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总结(素材)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知识总结(素材)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共32页。
第1课 听听声音
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猫叫声、狗叫声、小鸟叫声等是动物的声音。
第2课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有发声。只有拨动缘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 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第3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固体(桌面)能传播声音。
将击打后的音叉侵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水)能传播声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液体中传播、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液体>液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做“土电话”时,要将线绳绷紧。“土电话”说明线绳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里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第4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 、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耳朵的结构及作用。
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听觉神经传过来的 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把声音传播到耳朵里的。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 康是很重要的
噪音对人的伤害是因为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远离噪声、 控制物体发声、阻断噪声的传播。
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增大耳廓,从而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第5课 声音的强与弱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单位:分贝(dB)。
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幅度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轻轻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
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拉开一样长的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用力越小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小,听到的声音就弱;耳朵离声源越近,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第6课 声音的高与低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单位:赫兹(Hz)。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乐器中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有铝片琴,口琴等
我们可以将声音高低的变化音调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高、较高、较低、低
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重复3次,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我们可以用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的方法来研究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比较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铁钉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粗细有关。比较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铁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铁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7课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乐器有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
弦的音高和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弦的粗细有关。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振动的部分越长,弦发出的声音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弦发出的声音越高。
调节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通常琴弦的粗细是不同的,手指在多根弦上连续移动时,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8课 制作我的小乐器
制作我的小乐器,可以从粗细、长度、高矮来调试不同的音。
水瓶琴的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七个瓶子、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
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签。
用金属棒弹奏简单乐曲
敲击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和里面的水,瓶子都是相同的,所以音高的差别主要由水决定,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小常识: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时,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声音的分类。
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乐音也可能成为噪音。
声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隆隆的雷声—下雨
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的远近。
听蜜蜂飞行的声 判断是否采蜜回来。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第1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吸气流程:空气一鼻腔→咽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部
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一肺部→支气管→气管一咽喉→鼻腔一体外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呼吸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人在睡觉中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少的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运动前呼吸次数比较少,运动后呼吸次数都变多。
第3课 测量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些。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在1100-2600毫升。女生肺活量在900-2000毫升。
可以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里的气体越多,塑料袋越大。
增加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多参加体育活动。
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
展开测量袋。
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是测量得出的肺活量。
第4课 一天的食物
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们从外界摄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我们可以按生食和熟食来区分食物,苹果、香蕉、凉拌黄瓜等属于生食:烤肉片、馒头肉丸子等属于熟食。
我们也可以按食物的来源来分,可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通常植物类食物被称为素食,如青椒、菠菜、面条、苹果等;动物类食物被称为荤食,如烤肉片、牛肉、牛奶、鸡蛋等。
给食物分类或利用统计表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了解食物
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紫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的方法。
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油迹并不会消失,这是食物中存在脂肪的证据。
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蛋白质构成我们身体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点燃食物,燃烧后会有焦臭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检验食物营养成分的方法
滴碘酒→淀粉 在纸上涂抹→脂肪 烧烤法→蛋白质
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紫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们可以用在纸上涂抹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用食物在纸上涂抹,如果留下不会消失的油迹,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
我们可以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显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或者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含有淀粉的食物:土豆、面包、馒头、大米、玉米、山药等。
含有脂肪的食物:花生、大豆核桃、肉、瓜子、奶油制品。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大豆、牛奶、鸡蛋等。
第6课 营养要均衡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它告诉我们,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获取营养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天分早餐、中餐、晚餐
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采用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等方法获取更均衡的营养。
出于长身体的需要,儿童需要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膳食营养的原则。
荤素搭配。
粗细粮搭配。
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运动量大时,需要多吃含糖类食物,补充能量。
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第7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咀嚼后的馒头会变碎、变软、变潮湿。
舌的作用:传送和搅拌食物
唾液的作用: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牙齿的作用:咬碎食物。
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3种。
牙齿的作用
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
为什么把一块馒头或一些米饭放在口中不停地嚼,别咽下,过一会儿口中觉得有点甜。因为馒头、米饭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成为糖类,所以感觉有点甜。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第8课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
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搅拌、咀嚼、磨碎食物。
货道: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通过蠕动把食物变成糊状
小肠:吸收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
大肠: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
我们可以用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模拟食道的工作。准备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用手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模拟胃的工作。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和一些食物,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糊状(食糜)。
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检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第1课 让小车运动起来
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这些运动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实验中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表示。
一定大小的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拉力是小车运动中的动力。
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达到一定程度,静止小车开始运动起来,在小车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第2课 用气球驱动小车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火箭、喷气式飞机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气球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远;气球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近.
反冲力的方向与气球喷气的方向相反,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同。
要使气球驱动小车行驶得更远,就用大气球和细喷管。
第3课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把橡皮筋卷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的一端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而且小车行驶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既橡皮筋向右缠绕,小车向左运动。)
橡皮筋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行驶的速度越快,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缠绕的圈数越少,产生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行驶的速度越慢,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第4课 弹簧测力计
力的单位具牛顿,简称 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1牛≈100克)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测量值。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自制测力计时,在橡皮筋自然下垂时,确定出0位置,挂一个1牛的钩码时,确定出1牛的刻度,挂2个1牛的钩码时,确定出2牛的刻度,以此类推。挂最多的钩码不能超过橡皮筋的最大弹力限度,不能超出硬纸板的长度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提环 弹簧 指针刻度板 挂钩
第5课 运动与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增大它,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减小它
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玩滑板车,滑板车前进时,滑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有害的,阻碍滑板车前进,而鞋子与车板之间的摩擦力是有利的,能使人稳稳地站在滑板车上。
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有:鞋底花纹、汽车轮胎花纹、台阶上的条纹、雨雪天气铺地毯、把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等。
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有:滑冰鞋、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悬浮列车、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等。
第6课 运动的小车
通过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来找能量。
快速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 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力量越小。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 ...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某些化学物质中。
第7课 设计制作小车(一)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
制定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定最优方案。
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制作小车的要求。
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
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
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制作小车的材料。
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
制订方案时注意事项。
绘制设计图时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 面地反映它的结构。标注主要部分的尺寸。
充分考虑小车的动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第8课 设计制作小车(二)
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步骤。
确定组装步骤。
选择材料和工具。
加工材料。
组装
调试。
汇报、测试的内容。
汇报设计思路。
展示设计图
介绍组装流程
测试小车。
设计小车用橡皮筋或气球做动力,行驶路程足够长
增大小赛车的动力和运动时间的方法
可以增加橡皮筋的长度和缠绕圈数。
用大气球、长气球等
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了克服轮子打滑,轮子可以粗糙一点,车子稍重点
如果气球小车没有打滑问题,车身越轻越好,可以用泡沫塑料当车板。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练习版)
第一单元 声音
第1课时 听听声音
、 、 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 、 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 、 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 产生的。 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 才能产生声音。 停止, 就会停止。(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缘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 ,这说明音叉 。
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 代表的是音调, 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声音,是因为 。
人的发声器官是 。 ,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 。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 传播的。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 。最终听不到了。这说明 , 。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 。
将击打后的音又侵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 。
声音以 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传播速度 ,通常 >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做“土电话”时,要将线绳 。“土电话”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 。
第4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 、 、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和 。内耳包括 和 。
外耳的作用: 。
中耳的作用: 。
内耳的作用: 。
耳朵的结构及作用。
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 , ,
,传达到 ,并刺激 ,产生信号。大脑接受 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听诊器"是通过 耳朵里的。
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 康是很重要的
噪音对人的伤害是因为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有时需要 。
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 、 、 的传播。
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 ,从而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第5课时声音的强与弱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强弱与 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 。声音的单位是: 。
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 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 情况。轻轻敲击 ,声音就弱,用力敲击 ,声音就强。
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 ,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 ,发出的声音强。
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拉开一样长的橡皮筋。 ,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耳朵离声源越远, ,听到的声音就弱;耳朵离声源越近,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第6课时声音的高与低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音高是由 快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 。单位:赫兹(Hz)。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 ,水越多 。
乐器中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有 , 等
我们可以将声音高低的变化音调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 、 、 、 。
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 ,这样可以避免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我们可以用不断地改变 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的方法来研究 关系。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低; ,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 比较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 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 ,声音越高。
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 有关。比较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铁管 ,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铁管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7课时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靠 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乐器有 、 、 、 等。
弦的音高和弦振动部分的 、弦的 、弦的 有关。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 ,弦振动的部分 ,弦发出的声音 ;弦振动的部分 ,弦发出的声音 。
调节一根琴弦的 ,弦越 ,发出的声音越 ;弦越 ,发出的声音越 。
通常琴弦的 是不同的,手指在多根弦上连续移动时,弦越 ,发出的声音越 ;弦越 ,发出的声音越 。
第8课时制作我的小乐器
制作我的小乐器,可以从 、 、 来调试不同的音。
水瓶琴的制作材料:大小样的七个瓶子、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
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签。
用金属棒弹奏简单乐曲
敲击水瓶琴时,发声的是 ,瓶子都是相同的,所以音高的差别主要由 决定, 越多,发出的声音越 ;水越 ,发出的声音越 。
小常识: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时,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声音的分类。
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 。乐音也可能成为 。
声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隆隆的雷声---下雨
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的远近。
听蜜蜂飞行的声 判断是否采蜜回来。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第1课时感受我们的呼吸
人的呼吸器官有 、 、 、 、 、 等。
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 ,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 , 。
吸气流程: → → → → → 。
呼气流程: → → → → → 。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呼吸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时呼吸与健康生活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 ,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人在睡觉中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少的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做 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 ,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运动前 ,运动后呼吸次数 。
第3课时测量肺活量
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 ,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些。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在 - 毫升。女生肺活量在 - 毫升。
可以用 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用 测量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里的气体越多,塑料袋越大。
增加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 。
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
展开 。
,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 ,避免空气跑出。
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 数值,单位为 ,这是测量得出的肺活量。
第4课时一天的食物
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们从外界摄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我们可以按 和 来区分食物,苹果、香蕉、凉拌黄瓜等属于 食;烤肉片、馒头肉丸子等属于 食。
我们也可以按食物的来源来分,可分为 食物和 食物,通常 食物被称为素食,如青椒、菠菜、面条、苹果等; 食物被称为荤食,如烤肉片、牛肉、牛奶、鸡蛋等。
给食物分类或利用统计表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了解食物
第5课时食物中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 、 、 、 、 、和 。
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滴 的地方变为 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 。
检验食物中是否有 的方法。
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油迹并不会消失,这是食物中存在 的证据。
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含有 。
构成我们身体主要成分之一。 和 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和 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 ,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 ,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点燃食物,燃烧后会有 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检验食物营养成份的方法
滴碘酒→ 在纸上涂抹→ 烧烤法→
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紫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们可以用在纸上涂抹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用食物在纸上涂抹,如果留下不会消失的油迹,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
我们可以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显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或者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含有淀粉的食物: 、 、 、 、 、 、等。
含有脂肪的食物: 、 、 、 、 。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 、 、 、 等。
第6课时营养要均衡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它告诉我们,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不“ ”不“ ”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养成 习惯, 营养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天分 餐、 餐、 餐
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采用 、 搭配等方法获取更均衡的营养。
出于长身体的需要,儿童需要多摄取富含 的食物。
膳食营养的原则。
搭配。
搭配。
每日吃适当的 和 。
运动量大时,需要多吃含 食物,补充能量。
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 的食物。
第7课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咀嚼后的馒头会 、 、 。
舌的作用: 食物
唾液的作用: 食物,消化食物中的 。
牙齿的作用: 食物。
牙齿可以分为 、 和臼齿3种
牙齿的分布和排列。
牙齿的作用。
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 。所以,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
为什么把一块馒头或一些米饭放在口中不停地嚼,别咽下,过一会儿口中觉得有点甜。因为馒头、米饭中的 被 分解成为糖类,所以感觉有点甜。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经常刷牙可以 。
第8课时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
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 、 、 、 。
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 、 、 食物。
食道: 。
胃:通过 把食物变成 。
小肠: 。
大肠: 。
我们可以用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模拟 的工作。准备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用手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 。
我们可以用 模拟胃的工作。在塑料袋里装上 和 ,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 (食糜)。
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 、 、 、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检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第1课时让小车运动起来
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这些运动都是由于 的作用。
实验中拉力的大小用 的个数表示。
一定大小的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既 。
是小车运动中的动力。
拉力太小,小车 ,拉力达到一定程度,静止小车开始运动起来,在小车重量不变的情况下, ,小车运动越快。
第2课时用气球驱动小车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 。
充气的气球具有 ,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 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气球 ,小车运动得 ;气球 ,小车运动得 .
反冲力的方向与气球喷气的方向 ,与小车运动的方向 。
要使气球驱动小车行驶的更远,就用 。
第3课时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 。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
把橡皮筋卷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的一端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 。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而且小车行驶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既 。)
橡皮筋的圈数越多,产生的 ,作用在小车上的 , , ;缠绕的圈数越少,产生的 , ,行驶速度 ,小车行驶距离 。
第4课时弹簧测力计
力的单位具 ,简称 ,用符号 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1牛≈100克)
就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测量值。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自制测力计时,在橡皮筋自然下垂时,确定出0位置,挂一个1牛的钩码时,确定出1牛的刻度,挂2个1牛的钩码时,确定出2牛的刻度,以此类推。挂最多的钩码不能超过橡皮筋的最大弹力限度,不能超出硬纸板的长度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提环 弹簧 指针刻度板 挂钩
第5课时运动与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增大它,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减小它
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玩滑板车,滑板车前进时,滑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有害的,阻碍滑板车前进,而鞋子与车板之间的摩擦力是有利的,能使人稳稳地站在滑板车上。
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有:鞋底花纹、汽车轮胎花纹、台阶上的条纹、雨雪天气铺地毯、把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等。
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有:滑冰鞋、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悬浮列车、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等。
第6课时运动的小车
通过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来找能量。
快速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 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力量越小。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些化学物质中。
第7课时设计制作小车(一)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
制定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
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制作小车的要求。
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
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
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制作小车的材料。
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
制订方案时注意事项。
绘制设计图时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 面地反映它的结构。标注主要部分的尺寸。
充分考虑小车的动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第8课时设计制作小车(二)
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步骤。
确定组装步骤。
选择材料和工具。
加工材料。
组装
调试。
汇报、测试的内容。
汇报设计思路。
展示设计图
介绍组装流程
测试小车。
设计小车用橡皮筋或气球做动力,行驶路程足够长
增大小赛车的动力和运动时间的方法
可以增加橡皮筋的长度和缠绕圈数。
用大气球、长气球等
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了克服轮子打滑,轮子可以粗糙一点,车子稍重点
如果气球小车没有打滑问题,车身越轻越好,可以用泡沫塑料当车板。
耳朵的结构
作用
耳廓
收集声音
耳道
传递声波到中耳
鼓膜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
将振动传递内耳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名称
颗数
作用
门齿
8
切割食物
犬齿
4
撕碎食物
臼齿
20
咀嚼食物
耳朵的结构
作用
耳廓
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名称
颗数
作用
门齿
犬齿
臼齿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 科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共3页。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知识梳理(素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共6页。
这是一份2022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学案,共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