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氓》课前导学案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1《氓》课前导学案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
    1.1《氓》课前导学案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
    1.1《氓》课前导学案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介绍《诗经》,《诗经·氓》,拓展延伸,课后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前导入:初中学过的《关雎》、《蒹葭》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介绍《诗经》
    (一)基本内容: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诗歌,其中另有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雅”)到平民(“风”)的社会各阶层人士。《诗经》中的作品原本都是要配乐演唱的,是乐歌,但由于古乐失传,人们无从知晓风雅颂各自的音乐特色。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五经”之一。
    (二)《诗经》的内容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 “颂” 三个部分。
    1、“风”:15国风,160篇; “国”是地区之意,“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诗经》之精华 。在《诗经》中的诗歌产生的年代,学在官府,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但当时各地区有许多民间歌谣,这些民间歌谣产生于民间,作者大都是平民。据说这些诗歌经过专人采集,由长官音律的乐官、太师修正、加工,再演奏给天子听,以观风俗、知得失,这就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
    2、“雅”:“雅”即正,“雅”是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3、“颂”: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三)《诗经》的艺术手法:赋比兴
    1、“赋”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赋”在《诗经》中运用得十分普遍,它既可以叙事描写,又可以议论、抒情,如《七月》中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的生产生活】,就是用的赋法。
    2、“比”,即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 (朱熹《诗集传》)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3、“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大部分在诗歌的开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诗经·氓》
    1、诗歌译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竟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2、创作背景: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春秋初期,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当时恋爱与婚姻很自由,青年男女间的交往也没有很大的限制。这在郑国、卫国一带尤为突出。青年男女常以诗互通衷曲,因而在这一地域产生了大量的恋歌。《氓》中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结合,基本上是双方自主自愿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但在当时的社会关系中,男子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妻子受压迫、受奴役甚至被丈夫任意遗弃的现象很普遍,这也是《氓》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
    3、中心思想:
    《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诗分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全诗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赋比兴交替使用,加之以对比、顶真、借代、呼告等表现手法,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3、文化常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髻,叫“总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
    [相关知识]古代代表年龄的词语: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比喻10岁以下儿童。
    襁褓:不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始龀:童年泛称。
    幼学:初入学的学童,一般指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男子20 岁左右。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耳顺:60岁。
    古稀:70 岁。
    耄耋:80 至90岁。
    鲐背:90岁。
    期颐:100岁。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表否定判断)
    (2)主谓倒装句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应为“其德二三”)
    (3)宾语前置句
    秋以为期。(应为“以秋为期”)
    四、拓展延伸:
    1、《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五、课后检测
    1、写出本诗中用到比兴手法的句子:
    答案: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情景默写:
    (1)《氓》中,描写男子装出一幅忠厚老实的样子,借市场交易的机会接近女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描写男子借交易蚕丝的机会,骗取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氓》中,描写女子坠入情网,陪同男子跋山涉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氓》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男子得寸进尺,刚谈恋爱就提出要结婚,还责怪女子拖延婚期。女子就耐心解释,还帮他出谋划策,让他去找媒人。
    (5)《氓》中,作者“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女子为了梦中情人,不顾生命危险,爬上毁坏倒塌的墙头,翘首以待意中人。
    (6)《氓》中,描写女子祈望男子卜卦顺利,以便尽快步入婚姻的殿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氓》中,描写女子坐着婚车,带着嫁妆出嫁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氓》中表现女子不再相信爱情,直接劝告同性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氓》中,作者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氓》中,描写女子自从出嫁以后,多年忍受贫苦煎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中重到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氓》中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13)《氓》中表现男子心愿满足后,对女子暴戾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氓》中用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氓》中表现女子回忆年少时两情相悦的欢乐场面,表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3.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4.匪我衍期,子无良媒。
    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6.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7.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9.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0.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相关学案

    2020-2021学年1.1 氓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氓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1.1 氓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1 氓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