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后代与亲代7 灭绝的远古动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后代与亲代7 灭绝的远古动物教学设计,共7页。
《灭绝的远古动物》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够根据化石资料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如恐龙等。
科学探究
了解和体验科学家研究已灭绝动植物的基本方法,如发现和记录化石、修复和装配骨骼等。
能根据恐龙牙齿化石和地层中动植物化石的特点,推测恐龙的食性和生活环境。
科学思维
能够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
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思维。
科学态度
有兴趣探究动物化石和已灭绝的动物。在研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和体验科学家是怎样研究恐龙的。
难点:修复不完整的化石;根据化石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灭绝的远古动物》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导入提出和聚焦问题
二、
实践活动
三
总结
课后延伸
1.听说我们班同学博学多才,老师来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哪些远古动物?
2.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AR出示恐龙)大家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这个朋友大家认识吗,它是谁啊?
生活中你见过活的恐龙吗?为什么?
3.有很多像恐龙这样的远古动物,因为某种原因早在很久以前就灭绝了,今天我们就通过恐龙来了解《灭绝的远古动物》。
4.关于恐龙,同学们一定了解过许多知识,你们上学期的语文书中就学习了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你从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介绍小盗龙(出示图片)
介绍“热河古生物群”及“辽西古生物群”。
5.既然恐龙已经灭绝了,相隔了六千五百万年,我们人类通过什么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呢?
什么是“化石”呢?
化石就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这节课,我们就来体验一下,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化石来研究恐龙的。
(一)了解并模拟科学家发现和记录恐龙化石
1. 课前大家都收集了科学家是如何研究恐龙的资料,我们小组间先来交流一下。
谁来汇报一下。(展示活动手册)
2.刚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科学家研究恐龙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主要体验最基本的几种方法。
科学家要想研究恐龙,第一步一定要干什么?你们想去体验一下发现、挖掘恐龙化石吗?
我们去挖掘恐龙化石应该准备、注意些什么呢?
这些工具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工具,大家都会用吗?(出示地质锤和凿子图片)那铲子和刷子都有什么作用?
科学家们都记录什么?记录又有什么作用呢?
科学家记录的内容非常具体,我们只要按照化石出土的顺序,把化石摆放在记录单上,在旁边编号序号即可。
4. 现在就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体验一下发现、挖掘、记录恐龙化石吧。(板书:发现 记录)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提示。因为时间有限,老师不能为大家创造在石头上的模拟挖掘活动,但同学们也要注意安全。(各组长取恐龙埋藏盒及工具)
让我们比一比,看看哪组配合得最默契。
5.(出示记录单)让我们来看看这组的记录。恐龙化石清理得很干净,按出土顺序记录清楚,共计11块恐龙化石。
6.刚才大家配合得都挺好,顺利完成了我们的任务,我们的模拟挖掘活动和科学家真正的挖掘恐龙化石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挖掘恐龙化石的。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比较一下科学家挖掘与我们的模拟挖掘活动有哪些不同。(播放视频)
(二)体验装配恐龙化石
1. 化石挖掘出来了,老师已经看出大家都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赶快把化石组装起来了。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把恐龙化石的骨骼装配起来吧。(板书:装配)
提示: ①可以先摆一摆,看它大致的样子。②装配时要轻拿轻放。
2.时间的关系,我们先进行到这里。老师发现你们组装配得最快,谁能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装配的?
3.其他组又有什么感受呢?
(三)体验修复恐龙化石
1. 化石出现破损和不完整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办?
2. (出示图片)这个恐龙,缺少了一个前肢,你会怎样修复它?
3. 能根据恐龙的另一个前肢来修复,你们真聪明!那大家再来看看(出示图片),这个恐龙的头骨不完整,你又想根据什么来修复呢?
4.我们可以想想,这单元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
5.恐龙是爬行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当今的爬行动物?
(出示四种动物图片)哪一种动物跟这个不完整的恐龙头骨最相似?
6.(出示图片)谁能来借助这个头骨来把这个不完整的恐龙头骨进行修复呢?只要能画出来就可以。
7.虽然我们画得不精准,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修复方法。(板书:修复)其实科学家们在挖掘恐龙化石的时候,也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用了哪些方法修复化石。(播放视频)
(四)模拟科学家推测、复原恐龙
1. 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化石是神秘的宝藏,因为每一块化石都携带着过去某个年代的丰富的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宝贵信息。虽然我们不是古生物学家,但是我们同样能从手中的恐龙化石得到有用的信息。 赶快看一看吧,你都获得了哪些有用信息?
2.我们除了可以根据牙齿化石推测恐龙的食性,还可以根据恐龙骨骼化石的特点推测出其它信息吗?
3.(出示图片)这张是?原来恐龙是从蛋里孵出来的,那这种繁殖方式叫什么?
4.(出示图片)这是一幅挖掘现场周围的地层照片,其实科学家们在挖掘恐龙化石的时候还会挖掘到其它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对研究恐龙又有什么帮助呢?
5.刚才大家不知不觉已经当了一回小科学家,能够根据恐龙化石进行合理推测研究了。(板书:推测)(出示恐龙骨架图片)骨骼化石搭建好后,怎样知道它们到底长什么样子的?
6.科学家们借助现有动物的身体结构,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恐龙进行复原。(板书:复原)看这就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见的恐龙的样子(出示图片)。
1.科学家研究恐龙的方法还有很多都是借助先进的仪器,我们就没办法体验了,等你长大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古生物学家,就可以亲自去研究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2. 同学们课后可以把你这节课的收获与家人分享,也可以把恐龙骨架进行复原。
3.课前同学们说到了好几种远古动物,其中有猛犸象,下节课我们就继续比较远古的猛犸象和当今的亚洲象,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和相似之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收集一下资料。
学生自由回答
AR体验恐龙
恐龙
已经灭绝了
学生介绍
科学家从恐龙化石得来的
明确本节课教学内容
小组交流
汇报收集的资料及来源
挖掘恐龙化石
预设:
1.要小心、动作不能太重。
2.要使用工具。
3.还要记录。
可以记录地点、位置等等,为以后研究做准备。
小组合作挖掘化
查看记录单
观看视频
预设:1.挖掘工具不同相同。
2.科学家在石头上挖得慢,不容易挖。
学生装配骨骼
学生介绍拼装方法与步骤
有两组汇报骨骼不完整
想办法修复它们。
借助另一个前肢,再做一个。
预设:
1.可以借助其它的恐龙下颚来修复。
2.找恐龙的后代
蜥蜴、鳄鱼、乌龟、蛇
(哪一种动物都可以)
找同学在白板上画下颚。
观看视频
观察自己组的恐龙骨骼
推测:根据牙齿化石推测恐龙的食性
头上有角的,能保护自己、攻击对方;后腿长且粗壮的便于奔跑等等。
根据恐龙蛋化石推测恐龙是卵生繁殖的
根据地层沉积的其他动植物推测恐龙生活环境等等。
学生猜测
观看图片
学生自由谈收获
运用AR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跨学科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恐龙知识。
通过学生已有经验了解并掌握概念。
通过小组交流并汇报资料,体会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让学生在挖掘前想注意事项,有意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为后面与科学家挖掘对比做铺垫。
会使用挖掘工具以及了解它们的作用。
让学生记录化石出土顺序,是让学生的挖掘活动更接近科学家考古。
比较科学家挖掘,体会科学家挖掘之不易,与对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特意准备两组不完整恐龙骨骼,引发学生进行新探究。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修复,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修复。
通过学生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
了解科学家复原恐龙的方法,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志向。
关注单元间的联系,引发下节课学习。
板书
设计
后代与亲代有相似之处
灭绝的远古动物
科学家怎样研究恐龙
依据化石
发现 记录 装配
修复 推测 复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6 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0 更多的小动物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比较蚂蚁和其他小动物,找共同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引入,仔细观察蜗牛,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交流汇报,观察蜗牛的运动,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