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精品课件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备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王与马共天下,士族阶层,南朝衰落,北魏汉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司马懿发动的,导致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的政变。
曹叡驾崩前,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
字孔明,号卧龙181—234
历史发展也一如诸葛亮所预言一般,曹刘孙三大军事集团承三足鼎立之势。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265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西晋速亡的原因·一·统治阶级腐朽不堪
西晋统治阶级奢靡的生活,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社会经济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西晋速亡的原因·二·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及衣冠南渡
汉魏以来民族交融加强(西域都护府、丝路、中原战乱等)
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之争(西晋对少数民族进行招抚,以补充兵源和劳动力)
西晋灭亡,晋室南迁,北方陷入少数民族割据混战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
司马睿在南方重建了晋的政权,史称东晋。但是因为缺乏统治基础,司马睿只能依靠一起南下的世家大族帮忙来维持统治秩序,东晋就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局。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门阀政治影响越来越大,东晋的实际权力,实际上就是在王、瘐、桓、谢四个大家族手中轮流掌控。
梁武帝迷信佛教,大规模兴建寺院,消耗了南朝的国力;另一方面梁武帝晚年怠于政事,引发了侯景叛乱,而这次叛乱则是摧毁了南朝的经济基础。
陈霸先平叛了侯景的叛乱之后,建立了陈朝,但陈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叔宝整日沉湎于享乐之中,最终导致了陈朝的灭亡。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沈约《宋书》(南朝)
魏晋以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农业、手工业、渔业等迅速发展
A、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 D、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格局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所建立。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
由于内部各组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奔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北魏都是通过哪些措施来进行汉化的?
北魏汉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子的影响?
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图片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周平王东迁,CONTENT,繻葛之战,CHUN,QIU,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铁犁牛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文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为何产生,九品中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科举制度在隋唐的发展,隋唐前的中央官制,隋唐前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MULU,辽・时间线,西夏・时间线,金・时间线,大定之治,元・时间线,忽必烈,驿传制度,行省制度,民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