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A4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A4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A4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A4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A4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A4,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物肯定给你带来了很多的童趣,那么,什么是生物?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这一定离不开观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
    B.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C.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应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2.(1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思想。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物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1分)小秦想要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他可以采用的科学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推测法B.归纳法C.比较法D.观察法
    4.(1分)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在野外观察生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看见树上结的红野果,摘下来品尝
    B.仔细观察见到的生物和它的生活环境,同时做好记录
    C.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出来带回学校问老师
    D.自己的观察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5.(1分)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观察仪器。下列活动中所选用的观察仪器与其他活动不同的是( )
    A.观察野生金丝猴的取食行为
    B.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生物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6.(1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春风拂面B.夏虫呢喃C.秋高气爽D.冬雪皑皑
    7.(1分)生物兴趣小组去湿地公园观察候鸟,他们不需要携带的设备是( )
    A.照相机B.望远镜C.录音机D.显微镜
    8.(1分)小秦观察林地中的植物,发现植物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使得叶片之间互不遮挡,更有利于植物获得( )
    A.氧气B.水C.阳光D.无机盐
    9.(1分)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够与人进行交流对话。可根据哪一特征判断聊天机器人不是生物( )
    A.能否说话B.具有一定结构
    C.能否运动D.能否繁殖
    10.(1分)小秦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小秦成为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有( )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1分)下列俗语中,表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C.一树之果,有苦有甜
    D.一山不容二虎
    12.(1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胡克B.法布尔C.施旺D.施莱登
    13.(1分)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易于染色B.质量小方便使用
    C.能让光线透过D.便于放在载物台上
    14.(1分)用显微镜观察彩椒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
    A.①和④B.②和⑥C.①和⑥D.③和④
    15.(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块写有“b”的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B.pC.qD.d
    16.(1分)在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的过程中,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时,眼睛要注意看着( )
    A.目镜中的视野B.底光源
    C.粗准焦螺旋D.物镜
    17.(1分)在实验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偏暗,无法看清。某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其中起不到增加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换用反光镜的凹面
    B.在实验室采光好的位置进行观察
    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
    18.(1分)我们吃红心火龙果时,手常被染成红色,这些色素主要来自细胞中的( )
    A.细胞核B.液泡C.叶绿体D.细胞壁
    19.(1分)小秦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某一操作步骤不规范,导致视野中出现了气泡,你认为这一步骤是( )
    A.擦拭玻片B.涂抹牙签上的碎屑
    C.盖盖玻片D.染色
    20.(1分)使用单目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污点,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物镜的镜头后都没有变化,则污点存在于( )
    A.玻片标本B.物镜C.目镜D.反光镜
    21.(1分)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下面生物的细胞内有两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
    A.陕西华溪蟹B.朱鹮
    C.秦岭大熊猫D.临潼石榴
    22.(1分)“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提及两种生物,如图是这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甲细胞取自桃树,乙细胞取自鳜鱼
    B.甲、乙细胞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C.甲中的结构①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D.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有乙中的结构②
    23.(1分)为了在显微镜下更好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小东同学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如图)制作了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小东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于( )
    A.临时切片B.临时涂片C.永久涂片D.临时装片
    24.(1分) 1996年,小羊多莉出生,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世。如图表示多莉的培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绵羊为多莉提供遗传物质
    B.多莉的长相与丙绵羊最为相像
    C.多莉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D.多莉的培育过程利用了克隆技术
    25.(1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问题不具有探究的价值的是( )
    A.杨树和柳树的树干有什么不同?
    B.马和驴在外形上的不同点有哪些?
    C.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好看?
    D.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计35分)
    26.(5分)细胞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1)除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需要 的作用。
    (3)小秦为了证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用了新鲜的菠菜叶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新鲜的菠菜叶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不作任何处理,另一份在沸水中煮熟后捞出冷却;
    ②取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加入等量的适量凉白开水;
    ③把准备好的两份菠菜叶同时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凉白开水的玻璃杯中。
    实验现象:将新鲜的菠菜叶放入凉白开水中,水不会变色;将煮熟的菠菜叶放入凉白开水中,水呈 色,原因是细胞膜被破坏,细胞中的叶绿素能自由进出细胞。
    (4)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与 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其内的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 ,包含了指挥、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27.(7分)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珊瑚礁是由身体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自养生物(可以依靠自身产生有机物)——虫黄藻。虫黄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礁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珊瑚礁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礁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1)珊瑚礁会由小变大,它 (填“是”或“不是”)生物,因为 。
    (2)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 。
    (3)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近海区”。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你的理由是: 。
    (4) 是珊瑚虫与虫黄藻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8.(5分)开学初,某校七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对校园中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如图是他们拍照记录的几种生物。
    (1)如图所示同学们记录的生物中,有 种动物,属于植物的是 (填序号)。
    (2)观察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的是 (填名称)。
    (3)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草丛中的虫子,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4)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我们所观察的大多是植物和动物。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细菌、 、病毒等生物。
    29.(8分)秦为观察细胞的结构,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在双目显微镜下看到如图所示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 →e(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小秦进行步骤c的操作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的一滴液体是 ;若要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应滴一滴 。
    (2)图3中,小秦将装片向 方移动,可使视野从甲变为乙的状态;而出现乙这种情况,可能是图1中的步骤 (填字母)操作不当造成的;要使视野从丙变为丁的状态,小秦应调节图2中的[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3)该实验中用碘液对标本进行染色,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 。
    (4)小秦依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对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 表示。
    30.(10分)生物学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的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小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所示。
    (1)小秦对模型的标注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一处并加以更正: (填序号),应改为 。
    (2)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 能储存在它制造的糖类等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中。
    (3)小秦要将图示模型改为动物细胞模型,需要去除的结构有 (填序号)。
    【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
    (4)如下表为老师制定的评价量规,请将表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改进】小秦的同桌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小秦的模型评为“待改进”。
    (5)请你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表格。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八十三中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分)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物肯定给你带来了很多的童趣,那么,什么是生物?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这一定离不开观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
    B.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C.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应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答案】B
    【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解答】解:A.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过程,它要求观察者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观察技能。因此,仅仅“随便看看”并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A错误。
    B.科学观察确实需要依据明确的目的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观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B正确。
    C.即使观察对象相同,由于观察条件(如时间、环境、观察者技能等)的不同,观察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观察对象相同就必然导致相同的观察结果,C错误。
    D.在科学观察中,应尽可能在观察的同时进行记录,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凭回忆记录可能会引入主观臆断或遗漏重要细节,D错误。
    故选:B。
    2.(1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思想。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物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小草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小草是生物,A不符合题意。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花和燕具有生命现象,花和燕均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没有生物,C符合题意。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儿童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分)小秦想要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他可以采用的科学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推测法B.归纳法C.比较法D.观察法
    【答案】D
    【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解答】解:A.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B不符合题意。
    C.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想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就可以用观察法,D符合题意。
    故选:D。
    4.(1分)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在野外观察生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看见树上结的红野果,摘下来品尝
    B.仔细观察见到的生物和它的生活环境,同时做好记录
    C.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出来带回学校问老师
    D.自己的观察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答案】B
    【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解答】解:A、观察过程中,看到树上结的红野果,因为不能确定它是否对身体有害,所以不能摘下来品尝,故A错误。
    B、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如实地反映观察的事物和现象,仔细观察见到的生物和它的生活环境,同时做好记录。故B正确。
    C、对一些不易见到的植物要加以保护而不是将它们拔起带回学校去问老师,可以采取拍照的方式采集资料,故C错误。
    D、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并做好记录,不能在调查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而决定取舍;自己的观察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没有,便将它删去,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故D错误。
    故选:B。
    5.(1分)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观察仪器。下列活动中所选用的观察仪器与其他活动不同的是( )
    A.观察野生金丝猴的取食行为
    B.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生物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答案】A
    【分析】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观察生物细微结构通常使用的仪器是显微镜,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洋葱内表皮装片等。
    【解答】解:用望远镜观察野生金丝猴的取食行为。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生物、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需要用到显微镜。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1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春风拂面B.夏虫呢喃C.秋高气爽D.冬雪皑皑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春风、秋天、冬雪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春风拂面、秋高气爽、冬雪皑皑都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夏虫属于生物,夏虫呢喃属于生物生命现象。
    故选:B。
    7.(1分)生物兴趣小组去湿地公园观察候鸟,他们不需要携带的设备是( )
    A.照相机B.望远镜C.录音机D.显微镜
    【答案】D
    【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解答】解: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实验器材,因此去湿地公园观察候鸟时,不需要携带显微镜,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1分)小秦观察林地中的植物,发现植物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使得叶片之间互不遮挡,更有利于植物获得( )
    A.氧气B.水C.阳光D.无机盐
    【答案】C
    【分析】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解答】解:植物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排列方式可以使植物吸收更多的阳光,植物能更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合成较多的有机物,便于植物生长。
    故选:C。
    9.(1分)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够与人进行交流对话。可根据哪一特征判断聊天机器人不是生物( )
    A.能否说话B.具有一定结构
    C.能否运动D.能否繁殖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BC、“能否说话”、“具有一定结构”、“能否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不能作为判断聊天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BC不符合题意。
    D、“能否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繁殖“能作为判断聊天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D符合题意。
    故选:D。
    10.(1分)小秦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小秦成为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有( )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小秦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体现了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体现了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体现了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1分)下列俗语中,表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C.一树之果,有苦有甜
    D.一山不容二虎
    【答案】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A正确。
    B、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之间和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B错误。
    C、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体现了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C错误。
    D、一山不容二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A。
    12.(1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胡克B.法布尔C.施旺D.施莱登
    【答案】A
    【分析】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解答】解:罗伯特•胡克,英国科学家,又译罗伯特•虎克,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3.(1分)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易于染色B.质量小方便使用
    C.能让光线透过D.便于放在载物台上
    【答案】C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能让光线透过观察材料。
    故选:C。
    14.(1分)用显微镜观察彩椒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
    A.①和④B.②和⑥C.①和⑥D.③和④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看到的细胞越大。
    【解答】解:A、①和④组合:5×40=200(倍);B、②和⑥组合:10×5=50(倍);C、①和⑥组合:5×5=25(倍);D、③和④组合:12.5×40=500(倍)。③和④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块写有“b”的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B.pC.qD.d
    【答案】C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b”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块写有“b”的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q”。
    故选:C。
    16.(1分)在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的过程中,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时,眼睛要注意看着( )
    A.目镜中的视野B.底光源
    C.粗准焦螺旋D.物镜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与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每一步都要注意不要损坏显微镜,尤其要注意物镜和玻片不能接触,以防损坏物镜和玻片。
    【解答】解: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因为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容易压坏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所以这个过程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D符合题意。
    故选:D。
    17.(1分)在实验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偏暗,无法看清。某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其中起不到增加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换用反光镜的凹面
    B.在实验室采光好的位置进行观察
    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
    【答案】C
    【分析】增加显微镜的亮度可以通过增加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多到达视野的光线的数量实现。
    【解答】解:A、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可以增加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A正确。
    B、在实验室采光好的位置进行观察,可以增加光线的强度,B正确。
    C、倍数较大的物镜,只能增大放大的倍数,使视野变暗,C错误。
    D、扩大光圈,可以增多进入视野的光线的数量,D正确。
    故选:C。
    18.(1分)我们吃红心火龙果时,手常被染成红色,这些色素主要来自细胞中的( )
    A.细胞核B.液泡C.叶绿体D.细胞壁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解答】解:A.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错误。
    B.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及营养物质、色素等,花青素存在于叶肉细胞的液泡,B正确。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C错误。
    D.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错误。
    故选:B。
    19.(1分)小秦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某一操作步骤不规范,导致视野中出现了气泡,你认为这一步骤是( )
    A.擦拭玻片B.涂抹牙签上的碎屑
    C.盖盖玻片D.染色
    【答案】C
    【分析】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用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取。
    【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可见,小秦是“盖盖玻片”步骤不规范,导致视野中出现了气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1分)使用单目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污点,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物镜的镜头后都没有变化,则污点存在于( )
    A.玻片标本B.物镜C.目镜D.反光镜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用擦镜纸擦拭目镜,污点消失就在目镜上,污点不消失就不在目镜上;在用擦镜纸擦拭物镜,污点消失就在物镜上,污点不消失就不在物镜上;如果不在目镜和物镜上,那就一定在装片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1分)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下面生物的细胞内有两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
    A.陕西华溪蟹B.朱鹮
    C.秦岭大熊猫D.临潼石榴
    【答案】D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陕西华溪蟹”、“朱鹮”、“秦岭大熊猫”都是动物,它们的细胞内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而“临潼石榴”是绿色开花植物,其叶肉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1分)“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提及两种生物,如图是这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甲细胞取自桃树,乙细胞取自鳜鱼
    B.甲、乙细胞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C.甲中的结构①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D.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有乙中的结构②
    【答案】B
    【分析】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2、题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液泡。
    【解答】解:A、甲细胞是动物细胞,取自鳜鱼;乙细胞是植物细胞,取自桃树,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可见,甲、乙细胞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B正确;
    C、甲中的结构①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C错误;
    D、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有②液泡。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没有液泡,D错误。
    故选:B。
    23.(1分)为了在显微镜下更好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小东同学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如图)制作了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小东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于( )
    A.临时切片B.临时涂片C.永久涂片D.临时装片
    【答案】D
    【分析】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解答】解:小东同学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制作了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属于装片,这种装片不能长期保存,属于临时装片。
    故选:D。
    24.(1分) 1996年,小羊多莉出生,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世。如图表示多莉的培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绵羊为多莉提供遗传物质
    B.多莉的长相与丙绵羊最为相像
    C.多莉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D.多莉的培育过程利用了克隆技术
    【答案】B
    【分析】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解答】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可见,提供细胞核的甲绵羊为“多莉”羊提供了遗传物质,A正确;
    B、在克隆动物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结合题图可知,“多莉”羊的长相与甲最为相像,B错误;
    C、“多莉”羊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是由重组细胞发育而来,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多莉”羊的培育过程主要利用了克隆技术,D正确。
    故选:B。
    25.(1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问题不具有探究的价值的是( )
    A.杨树和柳树的树干有什么不同?
    B.马和驴在外形上的不同点有哪些?
    C.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好看?
    D.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
    【答案】C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解答】解:ABD选项中的问题都具有明确的科学探究价值,而C选项“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好看?”则是一个主观性问题,不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计35分)
    26.(5分)细胞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1)除 病毒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需要 线粒体 的作用。
    (3)小秦为了证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用了新鲜的菠菜叶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新鲜的菠菜叶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不作任何处理,另一份在沸水中煮熟后捞出冷却;
    ②取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加入等量的适量凉白开水;
    ③把准备好的两份菠菜叶同时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凉白开水的玻璃杯中。
    实验现象:将新鲜的菠菜叶放入凉白开水中,水不会变色;将煮熟的菠菜叶放入凉白开水中,水呈 绿 色,原因是细胞膜被破坏,细胞中的叶绿素能自由进出细胞。
    (4)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与 细胞核 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其内的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 信息 ,包含了指挥、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答案】(1)病毒;
    (2)线粒体;
    (3)绿;
    (4)细胞核;信息。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和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解答】解:(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和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需要线粒体的作用。
    (3)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结合题意可知,把菠菜浸放入凉白开水中,水不会变色;将煮熟的菠菜叶放入凉白开水中,水呈绿色。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4)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与细胞核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其内的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包含了指挥、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故答案为:(1)病毒;
    (2)线粒体;
    (3)绿;
    (4)细胞核;信息。
    27.(7分)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珊瑚礁是由身体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自养生物(可以依靠自身产生有机物)——虫黄藻。虫黄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礁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珊瑚礁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礁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1)珊瑚礁会由小变大,它 不是 (填“是”或“不是”)生物,因为 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
    (2)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映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 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 。
    (3)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近海区”。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正确 ,你的理由是: 因为浅水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虫黄藻可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和有机物,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
    (4) 细胞 是珊瑚虫与虫黄藻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1)不是;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
    (3)正确;因为浅水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虫黄藻可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和有机物,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4)细胞。
    【分析】(1)虫黄藻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1)珊瑚礁虽然会由小长大,它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
    (2)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
    (3)因为珊瑚虫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浅水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珊瑚虫更多的氧气和有机物,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
    (1)不是;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
    (3)正确;因为浅水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虫黄藻可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和有机物,因此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
    (4)细胞。
    28.(5分)开学初,某校七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对校园中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如图是他们拍照记录的几种生物。
    (1)如图所示同学们记录的生物中,有 4 种动物,属于植物的是 ①⑥ (填序号)。
    (2)观察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的是 鲫鱼、荷 (填名称)。
    (3)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草丛中的虫子,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4)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我们所观察的大多是植物和动物。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细菌、 真菌 、病毒等生物。
    【答案】(1)4;①⑥;
    (2)鲫鱼、荷;
    (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真菌
    【分析】生物的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2)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
    【解答】解:(1)根据图示和生物分类知识,我们可以识别出图中的生物种类。其中,属于动物的有鲫鱼、喜鹊、松鼠和蜻蜓,共4种。而属于植物的则是①(垂柳和荷)。因此,属于植物的是①⑥。
    (2)观察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发现垂柳、鲫鱼、蘑菇、喜鹊、松鼠、荷和蜻蜓中,只有鲫鱼和荷是生活在水中的。
    (3)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草丛中的虫子,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
    (4)在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植物和动物这两大类。然而,除了这两类生物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生物存在,如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虽然微小,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观察生物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微小生物的存在。
    故答案为:(1)4;①⑥;
    (2)鲫鱼、荷;
    (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真菌
    29.(8分)秦为观察细胞的结构,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在双目显微镜下看到如图所示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 d→b→a →e(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小秦进行步骤c的操作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的一滴液体是 清水 ;若要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应滴一滴 生理盐水 。
    (2)图3中,小秦将装片向 右下 方移动,可使视野从甲变为乙的状态;而出现乙这种情况,可能是图1中的步骤 b (填字母)操作不当造成的;要使视野从丙变为丁的状态,小秦应调节图2中的[ 4 ] 细准焦螺旋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3)该实验中用碘液对标本进行染色,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 细胞核 。
    (4)小秦依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对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 细点 表示。
    【答案】(1)d→b→a;清水;生理盐水
    (2)右下;b;4细准焦螺旋
    (3)细胞核
    (4)细点
    【分析】图1中: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
    图2中:①目镜,②物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
    图3中:甲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乙是低倍视野,丙是模糊的高倍视野,丁是清晰的高倍视野。
    【解答】解:(1)题图1中,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滴清水→d取材→b将表皮展平→a盖盖玻片→e染色。可见,正确顺序是c→d→b→a→e。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些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应向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2)在图3中,甲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为了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乙的状态),小秦需要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乙图中细胞重叠,可能是图1中的步骤b将表皮展平操作不当造成的。要使视野从模糊的丙变为清晰的丁,小秦需要调节图2显微镜中的[4]细准焦螺旋,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可见,在该实验中,用碘液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细胞核。
    (4)小秦在依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对于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细点来表示。这是因为在绘图时,为了表示细胞的明暗程度,通常使用细点的疏密来表示。细点越密,表示该部分越暗;细点越疏,表示该部分越亮。因此,对于暗的部分,应使用较多的细点来表示。
    故答案为:(1)d→b→a;清水;生理盐水
    (2)右下;b;4细准焦螺旋
    (3)细胞核
    (4)细点
    30.(10分)生物学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的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小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所示。
    (1)小秦对模型的标注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一处并加以更正: ①(或⑤、⑦) (填序号),应改为 线粒体(或细胞膜、细胞壁) 。
    (2)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 化学 能储存在它制造的糖类等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中。
    (3)小秦要将图示模型改为动物细胞模型,需要去除的结构有 ②⑤⑥ (填序号)。
    【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
    (4)如下表为老师制定的评价量规,请将表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改进】小秦的同桌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小秦的模型评为“待改进”。
    (5)请你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表格。
    【答案】(1)①(或⑤、⑦);线粒体(或细胞膜、细胞壁);
    (2)化学;有机物;
    (3)②⑤⑥;
    (4)结构完整,无缺失;
    (5)细胞膜;细纱布;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分析】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题图的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解答】解:(1)对模型的标注中有三处错误,①细粒体应改为线粒体;⑤细胞壁改为细胞膜;⑦细胞膜改为细胞壁。
    (2)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3)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故要将图示模型改为动物细胞模型,需要去除的结构有②液泡、⑤细胞壁、⑥叶绿体。
    (4)由表格可知,优秀的结构完整性为:结构完整,无缺失。
    (5)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故我的改进有:细胞膜,选用细纱布作为材料,选择的理由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故答案为:(1)①(或⑤、⑦);线粒体(或细胞膜、细胞壁);
    (2)化学;有机物;
    (3)②⑤⑥;
    (4)结构完整,无缺失;
    (5)细胞膜;细纱布;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较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2处以上缺失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D
    B
    A
    B
    D
    C
    D
    B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C
    D
    C
    D
    C
    B
    C
    A
    D
    B
    题号
    23
    24
    25
    答案
    D
    B
    C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较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2处以上缺失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细胞膜
    细纱布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相关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七年级(上)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七年级(上)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A4: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