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重难点】备战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教师版+学生版
专题09 基因的本质-备战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zip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基因的本质-备战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zip,文件包含专题09基因的本质原卷版docx、专题09基因的本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表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RNAB.DNA
C.蛋白质D.蛋白质和DNA
【答案】B
【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就能合成新的噬菌体。此实验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证明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024·河北)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型活细菌有致病性
B.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荚膜
C.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
D.R型活细菌一部分转化为S型活细菌
【答案】C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所用肺炎链球菌的类型:实验选择的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菌体有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性;R型菌体无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性。
【详解】A、S型菌体有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性,A正确;
B、R型菌体无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性,B正确;
C、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C错误;
D、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将R型活细菌一部分转化为S型活细菌,D正确。
故选 C。
3.(2024·浙江)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示意图,由此实验推测( )
A.肺炎链球菌遗传物质是DNA
B.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
C.S型活菌细胞外有蛋白质类的荚膜
D.S型死菌中有一种物质能把某些R型菌转化为S型菌
【答案】D
【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2、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A、图示过程只能说明S型死菌含有“转化因子”,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A错误;
B、图示实验过程及结果无法得出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的结论,B错误;
C、S型活菌细胞外有多糖荚膜,C错误;
D、该实验中,单独给小鼠注射活的R型菌不致死,单独给小鼠注射S型死菌也不致死,二者混合注射后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了S型活菌,说明S型死菌中存在某种物质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菌,D正确。
故选D。
4.(2024·湖北)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用到的肺炎链球菌有S型和R型之分。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型菌无多糖类的荚膜
B.R型菌菌落表面粗糙
C.有一种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
D.S型菌无致病性
【答案】D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所用肺炎链球菌的类型:实验选择的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菌体有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性;R型菌体无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性。
【详解】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所用肺炎链球菌的类型:实验选择的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菌体有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性;R型菌体无多糖类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性,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5.(2024·湖北)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其中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是大肠杆菌的( )
A.DNA、蛋白质B.蛋白质、DNAC.蛋白质、RNAD.RNA、蛋白质
【答案】A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T2噬菌体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其中P是DNA特有元素,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故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DNA,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蛋白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2024·天津)赫尔希和蔡斯的T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C.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控制形成的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分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和32P培养大肠杆菌→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 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最终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有放射性,达不到实验目的,故实验中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A错误;
B、噬菌体的DNA合成的模板来自于噬菌体自身的DNA,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B正确;
C、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控制合成的,C错误;
D、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B。
7.(2024·山西)肺炎链球菌、T2噬菌体、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等生物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T2噬菌体侵染肺炎链球菌导致其裂解
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答案】B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而不是侵染肺炎链球菌,C错误;
D、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D错误。
故选B。
8.(2024高二上·云南·学业考试)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于标记噬菌体 DNA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
A.14CB.3HC.18OD.32P
【答案】D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应该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详解】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应该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D正确 。
故选D。
9.(2023高一·湖南·学业考试)新冠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它的遗传物质是( )
A.DNAB.RNAC.蛋白质D.多糖
【答案】B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DNA病毒和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新冠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属于RNA病毒,因此它的遗传物质是RNA,B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3高一下·辽宁·学业考试)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某种酶混合后,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不会出现S型活细菌,则该酶是( )
A.酯酶B.DNA酶C.蛋白酶D.RNA酶
【答案】B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
【详解】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DNA酶混合,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失去活性,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而RNA酶、蛋白酶、酯酶对S型细菌的DNA没有影响,这些相应的培养基中都会出现S型细菌。
故选B。
11.(2023高二·陕西·学业考试)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不具有细胞结构
B.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C.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分析】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A、T2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物,A正确;
B、噬菌体DNA的合成模板来自噬菌体自身,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B正确;
C、本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放射性检测明确DNA和蛋白质的走向,C正确;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D。
12.(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该实验表明( )
A.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D.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答案】A
【分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详解】T2噬菌体的结构中有DNA和蛋白质,用同位素32P标记DNA分子,结果表明含32P的DNA分子进入细菌体内并在子代中检测到32p,因此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023高二·湖南·学业考试)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
【答案】D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
A.DNAB.多糖C.磷脂D.蛋白质
【答案】A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多糖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磷脂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15.(2023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遗传学家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蛋白质B.DNA
C.氨基酸D.脱氧核苷酸
【答案】B
【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就能合成新的噬菌体。此实验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证明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2023高一下·甘肃·学业考试)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艾弗里通过实验提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 )
A.DNAB.脂质C.糖类D.蛋白质
【答案】A
【分析】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过程是:①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③将热致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由此可以推断: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即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是: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实验表明,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而“转化因子”很可能就是DNA。
【详解】格里菲思根据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果,推测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艾弗里根据其所做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果,提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2023高一下·吉林·学业考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是( )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不含蛋白质
C.噬菌体不含DNAD.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D
【分析】噬菌体的组成就是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别用32P和35S标记DNA和蛋白质,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使噬菌体带上相应的标记。
【详解】噬菌体的组成是DNA和蛋白质外壳,通过同位素标记证明,在整个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内,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在起作用,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8.(2023高一下·海南·学业考试)肺炎链球菌有R型和S型两种类型。从S型细菌中分离出某种物质W,将物质W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经研究发现,物质W能被DNA酶水解,由此推测该物质是( )
A.蛋白质B.DNAC.RNAD.多糖
【答案】B
【分析】将从S型细菌中提取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以培养R型细菌,结果培养基中长出表面光滑的菌落,是由于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且表达出多糖荚膜,导致R型菌转化为S型菌,结果培养基中长出表面光滑的菌落。
【详解】由题干可知:物质W能被DNA酶水解,由此推测该物质是DNA,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9.(2023高一下·内蒙古·学业考试)下列实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答案】C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发现存在一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这种物质是DNA,A不符合题意;
B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DNA是转化因子,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当时有很多科学家还持质疑的态度,而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最终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3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 )
A.S型菌的DNAB.S型菌的脂质
C.S型菌的多糖D.S型菌的蛋白质
【答案】A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2023高一下·广东·学业考试)艾弗里用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
A.脱氧核糖核酸B.蛋白质
C.核糖核酸D.脂质
【答案】A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A正确;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B错误;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核糖核酸RNA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C错误;
D、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脂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22.(2023高二上·山东·学业考试)通过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家是( )
A.沃森和克里克B.赫尔希和蔡斯C.摩尔根D.孟德尔
【答案】B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模型,A错误;
B、郝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摩尔根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
D、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B。
23.(2023高一下·贵州·学业考试)用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得到的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分别侵染健康的烟草,发现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而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该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蛋白质B.RNAC.脂质D.多糖
【答案】B
【分析】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详解】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蛋白质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而提取出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遗传物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4.(2023高一·山西·学业考试)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需的氨基酸和酶的来源是( )
A.均来源于细菌
B.均来源于噬菌体
C.氨基酸来源于细菌,酶来源于噬菌体
D.氨基酸来源于噬菌体,酶来源于细菌
【答案】A
【分析】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酶等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和酶均来自细菌,A正确。
故选A。
25.(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RNA?( )
A.艾滋病病毒
B.流感病毒
C.新型冠状病毒
D.豌豆
【答案】D
【分析】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核糖组成。
【详解】A、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故A不符合题意;
B、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包含RNA这一种核酸,故以RNA为遗传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只有RNA,可推知其以RNA为遗传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豌豆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是其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6.(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B.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B
【分析】细胞生物及DNA病毒的遗传物都是DNA,即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AB、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错误;
C、噬菌体只有一种核酸——DNA,其遗传物质就是DNA,C正确;
D、新冠病毒中含有的核酸是RNA,其遗传物质就是RNA,D正确。
故选B。
27.(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的是( )
A.老鼠B.大肠杆菌C.烟草花叶病毒D.肺炎链球菌
【答案】C
【分析】有细胞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详解】A、老鼠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C。
28.(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使用35S标记的物质是( )
A.RNAB.DNAC.脱氧核糖D.蛋白质
【答案】D
【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分别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35S标记和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两种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
【详解】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主要研究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否为遗传物质,蛋白质含S,DNA不含,因此使用35S标记的物质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29.(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蓝细菌、乳酸菌、新冠病毒、HIV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
A.DNA、RNA、RNA、DNAB.DNA、DNA、RNA、RNA
C.DNA、RNA、DNA、DNAD.DNA、DNA、DNA、RNA
【答案】B
【分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详解】蓝细菌、乳酸菌、新冠病毒、HIV分别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RNA病毒、RNA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DNA、RNA、RNA,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0.(2023高二·湖南·学业考试)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蛋白质B.DNAC.RNAD.ATP
【答案】C
【分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烟草花叶病毒含有的核酸为RNA。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因此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C正确。
故选C。
31.(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 )
A.S型细菌和多糖荚膜B.R型细菌和蛋白质
C.R型细菌和DNAD.S型细菌和RNA
【答案】C
【分析】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经过实验推断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思实验基础上继续进行了体外实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详解】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可以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活细菌,故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R型细菌和DNA。
故选C。
32.(2023高三·河北·学业考试)科研工作者做了很多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实验,其中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最有说服力的实验是( )
A.伞藻细胞核移植实验
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答案】D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伞藻细胞核移植实验,只证明了细胞核控制了生物性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只证明了肺炎链球菌存在转化因子,B不符合题意;
C、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证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但由于未将DNA与蛋白质彻底分开,故不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验,C不符合题意;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最有力的证据,D符合题意。
故选D。
33.(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直接指导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是( )
A.大肠杆菌的mRNAB.大肠杆菌的tRNA
C.大肠杆菌核糖体D.T2噬菌体的mRNA
【答案】D
【分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根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分析,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面,DNA经转录合成mRNA,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指导子代蛋白质的合成,即直接指导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是T2噬菌体的mRNA。
故选D。
34.(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 )
A.S型细菌的蛋白质B.S型细菌的DNA
C.R型细菌的蛋白质D.R型细菌的DNA
【答案】B
【分析】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可见,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B正确,A、C、D均错误。
故选B。
(2022高一·浙江·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发现了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现象。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的某种物质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并将这种物质称为“转化因子”。
材料二:1944年,美国科学家埃弗里(O。Avery)和他的同事们宣布S型菌体内具有转化活性的物质为DNA.他们对S型菌的粗提取液进行多次分离和提纯,并测定提纯物的转化能力,其结果均指向了同一物质-脱氧核糖核酸。为进一步确定该物质,他们用不同的酶去破坏该物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胰蛋白酶、RNA酶等对该物质的生物活性无影响,但DNA酶可以使该物质失去转化能力。
35.下列关于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对照,说明S型肺炎链球菌有毒,而R型肺炎链球菌无毒
B.乙组和丙组对照,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失去毒性
C.丙组和丁组对照,说明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成了S型肺炎链球菌
D.从丁组死亡的小鼠血液中分离出活的S型菌,不能说明这种转化是可遗传的
36.下列关于埃弗里所做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用到了分离、提纯、离心和同位素示踪等技术
B.分离得到的各种物质须分别与活的R型菌进行混合培养,以完成相关转化实验
C.胰蛋白酶、RNA酶等处理粗提取液后,不影响转化,表明蛋白质和RNA不是转化因子
D.DNA酶处理S型菌的粗提取液后,失去转化能力,表明DNA是促使转化的物质
【答案】35.D 36.A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埃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埃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5.A、甲组和乙组的自变量是肺炎链球菌的种类,甲组注射R型菌,小鼠存活,乙组注射S型菌,小鼠死亡,说明S型肺炎链球菌有毒,而R型肺炎链球菌无毒,A正确;
B、乙组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丙组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不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失去毒性,B正确;
C、丙组和丁组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活的R型菌,丁组小鼠死亡,说明部分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成了S型肺炎链球菌,C正确;
D、在死亡小鼠体内发现S型活细菌,该活细菌的毒性能够稳定遗传,说明这种转化是可遗传的,D错误。
故选D。
36.A、埃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细菌培养技术等,但没有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
B、埃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分离得到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进行混合培养,来观察是否能完成转化作用,B正确;
C、胰蛋白酶、RNA酶等处理粗提取液后,不影响转化,表明蛋白质和RNA不能完成转化作用,不是转化因子,C正确;
D、DNA酶处理S型菌的粗提取液,会将DNA水解,失去转化能力,表明DNA是促使转化的物质,D正确。
故选A。
37.(2022高一下·吉林·学业考试)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DNAB.RNAC.蛋白质D.脂质
【答案】A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充分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
故选A。
38.(2022高一下·广东·学业考试)下表中科学家与其成就匹配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分析】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最终发现分离定律;摩尔根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最终发现分离定律,A正确;
B、摩尔根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RNA,D错误。
故选D。
39.(2022高一·云南·学业考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用于标记T2噬菌体DNA的同位素是( )
A.18OB.35SC.3HD.32P
【答案】D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和DNA(C、H、O、N、P)。
2、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应该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详解】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应该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0.(2022高二下·贵州·学业考试)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B.差速离心法
C.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D.假说—演绎法
【答案】C
【分析】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 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详解】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
故选C。
41.(2022高二上·浙江·学业考试)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大肠杆菌未带32P标记
B.②是为了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C.若①时间过长,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增加
D.③操作后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不能都检测到32P
【答案】B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①噬菌体侵染的是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A正确;
B、②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
C、若①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间过长,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增加,因为有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C正确;
D、③表示离心,③结束后,可能部分噬菌体还未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故造成少量放射性分布在上清液中,子代噬菌体是利用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合成的,故不能都检测到32P,D正确。
故选B。
42.(2022高二上·浙江·学业考试)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能发生“转化”的一组是( )
A.把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B.把活的R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C.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D.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答案】D
【分析】由肺炎链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A、把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细菌能直接繁殖,但不发生“转化”,A错误;
B、把活的R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细菌能直接繁殖,但不发生“转化”,B错误;
C、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细菌不能繁殖,也不发生“转化”,C错误;
D、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DNA)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D正确。
故选D。
43.(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
B.大肠杆菌的DNA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合成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由大肠杆菌提供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B
【分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A、T2噬菌体是DNA病毒,由蛋白质和DNA构成,A正确;
BC、根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分析,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面,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因此指导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是噬菌体的DNA,B错误,C正确;
D、该实验中DNA在亲子代中具有连续性,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44.(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在探究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首先在标号为1、2、3、4、5的培养基中培养R型活菌,然后,分别加入经不同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如下图所示),培养一段时间后,只在1~4号培养基中发现了S型活菌。由此推测,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物质是( )
A.蛋白质B.DNAC.RNAD.脂质
【答案】B
【分析】1、 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
2、图中蛋白酶水解提取物中无蛋白质,酯酶水解提取物种无酯类,RNA酶水解提取物中无RNA, DNA酶水解提取物中无DNA。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1号不做处理,与2~5组构成对照,由于在1~4号培养基中发现了S型活菌,可以说明1~4号的细胞提取物仍具有转化活性,但据处理情况分析蛋白质、脂质、RNA不是转化因子,5号实验结果无S型活菌,可得出转化因子很可能就是DNA。
故选B。
45.(2022高二·四川·学业考试)人、果蝇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
A.DNAB.RNAC.糖类D.蛋白质
【答案】A
【分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人和过于等细胞生物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6.(2022高一·湖南·学业考试)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 )
A.DNAB.蛋白质C.RNAD.糖类
【答案】A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艾弗里认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7.(2022高二·内蒙古·学业考试)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DNAB.糖类C.RNAD.蛋白质
【答案】A
【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 (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分别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分别用35S或32P分别标记噬菌体,完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用32P标记时,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高,用35标记时,上清液放射性高,说明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8.(2022高二·陕西·学业考试)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 )
A.DNAB.蛋白质C.脂质D.荚膜多糖
【答案】A
【分析】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几个实验组分别添加蛋白酶、酯酶或DNA酶的目的是除去相应的成分,采用的是“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详解】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9.(2022高一·广西·学业考试)赫尔希(A.D.Hershey)和蔡斯(M.C.Chase)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果证明遗传物质是( )
A.蛋白质B.DNAC.糖类D.脂质
【答案】B
【分析】实验过程: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BCD、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果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0.(2022高一下·海南·学业考试)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做了如下的实验(注:不同元素释放的放射强度无法区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无放射性,上清液中有放射性
B.35S标记的部位是T2噬菌体蛋白质中的肽键
C.若搅拌不充分,则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会降低
D.大肠杆菌中的T2噬菌体既含有35S也含有32P
【答案】C
【分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其实验步骤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本实验中大肠杆菌被32P标记,大肠杆菌出现在沉淀中,因此沉淀中有放射性,A错误;
B、35S标记的部位是T2噬菌体蛋白质中的R基团,肽键中没有S,B错误;
C、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是由于35S标记的外壳而导致的,若搅拌不充分,外壳未与细菌分开,则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会降低,C正确;
D、大肠杆菌中的T2噬菌体由于利用大肠杆菌中的原料合成DNA,因此含有32P,但是35S存在于噬菌体外壳中,并未进入大肠杆菌,也不存在于子代噬菌体,因此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中不含35S,D错误。
故选C。
51.(2022高二上·福建·学业考试)对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硫只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下列适于某对T2噬菌体DNA进行标记的是( )
A.32PB.35SC.18OD.15N
【答案】A
【分析】硫只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因此应用S标记蛋白质,P标记DNA。
【详解】对T2噬菌体DNA进行标记,应选用DNA含有的元素,但其蛋白质不含的元素,T2噬菌体的硫只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二者共有的元素是C、H、O、N,因此对T2噬菌体DNA进行标记的是32P,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发现,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物质是( )
A.DNAB.蛋白质C.RNAD.多糖
【答案】A
【分析】1、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2、在艾弗里等人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后再进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艾弗里等人的体外转化实验,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后再进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从而证明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A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53.(2023高一·湖南·学业考试)如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在 (填“艾弗里”或“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体外转化实验。
(2)为进一步探究细胞提取物中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物质的化学成分,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 (填“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②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 ,结果是 (填“有”或“没有”)R型细菌产生。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答案】(1)格里菲思
(2) 减法原理 分解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中的DNA
有 DNA/脱氧核糖核酸
【分析】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完成。所用的实验材料是菌落表面光滑、有荚膜、有毒性的S型细菌和菌落表面粗糙、无荚膜、无毒性的R型细菌。实验结论是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完成的,他们先发现了去除了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S型细菌的提取物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分别用蛋白酶、DNA酶、RNA酶、酯酶等处理S型细菌的提取物,再分别进行体外转化实验,当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才失去了转化活性,证明转化因子可能是DNA,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详解】(1)图中显示该实验是将去除了绝大部分蛋白质、脂质、糖类的S型细菌的提取物加入到含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该实验是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做过的,在此之前,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发现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图示的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体外转化实验。
(2)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添加某种影响因素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为减法原理。图示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酯酶处理S型细菌的提取物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这种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NA酶可以水解DNA,由此推测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去除S型细菌提取物中的DNA,探究细胞提取物中的DNA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结果是细胞提取物失去了转化活性,没有S型活细菌产生,但是活的R型细菌仍然存在。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转化因子很可能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54.(2022高二上·浙江·学业考试)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将上述a~f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排列(a为子代噬菌体):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 。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e~f过程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 。
(3)下列曲线中,用来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 。
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
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
(4)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①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
③上述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
【答案】(1) DNA、RNA d→e→b→f→c→a
(2) 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 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3)B
(4) 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DNA是遗传物质 不能 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1)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题图中a为子代噬菌体,b表示合成,c表示释放,d表示吸附,e表示注入,f表示组装,因此正确的时间顺序为d→e→b→f→c→a。
(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题图中过程e~f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细菌会裂解,释放出子代T2噬菌体,所以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3)甲组为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对应于曲线④。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DNA随着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这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减弱,对应于曲线②。
(4)①沉淀物中是较重的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是较轻的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DNA注入大肠杆菌体内,搅拌离心后未标记的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被侵染的含32P的大肠杆菌在沉淀物中。故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③该实验中应用特征元素35S来标记蛋白质外壳,用32P对DNA进行标记,因为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P主要存在于DNA中,这样可以对DNA和蛋白质进行分别标记。若用C、H、O、N等元素进行标记,则会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55.(2022高一·浙江·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S型肺炎链球菌能引起小鼠得败血症,R型菌则不能。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引起小鼠得病,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之后注入到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得病,并在得病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楚究竟是什么物质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又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他们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荚膜,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离,然后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进行液体悬浮培养。最终结果证明了DNA 是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
材料三: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赫尔希和蔡斯根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巧妙地设计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能得出的结论是 。
(2)根据材料二填空
A.蛋白质+R型菌→R型菌
B.荚膜+R型菌→
C. DNA+R型菌→
D.DNA+ +R型菌→R型菌
(3)材料三中使用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时,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应使用 标记DNA,使用 标记蛋白质。将标记好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将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开来,应先 后离心。 若标记的是DNA,离心后将在 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4)材料二和材料三实验中共同的关键思路是 ?
【答案】(1)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2) R型菌 R型菌+S型菌 DNA酶
(3) 32P 35S 搅拌 沉淀
(4)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分析】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肺炎链球菌:R 型:无多糖类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S 型:有多糖类荚膜、有毒性、菌落光滑,使人患肺炎,使小鼠患败血症。
(2)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4)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基因重组。两实验共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地作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原理: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地作用。实验原因:艾弗里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
(2)实验过程:①标记噬菌体: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或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用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③短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④检测和记录结果: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 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3)结论:进一步确立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1)材料一: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引起小鼠得病,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之后注入到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得病,并在得病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自变量是注入小鼠体内菌的类型,因变量是小鼠是否患病、是否能分离出S型菌,可得出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活的R型菌转化为S型菌。
(2)材料二:自变量是加入物质的种类,因变量是是否分离出S型菌。根据实验结论,可知B组分离出R型菌;C组分离出R型菌和S型菌;D组加入DNA和DNA酶,DNA酶将DNA水解,不能发生转化,故只分离出R型菌。
(3)由于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S,可分别用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先将DNA注入细菌,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为了将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需要先搅拌后离心。若标记的是DNA,DNA进入细菌细胞,细菌细胞离心后进入沉淀物,将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4)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共同思路是:想办法将各种物质(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56.(2022高一·吉林·学业考试)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不是蛋白质,进行了实验,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因是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
(2)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有毒性,可使小鼠患肺炎并发败血症死亡。
(3)该实验乙组和丙组加入酶的目的是特异性地去除一种物质,这样的自变量控制的方法为 。
(4)实验结果:
①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菌和S型菌;
②乙组培养皿中有 ;
③丙组培养皿中有 。
【答案】(1)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
(2)荚膜
(3)减法原理
(4) R型菌和S型菌 R型菌
【分析】分析题图:甲组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乙组实验中蛋白酶可将提取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丙组实验中的DNA酶可将DNA水解。
【详解】(1)由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
(2)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的原因是S型肺炎链球菌菌体表面存在荚膜结构。S型肺炎链球菌菌体表面存在荚膜结构,因此S型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3)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所以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乙组和丙组加入酶的目的是特异性地去除一种物质,属于实验的“减法原理”。
(4)实验结果:
①由于甲组中含有DNA等物质,所以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菌和S型菌;
②乙组用蛋白酶去掉了蛋白质,但是还有DNA,能转化肺炎链球菌,所以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菌和S型菌;
③丙组用DNA酶去掉了DNA,则不能转化肺炎链球菌,则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
57.(2022高一·吉林·学业考试)如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
(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 内的病毒,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 。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3)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 大肠杆菌 DNA/脱氧核糖核酸
(2) 使细菌表面的T2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沉淀物
(3)培养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到上清液中
【分析】1、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1)病毒的寄生具有专一性,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病毒,T2噬菌体是DNA病毒,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由于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故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表面的T2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沉淀物,原因是32P元素存在于T2噬菌体DNA中,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
(3)正常情况下,32P元素存在于T2噬菌体DNA中,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若接种T2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增殖形成的子代T2噬菌体(携带被标记的DNA)从细菌体内释放到上清液中,则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
考点02 DNA的结构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若某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18%,则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 )
A.18%B.32%C.36%D.64%
【答案】B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已知DNA分子胞嘧啶(C)占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则G和C之和占36%,则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比例=(1-36%)÷2=32%,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双链DNA分子含C—G碱基对比例越高,结构越稳定
B.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C.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A+C)/(G+T)的比值与互补链该比值互为倒数
【答案】C
【分析】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详解】A、C和G之间存在三个氢键,A和T之间存在两个氢键,一个双链DNA分子含C—G碱基对比例越高,结构越稳定,A正确;
B、DNA中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B正确;
C、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每条链3'端的脱氧核糖上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
D、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即A=T、C=G,故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A+C)/(G+T)的比值与互补链该比值互为倒数,D正确。
故选C。
3.(2024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B.鸡蛋煮熟过程中,其蛋白质肽键断裂,从而失去活性
C.RNA通常是由一条链构成的,其中不含氢键
D.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答案】D
【分析】1、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为基本骨架。
【详解】A、生物体内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
B、鸡蛋煮熟过程中,其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失去活性,B错误;
C、RNA通常是由一条链构成的,tRNA中含氢键,C错误;
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DNA的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D。
4.(2024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近年来,我国已将近千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带回了祖国。为了让英雄魂归故里,人们从遗骸中提取残存的DNA与相关人员进行比对,从而准确地找到烈士的亲属。该方法主要利用了( )
A.DNA分子具有特异性B.DNA分子具有高效性
C.DNA分子具有变异性D.DNA分子具有统一性
【答案】A
【分析】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即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ABCD、每个人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都是特定的,即利用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身份确认,D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024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下图为DNA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基本单位是由①②④构成的脱氧核苷酸
B.④和⑥之间有三个氢键,可能是碱基对C-G
C.①和②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D.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②和④的不同
【答案】A
【分析】DNA分子一般为双螺旋结构,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构成,DNA分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位于内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详解】A、DNA的基本单位是由②③④构成的脱氧核苷酸,A错误;
B、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G与C间有三个氢键,B正确;
C、DNA分子的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位于内侧,C正确;
D、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②五碳糖和④含氮碱基的不同,D正确。
故选A。
6.(2024·湖北)如图是DNA的空间结构模式图,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下列物质不属于组成DNA的成分的是( )
A.核糖B.碱基TC.磷酸D.碱基A
【答案】A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详解】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含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四种,因此组成DNA的成分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T、C、G),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不属于DNA的组成成分。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4·湖北)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AATG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A.3′-GGTCTT-5′B.3′-CCTGAA-5′C.3′-TTACGG-5′D.3′-AATGCC-5′
【答案】C
【分析】DNA结构特点: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并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配对。
【详解】DNA双链反向平行,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AATG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3′-TTACGG-5′,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2024·湖北)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1为磷酸
B.结构2为核糖
C.结构3为含氮碱基
D.结构3和4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答案】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结构1排列在外侧,为磷酸,A正确;
B、结构2为五碳糖,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B错误;
CD、图中3排列在DNA内侧,为含氮碱基,3和4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形成碱基对,CD正确。
故选B。
9.(2024·浙江)模型建构和模拟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与科学家拍摄的噬菌体照片均是物理模型
B.“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雌1”和“雄1”信封中随机取出一张卡片并组合,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受精
C.“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制作三对同源染色体需要至少3种颜色的橡皮泥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中长方形与长方形之间需要用两枚订书针连接
【答案】B
【分析】1、高中生物学中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1) 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2) 概念模型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3)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拍摄的噬菌体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是物理模型,A错误;
B、“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雌1”和“雄1”信封中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将取出的两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受精作用过程,B正确;
C、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中,若制作3对同源染色体,则需要2种颜色(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橡皮泥,C错误;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中长方形代表含氮碱基,长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订书钉代表氢键,A和T之间需用两枚订书针连接,G和C之间需用三枚订书钉连接,D错误。
故选B。
10.(2024高二下·广东·学业考试)实验课上某同学组装DNA 双链模型(要求含10个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模型中脱氧核糖和碱基的比例为1:1
B.碱基和磷酸连接排列在模型的外侧
C.碱基A和T的数量分别为6个和4个
D.最多能组装出20种不同的DNA 模型
【答案】A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是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
【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组装含有10个碱基对的DNA双链模型,由于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故模型中脱氧核糖和碱基的比例为1:1,A正确;
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错误;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是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故碱基A与碱基T的数量相等,C错误;
D、该DNA要搭建只有10个碱基对的DNA双链结构模型,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会决定第二条的碱基排列顺序,故搭建的DNA种类数最多有410种,D错误。
故选A。
11.(2024高二下·广东·学业考试)某同学用激光笔照射弹簧,可观察到相应图像(如图)。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B.DNA 分子X射线衍射实验
C.测定 DNA 中嘌呤与嘧啶含量
D.探究 DNA 半保留复制机制
【答案】B
【分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某同学用激光笔照射弹簧,可观察到相应图像(如图),图中观察到呈“X”状的衍射图谱,故该实验模拟的是DNA 分子X射线衍射实验,能够说明DNA呈螺旋结构,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DNA分子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与腺嘧啶(A)互补配对的碱基是( )
A.腺嘌呤(A)B.尿嘧啶(U)
C.鸟嘌呤(G)D.胸腺嘧啶(T)
【答案】D
【分析】DNA复制过程中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其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详解】DNA分子复制时,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胞嘧啶(C)与鸟嘌呤(G)配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2023高一上·江苏·学业考试)下图为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1~4是组成DNA分子的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是磷酸B.图中2是脱氧核糖
C.图中3、4构成了碱基对D.3、4含量高的DNA分子其稳定性相对较弱
【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3、4表示胞嘧啶或鸟嘌呤。1、2、3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图示的结构为DNA双链的片段。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1是磷酸,A正确;
B、图中为DNA片段,因此图中2是脱氧核糖,B正确;
C、图中3、4构成了碱基对,而且为胞嘧啶和鸟嘌呤构成的碱基对,C正确;
D、图中3、4构成了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其含量高的DNA分子稳定性相对较高,D错误。
故选D。
14.(2023高一·贵州·学业考试)在DNA分子的双链结构中,其中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G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A.5'-CTATCG-3'B.5'-GATAGC-3'
C.3'-TCGCTA-5'D.3'-CTATCG-5'
【答案】D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腺嘌呤一定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一定与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在DNA分子中,含有两条互补的单链,且反向平行,相关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T、G-C,据此,若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G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应该为3'-CTATCG-5',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如图是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磷酸B.②代表核糖
C.③代表胞嘧啶D.④代表碱基对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该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图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是碱基对。
【详解】AB、图中有碱基T,故为DNA的结构图,①磷酸与②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双链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组成,A正确,B错误;
C、图中的③与G配对,表示C胞嘧啶,C正确;
D、④是A与T形成的碱基对,D正确。
故选B。
16.(2024高一·江苏·学业考试)下图为某DNA片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腺嘌呤B.②表示胞嘧啶C.③表示葡萄糖D.④表示磷酸二酯键
【答案】B
【分析】DNA由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每条链上的一个核苷酸以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上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并排列在主链外侧,碱基位于主链内侧;DNA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A和T配对,C和G配对),由氢键连接。
【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A(腺嘌呤)与①配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①为T(胸腺嘧啶),A错误;
B、②与G(鸟嘌呤)配对,则②为C(胞嘧啶),B正确;
C、DNA分子中所含的糖③为脱氧核糖,C错误;
D、DNA两条链中配对的碱基通过④氢键相连,D错误。
故选B。
17.(2023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两个随机个体具有相同DNA序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是( )
A.DNA都具有双螺旋结构
B.DN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DNA中的碱基种类相同
D.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答案】D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2、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ABC、任何一个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种类都是A、T、G、C四种,ABC不符合题意;
D、每个DNA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也是两个随机个体具有相同DNA序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18.(2023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鉴定人员在做亲子鉴定时,主要比对的物质是( )
A.性激素B.RNAC.肽链D.DNA
【答案】D
【分析】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3、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故鉴定人员在做亲子鉴定时,主要比对的物质是DNA,D正确。
故选D。
19.(2023高一下·辽宁·学业考试)在DNA双链结构中,理论上碱基比例为1的是( )
A.T/CB.A/GC.(A+G)/(T+C)D.(A+T)/(C+G)
【答案】C
【分析】双链DNA为双螺旋结构,A与T配对,C与G配对。
【详解】AB、DNA分子中T不一定等于C,A也与H不一定相等,所以T/C和A/G的值不一定是1,AB错误:
CD、在DNA的双链结构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A=T,C=G,所以(A+G)/(T+C)的值一定是1,而(A+T)/(C+G)的值不一定是1,C正确,D错误。
故选C。
20.(2023高二·北京·学业考试)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 )
A.5'-CUUAAG-3'B.3'-CTTAAG-5'
C.5'-CTTAAG-3'D.3'-CAATTG-5'
【答案】B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T-A、G-C、C-G。
【详解】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T-A、G-C、C-G),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3′-CTTAAG-5′,B正确。
故选B。
21.(2023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某双链DNA分子片段有2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A)有30个,则该片段中胞嘧啶(C)应有( )
A.20个B.30个C.60个D.70个
【答案】D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T、G=C。
【详解】在DNA分子中,由于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故当腺嘌呤(A)有30个,胸腺嘧啶(T)为30个,则该片段中胞嘧啶(C)应有(200-30-30)÷2=70个,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2023高一上·吉林·学业考试)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结构模型是( )
A.单螺旋结构模型B.双螺旋结构模型
C.三螺旋结构模型D.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B
【分析】以实物或者图画的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是物理模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
【详解】沃森可克里克在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外部,但是很快被否定了;他们由构建了磷酸-脱氧核糖排列在外侧、碱基在内侧的模型,在该模型中碱基是同种碱基互补配对,很快又被否定了;后来沃森和克里克改变了碱基的配对方式,互补的碱基进行配对,提出了比较完美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符合题意。
故选B。
23.(2023高一下·吉林·学业考试)肿瘤病人的体细胞DNA复制时,与腺嘌呤(A)互补配对的是( )
A.尿嘧啶(U)B.胸腺嘧啶(T)C.鸟嘌呤(G)D.胞嘧啶(C)
【答案】B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复制复制时,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C(胞嘧啶)与G(鸟嘌呤)配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4.(2023高一下·吉林·学业考试)“DNA指纹技术”主要是根据DNA分子具有( )
A.多样性B.特异性C.稳定性D.可变性
【答案】B
【分析】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进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详解】“DNA 指纹技术”常应用于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这是因为DNA分子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有特异性,即不同生物个体相应的DNA序列是不同的,据此可对不同生物个体中的DNA分子进行鉴别,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5.(2023高二下·黑龙江·学业考试)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结构模型时得知: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 (G)的量等于胞嘧啶 (C)的量。由此推测,DNA中碱基配对方式为( )
A.A与A配对, C与C配对B.A与G配对, T与C配对
C.A与C配对, T与G配对D.A 与T配对, G 与C配对
【答案】D
【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 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依题意,在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由此推测,DNA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 与T配对, G 与C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6.(2023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DNA特有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DNA分子中与胸腺嘧啶(T)配对的碱基是( )
A.尿嘧啶(U)B.胞嘧啶(C)C.鸟嘌呤(G)D.腺嘌呤(A)
【答案】D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它们在DNA分子中以氢键形成碱基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7.(2023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DNA分子独特的结构使其能够满足作为遗传物质多样性、稳定性的要求。某DNA分子结构模型中的一个片段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脱氧核糖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两条长链反向平行,形成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详解】A、a表示磷酸基团,A错误;
B、b表示脱氧核糖,B正确;
C、c表示碱基,C错误;
D、d表示碱基,D错误。
故选B。
28.(2023高一下·广东·学业考试)某学校举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比赛,下列作品中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B.
C.D.
【答案】B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图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对,不是发生在嘌呤和嘌呤之间,而是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A错误;
B、图中DNA结构正确,符合碱基配对原则,且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正确,B正确;
C、图示结构不符合DNA的两条链之间的反向平行关系,C错误;
D、图中碱基配对方式错误,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D错误。
故选B。
29.(2023高二上·山东·学业考试)下列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一条链C的数目为G的两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对应链相应碱基为1:2:3:4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上C:A=1:2
【答案】C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 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A与另一条链中的T相等,一条链中的T与另一条链中的A相等,可见,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A正确;
B、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G与另一条链中的C相等,一条链中的C与另一条链中的G相等,可见,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一条链C的数目为G的两倍,B正确;
C、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A与另一条链中的T相等,一条链中的T与另一条链中的A相等,一条链中的G与另一条链中的C相等,一条链中的C与另一条链中的G相等;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碱基为T:A:C:G=1:2:3:4,即对应链相应碱基为A:T:G:C=2:1:4:3,C错误;
D、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G与另一条链中的C相等,一条链中的T与另一条链中的A相等,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上C:A=1:2,D正确。
故选C。
30.(2023高二上·山东·学业考试)假如某一DNA双链分子中的胞嘧啶(C)的含量是20%,则该DNA分子中腺嘌呤 (A) 的含量是( )
A.10%B.20%C.30%D.40%
【答案】C
【分析】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占碱基总数的50%,即A+C=50%。已知C=20%,则A=30%,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1.(2023高一下·贵州·学业考试)“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死者遗骸鉴定等方面提供有力的证据,这是因为每个人的DNA分子具有( )
A.特异性B.稳定性C.多样性D.可变性
【答案】A
【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A、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可用于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A正确;
B、每个DNA分子都由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之间有氢键连接,构成DNA的稳定性。这不是“DNA 指纹技术”依据的原理,B错误;
C、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这不是“DNA 指纹技术”依据的原理,C错误;
D、DNA在诱变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称为可变性,这不是“DNA 指纹技术”依据的原理,D错误。
故选A。
32.(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D.G(鸟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A(腺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答案】D
【分析】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中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之中。
【详解】A、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这两条单链反向平行,A正确;
B、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B正确;
C、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C正确;
D、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故选D。
33.(2023高一·湖南·学业考试)在刑侦领域,DNA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了DNA分子的( )
A.特异性B.统一性C.稳定性D.可变异性
【答案】A
【分析】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详解】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在刑侦领域鉴定个人身份。
故选A。
34.(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正常情况下,会出现在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A.G与U配对B.C与T配对
C.A与G配对D.A与T配对
【答案】D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详解】DNA的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5.(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占全部碱基的22%,则碱基C占全部碱基的( )
A.22%B.28%C.50%D.39%
【答案】B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由于双链DNA分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以如果A=T=22%,则G=C=(1-22%×2)÷2=28%。
故选B。
36.(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若某双链DNA一条链的某位置碱基是C,则另一条链中与之互补配对的碱基是( )
A.AB.CC.TD.G
【答案】D
【分析】DNA分子的结构:两条链反向平行双螺旋,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螺旋的外部,构成基本骨架;螺旋内部是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和G配对。
【详解】根据DNA结构的特点可知,其中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与T配对,C和G配对。因此,一段双链DNA一条链的某位置碱基是C(胞嘧啶),则另一条链中与之互补配对的碱基是G(鸟嘌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7.(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如图是DNA的空间结构示意图,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在组成DNA的结构中,含有的糖是( )
A.核糖B.脱氧核糖C.葡萄糖D.果糖
【答案】B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详解】在DNA的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在组成DNA的结构中,含有的糖是脱氧核糖,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8.(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B.碱基排列在外侧
C.碱基A和G配对
D.2条单链方向相同
【答案】A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为:2条链反向平行,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A与T配对,C与G配对。
【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为:2条链反向平行,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A正确;
B、碱基排列在内侧,B错误;
C、碱基配对为A与T配对,C与G配对,C错误;
D、2条单链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A。
39.(2023高三·河北·学业考试)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构成两条长链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
A.蛋白质纤维B.磷脂分子
C.磷酸和核糖D.磷酸和脱氧核糖
【答案】D
【分析】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长链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详解】A、蛋白质纤维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A错误;
B、磷脂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
C、核糖是RNA的成分,C错误;
D、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长链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D。
40.(2023高三·河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5种
B.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
C.具有复杂多变的平面结构
D.可利用DNA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答案】D
【分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详解】A、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
B、双链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B错误;
C、双链DNA的结构是稳定、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因此双链DNA不具有复杂多变的平面结构,C错误;
D、由于不同生物、同种生物的不同的个体,其DNA分子是不同的,所以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可进行亲子鉴定,D正确。
故选D。
41.(2023高三·河北·学业考试)如果400个碱基对组成1个基因,最多能组合成多少种基因( )
A.4400B.4004C.4800D.8004
【答案】A
【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详解】n对碱基可形成4n种组合方式,因此400个碱基对能形成4400种组合方式,A正确。
故选A。
42.(2022高二·四川·学业考试)某同学利用相关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DNA分子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模型时、需要在碱基上同时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
B.制作模型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C.制成的模型中,一条链中的相邻碱基靠氢键连在一起
D.制成的模型中,鸟嘌呤的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相等
【答案】B
【分析】图示为DNA的结构模型,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可形成4种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
【详解】A、制作模型时,脱氧核糖在中间,连接碱基和磷酸,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不与磷酸相连,A错误;
B、制作模型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在DNA的外侧,碱基在内测,B正确;
C、制成的模型中,两条链中的配对碱基靠氢键连在一起,一条链中种的碱基靠-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
D、制成的模型中,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的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一般不相等,D错误。
故选B。
43.(2022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关于其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5种碱基参与形成
B.由一条长链盘旋而成
C.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
D.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C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定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A、DNA由4种碱基组成:A、T、C、G,A错误;
B、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B错误;
C、组成DNA的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C正确;
D、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定与C(胞嘧啶)配对,D错误。
故选C。
44.(2022高一·浙江·学业考试)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中,小米同学准备了代表A、T、C、G四种碱基的材料40个,其中A8个、T12个、C9个、G11个。其它材料不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B.同一条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C.互补碱基之间表示氢键的连接物数量可能不同
D.制作出的DNA种类最多可以达到420种
【答案】D
【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则A-T有8对,G-C有9对,可构建含有17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模型。
【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内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碱基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在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A正确;
B、在DNA分子中,两条链相应之间的碱基靠氢键相连,一条链上的相邻的碱基靠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正确;
C、互补碱基之间表示氢键的连接物数量可能不同,A—T碱基对之间2个氢键,G—C碱基对之间3个氢键,C正确;
D、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则A-T有8对,G-C有9对,可构建含有17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模型,故制作出的DNA种类少于417种,D错误。
故选D。
45.(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一条DNA单链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CCGGATGAAT—,其对应的互补链中相关部分含有T和C碱基数目是( )
A.3和3B.2和4C.3和4D.4和3
【答案】A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
【详解】一条DNA单链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CCGGATGAAT—,其对应的互补链的碱基序列为-GGGCCTACTTA-,显然其中含有T和C碱基数目是3和3,即A正确。
故选A。
46.(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B.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量相等
C.DNA分子基本骨架由五碳糖和碱基交替连接构成
D.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答案】C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其单体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配对,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量相等,B正确;
C、DNA分子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C错误;
D、DNA分子由两条互补配对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C。
47.(2022高一下·广东·学业考试)如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和③交替相连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①和②构成了DNA双螺旋的基本单位
C.A链和B链的碱基通过氢键配成碱基对
D.A链和B链是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答案】B
【分析】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脱氧核苷酸在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详解】A、②和③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A正确;
B、DNA双螺旋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图中①为含氮碱基,②为脱氧核糖,B错误;
CD、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A链和B链的碱基通过氢键配成碱基对,CD正确。
故选B。
48.(2022高一·云南·学业考试)下图为DNA分子结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磷酸B.②是核糖
C.③是碱基D.④是氢键
【答案】B
【分析】题图分析:依题意,图示为DNA分子结构局部模式图。据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碱基、④是氢键。
【详解】依题意,图示为DNA分子结构局部模式图,DNA由两条链构成,两条链间通过氢键连接。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据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碱基、④是氢键,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49.(2022高一·云南·学业考试)现代刑侦领域中,刑侦人员只需要一滴血或一根头发等样品,就可以通过DNA指纹鉴定来确认身份。这主要是利用了DNA分子的( )
A.多样性B.特异性
C.高效性D.统一性
【答案】B
【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这也是DNA指纹的主要依据。
【详解】除了同卵双胞胎外,每个人的DNA指纹图都具有特异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刑侦人员只需一滴血或是一根头发等样品就可以进行DNA指纹鉴定,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B正确。
故选B。
50.(2022高一·云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中碱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碱基排列在内侧
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碱基C与G配对
【答案】A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DNA中含有A、G、C、T四种碱基,U是RNA特有的碱基,A错误;
B、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提高了DNA分子的稳定型,B正确;
D、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互补的,源于两条链中的碱基之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C正确;
D、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碱基排列在内侧,其中A与T 配对,C与G配对,D正确。
故选A。
(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图表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相关科学家及简要过程。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在他们自己对DNA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他的同事富兰克林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的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并且以该照片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又从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那里得知四种碱基的数量关系,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并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请回答以下小题。
51.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DNA双螺旋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 )
A.诺贝尔物理学奖B.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诺贝尔化学奖D.诺贝尔和平奖
52.下列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
B.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是相同的
D.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径
53.DNA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
A.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变化多样
C.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变化多端D.双螺旋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流向错误的是( )
A.DNA→DNAB.RNA→DNA
C.DNA→mRNA→蛋白质D.蛋白质→DNA
55.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深化的科学探究过程,由此得到的启示是( )
①需要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②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方法③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④需要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⑤需要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51.B 52.C 53.A 54.D 55.D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51.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DNA双螺旋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选B。
52.A、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A正确;
B、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B正确;
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是反向平行的,C错误;
D、A与T、G与C互补配对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正确。
故选C。
53.A、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导致DNA具有多样性,A正确;
B、DNA分子中配对方式是固定的,即A-T、G-C,B错误;
C、DNA分子中碱基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C错误;
D、DNA双螺旋的空间结构相同,均是反向平行的,D错误。
故选A。
54.A、DNA→DNA表示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
B、RNA→DNA表示逆转录过程,B正确;
C、DNA→mRNA→蛋白质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C正确;
D、遗传信息的流向不包括蛋白质→DNA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55.科学家对遗传物质和基因本质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本着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通过交流合作、技术进步(如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分子的衍射图像)和多学科交叉渗透,最终揭示出科学结论,故选①②③④⑤。
故选D。
56.(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若某mRNA分子中,含有尿嘧啶(U)280个,腺嘌呤(A)180个,则转录该mRNA的基因胸腺嘧啶(T)的数量至少是( )
A.180个B.230个C.280个D.460个
【答案】D
【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且DNA转录得到mR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根据题意,mRNA分子中,含有尿嘧啶(U)280个,腺嘌呤(A)180个;则根据DNA转录出mR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的模板链中A有280个,T有180个;则DNA的另一条链中A有180个,T有280个。所以转录该mRNA的基因胸腺嘧啶(T)的数量至少是180+280=460个,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7.(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若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G占碱基总数的20%,则该分子中碱基A占碱基总数的( )
A.30%B.40%C.60%D.80%
【答案】A
【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G的分子数占20%,那么A的分子数占50%-20%=30%。
故选A。
58.(2022高一·吉林·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
A.DNA聚合酶B.DNA的两条模板链
C.解旋酶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D
【分析】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需要以DNA的两条模板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需要解旋酶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并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所以与DNA复制无关。
【详解】A、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合成子链DNA,A不符合题意;
B、DNA复制需要两条模板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B不符合题意;
C、解旋酶需要在DNA复制时进行解旋断开氢键,C不符合题意;
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与DNA复制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59.(2022高二·吉林·学业考试)DNA彻底水解后不能得到的物质是( )
A.核糖B.脱氧核糖C.磷酸D.碱基
【答案】A
【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故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A、T、G、C),不能得到核糖。
故选A。
60.(2022高一·广西·学业考试)关于经典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的平面模式图,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B正确。
故选B。
61.(2022高一上·广东·学业考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图为DNA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B.双链中A+T与C+G的数量相等
C.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排列顺序中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该结构
【答案】C
【分析】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详解】A、①是DNA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A错误;
B、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关系,所以A=T、G=C,但A+T与C+G的数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C正确;
D、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没有DNA,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62.(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图为DNA分子片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
B.G与C之间具有三个肽键
C.乙链的碱基序列应是5’—AGUC—3’
D.该DNA分子中的(A+G)/(T+C)=1
【答案】AD
【分析】题图表示DNA分子片段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圆圈代表磷酸,五边形代表脱氧核糖,矩形代表含氮碱基,虚线代表氢键;因为甲链的碱基序列是5’—GACT—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乙链的碱基序列应是5’—AGTC—3’。
【详解】A、题图中 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 ,A正确;
B、题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可知G与C之间具有三个氢键,B错误;
C、题图甲链的碱基序列是5’—GACT—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乙链的碱基序列应是5’—AGTC—3’,C错误;
D、在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因此在DNA分子中所有嘌呤碱基数等于所有嘧啶碱基数即该DNA分子中的(A+G)/(T+C)=1,D正确。
故选AD。
63.(2022高二下·贵州·学业考试)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刊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根据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T配对B.A与G配对
C.DNA分子是单螺旋结构D.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答案】AD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B、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A正确;B错误;
CD、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C错误;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
64.(2024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索DNA结构的过程中,以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获得的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为基础,又利用查哥夫提出的四种碱基数量关系,通过反复修正,最终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成果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NA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的两条链按 (填“同向”或“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碱基相互配对的规律为:A一定与 配对,G一定与C配对。
(3)DNA通过 的排列顺序储存遗传信息;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相对于单链RNA,DNA的稳定性更 (填“高”或“低”)
(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构建是科学家相互协作、不断深入探究的结果,由此给我们开展科学探究的启示是 。
【答案】(1)反向
(2)T
(3) 脱氧核苷酸 高
(4)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
【分析】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 A=T;G≡C。
【详解】(1)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碱基相互配对的规律为: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3)DNA通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遗传信息;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相对于单链RNA,DNA的稳定性更高;
(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构建是科学家相互协作、不断深入探究的结果,由此给我们开展科学探究的启示是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
65.(2024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016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将基因组编辑用于治疗癌症。如图是DNA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DNA由两条单链组成,这两条链按 (填“正”或“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基本骨架内侧的是 。
(3)DNA中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图中[①]是 (填字母)。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③] 连接成[②] 。
(4)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 ,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 。
【答案】(1)反
(2) 磷酸 碱基
(3) T 氢键 碱基对
(4) 多样性 特异性
【分析】DNA分子的结构特点: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基本骨架内侧。
【详解】(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基本骨架内侧。
(3)图中①与A配对参与构成DNA,说明碱基①是T,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③]氢键连接成[②]碱基对。
(4)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66.(2023高二上·山东·学业考试)下图是双链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1]代表 ,它与A之间通过 键相连接。
(2)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叫 ;图中的 (填图中代号)可以组成一个基本单位。
(3)以乙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物质是 ,相应的碱基序列为 (自上而下),所需要的酶是 。
(4)若甲链中(A+G)/(T+C)的比值为2,则乙链中(A+G)/(T+C)的比值为 。
【答案】(1) T(胸腺嘧啶) 氢
(2) 脱氧核苷酸 1、2、3
(3) RNA UCAG RNA聚合酶
(4)1/2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胸腺嘧啶,2、4为脱氧核糖,3、5为磷酸,6为腺嘌呤。
【详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图中A和T互补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则1代表T(胸腺嘧啶)。
(2)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茸酸,即图中1(胸腺嘧啶)、2( 脱氧核糖)、3(磷酸)。
(3)以乙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物质是RNA,模板链序列是-AGTC-,mRNA序列是-UCAG-,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
(4)若甲链中(A+G)/(T+C)的比值为2,甲链和乙链中A=T,C=G,甲中(A+G)/(T+C)=2,故替换后乙中(T+C)/(A+G) =2、所以乙中(A+G) /(T+C) =1/2。
67.(2022高二下·贵州·学业考试)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碱基是 (填中文名称)。连接碱基C与②之间的化学键是 。
(2)据图可知,DNA分子由两条平行且方向 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DNA分子能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的 中。
【答案】(1) 胞嘧啶 氢键
(2)相反
(3)排列顺序
【分析】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详解】(1)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图中①代表的碱基是C(胞嘧啶),连接碱基C与②(鸟嘌呤)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
(2)DNA分子由两条平行且方向相反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3)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68.(2022高一·浙江·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放入培养液中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证明,只有DNA组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材料二: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中,以五边形纸片代表五碳糖,以圆形纸片代表磷酸基团,以长方形纸片代表含氮碱基,用订书针作为连接物。制作一个含1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离体细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实验思路是 ,该实验主要应用了哪些技术? 。
(2)材料二中,五边形代表的五碳糖是 (填“脱氧核糖”或“核糖”),长方形代表的碱基有 种。
(3)制作的DNA分子模型中,基本骨架是由 交替连接形成的,两条链上配对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 键,碱基对位于双链的 (填“外侧”或“内侧”)。
(4)若某同学制作的DNA分子模型的一条链中代表A的纸片3张、代表T的纸片4张,则该DNA分子模型中代表G的纸片有 张。
【答案】(1) 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研究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细菌培养和分离技术
(2) 脱氧核糖 4
(3) 脱氧核糖和磷酸 氢 内侧
(4)3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1)探究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等物质谁是遗传物质,则需要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研究,这是实验的关键。本实验需要用分离和提纯技术将物质分开,需要培养细菌,所以该实验用到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细菌培养和分离技术。
(2)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T、G、C。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DNA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4)DNA分子有10个碱基对,则一条链中A、T之和为7,则G、C之和为3,则DNA双链中G=C=3个。
69.(2022高一·吉林·学业考试)下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 平行。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和 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原则。
【答案】(1)反向
(2) 磷酸 脱氧核糖(顺序可变)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1)由图可知,DN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且两条单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互补)。
(2)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0.(2022高二上·新疆·学业考试)下图是某双链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 、 。
(2)构成该DNA分子的碱基有 种,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 原则。
(3)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 结构。
【答案】(1)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
(2) 4 碱基互补配对(A-T、G-C)
(3)双螺旋
【分析】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
2、由题图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腺嘌呤(A),4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详解】(1)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2是脱氧核糖,由于3与T配对,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是腺嘌呤(A),因此4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构成该DNA分子的碱基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4种,双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3)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考点03 DNA的复制
一、单选题
1.(2024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C.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D.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答案】D
【分析】DNA复制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详解】A、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A正确;
B、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边解旋边复制,提高复制效率,B正确;
C、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原料为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C正确;
D、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D错误。
故选D。
2.(2024·浙江)下图是DNA复制的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过程需要用到解旋酶和DNA酶
B.DNA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DNA复制过程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D.图中两条新链的延伸方向相同
【答案】C
【分析】DNA复制的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详解】A、DNA复制过程需要用到解旋酶和DNA聚合酶,A错误;
B、DNA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互补,B错误;
C、DNA复制时首先是两条母链间氢键断裂,发生解旋,而后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的脱氧核苷酸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C正确;
D、图中两条新链的延伸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3.(2024·湖北)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叶绿体内存在DNA的复制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C.1个DNA分子复制1次产生2个DNA分子
D.DNA复制具有先解旋后复制的特点
【答案】D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详解】A 、细胞核和线粒体均有DNA,都能进行DNA复制,A正确;
B、复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B正确;
C、DNA半保留复制,1个DNA分子复制1次产生2个相同的DNA分子,C正确;
D、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错误。
故选D。
4.(2024·湖北)如图是DNA复制的示意图,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
A.分裂前的间期B.前期C.中期D.末期
【答案】A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发生的时期是分裂前的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故选A。
5.(2024高一上·福建·学业考试)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以游离的8种核苷酸为原料
C.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答案】B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分子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A正确;
B、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错误;
CD、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CD正确。
故选B。
6.(2024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模板为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B.原料需要核糖核苷酸
C.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D.需要能量
【答案】B
【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DNA复制条件:模板(以DNA分子解旋后的两条链为模板)、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7.(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DNA复制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B.DNA复制是先解旋后复制的过程
C.DNA复制只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D.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的准确性
【答案】D
【分析】DNA分子复制:
(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3)模板:DNA的双链
(4)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
(5)方式: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8)产物:DNA分子。
【详解】A、 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
B、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错误;
C、DNA复制以亲代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C错误;
D、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保证复制的准确性,D正确。
故选D。
8.(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NA分子复制时所需要的原料是( )
A.氨基酸B.葡萄糖
C.脱氧核苷酸D.核糖核苷酸
【答案】C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详解】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DNA分子复制时所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2023高一·贵州·学业考试)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1个DNA分子复制一次产生4个DNA分子
【答案】C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个DNA复制出两个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A错误;
B、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B错误;
C、DNA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为母链,一条为子链,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
D、1个DNA分子复制一次产生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C。
10.(2024高一·江苏·学业考试)已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为3'—A—C—G—T—5',那么以其为模板,经复制后得到的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
A.5'—T—G—C—A—3'B.3'—T—G—C—A—5'
C.5'—U—G—C—A—3'D.3'—A—C—G—U—5'
【答案】A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若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为3'—A—C—G—T—5',则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得到的对应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5'—T—G—C—A—3',A正确。
故选A。
11.(2023高一·湖南·学业考试)DNA复制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与碱基A配对的是( )
A.CB.UC.GD.T
【答案】D
【分析】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详解】DNA复制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与碱基A配对的是T,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高三·河北·学业考试)一定条件下,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原料中连续复制两次,利用离心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离心,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 )
A.AB.BC.CD.D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详解】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原料中连续复制两次后,一共有4个DNA分子,其中两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是14N,为14N/14N-DNA,离心后在离心管的最上方,有两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为15N/14N-DNA,离心后位于离心管的中间,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3.(2023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图是DNA复制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DNA长链,两条长链之间的虚线代表碱基对。据图推断,子代DNA的长链中碱基序列通常相同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
【答案】B
【分析】DNA复制的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详解】DNA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在复制的时候分别以两条链作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复制,①②链互补,①③互补,那么②③就相同,②④互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2023高二下·黑龙江·学业考试)下列关于细胞中DNA 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精确的模板B.不需要酶催化
C.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B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B、DNA复制的条件是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A正确,B错误;
C、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分子中都包含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C正确;
D、DNA复制过程表现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D正确。
故选B。
15.(2023高一下·海南·学业考试)DNA复制时,首先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这个过程叫作解旋。然后以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新的子链,过程如图所示。这一过程体现出DNA复制的特点有( )
A.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B.边解旋边复制、全保留复制
C.完全解旋再复制、半保留复制
D.完全解旋再复制、全保留复制
【答案】A
【分析】DNA复制的条件有模板、原料、酶、能量、场所。
【详解】由图可知,亲代DNA解旋的同时,子代DNA在复制,子代DNA复制时是以亲代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所以这一过程体现出DNA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2023高一下·广东·学业考试)细胞内DNA的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C.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等,但不需要能量
D.两个子代DNA分子都由母链和新合成的子链构成
【答案】C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详解】A 、DNA复制过程表现为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A正确;
B、复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B正确;
C、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C错误;
D、两个子代DNA分子都由母链和新合成的子链构成,因此DNA复制过程表现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C。
(2023高二上·河北·学业考试)如图是某链状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图中⑧的名称是( )
A.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18.图中⑤⑥⑦的名称分别是( )
A.磷酸、含氮碱基、脱氧核糖
B.磷酸、含氮碱基、核糖
C.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D.磷酸、核糖、含氮碱基
19.图中DNA片段中有( )对碱基对,该DNA分子应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A.8,2B.4,2C.8,8D.4,8
20.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碱基通过④( )链接形成碱基对
A.磷酸二酯键B.肽键
C.氢键D.高能磷酸键
21.DNA复制开始时,在( )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A.分解B.消化C.促进D.解旋
【答案】17.A 18.A 19.B 20.C 21.D
【分析】图1中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④是碱基对,⑤是磷酸,⑥是胸腺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脱氧核苷酸链。
17.分析题图,⑤是磷酸,⑥是胸腺嘧啶,⑦是脱氧核糖,则图中序号⑧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正确。
故选A。
18.图中⑤⑥⑦是构成脱氧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单位,⑤是磷酸,⑥是含氮碱基,⑦是脱氧核糖,A正确。
故选A。
19.据图可知,图中有4个碱基对,该DNA分子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
故选B。
20.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正确。
故选C。
21.DNA分子双链打开需要借助解旋酶将氢键断裂,D正确。
故选D。
22.(2023高一下·辽宁·学业考试)在DNA复制过程中,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方式——全保留复制
B.原料——脱氧核苷酸
C.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D.模板——DNA的每一条母链
【答案】A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
【详解】A、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
B、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正确;
C、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正确;
D、DNA复制是以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D正确。
故选A。
23.(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C.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复制时先解旋再复制
【答案】D
【分析】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详解】A、DNA的单体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复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正确;
B、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因此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正确;
C、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中一条链为母链,一条链为新合成的子链,C正确;
D、DNA复制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
故选D。
24.(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不会参与该过程的物质是( )
A.模板和酶B.能量C.脱氧核苷酸D.tRNA
【答案】D
【分析】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详解】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模板是DNA的两条链,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有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tRNA不会参与此过程,tRNA参与翻译过程,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5.(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如图为DNA复制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糖核苷酸
B.亲本DNA复制的两条单链均是模板链
C.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D.DNA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C
【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
(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3)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详解】A、DNA复制以4种脱氧糖核苷酸为原料,A正确;
B、DNA复制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故亲本DNA复制的两条单链均是模板链,B正确;
C、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错误;
D、DNA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正确。
故选C。
26.(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1个DNA复制后会形成两个相同DNA,DNA的复制方式我们称为( )
A.全保留复制B.随机复制C.分散复制D.半保留复制
【答案】D
【分析】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DNA分子复制时,以两条母链作模板,合成的子链和对应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D。
27.(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细胞中的遗传信息能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复制。如图是DNA的复制示意图,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
A.半保留复制B.全保留复制
C.半保留或全保留复制D.半保留和全保留复制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作为模板链,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在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详解】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是原来的模板链,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8.(2023高一·湖南·学业考试)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20%,则该DNA分子中碱基胸腺嘧啶(T)占的比例为( )
A.10%B.20%C.30%D.40%
【答案】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DNA分子中,A与T配对,即在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量与T的数量相同,若碱基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20%,则该DNA分子中碱基胸腺嘧啶(T)占的比例也为20%,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9.(2022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过程不消耗能量
C.只在细胞核内进行
D.模板为一条母链
【答案】A
【分析】有关DNA分子的复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3、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详解】A、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正确;
B、DNA复制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DNA,DNA复制的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其次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DNA复制过程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作为模板,D错误。
故选A。
30.(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需DNA聚合酶参与B.DNA复制需ATP提供能量
C.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D.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C
【分析】DNA分子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3)方式:半保留复制;(4)产物:DNA分子。
【详解】A、DNA复制时,需DNA聚合酶参与,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脱氧核苷酸链,A正确;
B、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能为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提供能量,包括DNA复制,B正确;
C、DN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梅塞尔森的DNA半保留复制中,用15N标记亲本链,14N标记子代链,从而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
故选C。
31.(2022高一·湖南·学业考试)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B.复制过程中以DNA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
C.复制过程中碱基A与U配对,G与C配对
D.复制结束后,DNA分子的数量加倍
【答案】C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A正确;
BD、复制过程中以DNA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进行两个子代DNA的复制,复制结束后,DNA分子的数量加倍,BD正确;
C、DNA复制过程中存在A与T配对,G与C配对,不存在A与U配对,C错误。
故选C。
32.(2022高一上·广东·学业考试)人体内的DNA复制( )
A.采用半保留复制方式B.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和解旋酶D.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的分裂间期S期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通过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机制得以顺利完成。
【详解】A、人体细胞内的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个DNA,A正确;
B、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错误;
C、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和能量(ATP提供),C错误;
D、DNA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错误。
故选A。
33.(2022高二下·贵州·学业考试)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此过程不需要的物质是( )
A.解旋酶B.转运RNA(tRNA)C.脱氧核苷酸D.DNA聚合酶
【答案】B
【分析】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详解】DNA复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此过程中没有用到转运RNA(tRNA),B正确。
故选B。
34.(2022高一·四川·学业考试)下列有关DNA分子的结构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B.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
C.DNA分子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分子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解旋
【答案】D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是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参与DNA复制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详解】A、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DNA的两条链走向相反,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到5'-端,B正确;
C、DNA分子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C正确;
D、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需要的是解旋酶,不是DNA聚合酶,D错误。
故选D。
35.(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列不属于DNA分子复制基本条件的是( )
A.模板B.酶C.能量D.核糖体
【答案】D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基本条件包括:模板(DNA的两条链)、能量、相关酶、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等。
【详解】A、DNA分子复制需要亲代DNA分子为模板,A正确;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催化,B正确;
C、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DNA表达过程中进行翻译的场所,不是DNA分子复制的基本条件,D错误。
故选D。
36.(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若将一个大肠杆菌(DNA双链均被15N标记)放在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两代,则子代中含有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所占的比值是( )
A.0B.1/4C.1/2D.1
【答案】C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繁殖两代,由于半保留复制,子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共4个,其中2个DNA分子为1条链含14N、1条链含15N,另外2个DNA分子为2条链均含14N,则子代中含有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所占的比值是2/4=1/2,即C正确。
故选C。
37.(2022高二·内蒙古·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B.复制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复制特点为边解旋边复制D.复制场所只在细胞核中
【答案】C
【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A、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
B、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
C、DNA的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C正确;
D、真核细胞DNA复制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中,其次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细胞的DNA复制在细胞质中,D错误。
故选C。
38.(2022高一·吉林·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
A.DNA聚合酶B.DNA的两条模板链
C.解旋酶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D
【分析】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需要以DNA的两条模板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需要解旋酶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并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所以与DNA复制无关。
【详解】A、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合成子链DNA,A不符合题意;
B、DNA复制需要两条模板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B不符合题意;
C、解旋酶需要在DNA复制时进行解旋断开氢键,C不符合题意;
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与DNA复制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39.(2022高一·广西·学业考试)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液中繁殖1代,将子代大肠杆菌DNA离心。依据半保留复制的假说,能正确表示离心后试管中DNA位置的图示为( )
A.B.
C.D.
【答案】D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液中繁殖1代,得到的子代大肠杆菌的DNA中,一条链是原来的母链,含15N标记,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含14N的链,D正确。
故选D。
40.(2022高二下·贵州·学业考试)下列与DNA分子复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B.以核糖为原料
C.复制过程中不需要能量D.复制过程中不需要模板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A、从结果看,DNA复制产生的新DNA分子中,一条链为旧链,一条链为新链,说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
B、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故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
C、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能量,C错误;
D、DNA复制过程中需要DNA双链作为模板,D错误。
故选A。
41.(2022高一下·海南·学业考试)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核DNA复制过程的部分片段,其中b、c链是亲本DNA分子的双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的酶1是解旋酶,酶2是RNA聚合酶
B.图示体现了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图示母链与子链通过A—T、G—C碱基配对形成氢键的方式连接
D.DNA复制后,a链和c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一般相同
【答案】A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图中①是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使DNA双链解开,②是DNA聚合酶,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形成子链DNA,A错误;
B、结合图示可以看出,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
C、图示子代DNA中的母链与子链具有互补关系,二者之间通过A与T、G与C之间形成氢键的方式连接,C正确;
D、DNA复制后,a链和b链互补,c链和d链互补,b、c链为亲代DNA的两条链,二者为互补关系,即a链和c链均与b链互补,故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一般相同,D正确。
故选A。
42.(2022高一下·海南·学业考试)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有n个。若将一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2m-n)个胞嘧啶
B.该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共含有(3m-n)个氢键
C.细菌为噬菌体的增殖提供原料、酶、模板和能量等条件
D.该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3代,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1P:含32P=8:1
【答案】B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有n个,在DNA分子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该DNA分子中胞嘧啶的量为m-n,即该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m-n)个胞嘧啶,A错误;
B、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有n个,说明其中有A-T碱基对n个,G-C碱基对(m-n)个,则该DNA分子中氢键的数目为2n+3(m-n)=(3m-n),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其DNA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ATP、核糖体等,C错误;
D、若将一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细菌,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该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3代,形成的23=8个DNA分子中只有两个DNA分子含有32P,8个DNA分子均含有31P,而只含31P的DNA只有8-2=6个,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1P∶含32P=6∶2=3∶1,D错误。
故选B。
43.(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边解旋边复制
C.在细胞分裂期进行D.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答案】C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分子中都包含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A正确;
B、DNA复制过程表现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B正确;
C、DNA复制发生在间期,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为在间期发生的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DNA复制的条件是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D正确。
故选C。
44.(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 )
A.都含有32PB.少数含有32P
C.都不含有32PD.多数含有32P
【答案】B
【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用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详解】用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的原料(不含32P)由细菌提供,由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在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噬菌体含有亲代噬菌体DNA的模板母链(含32P),多数子代噬菌体不含32P。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5.(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某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27%,则胸腺嘧啶(T)占全部碱基的( )
A.23%B.27%C.13.5%D.54%
【答案】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 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C与G配对。
【详解】双链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A与T配对,据题可知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27%,则胸腺嘧啶(T)也占全部减基的27%,B正确。
故选B。
46.(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C.均在细胞核内进行D.产物是RNA分子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从一个原始DNA分子产生两个相同DNA分子的生物学过程。DNA复制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DNA复制发生在所有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中,是生物遗传的基础。
【详解】A、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以DNA的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形成新的DNA,A正确;
B、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C、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也可以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生物的拟核区进行,C错误;
D、DNA复制的产物是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47.(2024高一下·山东·学业考试)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模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 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 ,判断依据是 。
(2)将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按照分裂前后顺序进行排序: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1细胞 (填序号)中。
(3)图1中的细胞①~④分别属于图2中的 细胞类型。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复制的方式为 。
【答案】(1) ② 雌性 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 ②→③→④ ②
(3) a、a、c、b 半保留复制
【分析】图1中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1)图1中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动物为雌性。
(2)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分裂顺序为②→③→④。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细胞②中,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由图1可知,细胞①中的染色体有4条,核DNA8个,属于图2中的a,细胞②中的染色体有4条,核DNA8个,属于图2中的a,细胞③中的染色体有2条,核DNA4个,属于图2中的c,细胞④中的染色体有4条,核DNA4个,属于图2中的b。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合成的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
48.(2024·浙江)如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内链状DNA分子复制示意图,图2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需要的酶是 ,DNA复制过程是多个复制起点,其意义在于 。DNA复制所需模板是 。
(2)图1过程发生在图2的 (A.Ⅰ B.Ⅱ C.Ⅰ→Ⅱ D.Ⅱ→Ⅰ),一个细胞周期中,1个核DNA发生复制 次。图2中表示染色单体含量的是 。
(3)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发生图1过程后,每条染色体含有着丝粒 个,核DNA即图2中的 有 个。
(4)若将该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含被32P标记核DNA的子细胞数为 个,每个子细胞中含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有 个。
【答案】(1) 解旋酶、DNA聚合酶 提高复制速率 DNA的两条链
(2) C 1 c
(3) 1 a 8
(4) 2/两/二 4
【分析】图2分析:a代表核DNA、b代表染色体、c代表染色单体。
【详解】(1)从图1可以看出,DNA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这样可以提高复制速率。解旋酶能将双链DNA打开,作用于碱基之间的氢键,DNA聚合酶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DNA复制所需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模板、酶、原料和能量,其中模板是DNA的两条链。
(2)图1表示DNA复制,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数目加倍,形成染色单体;图2中c的数量是0,则a表示核DNA分子,b表示染色体,c是染色单体,故图1过程发生在图2的Ⅰ→Ⅱ中。一个细胞周期中,1个核DNA发生复制1次。
(3)一个精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着丝粒1个,核DNA即图2中的a,有8个。
(4)DNA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故若将某动物精原细胞(2n=4)的全部核DNA分子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的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则含被32P标记核DNA的子细胞数为2个,每个子细胞中含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有4个。
49.(2024·天津)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成DNA的复制方式是 ,此过程遵循了 原则。
(2)指出乙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1 ,7 。
(3)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其中A是 酶,B是 酶。
(4)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氢键数为 。
【答案】(1) 半保留复制 碱基互补配对
(2) 胞嘧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 解旋酶 DNA聚合酶
(4)3n-m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表示DNA复制过程,图乙表示DNA结构模式图,图甲中A表示解旋酶,B表示DNA聚合酶,图乙中1~4代表的物质依次为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和胸腺嘧啶,5表示脱氧核糖,6表示磷酸,7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表示碱基对,9表示碱基对,10表示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详解】(1)从甲图可看成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此过程遵循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过程的模板是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链。
(2)乙图中序号1表示胞嘧啶,7表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其中含有组成DNA的特有碱基。
(3)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因此B代表的是DNA聚合酶,而A是解旋酶,它们共同催化DNA复制过程。
(4)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A—T对m个,G—C对有n—m个,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则该DNA片段氢键数为2m+3(n—m)=3n-m个。
50.(2023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细菌繁殖速度很快,一般约20分钟分裂一次,按此速度计算,1个细胞10小时后可达10亿个以上,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细菌分裂同时伴随着DNA的快速复制。下图为DNA复制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产物为 分子,图中的 (a/b)链为DNA分子复制的模板。
(2)复制开始时,先需要 酶将DNA双链解旋,然后在其它酶的作用下,以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此过程 (需要/不需要)能量。
(3)DNA通过 (半保留/全保留)方式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答案】(1) DNA a
(2) 解旋 脱氧核苷酸 需要
(3)半保留
【分析】有关DNA分子的复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3、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4、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详解】(1)DNA复制产物为DNA分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为DNA分子复制的模板。
(2)DNA复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DNA复制是需要能量的。
(3)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51.(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在分裂前的间期
B.需要DNA聚合酶
C.需要消耗能量
D.子代DNA由两条新链组成
【答案】D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前的间期,A正确;
B、DNA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B正确;
C、DNA复制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子代DNA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因此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D错误。
故选D。
52.(2023高二·湖南·学业考试)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主要是 。
(2)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 。
(3)DNA复制的原料是 ,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还需要细胞提供
(4)DNA分子通过复制,将 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答案】(1)细胞核
(2)半保留复制
(3) 脱氧核苷酸 能量(或ATP)
(4)遗传信息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首先需要解旋酶将DNA双螺旋打开,为复制提供模板;然后需要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子链,该过程还需要ATP提供能量;子链与母链再螺旋化形成子代DNA分子。
【详解】(1)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进行。
(2)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乙、丙2个DNA分子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可见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3)DNA复制的产物是新的DNA分子,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还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或ATP)。
(4)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3.(2022高一·浙江·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科学家用不同放射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并开展相关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部,蛋白质没有进入。
材料二:根据同位素示踪的结果,新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5-溴尿嘧啶(BrdU)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似,能够替代后者与腺嘌呤(A)配对,掺入新合成的一条DNA链中。用Giemsa染料染色,含BrdU的脱氧核苷酸链着色很浅(浅蓝色),与母链的着色(深蓝色)明显不同,会出现色差染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的 分子,与细菌混合培养适当时间后,经 、离心,对标记物质进行检测,放射性主要出现在 (填“悬浮液”或“沉淀物”)中。
(2)材料二说明,DNA复制的方式为 (填“全保留”“半保留”或“弥散”)复制。
(3)依据材料二,将洋葱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跟踪观察其中一个细胞(2n=16)处于第1、2、3个细胞周期时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完善下表。
(4)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与DNA复制的关系是什么? 。
【答案】(1) DNA 搅拌 沉淀物
(2)半保留
(3) 16 16~32 32
(4)染色体复制包括组成染色体的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1)噬菌体主要由DNA、蛋白质组成,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由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2)由题意“根据同位素示踪的结果,新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可知,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第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由于DNA只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都只有一条DNA链含有BrdU,故呈深蓝色;第二个细胞周期,DNA进行第二次复制后,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均为一条单体DNA双链都含有BrdU,呈浅蓝色,另一条单体只有一条DNA链含有BrdU,呈深蓝色,因此第二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有32条染色单体时,16条呈深蓝色,16条呈浅蓝色, 所有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总数16×2=32条;第二个细胞周期结束后,不同细胞中含有的DNA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体和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体的数目是不确定的,假设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体都移向细胞的一级,那么经过第三次有丝分裂,在中期该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数为16;假设DNA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体都移向细胞的一级,那么经过第三次有丝分裂,在中期该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数为32,综上所述,第3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数在16~32之间,所有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总数16×23-16×2=96。
(4)染色体复制与DNA复制的关系是染色体复制包括组成染色体的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4.(2022高二·四川·学业考试)在真核生物中,DNA分子的复制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下图是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是 ,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 。
(2)DNA分子进行复制时,首先在 (填编号)的作用下,使DNA分子的双链解开,然后以解开的双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 为原料合成子链,进而形成新的DNA分子。
(3)DNA分子具有独特的 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答案】(1) 染色体 蛋白质
(2) ② 脱氧核苷酸
(3) 双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据图可知,①表示染色体,②表示解旋酶,③表示DNA聚合酶。
【详解】(1)图中①是由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表示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2)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进行复制时,首先在②解旋酶作用下,使DNA分子的双链解开,然后以解开的双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进而形成新的DNA分子。
(3)DNA能“准确”复制的原因: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DNA 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5.(2022高二·吉林·学业考试)下图是DNA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④表示 。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⑤与 交替相连。(填文字)
(3)⑦表示 。
(4)在DNA复制需要处理④,需要 酶。
(5)刑事案件侦破中常用的DNA指纹技术是利用DNA分子具有 来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答案】(1)氢键
(2)磷酸
(3)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解旋
(5)特异性
【分析】根据图中某个DNA双链分子片段,①表示胸腺嘧啶,②表示胞嘧啶,③表示A与T之间互补的碱基对,④代表G与C之间形成的氢键,⑤表示脱氧核糖,⑥表示磷酸基团,⑦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详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④代表G与C之间形成的氢键。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图中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⑤与⑥磷酸交替相连。
(3)据图可知,⑦是由一分子的②胞嘧啶和一分子⑤脱氧核糖和一分子⑥磷酸基团共同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据图可知,④代表G与C之间形成的氢键,DNA复制的过程中,需要对DNA进行解旋,因此作用于④氢键的酶是解旋酶(打开氢键)。
(5)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DNA指纹技术是用于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生物材料来为破案提供证据,其原理是利用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考点0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只存在于正常细胞中B.都位于染色体上
C.都蕴藏遗传信息D.都只影响一个性状
【答案】C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主要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也含有基因,A错误;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上的DNA没有形成染色体,但也有基因,B错误;
C、基因上碱基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所以基因都蕴藏遗传信息,C正确;
D、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个性状,D错误。
故选C。
2.(2024·湖北)高等生物中,基因的本质是( )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
C.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
D.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答案】A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DNA 是绝大多数高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是 DNA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表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024高二下·广东·学业考试)下列概念关系,层次由小到大的是( )
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基因→脱氧核苷酸→DNA→染色体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B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小到大依次是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2024高二下·广东·学业考试)为确定某人的生物学身份,可检测其血液中的( )
A.氨基酸
B.核糖核酸
C.脂肪酸
D.脱氧核糖核酸
【答案】D
【分析】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可据此特点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详解】确定某人的生物学身份,可利用每个个体中有特异性的物质来确定,血液中有特异性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氨基酸、核糖核酸和脂肪酸不具有特异性(或个体差异性),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2024高二下·陕西·学业考试)研究表明,人类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却携带有几万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染色体只由基因构成
【答案】A
【分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详解】A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A正确;B错误;
C、细胞质基因不存在于染色体上,C错误;
D、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错误。
故选A。
6.(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 )
A.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B.脱氧核苷酸种类的多样性
C.碱基种类的多样性
D.脱氧核糖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组成DNA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的多样性,DNA因而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A、4种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构成了DNA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脱氧核苷酸种类只有4种,B不符合题意;
C、构成DNA的碱基只有4种,C不符合题意;
D、脱氧核糖只有一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对真核生物而言,基因是指( )
A.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能控制生物性状的染色体片段
D.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或RNA片段
【答案】B
【分析】对于细胞生物和DNA病毒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因此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详解】对真核生物而言,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3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进化很快的RNA病毒,它的基因在( )
A.蛋白质分子上B.DNA分子上
C.RNA分子上D.多糖分子上
【答案】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
【详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甲型流感病毒是RNA病毒,它的基因在RNA分子上,C正确。
故选C。
9.(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B.红宝石眼基因与棒状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C.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的遗传信息相同
D.白眼基因与截翅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X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A正确;
B、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同一条染色体不同位置的基因称为非等位基因,红宝石眼基因与棒状眼基因不属于等位基因,B错误;
C、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控制着不同的性状,其遗传信息不相同,C错误;
D、白眼基因与截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
10.(2022高一·四川·学业考试)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人体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D
【分析】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有:(1)基因一般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一条或两条DNA。(3)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真核生物中DNA大多数在染色体上,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有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一条或两条DNA,故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C正确;
D、人体细胞中的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质基因不在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11.(2022高一下·黑龙江·学业考试)新冠病毒(RNA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
A.蛋白质B.核苷酸C.DNA片段D.RNA片段
【答案】D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因此也可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在高等生物中,基因通常是( )
A.DNA片段B.蛋白质片段
C.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有遗传效应的蛋白质片段
【答案】C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在高等生物中,遗传物质为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染色体、碱基、基因和DNA之间结构层次关系的是( )
A.B.C.D.
【答案】A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的脱氧核糖组成,因此染色体、碱基、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结构层次关系是染色体>DNA>基因>碱基。
故选A。
14.(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B.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C.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D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遗传、变异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以受多个基因的控制。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但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DNA,也含有基因,A错误;
B、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
C、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有一对多,也可以多对一,C错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遗传变异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D。
15.(2023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是具有遗传效应的多肽链
D.可以对基因进行编辑
【答案】C
【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基因主要存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错误;
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可以对基因进行编辑,D正确。
故选C。
16.(2023高二下·黑龙江·学业考试)人类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
A.DNA 片段B.RNA片段C.多肽片段D.多糖片段
【答案】A
【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且基因是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DNA储存遗传信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2023高一下·海南·学业考试)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结果表明,所测定的24个DNA分子上的碱基对约为31.6亿个,基因数约为2万个,其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不超过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D.一个基因中含有多个碱基对
【答案】B
【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2 条常染色体+X+Y,共24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详解】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组成的,所以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A正确;
B、DNA分子未复制之前,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B错误;
C、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
D、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之中,所以一个基因中含有多个碱基对,D正确。
故选B。
18.(2023高一·湖南·学业考试)关于真核生物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答案】C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A、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故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
D、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正确。
故选C。
19.(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与其染色体数目相比,前者要后者( )
A.等于B.多于C.少于D.没有可比性
【答案】B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所以每种生物基因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其染色体的数目,B正确。
故选B。
20.(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基因的本质是( )
A.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单链DNA片段
D.蛋白质片段
【答案】B
【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部分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详解】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部分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故选B。
21.(2023高一·湖北·学业考试)细胞的遗传信息指( )
A.DNAB.RNA
C.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D.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
【答案】C
【分析】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详解】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故选C。
22.(2023高二·江苏·学业考试)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质是( )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
C.DNA片段D.氨基酸片段
【答案】A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A、真核生物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A正确;
BD、氨基酸片段没有遗传效应不是基因,BD错误;
C、若是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不是基因,C错误。
故选A。
23.(2022高一下·河北·学业考试)下图是果蝇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一条X染色体上具有多个基因
C.截翅基因和短硬毛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D.棒状眼基因和白眼基因控制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D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X染色体上具有多个基因,B正确;
C、据图可知,截翅基因和短硬毛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是非等位基因,C正确;
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棒状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因此它们控制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D。
24.(2022高一·湖南·学业考试)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基因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
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基因的特异性
【答案】A
【分析】对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详解】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对于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对于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一段RNA,A错误;
B、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B正确;
C、不同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
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基因的特异性,不同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故选A。
25.(2022高二·吉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其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C.基因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病毒没有基因
【答案】A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详解】A、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叫做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错误;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也含有基因,D错误。
故选A。
26.(2022高二下·贵州·学业考试)对于含有DNA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指( )
A.氨基酸序列B.核糖核苷酸序列
C.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DNA分子上全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C
【分析】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或RNA片段。
【详解】A、氨基酸序列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不具有遗传效应,A错误;
B、核糖核苷酸序列是RNA多样性的原因之一,针对含有DNA的生物来说,其不具有遗传效应,B错误;
C、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针对含有DNA的生物来说,属于基因,C正确;
D、DNA分子上全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其中包含了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错误。
故选C。
27.(2022高二上·福建·学业考试)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
A.多糖B.蛋白质C.DNA片段D.RNA片段
【答案】C
【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属于基因但属于DNA的一部分。
【详解】对绝大多数生物(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故选C。
28.(2022高一·湖南·学业考试)基因是遗传与变异中的重要概念,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指( )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脱氧核苷酸序列C.氨基酸序列D.核苷酸序列
【答案】A
【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详解】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序列中,即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故选A。
29.(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遗传效应B.是4种碱基的随机排列
C.能够储存遗传信息D.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分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就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性状。
【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不是随机排列,B错误;
C、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正确;
D、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B。
30.(2022高二·云南·学业考试)基因通常是指( )
A.氨基酸序列B.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脱氧核苷酸长链D.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答案】B
【分析】基因是通常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详解】DNA上分布着许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故选B。
选项
科学家
成就
A
孟德尔
发现基因分离定律
B
摩尔根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艾弗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赫尔希和蔡斯
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第1次分裂中期
第2次分裂中期
第3次分裂中期
每个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数
0条
① 条
② 条
所有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总数
0条
③ 条
96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备战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zip,文件包含专题12生物的进化原卷版docx、专题12生物的进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基因的表达-备战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zip,文件包含专题10基因的表达原卷版docx、专题10基因的表达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备战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zip,文件包含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原卷版docx、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