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第1页
    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第2页
    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第3页
    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展开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总体说明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围绕“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开展探究活动。安排了“植物的一生”、“翩翩雌与雄”、“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6个活动。“植物的一生”:根据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发现植物生长变化规律。“翩翩雌与雄”:教材以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条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对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究方式以接受式探究为主。“位置与运动”: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素;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力与运动”:首先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然后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物质的变化”:首先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渗透化学变化的概念;最后,综合前面所学进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守恒的原理。“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回顾本学期整理资料的活动,归纳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激励学生在后继的探究活动中继续应用这些方法整理信息。本册教材在学生原有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能力。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利用资料卡整理观察信息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折线图、条形图等方法整理信息。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数据,从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二、教材整体结构对于“生命世界”的探究,教材将认知目标从四年级上册了解“多样的生物”提升到认识“生命的共同特征”。技能目标从搜集信息拓展到整理信息。教材采用发现式探究方式指导学生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同时结合接受式探究的方式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不同方式。对于“物质世界”的探究,教材引导学生从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提升到观察描述物体的变化。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充分发挥科技史的作用。科技史是本套教材的凸现特点,本册教材有效的利用科技史资料充分发挥科技史的作用,达到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的目的,同时激励学生开展主动接受式探究的兴趣。科技史的呈现方式、功能、内容详见附表1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图片的激趣作用。如:辣椒生长过程图片激励学生继续种植辣椒,使其开花结果。①、图片的指导作用。如:利用扦插柳枝的过程和方法图,指导学生学会扦插,用扦插的方法种植植物。③、图片提供丰富的研究内容。如:利用出租车的运动情况图,引领学生学会如何描述运动。3、教材在观察、体验、实验、描述等方面安排的内容较多。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了种植活动、游戏活动、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用语言或图片准确的描述活动中的观察、体验,并且学会用折线图、条形图整理观察、体验中所获得的数据。4、重视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滥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对克隆技术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讨论等活动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教材的呈现方式: 三、技能方法训练1、两种探究方法基本教学过程的区别科学探究学习方法应包括两种方式,即发现式探究方法及接受式探究方法。我们的学习方法可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类:可理解为: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主动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直接获取事实。探究顺序包括:获取事实—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得出结论接受式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主动接受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中间接获取事实。探究顺序包括:获取事实—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得出结论接受式探究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接受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把它变成验证自己假设结论的事实依据,从而建立自己的正确认识。 它与接受式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学习的位置,并具有主动探求接受的内驱动力。“整理信息”为本册的能力训练重点在四年级上册以“搜集资料”为能力训练重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整理信息作为能力训练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折线图、条形图整理数据,并指导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数据,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如图所示:观察得出结论发现规律整理数据获得数据实验搜集资料阅读湘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探究能力要求详见附表2四、附表 表1 四年级下册科技史的呈现方式、功能、内容细目表  表2 湘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探究能力要求表3 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 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在教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身边的植物”一课书,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植物生活的秘密”这一单元。此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身边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能够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大器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以辣椒为例,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数据等研究活动,引领学生亲历种植植物的过程,使学生对植物的一生建立感性认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为下一单元“生生不息”中有关植物繁殖的学习做好铺垫。需要说明的是种植辣椒只是教材提供的一个范例,根据各地地域的差异教师可以选择更适合本地栽种的植物品种开展探究活动。本单元包括“播撒希望的种子”、“小苗快快长”、“开花结果”3课书。“播撒希望的种子”一课从观察种子的共同特征、研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开始,指导学生播种,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小苗快快长”一课指导学生在管理幼苗的同时,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学会用曲线图整理数据;“开花结果”一课,在学生继续管理幼苗使其健康成长的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学会用统计图整理观察数据。在本课结束之后学生将对植物的一生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本单元的种植、观察活动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才能完成,因此,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由于南北地域气温差异大,种子萌发的时间与幼苗的生长速度不同,因此可根据当地地域条件与其他单元穿插教学。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因重复观察而降低学生的观察兴趣,本单元中部分观察内容可以与第2单元中“花开花落为哪般”一课的观察内容整合(祥见下文)。单元页以一棵完整的植物作为背景,配合种子萌发过程的图片,以两句学生熟知的古诗,向学生介绍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一支精妙的笔┄┄”、“一棵细敏的心┄┄”向学生暗示本单元主将通过观察、记录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本单元大约需要5~6课时。1 播撒希望的种子本课是研究“植物的一生”的起始课。学生的研究兴趣是否浓郁、种子的萌发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的开展后面的研究活动。因此,本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包括“搜集并认识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播种”、“观察种子破土而出”4个活动。“搜集并认识种子”通过搜集种子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使学生了解种子的共同特征。“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利用对比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种子萌发条件。“播种”指导学生依据种子所需要的萌发条件把种子种到土壤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激励学生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种植、观察、记录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2.会利用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 会正确播种,使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资料、高大种子植物与其种子的对比图片、某种植物的果实;浸泡过的种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适宜本地栽培的一种植物的种子。学生准备:不同植物的种子、花盆、透明玻璃杯。课时分配建议本课教学时间建议为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与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3与活动4的教学。  教学导入课前教师给同学布置了搜集种子的任务,本节课可以从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引入教学。活动1 搜集并认识种子认识种子包括:认识种子的多样性、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两部分。认识种子的多样性。学生课前搜集到各种各样的种子,在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搜集的种子时,学生能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⑴ 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实物等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能结出香甜的果实、甚至能够顶动沉重的石板钻出地面。激发学生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的兴趣。⑵ 观察大豆的种子。在观察大豆种子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解剖、观察方法,以免在解剖的过程中破坏胚的完整性,影响观察效果。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猜想种子内部的每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为观察种子萌发过程奠定兴趣基础。  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重新设计记录表。例如: 注意:记录表的最后一部分可以在学生观察种子萌发活动之后填写教材中并没有介绍胚的各部分名称,因此了解胚的各部分名称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胚,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种子的兴趣。③观察其它植物的种子。其他种子里面有相同的结构吗?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胚比较大的种子请同学分组观察。最后总结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活动2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上一个活动中学生对胚的各部分将发育成植物的哪一种器官进行了猜想,那么猜想是否正确呢?可以利用种植的方法验证。与此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教材出示了在不同环境下的种子:一号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但是没有水;二号种子浸在水中但是隔绝了空气;三号、四号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环境中而且都能接触到新鲜的空气,但是三号放置在常温下,四号放置在寒冷的温度下。四种不同的环境暗含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对比实验是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比较只有空气、只有水、又有空气又有水三种环境哪种环境适合种子萌发;第二组对比实验在同时具备空气和水的条件下,比较温度对种子萌发条件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依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处理本环节的教学内容。1、教师指导法。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第3页出示的4种不同萌发条件的图片。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每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分别具有什么条件;再组织学生猜想哪个培养皿中的种子能够萌发;最后组织同学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2、学生探究法。先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种子的萌发条件;再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组织同学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处理本环节教学内容,最后都应组织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条件。建议教师把总结环节安排在“播种”活动之前。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活动3 播种教材第4页提供了播种过程图片。其中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先依据自己的经验介绍播种过程,再依据教材第4页提供的图片补充完善播种过程,最后组织学生亲自把植物种子播种到花盆里。种植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播种时我们是怎样为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的?活动4 观察种子破土而出当播种完种子之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怎样才能知道种子在土壤里发生的变化呢?经过讨论,希望学生能提出把种子种在透明玻璃杯里的方法。教师还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在萌发过程中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发育成植物的哪一器官,完成活动1的记录表格,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特别提醒:在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评价建议  1.能否仔细的观察胚,并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2.能否持续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好观察记录。  3、能否让自己种植的植物种子顺利萌发。课程资源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哪几个条件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要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有些种子还需要光。1、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种子只有吸收一定数量的水分才能萌发。其原因如下;水分能软化种皮,增强种皮透性,有利于种子内外气体的交换,促进幼胚的呼吸和有利于种胚根突破种皮;使原生质由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使酶活性增强,代谢加快;水分参与种子内物质的转化和运输;还有利于细胞分裂与伸长,促进胚生长;使结合型植物激素转化为游离型,调节胚的生长。种子吸水产生的压力也有利于胚根突破种皮。一般来说,淀粉种子的最低需水量低些,为30%~70%;蛋白质种子要求的最低需水量高些,在110%以上,种子萌发时如水分不足,会造成萌发时间延长,出芽率下降;芽苗生长瘦弱。2、温度: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因为温度影响种子吸水,气体交换和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代谢和胚的生长,影响种子萌发的温度,可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为种子萌发温度三基点。3、氧气:种子萌发是非常活跃的生命活动,需要呼吸作用不断地供给能量和物质合成的原料。因此,氧气成为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种子萌发期间供氧气不足,则会导致无氧呼吸,一方面贮藏物质消耗过多过快,另一方面产生酒精引起中毒。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需氧量不同,一般作物种子需要空气含氧气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脂肪较多种子比淀粉种子要求更多的氧气若空气含氧气量下降至5%以下时,多数作物种子不能萌发,但也有些植物种子(如马齿苋和黄瓜)在含氧气量降到2%时仍可萌发,而水稻种子对缺氧有特殊的适应本领,可在无氧条件下萌发,不过,缺氧时其秧苗生长不正常。4、光: 光对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但有些植物如苜蓿,烟草,胡萝卜等种子的萌发则需要光,称为需光种子。相反,有些植物种子如茄子,番茄,苋菜,瓜类等种子的萌发在光下受抑制,称为嫌光种子或喜暗种子。但是,某些种子需光与嫌光并不绝对,常常与环境条件变化和种子内部生理状况有关。需光种子的萌发受红光(波长660nm)促进,被远红光(波长730nm)抑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的方法  取量杯两个,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  1.将较硬的塑料片分别按量杯中部和较上部的直径剪成大小不同的圆片,用锥子或细打孔器在圆塑料片上扎或打一些小孔。  2.将若干玉米种子放入量杯底部。  3.用镊子夹住较小的圆塑料片,并将它放到量杯的中部位置,要求放平;然后放若干玉米种子在较小的圆塑料片上。  4.注入清水,直到淹没较小塑料片,并使玉米浸泡在水中一部分。  5.放较大塑料圆片在量杯上部,并放上若干粒玉米种子。  6.按以上方法再做一个,然后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5℃),一周左右即可看到结果。参考网站  http://ymc.zwkf.net/XXLR1.ASP?ID=10090  http://hyichun.xinwen365.com/biobox/zw/h014_096.htm参考书目 《种子生理研究》 2 小苗快快长种子萌发之后,将继续长大。在小苗的生长过程中如何保持学生照料植物、观察植物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生长规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材设计了“小苗快快长”一课。本课安排了“观察小苗的生长”、“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2个活动。“观察小苗的生长”通过管理植物、观察植物、记录、整理植物生长数据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生长规律;“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通过观察室外植物生长证据的活动激发学生继续照料植物、观察植物的兴趣。发现植物生长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保持学生较长期照料植物、观察植物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能够管理好自己种植的植物,使其健康成长。2.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数据。3.学会用绘制曲线图的方法整理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小苗生长数据发现小苗生长规律。教学建议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尺子课时分配建议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完成。教学导入本课可以从交流种子萌发过程的记录引入教学。在全面认识种子萌发过程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猜想和事实是有差距的。活动 观察小苗的生长观察小苗的生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教学应该做到课上指导与课下观察相结合。1.课上指导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内容。其次,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方法。教材第6页出示的观察方法是用直尺测量小苗的高度,用绘图纸(网格纸)测量叶子的大小、宽窄。最后,提醒大家观察的同时要记录观察数据。课下观察、记录由于观察、记录需要学生回到家里主动完成。如果给学生规定观察时间,会使这项趣味活动变成学生的课业负担,挫伤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教师不能预测小苗生长过程中何时发生阶段性的变化,提前规定观察时间会使学生失去良好的观察时机。如果把整个观察阶段都交给学生最后总结,很可能有大部分同学没有完成观察任务。基于以上原因,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同时栽种一盆小苗,当小苗生长到某一阶段后,教师提醒同学观察、记录、交流小苗的生长数据。其余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观察。特别提醒:整理数据的活动可以在小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开花结果之前,结合本单元第3课内容进行教学。拓展 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教学到此环节时,正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之时,校园中的植物可能长出了新的枝叶,可能长高了、长粗了,甚至有的植物可能长出了花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可以使学生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激发学生继续照顾植物观察植物的兴趣。由于此环节要把学生带出教室,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很重要。此外,教学前教师应该提前到操场观看地形,给每个小组安排好观察场地,以便每一个学生都有合适观察的角度。 评价建议1、能否让自己种植的小苗健康成长。2、能否定期观察小苗,并做好观察记录。课程资源观赏辣椒栽培技术   环境条件要求    观赏辣椒喜温、怕霜冻、忌高温。果实发育最适合的温度为25~28℃。属短日照植物,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光照不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结果率,高温干旱强光直射易发生果实日灼或落果。结果期要求干燥空气,雨水多则授粉不良。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方式     辣椒栽培春播为1~2月中旬,秋播为8~10月。辣椒种子用50~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取出用清水浸种3~4小时,捞起后用干净的湿布包好置于25~30℃的温度下催芽或利用炉灶的余温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当幼苗长至17~20厘米,具有6~8片真叶可移栽定植。     作为观赏用的辣椒通常采用槽式基质栽培或盆栽,槽式基质栽培是利用红砖砌成简易栽培槽,槽底部铺有薄膜,把槽内基质与土壤隔开,槽宽74~125厘米,双行植,定植株行距为30~50厘米,每亩植3000~3500株。盆栽则每盆定植1株健壮的苗。栽培基质可用煤渣、锯未屑、珍珠岩、菇泥、蔗渣、椰糠、细沙、中药渣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基质,如9份煤渣加1份锯末屑,6份蔗渣加4份煤渣(体积比)等。倘若土栽,则应采用深沟高畦,一般畦高25厘米左右,畦宽1.3~1.6米(包沟),双行植。 2、病虫害防治 观赏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和白粉虱等。观赏辣椒的病虫害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这里只介绍一种家庭种植观赏蔬菜出现虫害时的防治方法,即可用家用杀虫气雾剂直接喷杀害虫,防效明显。 参考书目《光与植物/神奇校车第二辑》 (美)乔安娜.柯尔,(美)布鲁斯.迪根 参考网站http://www.lnnzy.ln.cn/kejian/nyx1/ZWSZYHJ~SY.htm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5825802.html3 开花结果植物在一天天长大马上就要进入开花结果的阶段,顺应植物生长变化规律,教材安排了“开花结果”一课书。教材通过“花的记录”、“观察果实”两个活动,激发学生继续管理植物、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并学会用画统计图的方法,整理观察数据,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同一株植物花和果实的数量规律(果实少于花)。通过“数种子”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延续。教材最后设计了“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一个活动,通过整理和交流自己的种植记录,全面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教材还提出了“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这一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植物的生命过程是有区别的,感受不同植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能够管理好自己种植的植物,使其顺利的开花结果。2. 能够认真观察、记录花和果实的生长过程。3. 会用统计图整理数据。4. 能够利用网络、书籍等工具搜集有关植物一生的趣闻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发现同一株植物花和果实数量的关系。2、知道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植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教学建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植物一生趣闻的资料。切开的辣椒、镊子、手套、白纸学生准备:植物生长过程记录单。课时分配建议本课建议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2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活动4、拓展活动的教学。教学导入在第2课之后,学生开始独立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变化。本课可以从交流、整理小苗的生长数据引入教学。交流数据。在交流数据之后学生会发现,每个人记录的数据都不一样。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提出问题:虽然数值不一样,但是小苗的生长过程是否存在相似的规律呢?绘制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是日期,也就是小苗生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纵轴是生长高度。由于教材提供的绘制曲线图的表格横轴只有20个小格,所以在绘制曲线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小苗生长时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个小格代表几天,然后再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测量数据填写在曲线表中。寻找规律。小苗生长的总规律应该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高度逐渐升高。如果仔细观察可能还会发现许多细小的规律,例如:生长速度的规律。对于生长规律的内容只要有道理教师就应该认同,重点是经历一个寻找规律的过程。活动1、2 花的记录、观察果实 此教学环节又将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观察阶段。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记录能力,但是由于前面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学生观察兴趣开始下滑。在教学此环节时激发学生持续观察的兴趣是教学的难点。观察花主要包括观察花蕾的变化和花的数量;观察果实主要包括观察果实的着生位置与果实的数量。教学此环节时仍然需要采取课上指导与课下独立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课上要使学生明确观察内容,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持续观察、继续种植植物的兴趣。用目标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已经开花、结果植株的实物或图片,激励学生精心照料自己的植物,使自己的植物也能开花结果。用问题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已经开花植物的实物或图片,请同学猜想:植物的果实可能会生长在植株的什么地方呢?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自己的猜想。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精心的照料自己的植物,认真地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用评价的方法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可以在年级内设立“观察信息交流园地”,鼓励学生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形式在第一时间内粘贴自己观察结果。教师还要掌握观察时机,在辣椒开花结果的关键阶段应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对于用统计图整理数据的教学应安排在观察完植物开花结果之后进行教学。绘制完统计图之后还要组织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花和果实数量的关系。 本教学环节中观察花蕾的变化、观察辣椒的着生位置两项观察活动可以结合第2单元“花开花落为哪般”一课中的观察“花蕾的变化”、“观察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活动结合进行。活动3 数种子通过数种子的活动主要使学生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延续。活动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活动后要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活动4 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本环节是整个单元的活动总结。通过整理、交流观察记录的活动,学生将全面地了解植物的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此环节的教学可以采取小组交流——大组汇报——归纳总结的程序开展教学活动。拓展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与同学交流教学此环节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一些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上阅读感受到不同植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激发学生继续了解植物一生趣闻的兴趣。评价建议在整理植物种植记录的活动中,能否借助自己的观察记录描述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课程资源植物也会“身体不适”人在生病的时候不一定都发烧。而只要发烧,那就是有病的讯号,那就应当找寻发烧的原因,千万别延误了医疗。科学家发现,植物也会“发烧”。有趣的是植物的发烧通常也表明它有病了。譬如,不少农作物的体温只比周围的气温高2~4℃,若是更高,就表明它出了问题了。是什么原因引起植物发烧的呢?科学家仔细观察后发现,植物的病害往往先损害根部,这就影响根对营养的吸收,营养不足会引起发烧。植物因缺水而“渴”得厉害的话,也会发起烧来。实验表明, 有病害的植物叶子比正常的植物叶子温度要高3~5℃。通过观测植物的体温,我们就能根据实际情况,该浇水时浇水,该治病时治病,以便让植物能健康地成长。植物不仅会发烧,还会“出汗”。在夏日的早晨,我们会在许多植物的叶子上看到流出的滴滴汗珠,亮晶晶的,犹如光芒四射的珍珠一般。许多人会说,难道这不是露水吗,怎能把露珠当汗珠呢? 其实,露水固然有,但植物的汗水也是名副其实的。白天,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着,既要进行气体交换,也要不断蒸发出水分。可到晚上,气孔关闭了,而根仍在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过剩的水从衰老的、失去关闭本领的气孔冒出来,这种现象,植物学上就叫做“吐水”。除此之外,植物还有一种排水腺,叫它“汗腺”也可以。这里也是排放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渠道。  植物的“汗”一般在夏天的夜晚流出,有时在空气潮湿、没有阳光的白天也会出汗。化验一下就知道,植物的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它物质,它与露水是有区别的。植物的吐水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排出150滴左右的水,一片老叶更能排出190滴左右的水,水稻、小麦等的吐水量也较大。如果说植物的发烧通常是病理现象的话,那植物出汗却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为了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是为了使植物能正常生长。 能调节味觉的“神秘果”在西双版纳热带丛林里有一种很不起眼的野果,其味道平淡无奇,也就没有什么食用价值。但是嚼过这种果子之后,再去吃其他任何水果,即使又酸又涩的生果,味道会变得甘甜如饴。所以当地人称这种果子为“神秘果”。植物王国珍闻趣事谁能想象得出,对38种水果的研究表明,鳄梨是含热量最高的水果,每100克果肉中含163千卡热量。它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2.2%的蛋白质。 热量最低的是黄瓜,每100克果实中含有16千卡热量。 寿命最长的植物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的“纯系之王”,估计它的年龄为1.17万年,它是已知的木馏油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 生长在美国沃萨奇岭的杨树是最大的植物,仅一颗树的根系就在方圆43公顷土地内延伸,一棵杨树的重量就达约6000吨。 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的水下269米深处发现了长在地球最深处的植物,它们是生长中的一些栗色海藻,尽管在那里阳光消失了99.9995%。 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花卉,是1955年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加梅德山上发现的,花卉长在海拔6400米处。 在南非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世界上根扎得最深的植物——野生无花果树,它的根系延伸到地下120米深处。 一种名叫冬黑麦的植物在0.051立方米的土地内长出的须根,总长度达622.8公里。 最原始的花卉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块化石上发现的,估计它是1.2亿年前的花卉。由这种花卉(与现代植物黑胡椒相似)演变而来的被子植物,有两片叶子和一朵花。 花朵最大的植物是寄生的臭百合花,花朵的直径为91厘米,花瓣的厚度为1.9厘米,一朵花的重量为11公斤,在东南亚的热雨林里,这种百合的生长依附于黑海。 生长得最快的花卉植物在英国发现的。属于西洋丁香家庭的一种植物,在14天的时间里长了3.65米,也就是说,每天长254毫米。 开得最慢的的花是1870年玻利维亚海拔3960米的高山上发现的。当这种植物的生长期达到80至150年的时候,花瓣开放,随后便死亡。 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的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长0.6毫米,宽0.33毫米,重量为0.OO015毫克,它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仅重O.O0007毫克 世界上最大的仙人掌是生长在美国加州和亚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的名叫萨瓜罗的仙人掌。它是1988年1月17日被发现的,当时它的高度为17.67米。在它生命的最初10年,它所长出的萌芽不足一英寸,从此以后,它便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生长,长到50至75年的时候,它第一次开花。 叶子最大的植物是生长在印度洋马期克林群岛的棕榈树,叶子长20米,叶柄长3.96米。 种子最大的植物是扇形椰枣树,它的种子体积通常有两个椰子那么大。种子只有一个,重量可达20公斤,种子生长期需要10年。这种树只生长在塞舌尔群岛。 最大的草要属起源于高加索吞没草,它高3.65米,叶长91厘米。 世界上最危险的草是起源于印度的红褐色高莎草,这种草在92个国家危害着52种农作物。参考网站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5~06/09/content_1677273.htmhttp://www.21agro.com/information/technique/growth/transcription.shtml参考书目 《我是未来的植物学家》 李威 贾宇第2单元 生生不息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人类在探索自然的活动中逐渐揭示了生物繁殖方式的秘密,不断更新生物技术,使人类增产增收。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几类生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相似性,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本单元设计了“花开花落为哪般”、“无心插柳柳成荫”、“翩翩雌与雄”、“科技发展话克隆”四课书。前两课书通过观察、阅读、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和无性繁殖方式;第三课主要通过阅读、观察、调查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有胎生、卵生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最后一课介绍了与生物繁殖技术有关的新技术——克隆。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单元页中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葱绿青翠的森林,有森林中的王者——狮子,也有人类的近亲——黑猩猩。旁边的一首小诗生动的概括了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在生命的长河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遵循着繁殖的规律,万事万物都将因此而得到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安排7~8课时。1 花开花落为哪般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观察花蕾”、“观察花的构造”两个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花的传粉”。通过观察花的构造以及从花开到花落所发生变化,认识到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可以起到延续生命作用。建议本课的观察活动最好与第一单元中《开花结果》一课结合进行。观察发现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中能够保持观察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借助工具观察花。2、会使用解剖的方法细致而有序地观察花的构造。3、能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述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科学知识1、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柄、花瓣、雌蕊、雄蕊等。2、了解完全花的结构特点。3、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3、知道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教学建议教学准备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2、放大镜、镊子、白纸。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课时安排建议本课教学时间建议用3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3课时完成“观察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的活动总结,同时完成拓展活动的教学。  教学导入 本课可以从第1单元第2课“小苗快快长”中“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活动之后开始教学。身边的开花植物开始长出花蕾来了,这是植物生长的又一证据。那么植物的花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注意:由于植物的花期受地域影响很大,所以本课教学的起始时间应该由各地老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己安排。  活动1 观察花蕾由于植物开花以后,硕大的花瓣遮住了萼片而不易观察萼片的特点;花朵盛开以后萼片大多下翻、变干、绒毛脱落,错过了观察时机。因此教材安排了观察花蕾这一环节。本活动的重点是通过观察花蕾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花存在花柄、萼片两部分,激励学生继续观察花蕾的变化。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教师要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在交流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认识到:不同植物的花蕾颜色、大小、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花柄、萼片两部分。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活动之前教师要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如果没有适合的观察场地,教师要采摘实物标本、配合花蕾着生位置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花蕾。②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③对于采用照片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④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避免盲目的求多,造成观察不具体。因此教师要控制观察时间。2、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花蕾是怎样开放成花朵的呢?这是学生不曾留意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第一单元中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给学生减轻了负担,又避免因重复观察而使学生丧失了观察兴趣。  活动2 观察花的构造 观察花蕾让我们从外部了解了花的结构,花朵盛开之后为我们揭开了花朵内部结构的秘密。然而一些重瓣的花朵(如:月季)遮住了花蕊,细小的雌蕊和雄蕊紧紧挨在一起,为我们了解花的各部分特点制造了重重障碍。因此在本环节教材安排了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教师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解剖方法(即用镊子尖夹住每一部分的根部,用力拔下),避免学生破坏花的每一部分的完整性。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解剖下来的每一部分的名称。教师还要利用指南车的提示与教材第14页的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明确对于花的各个部分的观察内容与观察方法。 教师最好利用实物投影或课件的形式演示解剖的方法,如果没有实物投影也可以利用桃花模型演示。独立观察。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解剖的方法,为了便于观察,建议教师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一朵花。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剖方法的指导,还要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教材第14页的记录表格最后还设有一行作为开放,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了哪些特殊的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其记在这一行中。 教学此环节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农村教师在野外随处可以发现野花的踪迹;城市教师可以提前一个月利用水培的方法得到萝卜花、白菜花等。具体做法是把萝卜砍掉三分之二左右,留下三分之一含茎的部分,把断面放在一个浅盘里,每天注入新鲜的水,过不了多久萝卜就能开花。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培植白菜花等。  教师可以利用萝卜花、白菜花指导解剖方法、观察方法。为了归纳花的结构特征,教师最好再给每组准备一朵不同的花。交流总结。在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花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每一部分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后继激趣。“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之间的认知矛盾,从而激励学生继续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此教学环节可以与第一单元中“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多花?”这个问题结合教学。  拓展 花的传粉这部分的拓展是对前面两个活动的延伸,在观察了花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后,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花的作用。通过阅读资料学生了解到: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在阅读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通过观察活动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  教材第14页中“观察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可以作为本活动的教学导入。先交流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再利用阅读资料补充完善,逐渐建立对花的作用的认识。教学评价能够完成解剖花的实验。知道花的组成,了解花的作用。能够坚持观察花蕾以及花的变化过程,并在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课程资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的, 叫做不完全花。白菜、萝卜、油菜、茄、蚕豆、棉、桃、梨、柑桔、牵牛的花,四部分俱全, 是完全花。南瓜、黄瓜、丝瓜、西瓜、西葫芦、油桐的花,缺少雄蕊(或雌蕊),是不完全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它们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花粉的受精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的柱头上。这时花粉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萌发出的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到达子房,花粉管顶端破裂,里面的精子与子房内的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自花传粉 所谓自花传粉,就是花中雄蕊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都是自花传粉植物。自花传粉植物一定是两性花,但是两性花的植物不一定进行自花传粉,更多的是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 所谓异花传粉,就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植物进行异花传粉时,一定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才能把花粉传播到其它花的柱头上。传送花粉的媒介有风力、昆虫、鸟和水,最为普遍的是风和昆虫。靠风力传送花粉的方式称为风媒。如杨树、栎树、桦木及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等都是风媒植物,它们的花叫风媒花。借助昆虫传送花粉的方式叫虫媒,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美丽的花被,芳香的气味和有蜜腺分泌的蜜汁。借助鸟类传送花粉的方式称为鸟媒。全世界大约有两千种鸟起传粉作用,最重要的传粉鸟有:蜂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食蜜鸟和具刷状舌的鹦鹉。有些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如:金鱼草),它们靠水力来传粉,叫做水媒花。参考网站  http://www.chinese-plant.com/learning/08-05/483.htm http://www.ycrml.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541参考书目 《幸福的花儿(精)》 韩国yangpang编辑部2 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的基础上,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在园艺和农业生产上人们经常利用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产生新植株的性质帮助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植物分身术”和一个拓展活动“移花接木”。“植物分身术”介绍了利用扦插和嫁接技术繁殖后代的方法,以及人类把扦插和嫁接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历史。“移花接木”通过尝试嫁接仙人掌,使学生更好的感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使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2、关注与植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2、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易于利用扦插技术繁殖后代的植物的茎(如:大蒜、太阳花、马铃薯)、花盆、枝剪。课时安排建议本课教学时间建议用1~2课时。  教学导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法导入教学。1、前测法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植物还可以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吗?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能有的学生应用过扦插、嫁接技术,可能有的同学从书本上了解过扦插、嫁接技术,还有的同学可能对扦插、嫁接技术一无所知。教师可以根据前测情况导入下面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情境法导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与诗句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这是怎么回事?激励学生探究真的能够产生图片与诗中提到的情况么?  活动 植物分身术通过让学生亲历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后代的实践活动,了解扦插技术。通过阅读科技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利用嫁接技术繁殖植物的方法。通过实践与阅读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指导。在学生操作之前,必须掌握规范的扦插方法。根据学生的原认知,可以选择学生示范、教师补充的方法,也可以由老师做标准的示范指导。  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实践要求:使用枝剪时应注意安全,要爱护植物。扦插。教师应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如:大蒜、土豆、太阳花)组织学生进行扦插的实践活动。介绍。教材第17页出示了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配合图片、课件向学生介绍利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如: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落叶生根用叶繁殖后代等。阅读。通过阅读科技史的活动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嫁接。同时感悟到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特别提醒:1、教材图示中,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2、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因此教师要提醒细心照料所扦插植物。  拓展 移花接木1、这部分是对科技史资料的延续和验证。有了前面扦插活动的铺垫,此活动可以安排学生课外进行实践。2、要让学生意识到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评价建议能够利用扦插的方法繁殖一株新植物课程资源扦插方法生物的繁殖方式,一般可分为2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绿色开花植物多以有性繁殖来繁衍后代,为了增加有性繁殖的成功率,常以鲜艳的花瓣颜色及具花蜜或花香的花朵来招蜂引蝶,以增加授粉成功的机会。无性繁殖又可分为孢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两种。孢子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产生无性繁殖细胞(即孢子),繁殖细胞不经两性结合,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苔藓植物及蕨类植物常以孢子来繁殖后代;营养繁殖是由植物的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茎繁殖 为了保持优良特性、加快繁殖速度,人们常用茎对一些植物进行营养繁殖。常用的方法有嫁接、扦插和压条。从操作比较来看,嫁接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但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嫁接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进行嫁接繁殖的。以梨树作为例子来说,接穗要从鸭梨的优良品种的植株上选取,砧木可以选用杜梨等野生的植株。鸭梨的果实大、味道甜,但是抗病力弱;杜梨的果实小、味道涩,但抗病离强。通过嫁接,可以将鸭梨和杜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扦插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潮湿的土壤中。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葡萄、月季等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压条 压条的做法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下部半圈,然后把枝条的中部埋进土壤中,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这个枝条生出不定根并长出新叶以后,再与母体切断。夹竹桃、桂花、石榴等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根繁殖 有些植物的根比较粗壮,贮藏营养比较多,用它可以繁殖出新的植物,例如甘薯。春季把冬季贮存的甘薯贮藏根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培养床),过几天,在贮藏根上就会长出许多幼芽;再过些天,幼芽逐渐长大,长出茎和叶,把它们剪下来,便成为甘薯幼苗;把甘薯幼苗扦插在潮湿的土地里,便长成新的甘薯。(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马铃薯发芽后是有毒的,不能吃。)叶繁殖 用叶繁殖的植物大多数是肉质植物。肉质植物的枝叶肥厚,贮藏了很多水分,用扦插法就可以得到一个新植株。例如秋海棠。取下叶片凉几天,使伤口封闭并产生愈合组织,然后将叶片放入繁殖用盆,只使其叶片基部接触到栽培基质,过一段时间就能观察到新根生出,随后新芽新叶也会出现。参考网站http://www.biobox.cn/swdbk/wszt/70000213_045.htm参考书目《植物知心话》 锁晓梅3 翩翩雌与雄学习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后,我们将继续探讨动物的繁殖方式。教材以鸡蛋的孵化和人的孕育过程为例,安排了“从蛋到鸡”、“观察鸡蛋”、“人从哪里来”三个活动。通过两个阅读资料和一个观察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小鸡是学生喜爱的动物,鸡蛋也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教材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展开研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鸡孵化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繁殖方式的兴趣,同时通过鸡蛋中胚胎发育各阶段所产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无穷奥秘。教材第20页的两幅图示也渗透了动物的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鸡蛋居然能够孵化出活泼可爱的小鸡,它内部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对于生命的形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于是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观察鸡蛋。让学生从外到里仔细观察,对鸡蛋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进行推测,使学生对卵生动物的繁殖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胎生动物的繁殖过程,感受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同时,通过比较其他动物和人的繁殖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动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相似性。 了解胎生和卵生2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本课的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利用主动接受式探究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的兴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利用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能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2、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3、乐于参与主动接受式探究活动。科学知识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时间建议用2课时,第1课时完成阅读资料1和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阅读资料2的教学。  教学导入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课件、实物,向学生展示小鸡的生活资料,使学生感受到小鸡的可爱。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鸡是从哪里来的?激励学生探究小鸡出生的问题。  阅读 从蛋到鸡 本活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产生的变化,使学生对卵生动物的繁殖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材最左边的图示是母鸡在孵蛋。右边六幅图按箭头所指引的顺序分别显示了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第一幅图是受精卵时期:请学生重点观察蛋黄上的小白点,这个是鸡蛋的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第二幅图到第四幅图是胚胎发育阶段,这段时期胚胎不断分裂发育成幼小的个体,身体结构逐步形成,逐渐长出喙和羽毛。第五幅图是出生时期,发育成熟的小鸡用稚嫩的喙将蛋壳啄破跃跃而出。最后一幅图破壳而出的小鸡将羽毛晾干后就可以开始四处行走觅食了。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所以教材第20页引用两个小朋友的话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承接导入问题,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介绍小鸡是怎样出生的。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对小鸡出生过程的认识不断完善;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种认知矛盾正是激发学生开展主动接受式探究活动的动力。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的图片,完善学生不全面的原认知,修正学生错误的原认知。最后再一次利用视频、课件、图片、实物向学生展示小鸡生活趣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现象的神奇,激励学生观察鸡蛋结构的兴趣。特别提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而且它们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  活动 观察鸡蛋通过观察鸡蛋的活动,使学生对卵生动物的繁殖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观察,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鸡蛋椭圆形的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蛋壳上有小孔可以起到透气的作。鸡蛋壳里面有两层卵壳膜,可以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鸡蛋一头大一头小,在鸡蛋大头的一端卵壳膜分开形成气室,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鸡蛋的内部由卵白、卵黄和胚盘等部分组成。卵白能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教学技艺: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 ①、观察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②、观察要求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指导观察记录。  教师提示学生要把观察中的发现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指导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在学生观察记录鸡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鸡蛋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正确地认识。可以教师讲述,也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自己阅读。特别提醒:所选用的鸡蛋最好是经过受精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观察鸡蛋的胚盘。通过观察对前面阅读的资料进行验证。  阅读 人从哪里来本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人的孕育过程。同时在学生搜集自己出生情况的资料建立成长记录卡的过程中了解人的生长过程,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最后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了解动物繁殖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有性繁殖。不同点:卵生、胎生阅读部分的资料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胎儿出生的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与前面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相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胎生动物胎生、哺乳的特点。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搜集有关自己出生情况的资料,课上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先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仿照教材第22页的“出生情况调查记录卡”设计内容制作资料卡片。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设计,甚至还可以加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照片。在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对学生进行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人文教育。 特别提醒:教师要提醒学生保存手中的成长记录卡,以便在五年级下册“我们在成长”一课中能够顺利地建立一张自己的成长简历。最后归纳其他动物与人的繁殖方式的相同和不同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小狗的图例让学生找到动物有性繁殖的共同点,即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后一代;然后再对比前面小鸡的孵化,了解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的不同点:卵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而胎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然后再生出来的,而且刚出生的幼体是靠吸食母乳长大的。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动物繁殖方式的资料,促进学生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的认识。评价建议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能够列举几种动物的繁殖方式。能够按顺序观察鸡蛋,并且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观察中的发现。课程资源卵生、胎生、卵胎生动物进行有性繁殖胚胎发育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不同的方式。其根本区别是: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源不同。胎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只是在早期来自于卵黄,形成胎儿后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体供给;而卵胎生和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都是来自于卵本身,这样卵内部贮存的营养物质必须多一些。因此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胎生的动物有:哺乳类;卵生的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连续的阶段。胚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幼体的过程。胚后发育是指幼体成熟后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后,发育到成体的过程。卵生动物(如鱼、蛙、鸟等)胚的发育过程是在母体外进行的,卵细胞中贮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之需,所以卵生动物的卵细胞一般比较大。胎生动物(主要是指哺乳类动物)胚的发育是在母体内进行的,发育过程中由母体提供养料,所以卵细胞相对较小。卵生动物由于胚的发育过程是在外界环境中进行,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胚胎发育成功率较低,所以产卵率较高,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内进行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胚胎发育成功率较高,但出生率相对较低。鸡蛋的发育 鸡蛋由卵壳、卵壳膜、蛋白(蛋清或卵白)、蛋黄(卵黄)及胚盘等部分组成。蛋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蛋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卵壳和蛋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蛋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壳里面有两层卵壳膜,在卵的钝端分开形成气室,气室内贮存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综上所述,鸡蛋的各部分在发育成小鸡的过程中起的作用: 蛋壳:保护胚胎的作用; 气室:直接给胚胎提供氧气; 蛋黄(卵黄):直接提供胚胎营养; 蛋白(蛋清或卵白),蛋白质,主要作用:保护胚胎,做缓冲剂,并提供一定胚胎成长所 需蛋白质和水分。海马:又当爹来又当妈海马实际上是一种鱼,因其头部有些像马,加之生活在热带海洋,因此俗称海马。海马的繁殖习性非常特别。在第一次性成熟前,雄海马的尾部两侧会长出两条纵的皮褶,随着皮褶的生长愈合,便发育成了一个奇特的“育儿袋”。每年春夏之交,雄海马用其腹部的育儿袋吸引异性的注意,雌海马将卵排到雄海马的育儿袋里。在此后的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雄海马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它已经成为一位标准的“母亲”了,当然要小心“肚子”里的“孩子”。雄海马慢条斯理地给育儿袋中的卵受了精,在这条初始透明的袋子的内皮层中,有很多枝状的血管,连着胚胎血管网,给胚胎提供营养和氧气。雄海马的孕育期大约有20天,对雄海马而言,这个“月子”做得不大舒服。雄海马把那条早已无力的尾巴缠在了海藻上,开始用劲,本能地依靠肌肉的收缩,开始分娩。它每次伸屈般地摇摆一次,身体就向后仰一次,这时候,小海马就从育儿袋中蹦出来了。4 科技发展话克隆  在学习了生物繁殖方式的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繁殖技术有关的新技术——克隆,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通过让学生阅读、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克隆技术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感悟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教材从最原始的“细胞”开始逐步阐述了克隆技术的发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发展,初步认识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的发展。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2、关注与克隆技术有关的生物繁殖技术问题。科学知识1、知道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2、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有关克隆技术的多媒体资料。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时间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目前对克隆技术的了解,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阅读 了解克隆技术本课旨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发展,初步认识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1、课前教师要调查学生目前对克隆技术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克隆的资料。2、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介绍并阐述自己的观点。3、学生由于年龄及掌握资料的限制,对“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可能理解得很清楚,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评价建议能否列举出几个利用克隆的方法繁殖后代的成功事例。能否参与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讨论。课程资源什么是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的译音,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人进行克隆的历史--公元前5000年·选谷物 --1952年·克隆蝌蚪 --1972年·基因复制 --1978年·试管婴儿 --1997年·克隆羊 --1998年·克隆批量化 --2000年·克隆人类近亲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2)生产转基因动物;(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对克隆伦理的七个追问追问之一:“克隆胎儿是试验品,代孕母亲起到的仅仅是一个生育机或孵化器的作用。这对母子之间的感情,在孩子出生前就被异化了。这位母亲自然也就被剥夺了享受正常亲情的权利,更谈不到亲自抚育这个孩子了。因此,母爱将是克隆人终生享受不到的奢侈品。” 追问之二:“哪个异性会发自内心地爱上一个克隆人?肯定会有些人借机扬名作把秀,或者由科学家做主为克隆人成双配对。这样的婚姻先天地也就具备了实验性质,于是,对于克隆人来说,爱情比母爱更没有保证。” 追问之三:克隆人技术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 追问之四:“克隆人是单性生殖,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是最低级的生殖方法,历史证明,人类进入有性生殖之后,才更加优质优等。有性生殖有一个基因程序重组的过程,父母的基因结合后,新的生命要进行重组,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是精雕细刻的。而克隆人的无性生殖过程,长则几天,短则几个小时,是一个粗糙的过程。” 追问之五:“从社会的角度看,人毕竟不是东西,不能随意制造,否则生命将不会受到尊重,人们也将不再珍惜生命,而且可能随意毁坏。对人的不尊重,其实就是人性道德的滑坡,迈出了这一步,就将一直倒退下去。” 追问之六:“如果克隆人出现,那完全是个悲剧。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婴儿是否是一个健全的人。” 追问之七:圣经说:汝不得伪造人类之思维,制造思考之机器。参考网站http://cul.sina.com.cn/l/e/2002-04-23/12245.html参考书目《克隆阴谋》 于得洪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3单元 位置与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从这个单元开始,学生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建立“参照物”的概念,学会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以从分到总的形式设计,包括“它在哪里”、“谁在运动”、“谁运动得更快”、“它是怎样运动的”4课。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每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在描述它们时,都需要先找到一个参照物。前3课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分别是:描述物体的位置、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怎样运动的”作为本单元的结束课,让学生综合运用前3课所学知识,学会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在这些认知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并懂得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与运动对自己生活的实际意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谁运动得更快”是单元的重点课、难点课,很好地落实了本册能力训练目标。学生通过测量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获得数据,然后要求学生制作成折线图,并利用图表分析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单元页中的画面和小诗共同揭示出本单元要探究的主题。画面呈现了行驶的汽车和山地自行车赛的场景,小诗介绍了音乐家、画家、诗人用不同的方法描述运动,最后一句提出本单元要研究的问题。本单元教学,建议安排5~6课时。1 它在哪里本课由“它在什么位置”,“餐厅在哪里”,“找地雷”,3个活动构成。3个活动安排的层次体现为学会——应用——实践,即先让学生懂得正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选定一个参照物,还要说明被描述的物体距离参照物有多远,在它的什么方位;然后运用所学在导游图上寻找餐厅;最后安排了“找地雷”的趣味实践活动,既能绘制找“地雷”的路线图,又能利用他人的图找到“地雷”。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并能应用所学来帮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辨认位置。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用语言、路线图等方式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能利用导游图、路线图寻找物体位置。培养学生辨认位置的生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学知识知道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了解人们确定位置的一些方法。知道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教学建议教学准备石头、彩笔,介绍航海定位及GPS定位的影像资料或图片。课时安排建议本课建议安排1~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教学导入 可以借助教材的导入语直接入题,也可以提出生活中学生遇到要描述某处位置的情形,如:约了同学去打球,在什么位置碰面等,让学生说说你会怎样向别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两种导入都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1 它在什么位置活动先让学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归纳总结出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使用方位词,同时理解什么是参照物。然后递进一层如果要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还需说明被描述的物体距离参照物有多远,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最后拓展学生的认识,介绍其它的定位方法。活动建议:教材中要求学生选定图中的一个物体,用不同方式描述此对象的位置。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选定教室中的一个物体或某个人,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描述。继而引导学生总结描述位置的方法,我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而这些词语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来说的,那么这个物体就是描述选定物体的位置时的参照物。然后可以打开书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参照物的概念,这环节的教学依从于学生生活经验,又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升。学会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分析图中叔叔的话,去猴山怎么走,是以珍禽馆为参照物,向左走300米描述的是猴山在珍禽馆的什么方位和离珍禽馆的距离。让学生明了如何精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练习:如果校门口一位外地人打听去本地学生熟悉的某处地点(如某教室、某教学楼),你将怎样指引路线。设置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介绍其它的定位方法。最好能找到音像资料,这样更直观,更有效,更能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进一步查阅。如果因条件限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做一些简要的介绍。活动2 餐厅在哪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先认识图标,后在导游图中找到餐厅位置,然后寻找路线并画出路线图。哪条路线最近,这是生活中人们经常考虑的问题。类似找“餐厅在哪里”的活动,在学生实际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生活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活动可按下列环节展开:认识图标。教材中共出现了10个图标,其中很多图标在生活中通用,如洗手间,医务室,电话亭,停车场,餐厅,广播室等,学生学会识别图标是完成活动任务的基础,对于日后学生快速识别公共场所的图标也有很大的帮助。寻找路线,画出路线图。要求学生先找到餐厅的图标,然后寻找从西门走到餐厅的路线,并用笔标出两条路线。描述路线。要求学生用语言向大家描述自己所选的路线,教师要注意组织交流前要给出学生准备时间,想想怎样描述自己的路线,同学才能听明白。让学生描述所选路线,必定要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涉及参照物,方位词,距离,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比较谁选择的路线最近。活动中学生凭直观判断路线的远近可能会有争议,但学生数学中学到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即借用棉线、尺子可以准确比较路线的远近。交流体会。说说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提供导游图,路线指示图,今天的学习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体会学到的这些知识,获得的辨识位置的能力在生活中的意义。活动3 找“地雷”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所学,能绘制找“地雷”的路线图,能利用他人绘制的路线图找到“地雷”。绘图与用图都是确定位置的实践活动,教材在编写上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以期达到轻松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教材呈现了学生在找“地雷”活动中的四幅场景图,左上图是学生在给“地雷”做标记,右上图是学生寻找到合适的地点“埋雷”,左下图是学生在精心选择参照物,合作完成路线图的绘制,右下图是已完成路线图绘制的学生在利用他组的路线图找“地雷”的情景。场景图的出示提示了教师该如何组织进行活动,提示了学生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如选择“埋雷”的地点是沙坑,而不是草坪,隐含着告诉学生活动中要爱护环境,不要破坏植物。教学时要注意室外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活动顺序。先给“地雷”做上标记,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埋下“地雷”,再绘制一张找“地雷”路线图,与他人互换后展开寻找“地雷”的活动。合理分配小组、合理人员分工。组内一半人负责“埋雷”,一半人负责画出线路图,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也可以将一个活动小组分成两个小组,活动就在组内进行。活动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爱护环境,整个过程中不要踩踏植物等,活动全程教师都需要认真看护。活动结束后的小结。说一说在寻找的过程中哪些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注意要帮助找不到“地雷”的同学分析原因,可以让他们和“埋雷”的同学交流,问题出在哪,是路线图有误,还是辨识路线图有误。课后可以由双方共同找到“地雷”,这样的教学才能引领学生真正理解在确定位置时说明参照物、以及相对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很重要,也才能真正为学生日后所用。教学评价“餐厅在哪里”的活动中学生对所选路线的描述是否精确。能否准确绘制找“地雷”的路线图。能否利用正确的路线图找到“地雷”。课程资源GPS卫星定位测量概述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m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NAVSTAR/GPS)的英文缩写。它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现在国际上公认,将这一全球定位系统简称为GPS。它是美国国防部主要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而建立的,该系统自1973年开始设计、研制,历时20年,于1993年全部建成。  GPS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与定位系统,它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保密性。近年来,GPS精密定位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大地测量中、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及地壳动力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功经验,充分地证明了GPS精密定位技术优越性和巨大潜力,在新的世纪里。GPS导航与定位技术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应用将更为广泛,效益会更为显著,将为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GPS系统的组成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一、空间部分GPS系统的空间部分是指GPS工作卫星星座。GPS工作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GPS卫星的上述时空配置,保证了地球上任意地点,在任何时刻均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因而满足精密导航和定位的需要。二、 地面监控部分  GPS地面监控部分目前由5 个地面站组成,包括主控站、信息注入站(现有3个)和监测站,主控站设在美国本土科罗拉多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   整个GPS地面监控部分,除主控站外均无人值守。各站间用现代化的通讯系统联系在起来,在原子钟和计算机的驱动和精确控制下,各项工作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标准化。三、 用户设备部分  GPS系统的用户设备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及观测量,并经简单数据处理而实现实时导航和定位。参考书目《神奇航海表》 琼·达什(美) 著 吕海玲 译译林出版 2003年12月 出版2 谁在运动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建立了“参照物”的概念,那么本课用生活常见事实作为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借助游戏让学生依据同一参照物来判断谁动过,再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与静止的实例。在活动中乐于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知道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 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运动与静止的课件,再现生活实例,动画演示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课时安排建议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导入 可以借助课件出示学生常能看得到的源于生活的影片片段,一段是坐在汽车上拍摄的影片,看到路旁的景物迅速向后移动;另一段是站在路旁拍摄的影片,看到路旁的景物静止不动,汽车在前进。提出问题:生活中你是否见到过同样的现象?为什么同是路旁的景物在第一段影像中是运动的,在第二段影像中却是静止的。当然教师也可以借助语言的描述,来唤起学生坐车时的回忆。前者直观形象,后者简单可行,但共同之处在于:虽然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却不是学生能一下解释清楚的问题,因此这正是引发学生思维矛盾的焦点,学生由此产生问题,并想要研究这是怎么回事。活动1 谁动过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教材设计了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活动中学生是选择一个固定的参照物来判断谁动过,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要判断谁动过,就需要选择参照物。游戏的本身会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愿望,而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具体方法是,请四名学生上台,并排站立在讲台的一边,要求其余学生先看并记住这四个同学的位置后转过身去,然后请四名中的一名学生移动位置,再请下面的学生转过身来判断谁动过。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各自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判断的,小结得出:活动中你们选择的讲台或者某个同学,就是你选定的参照物,某个同学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这个同学一定动过。活动2 运动还是静止 本活动较之上个活动有了层次上的递进,因为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教材呈现了一幅游乐场场景图,并以坐在游览车上的某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讨论对象,让学生学会依据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人或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理解其相对性。活动分三层展开:提供场景,判断场景中的人或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这是学生第1次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不同状态,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场景,这样学生的思维判断可以有个具体的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操场用真车操作,也可用课件演示,没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桌面沙盘上设置旗杆等参照物,用模型车,载两个模型小人在沙盘上活动,选择不同参照物来判断旗杆、车上的人、车后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看教材提供的游乐场场景图,讨论图上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说出自己的理由。师生共同小结依据什么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判断练习,组织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由于学生已经懂得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故此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独立完成。游船上、电梯上的女孩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船身、电梯是静止的。另外还可根据课堂进展和需要增加一些没有给出画面的判断练习,让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判断,加深学生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如请学生判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教学结束时可以与前面的导入部分相呼应,解释为什么坐在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景物在后退?或者解释两段不同效果的影像剪辑是怎样拍摄的?教学时不能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定势,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能理解,然而课后学生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依然认为树、房子就是静止的,汽车明明在动等想法。因此课堂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一下,如果选择太阳为参照物,那么地球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参照物的选择一般根据需要和方便来原则:(1)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2)发射宇宙飞船,离地面而去的物体选地球作为参照物。(3)绕太阳运行的物体选太阳为参照物。评价建议本课的评价可以根据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选择与对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是否准确来进行。本课教学札记课程资源正确认识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客观性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假定性 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认为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多重性 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物体的研究。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例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中的乘客,若以车为参照物,则他们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他们则是运动的。 参考网站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http://61.153.194.30/derup/page/detail.php/K12SYS100000002-0000000000172015参考书目《科学就在你身边》 (美)杰尔姆|译者 3 谁运动得更快比较谁运动得更快,这需要用到精确的测量。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学生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本课学生要通过测量收集数据,然后整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图表,这是本册能力训练重点,从科学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层面上衡量,本课既是单元的重点课,也是单元的难点课。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合作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能合理设计“比一比,看谁跑得更快”不同的比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进行合作与交流。细致认真地完成测量、数据记录及图表制作任务。科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折线图了解物体运动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教学建议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小车、棉线、秒表、软尺、线轴、记录表、粉笔头。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导入 分组介绍教材3幅图片的内容,蚂蚁和蜗牛为一组,汽车和自行车为一组。请学生判断每组中谁跑得快,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距离相等时,比较用时的长短;时间相等时,比较距离的远近。导入部分内容的编排是为活动1奠定基础,因此导入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判断谁比谁快就完事,重要的是总结判断快慢的方法。活动1 比一比,看谁跑得更快设计不同的比赛方法,比较同学中谁跑得更快。由于学生有平时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又有导入部分的铺垫,设计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活动增加了一个要求,相互交流后评价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比赛方法的设计。组织交流,展开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所设计的比赛方法的优缺点,可能会有些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提供帮助,提示学生注意:根据比赛的要求来进行评价;根据可行性,合理性来进行评价。提醒学生设计比赛时的时间过短(几十秒)或过长,跑步距离过短或过长难以准确判断谁跑得更快。需要注意的是该活动与下一个活动在教学中的层次衔接关系,教师可以用“谁快多少谁慢多少,是怎么知道的呢?”(测量出来的)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探究活动。活动2 测量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这是本课中一个重点的活动,学生将记录下一辆沿直线运动的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测量出小车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并利用获得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借助折线图分析运动的距离和运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距离越远,物体运动得越快。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慢速是这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比较准确的测量数据,因此教材设计了手摇线拉车(见教材第32页上图),简便可行。教学时如选用电动玩具车替代,会因速度过快导致学生无法测量。2、教学中要对实验方法,怎样记录,怎样测量,怎样分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记录小车在某一时刻到达的位置时要眼睛视线与小车基本持平,用粉笔将记号及时画在车身旁边;测量、读数、记录时力求配合恰当准确;怎样分工,教材呈现了一组的范例,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堂怎样分工的参照,这是一个必须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的测量活动,人员分工必须分别安排好任务,如:负责拉小车、计时、标记位置、做记录。3、测量记录表时间的设置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实验在地面上完成,小车拉动的距离较远,可以利用教材32页表格中规定的时间。如果在教室桌面上进行,时间设置要稍短些,如测量小车每10秒钟到达的位置。对于时间的确定,教师应课前实验,做到心中有数。4、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每个学生都要利用本组的实验数据制作。因为这是学生必须学会的技能。另外,教师黑板上应该有几张大一点的空白表,教师在学生实验时,有意识地注意小车速度变化数据大的小组,选取此组在黑板上绘制数据统计图,将更加有利于后面的分析。5、利用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图表:引导学生发现小车运动的距离随运动时间的延续而增加,当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长,折线图上某一时段内的坡度越大,表示运动得越快。拓展活动 介绍了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查找资料并要求按由快到慢的顺序进行整理,填写资料卡。这既是对四上搜集资料能力训练的延伸,又是本册整理资料,制作图表的一种方法训练。由于本堂课课堂容量较大,建议这部分内容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建议在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运动的距离活动中,合作完成的情况,依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情况,以及学生分析图表的情况,可以作为本课评价的重点。课程资源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v= (3)物理量性质: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是状态量,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2.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 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2)定义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物理量性质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是状态量,反映物体的平均运动状态。3.瞬时速度 (1)物理意义 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情况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该时刻或该位置的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v=4.速率(1)物理意义 反映物体通过路径的快慢. (2)定义 物体运动的路径长度和相对时间的比值.v= (3)物理量性质 是标量,是状态量.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速率)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速度约每秒250米正常运行的客运火车一般为每秒40米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可达每秒30米自行车约每秒4米鸟的飞行速度有多快?大多数鸟的飞行速度在32~48千米/小时之间。鸟的飞行速度总是趋向于保持能量效率最优,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以极限速度飞行。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1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欧绒鸭也是飞行速度较快的鸟之一,平时飞行速度大约是76千米/小时,在紧急情况下能达到每小时96千米以上。据测算,在扑向猎物的时候,游隼的飞行速度可以高达161~322千米/小时,是冲刺速度最快的鸟之一。蜂鸟的俯冲速度大约为97千米/小时,每秒钟扇动翅膀50~75次。飞得最慢的鸟是小丘鹬,8千米/小时。 宇宙速度宇宙速度就是从地球表面发射飞行器,飞行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早期,人们在探索航天途径时,为了估计克服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能量,引入了三个宇宙速度的概念,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公里/秒。物体在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运动。地球上的物体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公里/秒,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地面物体获得这样的速度即能沿一条抛物线轨道脱离地球。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它的大小为16.6公里/秒。地面上的物体在充分利用地球公转速度情况下再获得这一速度后可沿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当它到达距地心93万公里处,便被认为已经脱离地球引力,以后就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运动。这个物体相对太阳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最后会脱离太阳引力场飞出太阳系。一些特殊的轨道速度,如环绕速度、逃逸速度,有时也被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宇宙速度。参考书目《科学的1000个瞬间》 林为民4 它是怎样运动的本课是整个单元的归纳总结,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分别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运动的快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那么,本课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来描述出租车是怎样运动的。让学生知道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时候,需要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还涉及物体的运动方式,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通过用轮子模仿其它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用纸飞翼探究槭树种子传播的秘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的先进,激发民族自豪之情。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了解槭树种子为什么能飘落到离母树很远的地方。教学建议教学准备课件或图片、橡皮筋、轮子、纸。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1~2课时。教学导入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神舟5号发射升空后的录像,地面控制中心对飞船位置、速度、方向的了解情况。然后可以简单介绍神舟6号在这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转而利用教材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下环节的学习。活动1 出租车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仔细读图,了解图中信息,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在活动中知道要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教学建议:学生读图,了解图中信息。图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方向,出租车行驶路线,路标,时间指示,和房子等参照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怎样描述?学生如果有困难的话,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必须要描述出租车行驶的四个时段所在位置,行驶的方向和速度。出租车的运动情况:3点出租车位于路标10千米处,往东北方向行驶3:30到达路标20千米处,此段10千米用时30分钟,速度较慢;然后向东行驶,3:45行驶至路标30千米处,此段10千米用时15分钟,速度较快;然后在路旁一座红色房顶的屋子处转弯向南行驶,4:00行驶至路标40千米处,此段和第二路段速度相同。组织学生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注意教学的组织,强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师生共同小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活动2 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很多物体的运动,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用轮子模仿这些物体的运动,归纳出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这是对物体的运动从运动方式的角度进行描述。教材画面中出现了飞机的飞行,从学生手中抛出的篮球,摆钟的摆动,蹦极的情形,电风扇和铁环的转动。教材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让学生用轮子模仿上面物体的运动方式,学生会觉得好玩。其中有难度的模仿是蹦极,教材用两名学生的模仿活动场景图巧妙地给了学生提示,包括模仿方法的提示,也包括学习方法的提示。教学时学生可以两人一组进行,一个用轮子模仿上面物体的运动,另一个在纸上可以用文字或图画来记录轮子的运动路线。当学生小组合作模仿物体的运动方式时,教师要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关于物体的运动方式,一般情形下,学生可以总结出来的有摆动,转动,移动,振动。物体运动的方式科学的分类,不是学生能总结出来的,教材用指南车信箱进行了介绍: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平动和转动两种。对于摆动属于振动,振动又属于平动需要教师的讲解,简要说明摆动和振动都是物体在来回或上下移动,因此可以看作平动,由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这种分类,因此这里只是作为知识性的资料呈现,至于为什么这样分,可以告知学生这将在中学的物理中继续学习。拓展 槭树种子会怎样运动这一活动将学生对位置与运动的研究延伸到了对大自然中的植物种子的传播运动。指引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由于槭树的种子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故而能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用纸飞翼来研究槭树传播种子的秘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展和学生情况,或单独安排一节课进行探究,或安排到课后由学生自由探究都可以,如果安排到课后探究,一定注意及时总结。评价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描述出租车的运动的准确性,物体的运动方式模仿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度,纸飞翼的研究情况等进行评价。课程资源自然界中,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平动、转动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实际上,许多物体都同时参与几种形式的运动。以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为例: 一种是汽车上的货物和车厢的运动,是平动。货物无论放在车厢上层还是下层,车厢前面或者后面,都和车厢一起沿汽车前进的方向上作平行移动。它们不仅通过的距离相等,而且运动快慢和方向也都有相同,如在一秒钟内都向前平行移动10米的距离。这种形式的运动叫平动。木工刨木板的刨子的运动,钳工锉工件时锉刀的运动,把抽屉从桌子里拉出来的运动等,都属于平动。 刨子、锉刀、抽屉的运动是沿直线进行的,这种平动是直线运动。有些物体的平动也可以沿曲线进行。当你把一只直立放在地面上的皮箱,直立地提到桌面上来,皮箱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只是沿着曲线运动。 另一种是汽车轮子的运动,是转动。除车轴外,轮子上各点都绕着车轴作圆周运动;汽车方向盘的运动,门、窗、钟表表针的运动等,都是转动。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常见的一种振动。一个物理量在某一范围内反复变化,则称该物理量在做振动。如果这个物理量是物体的位移,则称为机械振动。机械振动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普遍存在。例如钟摆的摆动,汽缸活塞的运动,行车时的颠簸,发声物体的运动以及人体心脏的跳动等等。平动和转动平动 也称平移,平行移动。是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物体的一种最基本的运动。运动物体上任意两点所连成的直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这种运动叫做“平动”。在同一时刻,运动物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因此在研究物体的平动时,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作为质点来处理。如平常所说的移动,摆动,振动,抛物线运动都属于平动。转动 机械运动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运动物体上,除转动轴上各点外,其他各点都绕同一转动轴线作大小不同的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叫做“转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是以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在同一时刻,转动物体上各点的线速度和线加速度不尽相同。距转轴较近的点,其线速度和线加速度都较小,但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都相同。当物体绕一固定轴线转动时,称为“定轴转动”,如门、窗、机器上飞轮的运动等。当物体绕一固定点转动时,称为“定点转动”,如回转仪的转子的运动等。有时,当一点以另一固定点为中心作圆周运动时,也称为“该点绕中心点的转动”,如行星绕恒星的运动。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等。参考网站物体的运动方式——植物怎样传播种子http://www.k12zy.com/word/38/16/381648.htm参考书目《原理大揭秘/我的第一次科学历险》 韩国宇利企划 第4单元 力与运动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力与运动的现象无处不在。在研究了“位置与运动”之后,本单元继而进行“力与运动”的研究,教材中所涉及的均是学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其中重点研究的是:弹力、重力、摩擦力。本单元按“总—分”的结构来组织教材内容,先后编排了“无处不在的力”(总起)、“弹簧和橡皮筋”(弹力)、“苹果落地的秘密”(重力)、“巧推棋子”(摩擦力)四课书,每课书的编写思路基本相同,都是“先感受,再研究,后应用”。学生对力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是伴随着具体的活动展开的,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认识力,通过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力,通过游戏和制作了解人对力的应用,并在深入研究这几种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单元能力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测量获得相关数据并制成统计图表进行分析研究。 单元页的画面中,近处有随风摆动的杨柳、流淌不停的河水、在水面疾驰的快艇,远处还有旋转的风车、正在农田里耕作的机器,它们每一个都是诠释“力和运动有关系”的元素,可以作为本单元教学导入的切入点。本单元教学,建议安排6~7课时。 1 无处不在的力本课是单元的总起,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这一切,都将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因此本课是此单元的重点课。教材是按照“感受力的作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的应用并搜集有关力的资料”这样的顺序编排的。教师应该深入领会每个活动的意图,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防止出现“活动热情高涨、思维发展低迷”的教学局面。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各种力的存在及力对物体的作用,难点是在体验活动中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同时取决于力的2个方面的因素(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本课暂不研究力的作用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3.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教学建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制成课件,没有条件的可以用挂图或者书中的插图)。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海绵(手按下去须有一定反弹的感觉)、厚纸条(做蛇形弯道用)、胶带、乒乓球、记录纸。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导入 在三年级学习“流动的空气”、“浮与沉”时,学生不但已经初步认识了“风力”和“浮力”,而且在生活中他们对力也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帆船在海面上”的图片,开门见山,直接从“浮力”和“风力”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力(课的开始部分,可以只板书一个“力”字,在后面适当的时机再点题,添上“无处不在的”这一定语)。 活动1 力的作用本活动通过一些小而有趣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教师切不可忽视这些细小的活动,它们将使学生原本模糊的生活经验通过有目的的体验、交流活动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建议教师分两个过程组织这一系列的活动:1.体验此活动分“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两大内容,可以分两次进行:首先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然后再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前一系列的活动重在体验“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后面的活动则重在体验“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在学生进行体验活动之前,教师应当提出相应的要求,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等,同时要向学生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针对前面的活动,应当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体验,如:“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针对后面的活动,则可以让学生思考,如:“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围绕“感受到哪些力”、“力的方向”、“力的作用效果”3个问题边活动边思考,既有利于学生定向获取事实,又可以避免缺乏思维参与的状况的出现。实施时,教师应当联系教学实际,让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1项体验活动进行即可,不要每个小组将所有的活动都逐一进行体验,但如果课堂上出现活动单一化的倾向,教师就应当进行调剂。特别提醒:①、除了教材所示的活动,教师还可以安排其他的体验活动,如:在地上画一条横线,两名同学相对而立,互相拉对方“过河”(但要注意安全)。②、分两次进行体验并不是要有意割裂这些活动,而是为了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定向获取事实。在每次体验活动之后,不必马上组织交流,但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简要记录,为后面的交流做好准备。2.交流在已有亲身感受并简要记录之后,接下来学生必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交流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将两次体验合在一起(即必须围绕前面的3个问题)谈感受。可以按照不同的活动项目依次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项目不同的学生从中可以丰富自己的感知,项目相同的学生则会引起共鸣或者提出异议。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也许会说“用力向上提盛水的水桶,可以感到水和水桶对人也有向下的拉力”、“向前面推门,可以感到门对人也有向后的推力,用力小了,门推不动”、“向下压海绵,有向上反弹的感觉,海绵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磁铁的磁力可以影响小铁球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在这些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活动2 弯道“竞走”本活动是一项有趣的竞赛,活动的意图是:通过4人小组内的多轮竞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逐渐发现并掌握“竞走”成功的方法,亲身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2个因素有关。如果说前一活动中,学生对于力有大小和方向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知,那么在本活动中,学生的感受将会变得更加深刻。活动前,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竞赛规则:蛇形弯道一旦做好,必须用胶带固定保持不变,组内成员可轮流监督;必须预先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做好明显标记(可以用画线的方法),终点距起点不能太近;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使用同一个乒乓球;用力时,可以吹、可以弹、可以用笔去推,方法不限,又快又不出界的就是获胜者。在这里,教师应当弄清楚“又快又不出界可真不容易”这句话隐含的意义:方法不限说明活动是开放的,但又快又要不出界就得注意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并及时掌握学生的研究动态:可以旁观多数小组的竞赛,为后续的交流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听取某个做成功了的学生的经验,看看他是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活动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好“竞赛情况交流会”。关于怎样控制乒乓球取得成功,如果学生既能说出与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吹的角度”)有关,还能说出“与力用在什么地方有关”等诸如此类的语言,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虽然“力的三要素”是中学物理的内容,如果学生涉及了教师也不必刻意回避,但是不能要求学生用“力的作用点”来规范地表述。指南车信箱  各种各样的力在前一个活动交流讨论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对这两项活动中所获得的力的知识进行总结,然后补充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力,同时教给学生关于力的单位名称的知识并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意:对于学生还没有学习的内容可只说名词,暂不作解释,例如“重力”等,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最后,教材安排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的教学活动,旨在引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并进行点题。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只要学生能用“举力”、“压力”、“风力”、“推力”、“拉力”等生活化的语言表述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力学名词。评价建议1.能否有序地积极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2.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否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3.针对教材第40页的图片,能否回答“相互作用的力的对象有哪些”、“力的方向是怎样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等问题。课程资源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即:是否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是否改变了物体的形状。只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了两个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力的三个属性(1)力的物质性: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受力物,也同时存在施力物,只有受力物而没有施力物,或只有施力物而没有受力物的力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也不会出现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即“有力必有物”,这一点是分析物体受力时最重要的原则。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球受几个力?若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足球只受一个地球对它竖直向下的吸引力——重力,但往往有些同学认为除重力外球还受两个力:一个是脚给它的力,另一个是球向前冲的力。首先,要弄清此题是研究被踢出以后的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此时脚已脱离了球,所以该力已不存在;那么能够找出向前冲力的施力物吗?显然,这个冲力施力物也是找不到的,所以,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也不存在一个向前的冲力。(2)力的相互性: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即甲对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反作用力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参与力的作用的物体总是“一身兼二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但是在研究作用力时,我们把甲叫做施力物体,乙叫做受力物体。(3)力的矢量性:力不只是有大小,而且也是具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重力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绳子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的方向作用的。所以在谈力的问题时,一定要说明它的方向。最后还要指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拉力、推力和压力等;另一类是物体间不用直接接触也会产生力,如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或速度大小的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例如:汽车出站、进站或直线运动变曲线运动,都是由于受到力的缘故。(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拉一根皮筋,皮筋被拉长;用力挤压皮球,皮球变瘪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形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跟三个因素有关,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它们并称为──力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因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参考书目《科学真有趣·力与运动》 少年儿童出版社参考网站中国基础教育网·物理频道http://www.cbe21.com/subject/physics/html/2 弹簧和橡皮筋在初步了解了关于力的基本知识之后,从本课开始将引领学生研究几种身边常见的力。本课先是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弹簧和橡皮筋来指导学生认识弹力,再指导学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在练习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然后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弹力并学习使用测力计,难点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科学知识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教学建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准备: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并学习使用测力计,第2课时将测量记录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从中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教学导入 教师可让组织学生观察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都有自己的解释,教师不要急于组织后面的活动,而应当听听他们的发言,一方面以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另一方面为学生留有假设的时间。如果有学生“一语破的”说出了“弹力”这样的名词,教师不必紧张,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可用追问的方式挑出学生表达不清的地方,从而促使他们顺利转入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活动1 变形的弹簧本活动通过玩弹簧和橡皮筋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弹力的存在,通过观察、描述它们的变化和画出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特征,形成弹力的概念。如果前面的教学导入中,学生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假设,那么本活动就是学生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环节,如果学生的假设当中有“弹力”一说,那么本活动既是验证又能帮助他们完善对“弹力”的理解。面对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学生玩的兴致一定很高。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告知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等。学生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①谁施力了?方向是怎样的?②谁产生了反作用力?方向又是怎样的?③结果怎样?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弹力的认识,教师还可以找学生上台做1~2个不同的实验并要求他们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感受:①拿一个充气不是很多并已扎紧口子的小气球,用两块木板夹住它进行挤压,观察气球的变化,然后松开木板,再观察气球。②将钢尺横放在台面上,向外伸出较长的一端并用力向下按住钢尺,体验这时的感受,然后松手。这2个实验,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知识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于弹力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本课只要求学生形成“弹力”的概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重点体验这种力的存在、特征和力的方向,如果学生使用了“弹性”一词,教师应当将话题巧妙引回到“力”的方面来并指导学生用“弹力”(而非“弹性”)来称呼这种力,同时要避免以下定义的方式来区分“弹性”和“弹力”。  活动2 使用测力计本活动旨在教给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并训练他们的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从而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时,建议按“教方法”→“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进行分析”的顺序来实施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该教就得教。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做成动画课件辅助实物教学,没有条件的,教师可以手持弹簧测力计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几点:、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②、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若指针没归零,则应通过调节使指针归零。  ③在测力过程中,要注意轻拉轻放,以免用力过大使指针与面板下端导板相撞而移位,并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防止由于弹簧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④待指针停稳后,眼睛平视指针读数,要尽量减小读数误差。建议教师一次性完成讲解,做到语言简洁、明了、有序,演示得当。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应当要求学生认真听、认真看。2.教师讲解完毕,应先让学生练习调零,再要求他们将测力计挂在支架上,然后在下面的挂钩上先挂1个钩码,全组成员练习读数。1个50克的钩码挂上去以后怎么读数,是用gf(克力——非国际单位制,是工程单位制)还是N表示(牛顿——国际单位制),教师应适时补充说明:用N表示, 1个50克的钩码重量是0.49牛顿,用学生的话说,就是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是0.49牛顿。学生再次练习之前,教师应当再次提醒他们: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2.5牛顿,每个钩码重0.49牛顿,那么测量时最多只能挂5个钩码。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读数并做好记录。3.教师可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利用它可以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即“制图”→“分析图”→“发现规律”,为学生制作简易测力计打好基础。拓展活动 制作简易测力计本活动通过自制简易测力计的活动引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并在生活中进行自我检验和完善。教师可以预先用橡皮筋自制1个平板测力计,并且准备1个圆筒测力计和1个握力计(注意:不是握力器)。前者,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至于展示不同种类的测力计,则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教师预先自制1个测力计,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保证学生制作测力计的活动能顺利进行。例如,教师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橡皮筋、市场上买来的橡皮筋是否合适、如果弹力太小或者长度不合适怎么办、怎样才能标记好刻度、铁丝该多长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自制测力计的活动才不至于落空。在标记刻度的时候,如果学校钩码数量不够,教师还可以用挂螺帽的方法替代。方法是:取若干个型号一致的螺帽,使它们的总重量与1个50克的钩码重量相等,然后算出每个螺母的重量(可以取近似值,并以它为标准值以便于学生操作),再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一些螺母,并告诉学生以这个标准值去标记刻度。制作简易测力计,并不要求学生非得做出精密度很高的测力计来(但是制作步骤必须要科学、有序),重在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本活动建议在课内完成。 评价建议  1.能否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弹簧或橡皮筋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2.能否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否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3.评价自制的简易测力计。 本课教学札记课程资源力的测量 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国际单位制中,力的计量单位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牛顿是一个导出单位(非基本单位)。工程单位制(重力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千克力(kgf)”,是1千克物质在地球上受到的地心引力,它正好约等于9.8牛的,一般计算的时候就取9.8牛计算。弹簧的妙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弹簧形态各异,处处都在为我们服务。常见的弹簧是螺旋形的,叫螺旋弹簧。做力学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扩胸器的弹簧等都是螺旋弹簧。螺旋弹簧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扩胸器的弹簧就比弹簧测力计的粗且长;在抽屉锁里,弹簧又短又细,约几毫米长;有一种用来紧固螺母的弹簧垫圈,只有一圈,在紧固螺丝螺母时都离不开它。有的弹簧制成片形的或板形的,叫簧片或板簧。在口琴、手风琴里有铜制的发声簧片,在许多电器开关中也有铜制的簧片,在玩具或钟表里的发条是钢制的板簧,在载重汽车车厢下方也有钢制的板簧。有的弹簧像蚊香那样盘绕,例如,实验室的电学测量仪表(电流计、电压计)内,机械钟表中都安装了这种弹簧。这种弹簧在被扭转时也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倾向,叫做扭簧。形形色色的弹簧在不同场合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1. 测量功能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跟外力成正比。利用弹簧这一性质可制成弹簧测力计。 2. 紧压功能  观察各种电器开关会发现,开关的两个触头中,必然有一个触头装有弹簧,以保证两个触头紧密接触,使导通良好。如果接触不良,接触处的电阻变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变大,严重的还会使接触处的金属熔化。卡口灯头的两个金属柱都装有弹簧也是为了接触良好;至于螺口灯头的中心金属片以及所有插座的接插金属片都是簧片,其功能都是使双方紧密接触,以保证导通良好。在盒式磁带中,有一块用磷青铜制成的簧片,利用它弯曲形变时产生的弹力使磁头与磁带密切接触。在钉书机中有一个长螺旋弹簧它的作用一方面是顶紧钉书钉,另一方面是当最前面的钉被推出后,可以将后面的钉送到最前面以备钉书时推出,这样,就能自动地将一个个钉推到最前面,直到钉全部用完为止。许多机器自动供料,自动步枪中的子弹自动上膛都靠弹簧的这种功能。此外,像夹衣服的夹子,圆珠笔、钢笔套上的夹片都利用了弹簧的紧压功能。 3. 复位功能  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弹簧就能恢复原状。很多工具和设备都是利用弹簧这一性质来复位的。例如,许多建筑物大门的合页上都装了复位弹簧,人进出后,门会自动复位。人们还利用这一功能制成了自动伞、自动铅笔等用品,十分方便。此外,各种按钮、按键也少不了复位弹簧。4. 带动功能  机械钟表、发条玩具都是靠上紧发条带动的。当发条被上紧时,发条产生弯曲形变,存储一定的弹性势能。释放后,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时、分、秒针或轮子转动。在许多玩具枪中都装有弹簧,弹簧被压缩后具有势能,扣动扳机,弹簧释放,势能转变为动能,撞击小球沿枪管射出。田径比赛用的发令枪和军用枪支也是利用弹簧被释放后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撞击发令纸或子弹的引信完成发令或发火任务的。 5. 缓冲功能  在机车、汽车车架与车轮之间装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减缓车辆的颠簸。 6. 振动发声功能  当空气从口琴、手风琴中的簧孔中流动时,冲击簧片,簧片振动发出声音。  参考网站宏志网校http://www.hongzhinet.com/参考书目《重力使命/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美)哈尔.克莱蒙特3 苹果落地的秘密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对研究力的方法(大小、方向、作用效果)有个总体的认识而且学会了使用测力计。在这个基础上,本课以相对抽象的重力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受重力的存在,并用实验、测量的方法研究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同时发挥科技史的情景引入、资料呈现、情感熏陶等功能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感受重力的存在并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它的大小和方向,难点是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教学建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回形针、钩码、平板式弹簧测力计。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结合课件或图片讲述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通过科学史初步交待了:“重力,是使苹果落地的原因。” 活动1 感受重力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提取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提升学生对重力的认知水平。活动分探究重力的方向和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两个内容,前者,可以采用发现式探究的方法,后者则适于采用接受式探究的方法。在探究重力的方向时,建议教师按“现象回放”→“找共同点”→“猜想重力的方向” →“实验验证”这样的顺序组织教学。  提水、抛石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堂体验,也可以采用出示图片的方法牵引学生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头脑中进行回放,但要注意此处重在对结果的描述。学生可能用“下垂”、“往下掉”、“太重,总是提不起”这样一些词句,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然后再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考虑到让小学生设计这样的实验有一定难度,教材提供了实验方法的图示:①用细线将钩码、回形针等分别吊在支架上,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②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这是用实验的方法呈现支撑猜想的证据,接着还可以再次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举出更多的实例(如:建筑工地上,工人为了保证所砌墙壁竖立一致所用到的重垂线),然后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时,依然应该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顺序进行。提出问题以后,首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学生当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但是,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用查阅资料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这是符合本课内容及小学生实际情况的。因此,本活动将是发现式探究和接受式探究同时并存的过程。 活动2 重力的大小本活动实际上是规定了主题、确定了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旨在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物体,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量一般是多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训练他们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的能力。在活动前,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笔或动手。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测量等。特别提醒:如果材料中有超出图中最大刻度范围的,要及时添画刻度。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为了方便称量建议用塑料袋做个“秤盘”。计划制定完毕,就是学生动手测量了。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不论是不同的物体还是同一品种的物体,测量所得到的数据,估计每个小组大多是不同的。在测量过程中,也许小组之间会“互通情报”,在这种情况下,如实记录就尤为重要了,因为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教师必须予以强调的。在每组完成测量并将数据如实填写在记录表中且据此制成了统计图以后,教师应当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需要说明的是,此研究活动并不要求得到一个全班统一的结论,而是重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回归生活并练习测量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主要关注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测量以及制作统计图表进行研究的能力。评价建议1.能否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产生原因进行猜想并用实验、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法进行验证。2.能否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3.是否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本课教学札记 课程资源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是非接触力(场力)的一种──两物体不接触也可相互作用。重力的三要素是:(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方向是指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不能把竖直方向说成是垂直方向。(2)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在作重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应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重力的大小(称为重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在同一地点,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即物体的重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mg(m表示物体质量,G是重力,g是一个常数,g=9.8牛/千克,即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重力大小是9.8牛)。重力和质量是不同的物理量,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1)质量和重力含义不同。质量是表示物体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重力则是一个力,是地球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由于地球对物体有吸引而产生的。(2)质量是常量,只要物体确定,它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不随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变化而增减),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还有方向。(4)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该知识以后学到),重力是力的概念。但二者也有关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参考网站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com.cn4 巧推棋子研究了弹力、重力之后,本课开始研究摩擦力。教材巧妙地将摩擦力的研究隐含在推棋子的游戏当中,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学生不仅从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是怎样的,而且对于摩擦力的大小与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也能初步有所认识。教材最后设计了“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这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STS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在推棋游戏中感受摩擦力并研究摩擦力,难点是推棋游戏的组织及研究内容的落实。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能遵守规则。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科学知识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系。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图片或实物。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1颗围棋子,一面很粗糙另一面很光滑并预先划分好分值区的长木板1块。学生准备: 得分情况记录表。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1~2课时。教学导入 本课教学,教师可直接从游戏式的课题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巧推棋子”的游戏。活动1 推棋子游戏本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旨在让学生“玩中学”、“做中学”,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本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将研究主题生活化、趣味化,只要求学生做定性研究,不要求他们进行定量测量。教学时,建议按“介绍材料”→“宣布比赛规则”→“进行第一轮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进行第二轮游戏,有目的地探究控制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交流总结”的顺序来实施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在本单元第1课“弯道‘竞走’”的游戏中,只要乒乓球到达或超过终点都行,此处则要求棋子必须停留在分值区内,因此划分分值区时,教师课前一定要预先进行实验。2.既然是推棋,棋子就只能要求是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棋子底面应是平的那面,圆弧形的那面则要朝上摆放。3.学生也许会出现“只玩不动脑筋”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分次组织游戏,在第一轮游戏后,重点交流“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并将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予以指正,然后让学生带着“怎样控制好棋子”的问题进行第二轮游戏。4.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可以适当降第第二轮游戏的难度。活动2 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本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同时也是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例,所以本活动兼有提供事实、回归社会等多层涵义。如果可能,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黑板擦、运动鞋、自行车的把手套和轮胎、冰刀溜冰鞋等),让学生观察实物;如果实物难以准备,可以让学生看图片或者看书中的插图。不论哪种方式,都要让学生能找到它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位置。值得提醒的是,自行车是集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于一体的好的教学材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材料渗透“STS”的思想。至于学生不太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则需要教师的介绍了。最后是想象没有摩擦力的生活会怎样,这既是科学幻想的经典案例,又是进行辩证观点教育的好时机。评价建议1.能否利用已有器材主动探究摩擦力的存在、方向、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能否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3.结合单元评价页看能否在游戏中获胜。 3.是否遵守规则,愿意合作与交流。课程资源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的压力、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有关。具体说,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的大小则主要决定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通常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趣味实验1:筷子提米  将筷子插入一个空玻璃杯中,然后将杯中盛满米,加入少量水,等到米吸水涨开后,再提筷子。这时就能把装满米的玻璃杯提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米吸水以后发涨发涩,这样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米与筷子、米与玻璃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筷子与米以及米与玻璃杯间的摩擦力也变大,所以筷子才能把装米的杯子提起来(关键是要控制好加水的多少和加水后要等多长时间)。趣味实验2:手抓瓶子  器材:长颈玻璃瓶,水,滑石粉,肥皂水,粉笔灰,皱纹纸。操作:①在玻璃瓶内灌满水或砂(增加瓶的质量),用手抓瓶子,能把瓶抓住并提起。②在瓶外抹上滑石粉,再用手抓瓶子,就必须用很大的力才能提起瓶子。③擦去滑石粉,在瓶外抹上肥皂水,使瓶盖面更光滑。此时,即使用很大的力也难以把瓶子握牢提起。④擦去肥皂水,用皱纹纸裹住瓶子,稍用力就能握住并提起瓶子。把皱纹纸取下,在瓶外抹些粉笔灰,也只需用较小的力就可把瓶握牢提起。  实验表明:当瓶外抹上滑石粉或肥皂水后,表面光滑,摩擦减小,只能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以平衡瓶子所受的重力。相反,当瓶外裹上皱纹纸或抹上粉笔灰后,接触面变粗糙,摩擦增大,只需较小的压力就可以产生较大的摩擦以平衡瓶子所受的重力。注意事项:①实验用瓶可选小号白酒瓶或汽水瓶,瓶直径5厘米左右为宜。②实验时,瓶提起离讲台不要太高,防止抓不住时瓶落下来摔碎。参考书目《趣味物理实验》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参考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www.pep.com.cn/ 单元教学评价第5单元 物质的变化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科学课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四年级上册“水的变化”单元中,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形态的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变化,使他们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同时,还将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单元研究物质的变化,按照“先分后总、各有侧重”的结构编排了“‘变’来‘变’去的盐”、“失去光泽的铜镜”、“燃烧的蜡烛”3课书。第1课,主要是引领学生建立可逆变化过程和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第2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第3课,主要是综合应用,既有可逆变化过程又有不可逆变化过程,既有形态上的变化又有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同时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本单元多处引用了科技史资料,有的用于提出问题、有的用于指导实验、有的用于指导制作,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本单元教学,建议安排4~5课时。1 “变”来“变”去的盐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研究过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研究过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本课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教材编排了“找回溶解在水里的盐”、“可逆的变化过程”、“制作一个蜡星星”3个活动,这3个活动构成了学生认识可逆变化过程的三个台阶:第一个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盐溶解于水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并通过分析变化过程的特点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第二个活动,主要是概念的运用,对搜集的有关物质变化过程是否可逆进行判断,认识不可逆变化过程,完善概念体系并及时巩固;第三个活动,旨在发挥科技史(“青铜器的生产”)的指导功能,让学生在制作蜡星星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将盐“变”来“变”去的实验现象引申建立起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判断某些变化过程是否可逆。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2.以“把苹果切开”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3、尝试将物质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类,能对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初步进行判断,能模仿青铜器的生产方法制作蜡星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初步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利也有弊。科学知识知道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变化过程;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知道“煮海为盐”、“青铜器的生产”是人们对可逆的变化过程的运用。教学建议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烧杯、食盐溶液、火柴、蜡(碎蜡)、坩埚钳等。教师演示材料:苹果、水果刀、海水晒盐和青铜器生产等有关资料(课件或图片)。课时安排建议本课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青铜器的生产”和活动3的教学。教学导入本课第一个活动是承接“溶解”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已学),用“溶解在水里的盐还能再‘变’回来吗?”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始本课的研究。教学导入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回忆并提出问题:溶解在水里的盐并不是“没有了”,而是“藏”在了水里,那么,能否找到“藏”在水里的盐呢?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指南车卡通人的提示:“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水的汽化现象吗?”来引导学生进入第一个活动的实验设计。活动1 找回溶解在水里的盐本活动旨在以提取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为例,引申出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一概念。教学时,建议教师按照“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根据材料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分析变化过程并作出图示初识可逆”这样的顺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水能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等知识是完成此实验设计的基础。所以本活动开始时,应当引导学生回顾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想到用蒸发水的办法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2.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煮海为盐”的资料,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教师可以课前带领每个小组长都配制一小份高浓度的食盐溶液,或者当场配制,但是一定要通过材料控制好时间,同时要注意使用纯净水(使用纯净水的目的是为学生辨别后来分离出来的盐做准备的)。4.除了采用直接加热食盐溶液分离水与盐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取样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干净的玻璃片上滴几滴食盐溶液,待水蒸发后观察玻璃片上留下的粉末。无论哪种方法,都应当让学生明确:留下来的白色粉末,就是原来溶解在水里的盐。5.实验之后的分析,应抓住“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变化的结果”来进行:食盐溶解于水,引起这个变化的过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加进了水”(加水溶解);食盐的结晶,引起这个变化的过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减去了水”(将水蒸发)。这个实验里,“加水和减水”的过程可以来回反复地进行,也就是说这个变化的过程是可逆的。教师不要以变化的结果——“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为标准来帮助学生认识可逆的变化过程(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例如:食盐的溶解和提取、将筷子折断,这两个变化过程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但前者是可逆的变化过程,后者则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金属生锈、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而生成碳酸,这两个变化过程都产生了新的物质,但前者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后者则是可逆的变化过程。6.“煮海为盐”的科技史资料,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何时使用,如果学生想不出蒸发的法子,可以用它进行方法提示,否则可以将它用于介绍人们对可逆变化过程的利用。活动2 可逆的变化过程本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在对比中建立并完善概念体系以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和拓展认识的空间。教学时,建议教师按照“提供案例挑起矛盾”→“对比之中完善概念”→“根据概念进行判断”这样的顺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把苹果切开”这一实例,虽然是列在判断表格内,但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单挑出来并现场进行演示,提供这样一个案例(也可以采用别的案例)让学生试着进行判断——这个变化过程可逆吗?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可逆与不可逆本就是在对比中建立起来的概念,离开了其中的一个空谈另一个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学生进行判断演绎的前提。教材所列举的例子中,蜡烛熔化、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都是可逆变化过程,除了这些例子,教师还可以举出一些来。例如:铁熔化为铁水、将纸折叠成飞机、捏橡皮泥等都是可逆的变化过程,种子发芽、炸鸡蛋、剪开布料等都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2.本活动的另一层意图是继续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科学分类的能力。此处指导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范围是①学生们以前学习过的有关变化的内容。②学生们生活中所熟悉的变化的事物。3.在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判断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3 制作一个蜡星星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了解物质变化的应用,并动手进行体验。教学时,建议教师按照“了解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生产”→“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可逆”→“制作蜡星星”这样的顺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青铜器的资料(课件或挂图),让学生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辉煌成就,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有所了解(见课程资源)。2.在制作蜡星星前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青铜器的生产”,了解“制模”、“制范”、“熔铸”和“修整”的各个过程,知道“青铜器的生产”是可逆的变化过程(青铜器的生产与青铜的冶炼不同,青铜器被损坏以后还可以再次熔铸),同时以此来指导学生制作蜡星星。3.蜡星星的制模可以用厚纸制作,也可以用粘土制作。4.操作时要交待学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评价建议本课可以从实验设计、收集与整理有关物质变化的资料并根据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判断、动手制作蜡星星等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本课教学札记课程资源可逆变化过程和不可逆变化过程所谓物质的变化过程可逆与不可逆,是指变化的过程是否可以回复的意思。不可逆的变化过程是单向性的,变过去就不能再变回来,而可逆的变化过程则是既可以变过去,又可以变回来。例如水的蒸发、玻璃打碎了、蜡烛的熔化、铁的热胀冷缩等都是可逆的变化过程,和水泥、泥土烧成砖、木头做成家具等都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煮海为盐  人类生存的营养中不可缺少盐。人类以盐作调料的历史不可考,中国“煮海为盐”的历史则可追溯到4000余年前的夏代。进入封建社会,盐、铁成为国家两项重大的官营商品。盐、铁管卖,一方面可以保证供应,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和调节阀门。  早期海盐,是支起大锅用柴火煮熬出来的。汉、魏以前的历史书上多有“煮海为盐”的记载。开辟盐田,利用太阳和风力的蒸发作用,晒海水制盐的工艺,比起煮海为盐,是很大的进步。   我国是海水晒盐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盐田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有盐田37.6万公顷,年产海盐15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70%。我国著名的盐场,从北往南,有辽宁的复州湾盐场,河北、天津的长芦盐场,山东莱州湾盐场,江苏淮盐盐场,以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南方盐场。每年生产的海盐,供应全国一半人口的食用盐和80%的工业用盐。还有100万吨原盐出口。我国海盐业对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我国的青铜器文化青铜是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我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1.形成期(约4000年前)  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红铜与青铜器并存,并出现黄铜;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一般居民也拥有青铜制品。这个时期的青铜器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已经比较先进。2.鼎盛期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600余年,被称为“青铜器时代”。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经鉴定,铁刃均为硕铁。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吴、越的宝剑,异常锋利,名闻天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铸剑的匠师,如干将,欧治子等人。有的宝剑虽已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开成叠的纸张。越王勾践剑等一些剑,其表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形成防锈的菱形、鳞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纹,异常华丽。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战国中期,大多数铭文已经是刻制的,连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汉墓的三件极为典重的礼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异常圆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转变时期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如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掘获的两乘铜车马。第一乘驾四马,车上有棚,御者为坐状。这两乘车马均为青铜器铸件构成,大小与实际合乎比例,极其精巧。车马上还有不少金银饰件,通体施以彩绘。第二乘马,长3.17、高1.06米,可以说是迄今发掘到的形制巨大、结构又最复杂的青铜器。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参考书刊《科学探究活动手册(物质世界)》 长春出版社 参考网站中华博物网 http://www.gg-art.com/2 失去光泽的铜镜 在学生认识了可逆变化过程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以后,本课从金属生锈的现象引出问题,引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研究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金属生锈的现象是学生经常可以见到的,本课研究的正是这来自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教材中以铁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及查阅资料的方法来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然后让学生比较金属以及金属上的锈,知道锈是物质(金属)变化中产生的一种新物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设计对比实验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教学难点是将金属生锈的现象归结为物质变化中的一种新的类型(分类标准是“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能准确地描述常见的金属与金属上的锈的区别。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能提出一些防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乐于探究来自生活中的关于金属生锈的原因。2.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尊重证据。科学知识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知道在金属生锈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锈。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一些方法。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课件或图片等。学生准备:查阅关于金属生锈原因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课时安排建议本课建议安排1~2课时。如果安排1课时完成,那么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供学生观察验证的一组对比实验(潮湿与干燥)并已经能够看见结果的材料,同时将查阅资料的任务留到课后去进行;如果安排2课时,那么第1课时可以完成活动1“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中对比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活动2“金属生锈”的教学,第2课时则可以适时穿插,完成实验汇报、资料查询结果的交流和全课的总结。教学导入本课的教学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或课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从前一课的青铜器引出铜镜,再到考古挖掘出来的锈迹斑斑的铜镜,引导学生来探究金属生锈的问题——我们能根据埋藏铜镜的环境,推想金属生锈的原因吗?(请注意:教材中使用的不是“猜想”而是“推想”)。既然是推想,那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铜镜埋藏的环境(地下、大多潮湿等),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推测铜镜生锈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推想,建议教师准备好有关铜镜埋藏的环境的图像资料供学生观看。活动1 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并设计对比实验、做好变量的控制,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探究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建议教师按照“选定一个研究方向”→“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并观察记录”→“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解决问题”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本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发现式探究与接受式探究这两种方法。教材是以研究潮湿的因素(关于生锈问题的其中一个研究方向)为例的,首先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潮湿是不是金属(以铁为例)生锈的原因,接着鼓励学生用其它方式(查阅书刊或上网查询)的方法来探究金属生锈的其他原因。这既是本课教学实际的需要,又是对前面所学方法的巩固。2.虽然教材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实验进行了指导,但是教师决不能只是“依样画葫芦”地去完成实验,因为本实验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认识到潮湿容易引起金属(铁)生锈,还要继续训练学习设计对比实验并予以实施的能力。3.由于铁生锈的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因此课堂上只能完成实验的前面部分,至于观察与记录就只能留到课后去完成了。建议教师将实验装置摆放在教室或者实验室,以便于学生进行观察与记录。如果需要在本节课就让学生看到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那么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供学生观察验证的一组对比实验(潮湿与干燥)并已经能够看见结果的材料,在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对比实验的装置后,再让学生观察。4.查阅资料的任务(铁生锈的其它原因、除铁以外的其它金属生锈的原因)一般可以留到课后去进行,如果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那么教师课前也应该准备相应的可供查阅的资料。活动2 金属与锈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认识到金属与金属上的锈是不同的物质,指导学生将金属生锈的现象归结为物质变化中的一种新的类型(分类标准是“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并初步了解防锈的方法。教学时,建议教师按照“对比观察一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对比观察多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初步得出研究结论并据此判断其它物质变化的类型”→“ 初步了解防锈的方法”这样的顺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在观察金属前要用砂纸将金属上的污垢擦拭干净露出金属的原有光泽,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干净的铁锈与铜锈,让学生看到铁锈与铜锈的本色。如果要为每组准备齐全的材料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重点准备一种对比观察的材料(例如铁和铁锈),其余的观察材料可以用图片或课件的形式呈现。需要提醒的是,在学生记录观察结果的时候,教师不必要求他们填写统一的答案,只要他们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如实记录就行,因为纯铁、纯铜、纯铝在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大多含有杂质,其颜色也就难以用“银白色”、“橙红色”、“银白色”来统一了(相关资料见课程资源)。2.在完成多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的对比观察之后,对于“锈是某种金属发生了变化后所产生的新物质”这一点,学生应该是会信服的,教师应趁机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变化尝试按“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分类,并对前一课的物质变化的例子进行又一次的判断和分类——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例如:蜡烛熔化、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剪开布料、木头做成家具、食盐的溶解等都属于形态上的变化(即物理变化);金属生锈、和水泥、泥土烧成砖都会产生新物质(即化学变化)。3.关于防锈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找到原因后“对症”献策,再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有关资料,还可以指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防止金属生锈的资料来拓展这方面的知识。评价建议本课可以从对比实验的设计和搜集资料中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本课教学札记课程资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的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就是化学变化,因为发生了物质的改变。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可以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反应发生。但要注意跟物理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氧)等现象发生,只是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铜、铁、铝纯铜在约700毫微米波长有较高的反射率而呈现橙红色。铜极易与其它元素形成合金,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随着锌含量的增加,黄铜颜色由红变为金黄。铜与铝、锡等元素形成的合金称为青铜,其颜色为黄中带绿色,含有锌和镍的锌白铜具有美丽的银白色。铜易被氧化,在室温下铜的氧化能够缓慢的进行,生成氧化亚铜,呈玫瑰红的颜色。当温度高于250℃时,铜迅速被氧化,生成氧化铜,呈黑色。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铜的氧化物就会变成复盐,主要是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硫酸铜,这两种复盐呈兰绿色。铜器长期暴露在大气下,其表面颜色将经历红色、红绿色、棕色、兰绿色的变化过程,兰绿色的就是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在出土的大量铜制器具中,均有铜绿所覆盖。纯铁是银白色,氧化铁是红色,四氧化三铁是黑色 ,二价铁离子的溶液是绿色 ,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 ,化学反应中如果生成的是氢氧化铁的沉淀,那么沉淀是红褐色。日常见到的铁制品(实际上是钢铁制品)多是灰黑色的。纯净的铁是具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密度是7.86g/cm3,熔点是1535℃,沸点是2750℃。铁能传热、导电,但它的导电性能比铜、铝略弱。铁具有铁磁性。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6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铝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轧制成各种铝制品,还可制成薄于0.01mm的铝箔,广泛地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铝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铝更优良的性能,从而大大拓宽了铝的应用范围。例如,纯铝较软,当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镁、锰等金属,强度可以大大提高,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较小,不易锈蚀,广泛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人造卫星、火箭的制造。当温度降到-196℃时,有的钢脆如玻璃,而有些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反而有所提高,所以是便宜而轻巧的低温材料,可用来贮存火箭燃料液氧和液氢。纳米技术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 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略等于四十五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后来相继问世的有纳米半导体薄膜,纳米陶瓷、纳米瓷性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等。   参考书刊《生活中的化学》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网站化学在线 http://www.chemonline.net/3 燃烧的蜡烛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教材以“燃烧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活动是“一箭多鵰”的——既有可逆和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又有新物质产生和形态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教材巧妙地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燃烧的史实穿插于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先用拉瓦锡的研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后来又用拉瓦锡的研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做出结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比观察研究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教学难点是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科学知识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有关拉瓦锡研究燃烧情况的课件或图像资料、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课时安排建议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导入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燃烧中,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估计学生大都会从冒着烟、剩下灰烬等可见事实的角度进行描述,很难从产生新物质、物质不灭的角度进行思考。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中引用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科学研究史启发学生做出思考,教师应当用好这个资料,抓住“密闭容器里木炭燃烧完后,总重量并没有改变”的事实,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活动 蜡烛的变化本活动旨在以实验验证和资料呈现的方式解决教学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教学时,建议教师按照“蜡烛燃烧前的观察”→“ 蜡烛燃烧中的观察和实验”→“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 全课总结”这样的顺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本活动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的蜡烛与燃烧后的蜡烛,教师准备的蜡烛要长短合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经历这个完整的过程。2.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还要特别提示他们闻一闻燃烧过程中有什么气味,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语言或者绘画)来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情况。3.鉴别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实验操作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将沾有澄清石灰水滴的烧杯倒扣在蜡烛上时,要注意烧杯与烛焰的距离。距离太近,会引起氧气供给不足而使蜡烛的燃烧产生黑烟。建议教师在课前先做几次,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指导。如果因为石灰水滴太小而致使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应当教育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4.关于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之前学生并没有学习过,他们看到烧杯壁上澄清的石灰水滴变成乳白色的事实后,可能会认为这是燃烧中产生了某种气体使石灰水发生了变化。到底产生了什么?教师可以适时提供资料,让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提供的“拉瓦锡的研究”来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知道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变化。5.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蜡烛燃烧中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应对整个单元所学的物质的变化进行总结。评价建议本课可以从学生能否仔细观察蜡烛在燃烧前、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能否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本课教学札记本课单元教学札记课程资源蜡烛的成分是什么常见的蜡烛是由石蜡制造的。石蜡是从石油或页岩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石蜡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有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蜡烛里还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软化点。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就是石蜡和硬脂酸在氧气里燃烧,它们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CO2+Ca(OH)2 = CaCO3↓+H2OCaCO3由于不溶于水,所以沉淀下来。碳酸、碳酸钙、碳酸氢钙碳酸是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而生成的酸。它的酸性很弱,温度稍高一些,便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喝的汽水就是一种碳酸饮料。在制造汽水时,要在加压情况下把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再往汽水里加糖、柠檬酸以及果汁或香精,在加压下灌入汽水瓶中。当我们喝汽水时,汽水从瓶子里倒出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强降低而变小。于是,喝入体内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便成为气体从水中逸出,并从口腔中排出,这个过程会把人体内的热量带走,这就是喝汽水感到凉爽的原因。地面上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生成碳酸。当地面水渗入地下时,碳酸也被带到地下,并与地下石灰岩里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称为“硬水”。有些地方的自来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在煮开水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是不溶解在水中的沉淀物,它沉积在水壶和锅炉的壁上,天长日久便成为一层白色的很坚硬的物质,称为锅垢(俗称水碱)。如果在溶洞的顶上,慢慢地渗出含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当遇到合适的温度和压强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便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钙,便附着在洞顶上。日子长了,积少成多,顶上的碳酸钙便慢慢地往下长,形成了冬天屋檐下挂的冰锥一样的石柱,称为石钟乳。如果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掉在溶洞的地上,碳酸钙便慢慢往上长,就像地下长出来的竹笋一样,叫做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逐渐长大连成一体时,便是一根石柱。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这个过程是非常慢的,往往需要经过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拉瓦锡的著名实验1743年,拉瓦锡出生在一个律师之家。20岁的时候,拉瓦锡从大学法律系毕业。可是,他酷爱化学,25岁时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就在他成为院士的时候,他读到的一篇论文,说金刚石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起来,变成一股气体,消踪匿迹(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会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这篇论文使拉瓦锡深感兴趣。拉瓦锡重做实验。不过,他采用不同的方法:他在金刚石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石墨稠膏,加热到发红。几小时以后,冷却,剥掉外面的稠膏,金刚石好端端的,没有烧掉!“燃烧,跟空气大有关系。”拉瓦锡猜测道。他认为,用石墨稠膏涂在金刚石上,使金刚石隔绝了空气,所以金刚石没有烧掉。也就是说,空气在燃烧现象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1772年11月,法国科学院收到拉瓦锡密封的论文。院士们拆开信封,获知拉瓦锡对于燃烧现象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磷,在空气中会燃烧,冒出白色的浓烟,这是早就知道的化学现象。拉瓦锡别出心裁地想办法把这些浓烟全部收集起来。他指出,浓烟是一种极细的白色粉末,它的总重量比原来的磷要重!也就是说,在磷燃饶的时候,可能与空气化合了。两年之后──1774年10月,普利斯特里来到巴黎,拜访了拉瓦锡。拉瓦锡盛宴招待普利斯特里。在宴会上,普利斯特里把自己两个月前的重要发现,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非常仔细地听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也就在这个时候,拉瓦锡还收到瑞典化学家舍勒9月30日的来信,舍勒把自己发现氧气的情况告诉了拉瓦锡。不过,舍勒也是一个“燃素学说”的虔诚的拥护者,他把氧气称为“火空气”。正因为这样,他同样没有揭开燃烧的奥秘,错失良机。拉瓦锡受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的启发,做了很精细的实验。由于这个实验一连进行了二十天,所以被人们称为“二十天实验”。拉瓦锡夫人是拉瓦锡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好助手。她不仅帮助拉瓦锡做实验,而且精确地描绘了实验时的情景,使后人能够一目了然。拉瓦锡所有化学著作的插图,几乎都是拉瓦锡夫人亲手绘制的。拉瓦赐把那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气体,称为“氧气”(也就是普利斯特里所谓的“失燃素空气”、舍勒所谓的“火空气”)。至于剩下的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四的气体,拉瓦锡称它为“氮气”。在空气中,还有“固定空气”,即二氧化碳,不过,含量很少。就这样,千百年来被人们当作“元素”的空气,终于被拉瓦锡揭开了真面目──原来,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混合组成的。随着空气之谜被揭开,燃烧的本质也随着被拉瓦锡查清楚了。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名著《化学概论》里,清楚地阐明了燃烧的本质:1、燃烧时发出光和热;2、物质只有在氧气中燃烧(也有例外,如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也能在氢气中燃烧);3、氧气在燃烧时被消耗;4、燃烧物在燃烧后所增加的重量,等于所消耗的氧气的重量。拉瓦锡坚决摈弃了“燃素学说”。他指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燃素”!参考书刊《化学的重要史实》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网站 化学教育网 http://www.hxjyw.com/单元教学评价 第6单元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整理信息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新的发现。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回顾前5个单元中有关整理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整理资料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再次为他们创设运用所学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进行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学生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整理信息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完成了全册教材对学生进行“实践——理论——实践”的能力训练过程,确保了学生整理和分析信息能力有效提升。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单元共设计了《我们怎样整理信息》、《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两课书。建议使用2~3课时。 1 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本课是本册教材的总结课。时至期末,学生经历了一学期的科学探究学习,经历了多个整理分析信息的过程。本课将以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自己的探究经历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己比较熟悉的几个探究活动事例为支撑材料,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提炼经验和教训,梳理本学期学到的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数据处理方法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够反思整理资料的过程,总结提炼整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2、意识到只有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才能获得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科学知识 知道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建议教学准备:白纸(各组一张)课时分配建议:1课时教学导入 这是本学期的总结课,建议开门见山的提出本课的研究主题,让学生意识到整理和正确处理科学信息是科学研究取得新发现的关键环节,由此激发学生探讨和整理信息相关问题的积极性。教材中把整理信息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是采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资料,另一类是采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数据。本活动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整理信息的方法,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归纳和总结整理信息的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层次加以引导:1.联系四年级上册初步整理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将零乱的文本资料进行归类、梳理,归档。由此引伸到本学期的训练重点—初步梳理、归类、统计数据信息,使学生知道,必要的梳理归类和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零乱的数据信息逐渐变得条理清晰。2.在归类、梳理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数据进行甄别和筛选。剔除一些不可靠的信息,选取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的信息和数据,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3.第三个层次就是,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分析、比较数据的基本方法。比如,将对比实验的数据进行罗列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同要素数据进行罗列,寻找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本学期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常见的统计图表的运用。应让学生回顾和交流在使用各种统计表、统计图时的感受。比如,这些统计图表的优点和缺点等等。4.再一个层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整理手头的资料或数据。这里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谈一谈准备怎样整理教师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并讲述如此整理数据的理由。有条件的,还应该让学生亲手试一试。各组学生汇报时,教师可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整理,比较明确地让学生知道:整理分析数据信息是科学研究最终取得成果的关键步骤。归类梳理、甄别筛选、分析比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步骤。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它们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统计方法。整理数据的目的是便于从数据中发现规律。……评价建议本课的评价要针对学生对整理分析数据信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展开。建议采用随堂评价,即及时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给以适时评价,以达到鼓励之目的。课程资源 处理数据我们进行观察、实验、文献资料查阅等研究途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数据的获得和处理,从中揭示出有关事物的关系,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或验证某种理论的正确性,或为以后的研究准备依据。因而,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数据处理贯穿于从获得原始数据到得出结论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作图、分析等方面涉及数据运算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图解法等。 列表法 列表法是将考察、实验等手段获得的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排列,反映数据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的作用有两种:一是记录实验数据,二是能显示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其优点是,能对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既有条不紊,又简明醒目;既有助于表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又便于及时地检查和发现数据是否合理,减少或避免错误;同时,也为作图法等处理数据奠定了基础。表格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标题,即表的名称,概括表的内容,一般写在表的顶端中央。二是标目,即统计事项及其分类的名称。按排列的位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是说明横行数字的标目,一般在左方;纵标目是说明纵列数字的标目,一般在表格的上方。按统计事项的分类层次分,纵横标目又各分为大标目和小标目。三是表身,即表中的统计数字,它可以是总体指标的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和平均数等。一般来讲,在用列表法处理数据时,应遵从如下原则:(1)栏目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便于显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 (2)在栏目中,应给出有关物理量的符号,并标明单位(一般不重复写在每个数据的后面)。 (3)填入表中的数字应是有效数字。 (4)必要时需要加以注释说明。图示法 图示法即利用几何的点、线、面、体和色彩,把所研究对象的特征、内容结构、相互关系和对比情况用整齐简明的图形表示出来的统计方法。称这种图为统计图。它的最大特点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描述量与量的关系,使人一目了然。例如,以年龄阶段为横坐标,以数学能力分数为纵坐标绘制图形,就可以通过图形分析,了解学生数学能力随年龄增长的规律。统计图有条形图、曲线图、直方图、圆形图、扇形图等形式。统计目的不同,应选用不同的形式。例如,比较统计指标,宜用条形图和直方图;表示总体结构时,宜用条形图、圆形图和扇形图;表示现象的发展过程时,主要用曲线图。参考书目《应用统计》  贾怀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本课教材将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整理资料的方法,与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变化的天气》相呼应,引导他们将一年多来在气象观察或搜集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实现将上一课刚刚总结和提升的科学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再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选择和运用所学的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分析并能从中获取新的信息。2、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究,能积极参加数据整理和分析活动。2、爱思考,能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想法。科学知识能够通过探究,大体了解本地区天气情况的主要特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注天气状况,能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人类的有关活动同样会影响到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教学建议教学准备一年的时间段内本地区的气象原始数据资料(最好是学生气象站自己记录积累的数据,如果没有,可以从当地气象部门或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料)课时分配建议 1课时 教学导入 1.讲述或用视频介绍气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理解研究并掌握各地区的气象特征和规律对本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出研究任务:当一回小小气象分析师,整理分析当地的气象数据,研究寻找本地气象特征和规律。 本活动可以分以下几个环节完成: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讨论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联系上一节课复习提升的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让各小组分别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通过交流,各小组进行取长补短,保证各小组数据整理能顺利进行。本次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教师应更注意“放”的尺度,让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自主完成。活动步骤基本上可按教材编排的顺序来进行。即先列表的方法,把一些数据进行罗列和统计;然后再从某一个角度选定一个相关主题通过图示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表达和分析。教材中所选的“黄金周气温”、“四月天气”、“今年数月的降雨量”并不作为师生学习活动中的强制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自己选取或设计比较独特的角度。小组内合作,整理数据。 小组内讨论分析数据观察绘制好的统计图表,比较、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科学研究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教学中,应该提醒各小组进行探讨和交流,争取更加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试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交流与展示自己的研究分析结果,展开相互评价。将小组内的分析结果拿出来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评价,让他们都能倾听别人意见并向别人提出建议,最终实现取长补短,整体提升的教学目的。针对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提出若干意见。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科学人文情怀。评价建议建议根据各小组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的评价:小组合作愉快而有成效(20分)统计表设计合理,条理清晰。(20分)能有针对性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20分)统计图设计比较精细,能清晰反映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20分)能从数据整理和分析中有所发现。(20分)能初步总结当地规律性的气候现象。(附加10分)注:第6点要求比较高,因此建议作为附加分。学生能达到要求可加分,完成不了不减分。课程资源气象资料的统计和整理气象观测记录是一种原始资料,要使这些资料能为生产和科研服务,需要进行统计和整理。统计的任务就是要找出能够说明当地气候特征的各种气候指标。一、基本气候指标的统计方法在气象资料整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气候指标有总数、平均值、极值、较差、频率、变率等。(一)总数有些气候要素需要用总数表示,例如,日照、降水、积温等,需要统计在某一时段(如日、月、年)内的总数。例如月降水量为该月各降水日的日降水量的总和,年降水量为一年12个月各月降水量的总和。又如,积温就是温度的总和,积温通常用来表述某地的热量条件。积温有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两种统计法。活动积温是指在作物生长期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如≥5℃,≥10℃,≥15℃等)的日平均温的累积,如某地某年在4月21日至10月7日之间,169天的日平均温均在15℃以上,这169天的日平均温的总和,就是该地这一年≥15℃的积温。有效积温是指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值的累积。如上例在每日日均温中减去15℃之后,所余冬日差值的累积,即为该地的有效积温。(二)平均值通常用的平均值,多为算术平均值(还有滑动平均值)。平均值有日、候、旬、月、年等时段的平均值。统计方法是将某一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资料,逐次、逐日、逐月或逐年相加,除以相加的次数(n),就可得该时段的平均值()。现以气温的平均值为例,说明各种平均值的计算法:1.日平均气温 在一天有24次(每小时一次)观测记录的气象台站,将24次观测记录值相加,除以24,就得出该日的日平均温。一般气象站只有四次观测,其日均值就是四次观测值的平均数。若每日只有08、14、20时三次观测的气象站或学校,其日均温的计算法是:用当天最低气温和前一天20时的观测值的平均值,代替02时的气温值,与其他三次观测值相加,除以4,其商即是日均温。日平均气温是各种平均气温统计的基础。观测三次的相对湿度、地温等日均值的计算,则为:2×08时观测值与14时和20时的观测值相加除以 4。2.候平均气温 是以5日为时段的日均温的算术平均值。每月分为6候,不足或超过30天的月份,最后一候可跨月计算。全年为73候。3.月平均气温 是某月各日日均温的算术平均值。4.年平均气温 是一年12个月月平均气温的算术平均值。在表述一地气候特征或气候形成时,常用各气候要素的多年平均值。如地理书中所说某地年平均气温,即指该地多年年平均气温的算术平均值。(三)众数众数是指某一气象要素的一系列数值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值,它能代表大多数情况。有些气象要素的算术平均值没有什么意义,如风向。从[表12]可以看出北京某年一月份风向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北风,其次是西北风。[表12] 北京某年1月份风向出现次数统计表 (四)极值和较差平均值只能表示某一气候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状况,而不能说明其变化情况;因此,需要用极端值和较差表述某气候要素的变化情况。1.极值有绝对值和平均极值。绝对极值即观测时期内所出现的最大(高)值和最小(低)值。如某地7月的绝对最高气温38.0℃,是指该地某年7月每日最高气温中的最高值;而 7月的平均最高气温为35.1℃,是指该月某日最高气温的算术平均值。前者为绝对值,后者为平均极值。2.较差 又称振幅,是指同一时期内某气象要素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如日较差、年较差等。绝对最大值和绝对最小值之差,称为绝对较差,表示所统计时期内某气象要素的最大变动范围。例如,某地多年绝对最高气温为40.3℃,绝对最低气温为-11.2℃,则该地的气温绝对较差为51.5℃。平均最大值和平均最小值之差,称为平均较差。例如某地1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最大值)为-50.1℃,7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最大值)为15.1℃,则该地的平均年较差为65.2℃。(五)距平和变率个别年(月)份气象要素值(x)与多年(或月)平均值()之差,称为距平。例如,某水文站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0毫米,而实际每年降水量,有的大于、有的小于多年平均值;大的为正距平,小的为负距平。将各年距平的绝对值相加除以统计的年数,则为平均距平。 变率有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上述平均距平值即为绝对变率。平均距平值与年平均值的百分比为相对变率。在进行降水量统计时,除为分月、分年统计其平均降水量外,特别要注意其极值(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和变率。例如,某水文站83年的记录,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0毫米;而1941年降水量达1659.3毫米,正距平为516.3毫米,最大正变率为(+)45.2%:1872年降水量则只有709.2毫米,该年负距平为-433.8毫米,最大负变率为(-)38.0‰。该站的年降水量平均相对变率为11%。(六)频率频率是指某气象要素在一定时段内出现的次数与该时段内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例如,某地某年6月份每晚20时观测曾出现雷暴8次,则该地6月份20时出现雷暴的频率为8÷30×100%=26.7%。又如某地 6月份平均气温在22.0~27.0℃范围内变动,经常出现在23.0~26.0℃范围内的频率是87.5%。可见频率能表示一地某气候要素在某一时段内出现的频繁程度,它对表述一地气候特征也是非常必要的。二、气候统计图的绘制为了将整理后的气候资料更醒目地表示出来,可绘制成气候统计图,如面积图、曲线图、直方图和多边形图等。(一)面积图面积图是以圆面积代表某一气候要素值出现的总次数,用圆内扇形面积表示此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次数的相对值(占总数的百分比)。(二)直方图和曲线图对于连续性变化的气象要素,如气温,常用曲线图表示;对于连续性较差的气象要素,如降水,则常用直方图表示。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是以横坐标表示日期,纵坐标表示温度。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要求温度变化曲线平滑,则可先作气温直方图,然后根据直方图画出气温的年变曲线。绘制气温直方图,是以横坐标表示月份(1厘米代表1月),纵坐标表示月平均温度(1厘米代表1℃)。先将各月平均温度点在该月月中的相应位置上,然后逐月作直方图,直方块高为月平均温度,底为月份。直方块的面积表示全月各日温度总和。连接温度年变化曲线时,用光滑曲线,使其从直方块一边切去的面积和从另一边增加的面积相等。这样全月的温度总和并未改变。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大小,常用直方图表示。(三)极坐标图极坐标图通常用来表示风向频率,又称风向玫瑰图。绘制方法是由中心向外画出几个同心圆,用以代表风的频率值,再从中心引出八条线代表八个方位,联接各方位频率值便可绘成一个风向玫瑰图,从而可以看出该地某一时期的各风向频率的大小。参考书目摘自《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 (杨慎德 主编)· 内容单元主题关键词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生命世界1.植物的一生过程规律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珍爱生命种植、观察、记录整理数据2.生生不息繁殖方式珍爱生命、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观察、记录、种植阅读、搜集资料 物质世界3.位置与运动参照物愿意合作与交流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观察、描述4.力与运动相互作用、大小、方向能够准确的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准确描述游戏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测量、整理数据5.物质的变化变化过程愿意参与有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观察、猜想实验方法技能6.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总结应用能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归纳、概括整理信息页号呈现方式功能内容P17指南车信箱了解古代科技,增强民族自豪感嫁接技术出现的时间,以及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P23资料性正文阅读了解克隆技术的产生,应用以及面临的问题。P34资料性正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宇宙飞船的位置。P44指南车信箱激发兴趣,提出问题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P45指南车信箱了解知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P50指南车信箱了解古代科技,感叹人类的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介绍中国人“煮海为盐”的历史。P52指南车信箱了解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介绍青铜器的产生P56资料性正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拉瓦锡的实验P58指南车信箱了解知识拉瓦锡的研究成果探究要素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问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    物提出问题。能以问题作为驱动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猜想与假设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够在观察实验中搜集数据,实验后整理信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观察、实验搜集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会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观察内容。学会使用测力计。制作能读懂制作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数据搜集与处理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会整理观察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能应用曲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表达与交流能够借助数据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善于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吸取其中的正确部分,并能认识到这是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价在分析数据的活动中能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价。能客观地分析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带来的好处与负面影响。单元课题活动器材准备课时安排植物的一生播撒希望的种子教师准备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资料;高大种子植物与其种子的对比图片、果实实物“观察种子结构”:浸泡过的胚比较大的种子、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种子、培养皿、吸水纸。5~6学生准备“搜集并认识种子”:各种各样的种子。“播种”:花盆、花铲。“观察种子破土而出”: 透明玻璃杯小苗快快长学生准备尺子、植物开花结果学生准备观察花和果实:植物、小袋子“整理我们的种植记录”: 观察记录单教师准备切开的辣椒、镊子、手套、白纸有关植物一生趣闻的资料生生不息花开花落为哪般教师准备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2、放大镜、镊子、白纸。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7~8无心插柳柳成荫教师准备易于利用扦插技术繁殖后代的植物的茎(如:大蒜、太阳花、马铃薯)、花盆、枝剪。翩翩雌与雄教师准备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科技发展话克隆教师准备有关克隆技术的多媒体资料。位置与运动它在哪里教师准备石头、彩笔,介绍航海定位及GPS定位的影像资料或图片。5~6谁在运动教师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运动与静止的课件,再现生活实例,动画演示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谁运动得更快教师准备小车、棉线、秒表、软尺、线轴、记录表、粉笔头。它是怎样运动的教师准备课件或图片、橡皮筋、轮子、纸。力与运动无处不在的力教师准备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挂图或课件6~7学生准备海绵、厚纸条、胶带、乒乓球、记录纸。弹簧和橡皮筋教师准备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准备  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苹果落地的秘密教师准备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回形针、钩码、平板式弹簧测力计。学生准备 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巧推棋子演示材料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图片或实物。分组材料  1颗围棋子,一面很粗糙另一面很光滑并预先划分好分值区的长木板1块。物质的变化“变”来“变”去的盐分组材料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烧杯、食盐溶液、火柴、蜡(碎蜡)、坩埚钳等。4~5失去光泽的铜镜分组材料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等。燃烧的蜡烛分组材料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我们怎样整理信息分组材料白纸(各组一张)2~3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分组材料一年的时间段内本地区的气象原始数据资料(最好是学生气象站自己记录积累的数据,如果没有,可以从当地气象部门或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料)观察发现(图、标本)猜想将来它能长成植物的哪一部分经过观察发现它原来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教学方法优点不足教师指导法节省教学时间束缚学生思维学生探究法比较开放,学生可能还会想到其他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激励学生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占用教学时间比较长本课教学札记作物种类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大,小麦类玉米,高粱水稻棉花大豆花生黄瓜番茄3~58~1010~1210~126~812~1515~181520~2832~3530~3725~3225~3025~3731~3725~3030~4040~4540~4238~4039~4041~4638~4035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单元教学评价本课教学札记前测情况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书本间接经验无经验导入对策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方法这些方式是怎么回事?怎么操作呢?教师直接介绍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单元教学评价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单元教学评价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本课教学札记单元教学评价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