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咏怀古迹其三,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拓展阅读,“群山万壑赴荆门”,比较阅读,佳句鉴赏,鉴赏咏史诗三步骤,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
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王昭君》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昭君墓上诗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莫止《昭君曲》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昭君村的地点和那里的景色。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众水会涪万。 瞿塘争一门。 ——杜甫《长江二首》“争”字,突出三峡水势之险。本诗中的“赴”,突出三峡山势之雄奇。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2.借高山大串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清 吴瞻泰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万里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昭君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独幽。 ——姜夔《疏影》
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自身怎样的情感?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 ——清·李子德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让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
总结: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作业:阅读《蜀相》,按照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写一篇鉴赏短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昭君墓,学习目标,咏怀古迹其三,写作背景,合作探究,感情吟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背景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懂”的要求与方法,咏怀古迹其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示范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简介,课文悟读,总体评价,杜诗的特点写实,登高杜甫,盛唐之音,两种盛唐,杜诗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