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一等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一等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尤其是乘的顺序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通过口算乘法题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题,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 情境引入:呈现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如一套书有 14 本,王老师买了 12 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4×12。
- 估算:让学生先估算结果,培养估算意识和数感。
- 自主探究笔算方法:给学生足够时间,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 小组交流讨论: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笔算过程,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全班汇报展示:选取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笔算过程,讲解思路,教师适时引导、补充和完善,重点讲解乘的顺序(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以及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优化算法:对比不同算法,让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简洁性和规范性,掌握笔算乘法的标准算法。
- 进位的笔算乘法:将例题改为有进位的情况,如 23×13,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教师重点指导进位的处理方法(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并在计算下一位时加上进位的数)。
3、巩固练习
- 基础练习: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的笔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笔算方法,教师巡视批改,针对错误及时纠正。
- 应用练习:给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校会议室有 25 排座位,每排有 18 个座位,学校召开家长会能坐多少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思维拓展题,如□3×2□ = 672,让学生根据积的个位和已知数字,推理出两个因数,锻炼思维能力。
4、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情况,强调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如数位对齐、进位的处理等,同时让学生谈谈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5、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书面作业(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和宽,计算面积),强化学生对笔算乘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笔算方法。同时,关注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笔算乘法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