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561182/0-17351921247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561182/0-17351921247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561182/0-17351921247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结合句子,读拼音,写词语, 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把词语补充完整,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以下加点词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是( )
A.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广阔)
B.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舒适)
C. 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闷闷不乐)
D.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朴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
A.正确。宽阔的意思:面积大;范围广。近义词:广阔。
B.正确。舒服的意思: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近义词:舒适。
C.不正确。愤愤不平的意思:心中不服,感到气愤。近义词:义愤填膺。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D.正确。简朴的意思:(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近义词:朴素。
2.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月光不仅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还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
B. 归巢的鸟儿,因为是倦了,所以驮着斜阳回去。
C.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D. 普罗米修斯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B项关联词使用错误。本题“倦了”与“驮着斜阳回去”为转折关系,可使用“即使……还是……”连接,不是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
B. 日本鬼子神机妙算,我军虽然已经布下了埋伏,却还是损失惨重。
C. 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筋疲力尽。
D. 学校开展小制作活动,全校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就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符合。
A.风吹雨淋:风吹着,雨淋着,形容很辛苦。
B.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C.精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根据各项词义,结合所处的语境,A、C、D用词恰当,B用词不当,因为“神机妙算”是褒义词,用来形容日本鬼子不合适,应用“诡计多端”来形容鬼子才恰当。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季节。
B.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进。
C. 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题没做。
D. 李刚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地方”。
B项:“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提高”。
C项:“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题没做。”前后矛盾。应改为“我的作业除了一道应用题没做基本上做完了。”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作用是可以随时改变飞行方向,加快飞行速度,缩短飞行时间。
B. 《走月亮》这篇散文寓情于景,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月光下的美景,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C. 《雪梅》一诗借雪和梅争春,告诉我们事物都各有所长。
D. 《蟋蟀的住宅》一文介绍了蟋蟀住宅地址的选择、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A.不正确。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而不是为了随时改变飞行方向,加快飞行速度,缩短飞行时间。
6. 结合句子,读拼音,写词语。
秋天,是zhuāng jia( )shōu huò( )的季节。shū shì( )的微风吹拂着脸庞,我在é luǎn( )石铺成的小路上huǎn huǎn( )地走着,抬眼就能看到一片mà mì( )的果林,原来是苹果快要chéng shú( )了。
【答案】 ①. 庄稼 ②. 收获 ③. 舒适 ④. 鹅卵 ⑤. 缓缓 ⑥. 茂密 ⑦. 成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稼”“获”“鹅卵”“缓”“熟”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1)奶奶嚼(jiá jué)不动硬东西,她牙齿的咀嚼(jiá jué)功能已经开始下降(jiàng xiáng)了。
(2)妈妈系(jì xì)着围裙,开始在厨房准备晚餐。
【答案】(1)jiá jué jiàng
(2)j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1)嚼:“jiá”上下牙齿磨碎食物。“jué”义同“嚼”(jiá)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故“嚼不动”的“嚼”读音为“jiá”,“咀嚼”的“嚼”读音为“jué”。
降:“jiàng”落下 (跟“升”相对) 。“xiáng”投降。
故“下降”的“降”读音为“jiàng”。
(2)系:“xì”有联属关系的。“jì”结,扣。
故“系着”的“系”读音为“jì” 。
8. 下面是我们平常容易写错的几个形近字,请你分别组词写在括号里。
峰( ) 愉( ) 绳( ) 伟( )
锋( ) 偷( ) 蝇( ) 违( )
【答案】 ①. 山峰 ②. 愉快 ③. 绳子 ④. 伟大 ⑤. 锋利 ⑥. 偷窃 ⑦. 苍蝇 ⑧. 违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峰”可组词:顶峰、峰峦、峰会、峰火;
“锋”可组词:刀锋、先锋、笔锋、冲锋。
“愉”可组词:愉悦、欢愉、愉乐、不愉;
“偷”可组词:神偷、偷到、偷盗、偷东西。
“绳”可组词:细绳、长绳、跳绳、缰绳;
“蝇”可组词:蝇子、果蝇、蝇头、马蝇。
“伟”可组词:伟岸、伟人、雄伟、宏伟;
“违”可组词:违反、违犯、违法、违纪。
9. 把词语补充完整。
( )( )不入 上( )入( )
鸦雀( )( ) 神通( )( )
( )崩( )裂 ( )疲( )竭
( )云( )雾 ( )隐( )现
(1)写出两个描写神仙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和“( )隐( )现”格式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①. 刀 ②. 枪 ③. 天 ④. 地 ⑤. 无 ⑥. 声 ⑦. 广 ⑧. 大 ⑨. 山 ⑩. 地 ⑪. 精 ⑫. 力 ⑬. 腾 ⑭. 驾 ⑮. 若 ⑯. 若 ⑰. 腾云驾雾 ⑱. 神通广大 ⑲. 半明半昧 ⑳. 人山人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词语仿写。
刀枪不入:刀杀不进枪刺不死。
上天入地: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精疲力竭:指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很难分清。
(1)描写神仙的四字词语是:腾云驾雾、神通广大。
(2)结合“若隐若现”可知是ABAC式词语,ABAC类成语,就是指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同这种结构组成词语或成语。如:自由自在、毛手毛脚、百发百中、一五一十、再三再四、非亲非故、十全十美、一心一意、冷言冷语、人来人往、多种多样、实话实说、无边无际、探头探脑、一年一度、自说自话。
10.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即使……也…… 如果……就…… 尽管……也…… 不是……而是……
(1)(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2)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4)( )如此,普罗米修斯( )不向宙斯屈服。
【答案】 ①. 即使 ②. 也 ③. 不是 ④. 而是 ⑤. 如果 ⑥. 就 ⑦. 尽管 ⑧. 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1)读句子可知,“一根极细的电线”和“能灵巧地避开”是假设关系,故选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2)读句子可知,“靠眼睛”和“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是并列关系,故选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
(3)读句子可知,“感到疲劳”和“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是假设关系,故选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4)读句子可知,“如此”和“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是转折关系,故选用表示转折关系关联词“尽管……也…… ”。
按要求写句子
11. 将给出的词语填入句子中,使句子更加生动。
闪闪烁烁 美丽
____________的月亮牵着那些_______________的小星星。
12.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美丽 ②. 闪闪烁烁
12. 月亮像一个圆盘高高地挂在天上。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美丽:漂亮、好看。
闪闪烁烁:形容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美丽”可以用来形容月亮,使句子更加优美。“闪闪烁烁”可以用来形容小星星闪烁的光芒,使句子更加生动。将两个词语结合起来,“美丽的月亮牵着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个例句是一个比喻句,用“像”连接了两个比较对象:细丝和蜗牛的触角。这种类型的句子通常称为明喻或直接比喻。
如:她的声音像清澈的溪水一样甜美。
13. 积累背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蕴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古人曾说:“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所以,有不明白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
(3)我们学习了有关天气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月还有小阳春。”
(4)_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我们告诉别人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中有美景。傍晚的江面上,“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幽静的山谷中,“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识庐山真面目 ②.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④. 八月暖 ⑤. 九月温 ⑥. 嫦娥应悔偷灵药 ⑦. 梅须逊雪三分白 ⑧.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⑨. 半江瑟瑟半江红 ⑩. 复照青苔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意“庐”“缘”汉字的书写笔画。
(2)注意“知”“者”汉字的书写笔画。
(3)“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是指南方某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还像春天一样温暖。注意“暖”“温”汉字的书写笔画。
(4)注意“嫦”“娥”“悔”“偷”汉字的书写笔画。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意思是: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注意“逊”“输”“段”汉字的书写笔画。
(6)注意“瑟”“照”汉字的书写笔画。
课内阅读。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nèn nè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ì zhì),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à zà),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4. 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15. 文章画线部分是______,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16. 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 那丛草不好吃B. 那丛草可以遮阳C. 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17. 这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 )
A. 从外到内B. 从左到右C. 从远到近
18. 选文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哪些部分?分别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划去:tí nèng zì cà
15. ①. 表示假设的句子
②. 点明中心
16. C 17. A
18. 外部特点:平坦、向阳、隐蔽、干燥。内部特点: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19. 虽然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但蟋蟀的住宅非常讲究。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堤岸[dī àn]:防治河水漫溢的挡水工程。
嫩草[nèn cǎ]:乔木和灌木的幼苗。
布置[bù zhì]:安排,放置。
干燥[gān zà]: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假使”可知,此句是表示假设的句子。本段主要写了蟋蟀的工具简单、柔弱,但是它的住宅却是舒适耐用,表达了对蟋蟀的赞美。故结尾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点明中心。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可知,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所以蟋蟀不去吃它。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的观察顺序。
结合文段内容可知第①自然段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第②自然段写了蟋蟀住宅的内部构造,是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可知,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
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住宅的内部特点: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1)蟋蟀的住宅本身是个伟大的工程。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2)蟋蟀的住宅耗时耗力,从十月一直到冬天,都在建造、整修。(3)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
课外阅读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 他说:“我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几天,三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20. 古人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阅读一篇课文,你肯定会有很多的疑问吧!请你认真阅读这篇短文,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出三个登山人的不同的做法。
(1)第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奋勇向前_________________ (2)风景______________
23. 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4. 如果把短文中的“山”比做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请你按短文中三个人的做法选择这三个人对待难题的态度。
第一个人( ), 第二个人( ), 第三个人( )
A.先积极解题,发现难题太难,进行多次尝试终于解答出来。
B.先积极解题,但难题太难,觉得自己解不出来,就去请家长帮忙。
C.先积极解题,但难题太难所以空着。
D.先积极解题,发现难题太难,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不再努力。
25. 你最喜欢第几个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 “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意思的?
21. ①. 知难而退 ②. 适可而止 ③. 知难而进
22. ①. 勇往直前 ②. 风光
23.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24. ①. C ②. D ③. A
25. 第三个人,因为他迎难而上,领略到了顶峰上的无限风光。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短文,提出问题即可。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要偏离短文内容。
如:从文中你可以了解到第三个人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短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短文讲述了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个人刚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用词语来描述就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也退了下来,还说“适可而止吧”用词语来说就是适可而止;第三个人勇往直前,几次跌倒了,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峰顶,用词语来描述就是“知难而进”。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奋勇向前:表示为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的意思。文中“勇往直前”与其意思相近都表示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风景:指的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文中“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中的“风光”说的也是美好景色。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过渡句。
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过几天,三人又碰面了。”这句的作用就是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故为过渡句。
【24题详解】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果把短文中的“山”比做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第一个人根据爬山的这个行为可知,他是先积极解题,但难题太难所以空着。第二个人是先积极解题,发现难题太难,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不再努力。第三个人先积极解题,发现难题太难,进行多次尝试终于解答出来。
故选C、D、A。
【25题详解】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阅读全文,选一个你喜欢的人即可,说出原因。从他的人物特点写也可以。
如:我喜欢第三个人因为他知难而进,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了好风光,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26. 口语交流台。
请仔细观察上面的三格漫画,图中的两个孩子打架以后采取了怎样的解决方式?这种做法对吗?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图中的两个孩子打架以后分别回家向家长告状,让家长帮自己出气。这种做法不对,会激化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仔细观察三格漫画,第一幅是两个孩子打架,第二幅是孩子哭着回家跟家长说打架的事。第三幅图两个家长带着孩子气冲冲地去算账。根据图片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如:
图中的两个孩子打架以后都回家向家长哭诉,想让家长帮自己出面教训对方。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觉得同学之间争吵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多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有错就应该及时承认,以获得对方的谅解;如果错误不在自己,也应以宽容的态度去原谅对方。
27. 口语交流台。
你觉得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觉得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后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有错就应该及时承认,以获得对方的谅解;如果错误不在自己,也应以宽容的态度去原谅对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说话时要注意结合所给的材料,有条理、有层次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示例:同学之间争吵之后,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如果错了,要主动承认错误和对方和解;如果没错,也要有宽容之心,主动和对方沟通消除矛盾。
28. 习作天地。
题目:__________真好
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别忘了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进行细致描写哟!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不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
妈妈真好
一天放学,天空突然下起大雪,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多穿衣服,路上凛冽的风像死神的镰刀挥过,割伤我的皮肤,我被风夹雪的漩涡包围,无法再走一步,这时远处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妈妈的身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妈妈走到我的面前,一把握住我的手,看着我通红的手妈妈的眼眶湿润了。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紧紧的握着我的手,不时问我冷不冷,手上时时感受到妈妈传来的温度,心里温暖极了。
小学时的我也很调皮,因为有个关爱我的妈妈,我总是表现的天不怕地不怕,不过就算孙悟空也有害怕唐僧的紧箍咒的时候,所以我还是害怕发怒的老爸。
记得有一次“玩疯”的我召集几个伙伴在家里开“聚会”,我们蹦着,跳着像半世纪没有见面的兄弟那样开心。突然间的猛烈一跳,我把老爸窗台上最喜爱的花瓶碰了下来,摔碎在地上,闯祸的我害怕极了,我恐惧老爸发怒时的表情,我顾不得清理碎掉的瓶渣,连忙让伙伴们回家,自己钻进被窝里不敢出来。慢慢的我带着恐惧进入了梦乡……醒来以后已是傍晚,老爸上班回到了家中,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询问我花瓶的事,也没有责备我。
后来我壮胆问了老爸这事,知道是妈妈告诉老爸是她自己打扫卫生时不小心碰下来摔碎的,是妈妈替我背了黑锅,蓦然间想起那天我也的确听见老爸的怒吼声,不是对我,而是对妈妈。因为妈妈,那次我没有挨打。
我在心里默念:“妈妈真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本题要求“ 真好”为题,写一个人。习作前要先想好选择哪一个人物,这个人物的哪一件事让你感觉真好,通过事件描写突出人物的好。写的时候想象当时的场景,包括表情、动作等。写人的文章可以按照通过人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体现人物的特点。写事情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要注意细节描写。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人物是谁。
中间:再选择一两件能体现他(她)真好的事写下来。注意详略,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
结尾:首尾呼应,抒发感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A4,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加点词近义词不恰当的一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结合句子,读拼音,写词语, 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把词语补充完整,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题,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