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模板02 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模板02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模板02化学平衡的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平衡的计算以非选择题考查为主,重点结合图像中的曲线变化规律考查温度、压强(物种分压变化)、投料比、催化剂对化学平衡即转化率(或产率)的影响,结合数据考查平衡常数、转化率的计算,目的是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计算时,侧重有惰性气体参与或多反应体系的复杂计算,创新考查压强平衡常数和物质的量分数等,以新信息的形式呈现。
    模型1 “三段式”计算模型
    第一步 书写方程式
    第二步 标价始、转、平
    mA(g) + nB(g)  pC(g) + qD(g)
    起始量/ml a b 0 0
    转化量/ml mx nx px qx
    平衡量/ml a-mx b-nx px qx
    第三步 找关系计算
    ①n总(平)=(a-mx+b-nx+px+qx)ml
    ②平衡浓度c平(A) = eq \f(a-mx,V)ml·L-1
    ③平衡分压p平(A) = eq \f((a-mx),n总(平))p0 kPa
    ④平衡转化率α平(A) = eq \f(mx,a)×100%
    ⑤平衡体积分数ψ(A) = eq \f((a-mx),n总(平)) ×100%
    ⑥eq \f((p平),p始)) = eq \f(n总(平),n总(始)) (恒温恒容)
    ⑦Kc = eq \f(cp(C)·cq(D),cm(A)·cn(B))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Kp = eq \f(pp(C)·pq(D),pm(A)·pn(B))
    模型2 “差量法”计算模型
    第一步 书写方程式及差量
    xA(g) + yB(g)  pC(g) + qD(g) Δ= p+q-(x+y)≠0
    第二步 标记转化量 n转 n变
    第三步 找关系计算 eq \f(y,n转) = eq \f(p+q-(x+y),n变)
    模型3 “原子守恒法”计算模型
    第一步 析物质
    ①分析起始体系中投入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
    ②分析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及物质的量(部分物质可能已经给出物质的量)。
    第二步 列守恒、巧计算
    列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原子守恒关系式,解方程组,计算平衡时未知物质的物质的量。
    第三步 找关系计算
    代入公式求转化率、平衡常数等。
    三种模型中,“三段式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平衡计算问题;对于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变化的单平衡体系,可以使用“差量法”,计算过程比“三段式法”更简便;对于多平衡体系,可使用“原子守恒法”,只需要考虑起始时和平衡时体系中的物质,忽略中间的转化过程,比“三段式法”更简便。
    技法01 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1.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1)速率方程:对于基元反应:aA(g)+bB(g)gG(g)+hH(g),则v正=k正ca(A)·cb(B)(其中k正为正反应的速率常数),v逆=k逆cg(G)·ch(H)(其中k逆为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如:2NO2(g)2NO(g)+O2(g) v逆=k逆·c2(NO)·c(O2)
    (2)速率常数(k)影响因素
    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但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不同反应有不同的速率常数。
    2.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对于基元反应aA(g)+bB(g)cC(g)+dD(g),v正=k正·ca(A)·cb(B),v逆=k逆·cc(C)·cd(D),平衡常数K=eq \f(ccC·cdD,caA·cbB)=eq \f(k正·v逆,k逆·v正),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故K=eq \f(k正,k逆)。
    技法02 平衡常数及应用
    1.高考常考的4种化学平衡常数
    以aA(g)+bB(g)cC(g)+dD(g)为例
    (1)浓度平衡常数(Kc):Kc=eq \f(ccC·cdD,caA·cbB)。
    (2)压强平衡常数(Kp):Kp=eq \f(pcC·pdD,paA·pbB)。eq \b\lc\(\rc\)(\a\vs4\al\c1(分压pi=p总×xi=p总×\f(ni,n总)))
    (3)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x):Kx=eq \f(xcC·xdD,xaA·xbB)。
    (4)标准平衡常数(Kθ)
    对于反应dD(g)+eE(g)gG(g)+hH(g),Kθ=eq \f(\b\lc\(\rc\)(\a\vs4\al\c1(\f(pG,pθ)))g·\b\lc\(\rc\)(\a\vs4\al\c1(\f(pH,pθ)))h,\b\lc\(\rc\)(\a\vs4\al\c1(\f(pD,pθ)))d·\b\lc\(\rc\)(\a\vs4\al\c1(\f(pE,pθ)))e),其中pθ=100 kPa,pG、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2.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的方向以及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Qc=K 体系处于平衡状态,v正=v逆
    Qcv逆
    Qc0.5c0,则K2=eq \f(KaHB,KHIn)>1,Ka(HB)>Ka(HIn)。
    2. (2023·湖北选考)纳米碗C40H10是一种奇特的碗状共轭体系。高温条件下,C40H10可以由C40H20分子经过连续5步氢抽提和闭环脱氢反应生成。C40H20(g)eq \(――→,\s\up7(H))C40H18(g)+H2(g)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下:
    (1)1 200 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C40H12(g)C40H10(g)+H2(g)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p0(即C40H12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 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eq \(C,\s\up6(·))40H19(g)C40H18(g)+H·(g)及eq \(C,\s\up6(·))40H11(g)C40H10(g)+H·(g)反应的ln 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ln K=-eq \f(ΔH,RT)+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p0eq \f(α2,1-α2) (2)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
    【解析】 (1)1 200 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C40H12(g)C40H10(g)+H2(g)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p0(即C40H12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设起始量为1 ml,则根据信息列出三段式为:
    C40H12(g)  C40H10(g) + H2(g)
    起始量(ml) 1 0 0
    变化量(ml) α α α
    平衡量(ml) 1-α α α
    则p(C40H12)=p0×eq \f(1-α,1+α),p(C40H10)=p0×eq \f(α,1+α),p(H2)=p0×eq \f(α,1+α),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eq \f(p0×\f(α,1+α)×p0×\f(α,1+α),p0×\f(1-α,1+α))=p0eq \f(α2,1-α2)。
    (2)eq \(C,\s\up6(·))40H19(g)C40H18(g)+H·(g)及eq \(C,\s\up6(·))40H11(g)C40H10(g)+H·(g)反应的ln 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说明斜率几乎相等,根据ln K=-eq \f(ΔH,RT)+c(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可知,斜率相等,则说明焓变相等,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故答案为: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
    1.(2024·全国甲卷)(2)与反应生成,部分会进一步溴化。将和。通入密闭容器,平衡时,、与温度的关系见下图(假设反应后的含碳物质只有、和)。
    (i)图中的曲线是 (填“a”或“b”)。
    (ii)时,的转化 , 。
    (iii)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
    【答案】(2)a 80% 7.8 10.92
    【解析】(2)(i)根据方程式①,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4(g)的含量增多,CH3Br(g)的含量减少,故CH3Br的曲线为a;
    (ii)560℃时反应达平衡,剩余的CH4(g)的物质的量为1.6mml,其转化率α=×100%=80%;若只发生一步反应,则生成6.4mml CH3Br,但此时剩余CH3Br的物质的量为5.0mml,说明还有1.4mml CH3Br发生反应生成CH2Br2,则此时生成的HBr的物质的量n=6.4+1.4=7.8mml;
    (iii)平衡时,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H3Br)=5.0mml、n(Br2)=0.2mml、n(CH2Br2)=1.4mml、n(HBr)=7.8mml,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92。
    2.(2024·新课标卷)(3)在总压分别为0.10、0.50、1.0、2.0MPa下,Ni(s)和CO(g)反应达平衡时,体积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反应的ΔH 0(填“大于”或“小于”)。从热力学角度考虑, 有利于的生成(写出两点)。、100℃时CO的平衡转化率α=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
    【答案】(3)小于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97.3% 9000
    【解析】(3)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移,因此该反应的;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均有利于的生成;由上述分析知,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对应的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压强:,即对应的压强是1.0MPa.由题图乙可知,、100℃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O和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9,设初始投入的CO为4ml,反应生成的为xml,可得三段式:
    反应后总物质的量为(4-3x)ml,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其他条件相同时,气体的体积分数即为其物质的量分数,因此有,解得,因此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气体的分压=总压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则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
    3.(2024·山东卷)(2)压力p下,体系达平衡后,图示温度范围内已完全反应,在温度时完全分解。气相中,和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线对应物种为 (填化学式)。当温度高于时,随温度升高c线对应物种摩尔分数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
    (3)压力p下、温度为时,图示三种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此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则的物质的量为 ;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重新达平衡后,分压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2) 当温度高于T1,已完全分解,只发生反应Ⅱ,温度升高,反应Ⅱ逆向移动,所以的摩尔分数减小。
    (3) 0.5 不变 不变
    【解析】(2)图示温度范围内已完全反应,则反应Ⅰ已经进行完全,反应Ⅱ和Ⅲ均为放热反应,从开始到T1,温度不断升高,反应Ⅱ和Ⅲ逆向移动,依据反应Ⅱ,量减小,摩尔分数减小,量升高,摩尔分数,且二者摩尔分数变化斜率相同,所以a曲线代表的摩尔分数的变化,则c曲线代表的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开始到T1,的摩尔分数升高,说明在这段温度范围内,反应Ⅲ占主导,当温度高于T1,已完全分解,只发生反应Ⅱ,所以的摩尔分数减小。
    (3)①压力p下、温度为时,、、和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H2O(g)的摩尔分数为:,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②设起始状态1mlC(s),xmlH2O(g),反应Ⅰ进行完全。
    则依据三段式:

    根据平衡时、、和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有、、,解出,,则,而由于平衡时n(总)=4ml,则y=4,y=,则n(CaCO3)= ==0.5。
    ③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重新达平衡后,反应的Kp=,温度不变,Kp不变,则分压不变;体系中增加了,若反应Ⅱ逆向移动,在CO2分压不变的前提下,CO、H2O的分压增大,H2分压减小,则反应Ⅱ的Kp将会发生变化,与事实不符, 所以为了保证Ⅱ的Kp也不变,最终所有物质的分压均不变,即不变。
    4.(2024·湖北卷)用和焦炭为原料,经反应I、Ⅱ得到,再制备乙炔是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的绿色环保新路线。
    反应I: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2)已知、(n是的化学计量系数)。反应I、Ⅱ的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见图1。
    ①反应在的 。
    ②保持不变,假定恒容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达到平衡时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重新建立平衡后 。
    【答案】(2)1016 105 105
    【解析】(2)①反应I+反应Ⅱ得BaCO3(s)+4C(s)BaC2(s)+3CO(g),所以其平衡常数K=KI×KⅡ=,由图1可知,1585K时KI=102.5,KⅡ=10-1.5,即=102.5×10-1.5=10,所以p3CO=10×(105pa)3=1016pa3,则Kp= p3CO=1016pa3;
    ②由图1可知,1320K时反应I的KI=100=1,即KI==1,所以p2CO=(105pa)2,即pCO=105pa;
    ③若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重新建立平衡后pCO应不变,即pCO=105pa。
    5.(2024·黑吉辽卷)为实现氯资源循环利用,工业上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气:。将和分别以不同起始流速通入反应器中,在和下反应,通过检测流出气成分绘制转化率(α)曲线,如下图所示(较低流速下转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
    (5)设N点的转化率为平衡转化率,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平衡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答案】(5)6
    【解析】(5)由图像可知,N点HCl的平衡转化率为80%,设起始n(HCl)=n(O2)=4ml,可列出三段式
    则。
    6.SO2与Cl2反应可制得磺酰氯(SO2Cl2),反应为SO2(g)+Cl2(g)SO2Cl2(g)。按投料比1∶1把SO2与Cl2充入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SO2的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若反应一直保持在p压强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答案】eq \f(3,p)
    【解析】据图可知M点SO2的转化率为50%,设初始投料为2 ml SO2和2 ml Cl2,列三段式有
    SO2(g)+Cl2(g)SO2Cl2(g)
    起始/ml 2 2 0
    转化/ml 1 1 1
    平衡/ml 1 1 1
    所以p(SO2)=p(Cl2)=p(SO2Cl2)=eq \f(1,3)p,所以Kp=eq \f(\f(1,3)p,\f(1,3)p×\f(1,3)p)=eq \f(3,p)。
    7.在温度T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l NO和2 ml H2发生2H2(g)+2NO(g)N2(g)+2H2O(g),起始压强为p0,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压强p==0.9p0,则NO的平衡转化率α(NO)==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且某气体的分压=总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33.3% eq \f(9,16p)
    【解析】根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
    2H2(g)+2NO(g)N2(g)+2H2O(g)
    起始/ml: 2 3 0 0
    转化/ml: 2x 2x x 2x
    平衡/ml: 2-2x 3-2x x 2x
    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压强p=0.9p0,则有eq \f(p,p0)=eq \f(n,n0)=eq \f(5-x,5)=0.9,解得x=0.5,故NO的转化率α(NO)≈33.3%,由分压公式p∞=eq \f(n∞,n)p可知,p(H2)=eq \f(2,9)p,p(NO)=eq \f(4,9)p,p(N2)=eq \f(1,9)p,p(H2O)=eq \f(2,9)p,则Kp=eq \f(pN2×p2H2O,p2H2×p2NO)=eq \f(\f(1,9)p×\f(2,9)p2,\f(2,9)p2×\f(4,9)p2)=eq \f(9,16p)。
    8.Binist等进行了H2S热分解实验:2H2S(g)2H2(g)+S2(g),开始时,当1 ml H2S与23.75 ml Ar混合,在101 kPa及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H2S及S2(g)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该反应在Q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01
    【解析】设S2(g)的生成量为a ml,则有
    2H2S(g)S2(g)+2H2(g)
    n始 1 0 0
    Δn 2a a 2a
    n平 1-2a a 2a
    Q点:1-2a=2a,a=0.25
    p(H2S)=eq \f(0.5,23.75+1.25)×101 kPa=2.02 kPa=p(H2)
    p(S2)=eq \f(0.25,23.75+1.25)×101 kPa=1.01 kPa
    K=eq \f(2.02 kPa2×1.01 kPa,2.02 kPa2)=1.01 kPa。
    9.353 K时,在刚性容器中充入CH3OH(g),发生反应:CH3OH(g)CO(g)+2H2(g)。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
    (1)若升高反应温度至373 K,则CH3OH(g)分解后体系压强p∞(373 K)__________121.2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2(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大于 CH3OH(g)CO(g)+2H2(g)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体积不变,总压强变大
    (2)43.9
    【解析】(1)反应CH3OH(g)CO(g)+2H2(g)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体积不变,总压强变大,则升高反应温度至373 K,则CH3OH(g)分解后体系压强p∞(373 K)大于121.2 kPa;
    (2)353 K时,初始时平衡体系总压强为101.2 kPa,平衡时体系总压强为121.2 kPa,设初始投入CH3OH(g)为1 ml,平衡时消耗CH3OH(g)的物质的量为x。
    CH3OH(g)CO(g)+2H2(g)
    始/ml 1 0 0
    变/ml x x 2x
    平/ml 1-x x 2x
    根据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eq \f(1,1-x+2x+x)=eq \f(101.2 kPa,121.2 kPa),解得x=eq \f(1,10.12) ml,则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eq \f(1,5.06) ml,CH3OH的物质的量为eq \b\lc\(\rc\)(\a\vs4\al\c1(1-\f(1,10.12))) ml,CO的物质的量为eq \f(1,10.12) ml,平衡时的总物质的量为eq \f(6.06,5.06) m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eq \f(p2H2·pCO,pCH3OH)=eq \f(\b\lc\(\rc\)(\a\vs4\al\c1(121.2 kPa×\f(\a\vs4\al(\f(1,5.06)),\f(6.06,5.06))))2×121.2 kPa×\f(\a\vs4\al(\f(1,10.12)),\f(6.06,5.06)),121.2 kPa×\f(1-\f(1,10.12),\f(6.06,5.06)))≈43.9(kPa)2。
    10.丙烷无氧脱氢法制备丙烯反应如下:C3H8(g)C3H6(g)+H2(g) ΔH=+124 kJ·ml-1
    (1)总压分别为100 kPa、10 kPa 时发生该反应,平衡体系中C3H8和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00 kPa时,C3H8和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在刚性容器中充入C3H8,起始压强为10 kPa,平衡时总压为13.3 kPa,C3H8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kPa(保留1位小数)
    【答案】(1)a d
    (2)33% 1.6
    解析 (1)C3H8(g) C3H6(g)+H2(g) ΔH=+124 kJ·ml-1,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3H8(g)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C3H6(g)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表示100 kPa时,C3H8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a,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d。(2)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设C3H8的平衡转化率为x,
    C3H8(g)C3H6(g)+H2(g)
    起始/kPa 10 0 0
    反应/kPa 10x 10x 10x
    平衡/kPa 10(1-x) 10x 10x
    则10(1-x)+10x+10x=13.3,解得:x=0.33,
    Kp=eq \f(3.3 kPa×3.3 kPa,10-3.3kPa)≈1.6 kPa。
    11.有效除去大气中的SO2和氮氧化物,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中之重。某温度下,N2O5 气体在一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慢反应) ΔH<0,2NO2(g)N2O4(g)(快反应) ΔH<0,体系的总压强p总和p(O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表示O2压强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已知N2O5 分解的反应速率v=0.12p(N2O5) kPa·h-1,t=10 h时,p(N2O5)=_________ kPa,v=_________kPa·h-1(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3)该温度下2NO2(g)N2O4 (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答案】(1)乙 (2)28.20 3.38 (3)0.05
    【解析】(1)根据反应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压强从0开始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氧气的压强变化曲线。
    (2)t=10 h时,p(O2)=12.8 kPa ,由2N2O5(g)===4NO2(g)+O2(g)分析,反应的五氧化二氮的分压为25.6 kPa ,起始压强为53.8 kPa,所以10 h时p(N2O5)=(53.8-25.6)kPa =28.20 kPa ,N2O5 分解的反应速率v=0.12p(N2O5) kPa·h-1=0.12×28.20 kPa·h-1≈3.38 kPa·h-1。
    (3)N2O5完全分解时,p(NO2)=53.8 kPa×2=107.6 kPa,p(O2)=eq \f(53.8 kPa,2)=26.9 kPa。
    由题可得: 2NO2(g)N2O4 (g)
    起始分压/kPa 107.6 0
    改变分压/kPa 2x x
    平衡分压/kPa 107.6-2x x
    有107.6-2x+x+26.9=94.7 kPa,解得x=39.8 kPa,平衡常数Kp=eq \f(39.8,282) kPa-1≈0.05 kPa-1。
    12.在保持体系总压为105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SO2+ eq \f(1,2) O2SO3,原料气中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m eq \b\lc\(\rc\)(\a\vs4\al\c1(m=\f(n(SO2),n(O2)))) 不同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m1、m2、m3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表达式为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
    (2)图中A点原料气的成分是:n(SO2)=10 ml,n(O2)=24.4 ml,n(N2)=70 ml,达平衡时SO2的分压p(SO2)为________ Pa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1)m1>m2>m3 Kp= eq \f(p(SO3),p(SO2)·p\f(1,2)(O2))
    (2)1 200 Pa
    【解析】(1)在同温同压下,对于可逆反应SO2+ eq \f(1,2) O2SO3,SO2平衡转化率:①SO2的起始浓度增加,平衡转化率α(SO2)下降;②O2起始浓度增加,平衡转化率α(SO2)增大。迁移分析:在同温同压下,增加二氧化硫的量,会使原料气中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m变大,m越大,平衡转化率α(SO2)越小。
    (2)总压强为105 Pa,根据题给信息,A点是500 ℃,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88%;
    n(SO2)=10 ml,n(O2)=24.4 ml,n(N2)=70 ml,进行如下计算:
    SO2(g) + eq \f(1,2) O2(g)SO3(g)
    起始量/ml 10 24.4 0
    变化量/ml 10×88% eq \f(1,2) ×10×88% 10×88%
    平衡量/ml 10×12% 24.4-5×88% 10×88%
    平衡时,混合气体总量为10×12%+(24.4-5×88%)+10×88%+70=104.4-5×88%=100 (ml)。
    达平衡时SO2的分压p(SO2)= eq \f(10×12%,100) ×100%×105=1 200 Pa。
    13.某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CO(g)+2H2(g)CH3OH(g) ΔH”“”“ eq \f(25,2p\\al(2,1)) (2)

    相关试卷

    模板06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模板06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模板06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模板06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板05 元素“位-构-性”推断-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模板05 元素“位-构-性”推断-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模板05元素“位-构-性”推断-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模板05元素“位-构-性”推断-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板04 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模板04 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模板04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模板04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