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大单元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下课件PPT+单元教案+分层练习+单元测试卷+综合测试卷整套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教案,共9页。
《青藏地区》一、单元主题二、单元目标与内容三、单元知识框架四、单元内容情境设计五、单元教学评价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为“青藏地区”。核心主题:本单元的核心主题是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自然特征与农业、高原湿地——三江平原等两个方面的内容。本单元从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入手,涉及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自然环境等知识点,然后介绍了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对河流、自然资源以及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优缺点以及解决措施;紧接着介绍了高原湿地——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以及保护三江源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从知识的结构来看,属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三江源作为高原湿地跟青藏地区“高寒”的气候特征密不可分,但也具有地区的发展差异性。因此本单元的的讲解可以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来讲解青藏地区。二、目标与内容2.1课标要求和素养目标本单元一共涉及2条课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2学习目标目标一: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目标二: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目标三: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并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目标四: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色。目标五: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目标六: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目标七:知道河流探源的原则和方法。目标八: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2.3单元整体设计构想本单元设计两个专题专题一 自然特征与农业专题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5单元整体构想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包括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在知识结构上,从青藏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入手,讲解青藏地区“高寒”再自然环境的共性,再讲解南方地区的三大地形区的区域和经济差异。2.6课时安排专题一 自然特征与农业(2课时)专题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课时)三、单元知识框架四、情景与任务(课程设计)专题一 中国在世界中情景创设:呈现丁真的图片,丁真的家乡就在青藏,让我们这节课跟丁真一起走进他的家乡。青藏地区在哪里?呈现图9.3青藏地区的地形,总结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横断山脉以西。范围: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承接:丁真家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自主学习:1.地形和地势: 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地形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地势有何特点?2.河流:青藏地区是哪些河流的发源地?3.气候: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什么气候?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地形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势特点:高。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征是冬冷夏凉。同纬度的两地相比,拉萨的气温年较差比较小 ,日较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更长,太阳辐射强。承接:呈现青藏居民的图片问:在旅途中遇到当地的居民的这些特点与当地哪方面的自然条件有关?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高原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藏袍:海拔高,空气稀薄,日较差大呈现中国太阳辐射分布图以及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说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合作交流: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前往青藏,出发前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氧气:提供氧气,因为这里空气稀薄,缺氧。棉袄:御寒,因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日温差大。墨镜、防晒霜、帽子:防紫外线,因为这里光照强,太阳辐射强烈,为避免皮肤受到伤害。承接:丁真带着我们欣赏了美景,介绍了青藏地区的美景。介绍: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原始的自然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承接:丁真还带我们吃了很多青藏的特色美食,青稞酒、糌粑、手抓肉、酥油茶等,藏民们的饮食反映了他们的农业部门是?答:河谷农业和高寒牧区。合作交流:青藏地区的畜牧业问题设置:(1)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有?(2)主要的牧种有哪些?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1)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2)牦牛、藏绵阳、藏山羊、河曲马承接:其中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1)牦牛毛长皮厚,可以防御寒冷的侵袭;(2)体型较矮,腿较短,适合在高原奔跑合作交流: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问题设置:(1)青藏地区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2)为什么?(3)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4)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湟水谷底和雅鲁藏布江谷地。(2)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水量充足。(3)(4)青稞、小麦、豌豆等承接:同学们在一路上还看到了青藏地区的房屋特点是:牧民一般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农区和城镇多见碉房,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课堂总结:主题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情景创设】呈现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就是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位于哪里?呈现图9.17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总结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位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呈现图9.17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找出三江源是哪三江?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三江源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介绍: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呈现: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为什么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却能成为“中华水塔”呢?呈现图9.19,黄河源区的水系图,提问:黄河源区有这么多源流,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小组活动:黄河源头问题设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是 ?你认为黄河的源头是约古宗列曲还是卡日曲? 判断的依据是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河流唯远,流量唯大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根据河流流量最大的原则,卡日曲大;而且,卡日曲的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呈现视频,三江源地区怎么了?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问题: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场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虫鼠猖獗问:导致的这些的问题的原因以及具体解决措施问: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有哪些?①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②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③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学以致用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黄河、长江水源难以为继,水量大大减少,多项水利功能可能下降,为中下游地区提供水源能力减少,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过去时而断流的黄河可能再度发生断流现象。2.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进入大江大河的水量时间变率增大,可能出现和加剧旱涝等水文灾害,进入大江大河的水质可能有变化,如泥沙含量大大增加,沉积、淤浅河道、湖泊,这些水体的调蓄功能下降,泄洪能力减弱,也可能会加剧旱涝灾害;影响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生活等。课堂小结五、单元教学评价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学会描述青藏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特征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及不利的自然条件。人地协调观:分析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地理实践力:学会利用资料探讨青藏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综合思维: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地理实践力:知道河流探源的原则和方法。人地协调观: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自然特征与农业能够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其“高寒”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回答问题、学案完成情况及后期作业评价。高原湿地——三江源能够结合图文资料描述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能解释其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能说出保护三江源的原因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和保护的措施。回答问题、学案完成情况及后期作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