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勤劳的蚕宝宝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勤劳的蚕宝宝教案及反思,共9页。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 2 课勤劳的蚕宝宝
教科
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造型·美术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蚕的外形,了解蚕的外形特点,学习用撕纸、彩泥捏塑的技法表现蚕宝宝。
过程与方法:通过连线游戏和儿童剧表演,让孩子们了解蚕的一生,以学科融合的方式加深对蚕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理解蚕的奉献精神,从而珍爱身边的人。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外形特点和吐丝过程,理解蚕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表现蚕辛勤劳作的场景,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工具材料:彩色折纸、画笔、剪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谜语导入: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结茧快,吐出丝来纺成线,为了他人好穿戴。打一动物。
揭示课题:勤劳的蚕宝
宝。
猜谜语。
从猜谜情境出发,导入课题,引发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1 . 请 学 生 仔 细 观察, 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子?
出示蚕各种形态的图片。
连一连: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提供卵、幼虫、蛹、蛾的图片,请学生上台连一连。
在了解蚕的变化过程后, 请学生说说对于蚕还有哪些了解?
4 . 教师出示《 亲蚕
图》, 这幅画描绘了古人养蚕织帛的过程, 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内容? 5 . 总结: 蚕虽然很
小,但是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和高超的丝绸纺织技术。
概括蚕外形特点: 白
认识蚕的外形特
色、长条、身体是一节一节
点,抓住特征。
的。
回忆蚕的蜕变过程,
用撕纸的方式
(一次次蜕变 吐尽最后一
加深记忆, 巩固知
缕丝才停止)连一连。
识。
食物是桑叶; 其他
在观察蚕的蜕变
环节一
习性。
过程中,感受蚕每一
初步感知
次蜕变的神奇,重点
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感受蚕的奉献精神。
欣 赏 《 亲 蚕
图 》, 感受古人养
蚕、纺织的悠久历
史, 蚕虽小, 但是
它很重要, 我们的
生活离不开它。
环节二方法探究
提问: 你们知道蚕宝宝工作时是什么样子吗?
出示一幅蚕宝宝勤劳工作时的画面, 请学
发散思维,想象蚕宝宝工作时的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
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观察、思考, 这幅作品是怎样制作的?
3.教授撕纸方法:
①先画出物体轮廓。
②四指相对,指尖捏紧纸片,按画出的轮廓线撕出形状。
③撕直线速度快, 曲线速度慢。
④撕蚕宝宝的时候速度慢一些,撕出弯弯曲曲的身体。
学习撕纸的方法,领悟其中关键。
尝试撕出蚕宝宝的身体。
直观示范,让学生在学习制作方法时更容易突破难点。
作业要求:
学生运用拼贴的方法大胆创造、表现。
1.尝试运用撕纸的方
式表现蚕宝宝。
2.制作时拼一拼,摆
一摆,贴在卡纸上,做成一
大胆用撕纸拼贴的形
幅漂亮的拼贴画,颜色丰富
式表现蚕宝宝工作的场面
环节三
更好看。
实践创作
3.学生将作品带上讲
台。
将作品带上讲台展
示。
4 . 同学之间互相点
同学之间点评作品。
评, 可从造型、色彩、构
图等角度去评价。
5.教师总结、点评作
品。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工具材料:PPT、超轻黏土、绘画本、彩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引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宝宝的外形特点和它的习性等知识,并学习了用什么方法去表现它。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迎来了我们的老朋友。情境创设:大家好,我
是蚕宝宝。有一天,我在树林里看见一道光,当我走近时,这道光突然把我吸了进去,一转眼,我发现我竟然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彩泥世界。
在这个世界我还会遇见哪些新的朋友?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你们
能想到吗?
在故事情境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合前一课时所学,承前启后,设置生动有趣的故事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环节一启发想象
1 . 引导学生思考、大胆想象:
①蚕宝宝可能会途经哪些地方?
②蚕宝宝可能会认识哪些新朋友?
③蚕宝宝又会遇到哪些困难?
2.明确任务:今天我
们就用彩泥捏塑的形式将蚕宝宝在彩泥世界的故事表现
讲述蚕宝宝在彩泥世界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蚕宝宝的故事,从地点—主角—经历等方面去思考。
出来。
3 . 想一想: 蚕宝宝在彩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总结:蚕所吐的茧
丝不只有白色,还有许多丰富的其他颜色,如金黄、红色、锈色、绿色等等。
蚕宝宝在彩泥世界中可能是五颜六色的。
环节二方法探究
1 . 小练习: 请大家用彩泥做一只蚕宝宝。
教师将两份学生作业展示在展示平台下:你觉得这两只蚕宝宝哪一只更好看?
在制作中有哪些问题?
①形体不饱满。
②搓圆球的的方法不熟
练。
教师示范,明确步
骤:
① 选 择 你 喜 欢 的 颜色, 先将彩泥从包装里拿出来。
②将彩泥捏一捏, 便于塑形。
③两只手相对,用掌心包裹住粘土打圈揉搓,搓成圆球。
④将团起来的圆球连起来, 蚕宝宝的身体就做好
尝试用彩泥制作蚕宝宝。
跟随老师的示范学习制作方法。
设置小练习,从学生作业中找出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师示范, 直观、细致地教授制作 方 法 , 突 破 难点。
了。
⑤最后加上细节, 如蚕宝宝的五官、一些小装饰。
4.引导学生学习分组合作,两位同学做背景,两位同学做蚕宝宝,请各组思考怎样分工才不会产生争执,最合理?
学习分组合作的方法,提出合作方案。
在分组前先学习合作的方法,避免有可能出现的争执,学生在思考方案时也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分组实践
布置任务: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完成《勤劳的蚕宝宝》粘土作品。
注意:
1.先确定本小组的故
事。
2 . 两位同学负责背景, 另外两位同学负责主角。
3.要有疏密变化才好
看。
小组合作, 运用彩泥捏塑的方法制作一件关于蚕宝宝历险故事的作品。
明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运用彩泥捏塑的方法制作作品。
环节四作业展评
将各小组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后面,布置展览,将学生作品连成一个完整的故
事。
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写、绘制。
将学生作品布展,方便相互欣赏、学习各组优点。
教学过程第 3 课时
工具材料:PPT、超轻黏土、绘画本、彩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介绍
播放儿歌《蚕姑娘》。
聆听儿歌, 在动听的旋律中进入情境。
音乐导入,打开感官, 激发学习兴
趣。
环节一任务布置
引导学生欣赏《勤劳的蚕宝宝》作品。
布置任务:分组演一演蚕宝宝的故事。
引导学生友好合作
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台词示例,创编台词之前注意:内容可参考蚕的生活
习性、它如何吐丝等。
回顾之前的学习,欣赏各组作品。
每一组拿到自己之前的作品, 回忆之间的构思,根据之前学到的关于蚕的知识,为自己的作品设计简单的台词,形成一个简单的小剧本。
明确分工:剧目编写者、场景设计师、主角扮演者等。
根据蚕的相关知识编写台词。
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蚕的造型, 解决 “情景剧表演”的问题。
环节二
分工合作
1 . 引导学生们在小
组内分工合作, 进行剧本
进行剧本排练、 台
词背诵
排练, 包括台词的背诵、道具运用和场景布置。
2.引导学生根据剧情需要, 探究、制作相应道具,如(角色头饰、场景布置道具)。
. 提示可根据材料特性去选择, 如用白色细线模拟蚕丝、纸板搭建房屋等。
. 在学生排练时巡视、 指导, 及时给予帮
助。
制作用来布置场景的道具。
环节三作业展评
向各小组分发评价量表,根据量表内容,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总结今天表演,对学生表演进行总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
努力成果。
根据评价量表学生间进行互评。
运用评价量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发展。
环节四课堂小结
小结: 蚕经过不懈努力, 才有了美轮美奂的丝绸, 今天我们通过创作和表演, 也收获了“ 美” 的
体验, 用自己的劳动收获
产生情感共鸣。
帮助学生体会到努力后的成果会带来美的满足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
惜成果的情感态度。
的成果是珍贵的。
板书设计
勤劳的蚕宝宝
撕纸
形状:
彩泥捏塑
长圆筒形
儿童剧
结果性评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课 时光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逢十”的年份授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龙的传人第2课 生肖大家庭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勤劳的蚕宝宝获奖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尝试制作会动的蚕宝宝,作业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