si--①单质为常见半导体材料;②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③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P--①组成骨骼和牙齿的必要元素;②某一单质和其氢化物都能自燃S --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②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Cl--单质是黄绿色气体、氧化物用做饮用水的消毒K--焰色试验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Ge--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的研究始于锗Br--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Cs--①最活泼的金属元素;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③阳离子氧化性最弱的元素
1.红色①红色物质: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3(红色)、Cu(紫红色)、Cu2O(砖红色)、品红(红色)、液溴(深红棕色)、NO2(红棕色)、红磷(红棕色)②变化过程中的红色: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Fe3+和KSCN反应产生红色物质、苯酚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2.黄色①黄色物质:硫、Na2O2、AgBr(淡黄色)、AgI、Fe3+(aq)(棕黄色)②变化过程中的黄色: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3.蓝色①蓝色物质:Cu2+(aq)、Cu(OH)2、CuSO4·5H2O②变化过程中的蓝色:石蕊遇碱变蓝、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淀粉遇碘变蓝
(三).常见元素化合物的颜色
4.绿色①绿色物质:Cu2(OH)2CO3、Fe2+(aq)、FeSO4·7H2O、氯气(黄绿色)②变化过程中的绿色:Fe(OH)2在空气中变质的现象是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5.紫色①紫色物质: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碘的CCl4溶液②变化过程中的紫色: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6.黑色Fe3O4、MnO2、CuO、C、CuS、固体碘(紫黑色)7.常见火焰的颜色苍白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2.有臭鸡蛋气味或能使湿润的Pb(Ac)2试纸变黑的气体是H2S3.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4.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往往是SO25.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的是I26.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放置空气中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的离子是Fe2+7.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遇苯酚显紫色的离子是Fe3+8.投入水中生成气体和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物质是CaC2、Al2S3、Mg3N2 等
(四)常见无机物的特征性质
9.既能跟强酸溶液反应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一般是 ①金属单质:Al ②两性物质: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以及氨基酸等 ③弱酸弱碱盐:(NH4)2CO3、CH3COONH4等 ④弱酸的酸式盐:NaHCO3、Ca(HCO3)2、NaHSO3等
(四)常考无机物的特征性质
(五)由成键方式特点快速推断元素
Z为:B、Al、N、P
__Y__ 或 =Y
考法1---基本概念及元素周期律的直接考查
【例 1】(2024湖北卷)以下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化学思维的基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VSEPR理论认为VSEPR模型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B.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C. 泡利原理认为一个原子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D. sp3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杂而成
【解析】:VSEPR模型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结构模型,而分子的空间结构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不包括孤电子对.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空间结构相同,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空间结构不同。A错误,本题选A.
【例 2】(2024·甘肃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O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10讲 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统计,考向分析,追溯CO32-的去处,质子守恒,基准物质,得到H+,得到质子产物,失去质子产物,失去H+,方法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讲-有得有失:氧化还原规律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统计,考向分析,基本概念,知识重构梳理脉络,1强弱规律,2优先规律,3价态规律,4守恒规律,①计算转移电子数,重温经典感悟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模块3 主题1 第2讲 原电池及其应用 课件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活动方案,链接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