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认识除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认识除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正确地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能正确地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教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情境图:有 8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思考问题:怎样分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分到一样多?3. 学生交流讨论,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
(二)探究新知
认识除法:教师引导学生把 8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用除法算式表示为:8÷4 = 2。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法:“8÷4” 读作 “8 除以 4”。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8 叫做被除数,4 叫做除数,2 叫做商。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让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把 12 个梨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12÷3 =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12 表示要分的总数,3 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4 表示每份的个数。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 “试一试” 中的题目,让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拓展练习:出示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除法算式的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除法算式的意义,用图形或实物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回顾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强调重点:强调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鼓励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五)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完成教材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如除法算式的读写、除法算式的意义等。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情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精品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复习,导入新课,呈现新知,探究发现,实践新知,合作探究,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认识除法第四课时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实践新知,拓展练习,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