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第1页
    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第2页
    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首语,正曲 品秋之神韵,终章 抒秋之哲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秋天,
    迈着空灵的脚步,
    来到了人间。
    金秋的阳光,温馨静mì▲;
    金秋的微风,和xù▲轻柔;
    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
    ____,____。
    ……
    晚秋夺春意,装点初冬情。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并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合适的内容。
    3.秋意正浓,在深秋的周末,当然要好好安排秋天的活动。阅读下面的材料,完善“寻秋之美”的节目清单中的内容。
    材料一 听歌,听秋天的歌
    听随季节更迭又长大的我们——《儿时》;
    听秋高气爽带来的少年意气——《过山》;
    听秋风刮来的思念——《春夏秋冬》;
    材料二 读书,读秋天的诗文
    读鲁迅,读他写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读林语堂,读他品出的秋天况味,“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
    读木心,读他冲秋来的洒脱随性,“晴秋上午,随便走走,不一定要快乐。”
    读老舍,读他写眷恋的小城之秋,“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中,带着一点桂花的香。”
    读阿多尼斯,读他对秋的洞见,“冬是孤独,夏是离别,春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唯独秋,渗透所有的季节。”
    “寻秋之美”的节目清单
    品味古诗,完成问题。
    山寺秋霁①
    [唐]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注释】①霁:本指雨止。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4.这首诗借 、 等意象描写了 的情景。
    5.请从叠词的角度赏析“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二、正曲 品秋之神韵(45分)
    阅读回忆性散文《透早的枣子园》及小文同学做的批注,完成小题。
    6.解答“质疑式批注”。小文同学找出来的这些词语都是地方方言,作者将这些方言词语穿插使用在文中,有何好处?
    7.挑战“赏析式批注”。请你自选角度,对第⑬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8.共鸣“评价式批注”。“总是透早”反复出现,妙在何处?
    9.探究“感想式批注”。时光匆匆流过三十几年,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0.联接“补充式批注”。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对“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这句话的理解。
    A.唐僧与孙悟空(《西游记》) B.长妈妈与鲁迅(《朝花夕拾》)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秋天里的盛事】光阴荏苒,从1990年到2023年,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33年间亚运会三次来到中国。现在,让我们顺着时间的数轴,去看一看中国的脚步——
    材料一
    时间:1990年 坐标:北京
    1990年9月22日,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亚洲雄风》响彻体育场上空,唱出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
    【记忆关键词:捐出来的亚运会】
    1987年,12岁的江苏省学生颜海霞看到报纸上的捐款倡议书,于是将她刚拿到的1块6毛压岁钱捐了出来,由此成为“北京亚运会捐款第一人”。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我国第一次承办洲际性的综合运动会。那时候,国家不但缺乏办赛经验,更缺钱。面对困难,全国人民鼎力支持,近两亿人次捐钱捐物,集资总额达到7亿元。北京亚运会用彼时体委主任伍绍祖的话讲就是:“全国人民一毛一毛凑起来的。”A.那个年代,中国老百姓或多或少都为北京亚运会忙碌过、兴奋过、奉献过,人们普遍将北京亚运会视作中国拥抱世界的“新起点”。
    材料二
    时间:2010年 坐标:广州
    2010年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一曲《日出东方》唱出了中国的崛起与精彩。
    【记忆关键词 赛场上的温情拥抱】
    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199枚金牌,但此时成绩已不再是唯一焦点,中国体育摆脱了“唯金牌论”,更加注重体育精神。心态的变化,是中国体育理念的革新,更展现出大国的心态与风范。B.很多人至今记得,羽毛球男单决赛后,拿到冠军的林丹主动拥抱了落败的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那一刻热烈的掌声淹没了整个场馆。
    材料三
    时间:2023年 坐标:杭州
    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主题曲《同爱同在》传达出“亚洲一家携手同行”的美好愿望。
    【记忆关键词 数字火炬手】
    开幕式上,超过Ⅰ亿个“数字火炬手”以光点的形式汇聚成“数字人”,与现场火炬手一同点燃了主火炬。这些“数字火炬手”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友为原型,表达了同爱同在、共达未来、互融互通的共同心愿。除此以外,开幕式上还有虚实相生的拱宸桥、数字足球穹顶……C.杭州亚运会,既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科技盛宴,展现出中国在建设科技强国道路上的铿锵步伐。
    【记忆关键词 亚运绿】
    绿色是杭州亚运的主色调。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始终将“绿色”的办赛理念放在首位,例如开幕式首次不放实体烟花,而是用“数字烟花”代替。绿色是浙江的“金名片”,也是我们这个古老大国在新时代发展的新成果、新气象。浙江向世界分享绿色发展经验,也与世界探讨发展中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也让这次体育盛会意味深长。
    (选自2023年第11期《作文素材·品读经典》,有删改)
    11.阅读三则材料,你会发现中国的脚步越来越有力量,仿照示例,给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中国脚步”命一个合适的名字。
    示例:材料一 团结的脚步
    材料二
    材料三
    12.班级要举办“亚运我知道”主题活动,你将播读这三则材料,请从A、B、C三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播读设计。(提示:可选择从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角度入手)
    13.从历史的纵深角度来看,中国的变化也藏在这三次亚运会中。请根据三次亚运会的记忆关键词,结合具体内容写出中国的变化。
    阅读文言文《桂》,完成小题。

    【清】李渔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选自《闲情偶寄》,有删改)
    14.参照解词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凡 有 富 贵 荣 华 一 蹴 而 至 者 皆 玉 兰 之 为 春 光 丹 桂 之 为 秋 色
    16.请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谈谈桂的优缺点。
    17.同样的季节,别样的感触。如同《桂》一文中的“ , ”两句,作者借秋天盛开的桂传达了自己悟到的人生哲理: 。
    三、终章 抒秋之哲思(49分)
    秋天是大自然绘就的最为绚烂的画卷。七年级四班的同学经过前几项活动,感慨颇多,在班级群里热闹地讨论自己的心得。
    小语:我觉得书中的秋天都是伤感的。“① 18. ,小桥流水人家,② 19. 。”的凄凉动人秋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峨眉山月半轮秋,③ 20. ”中,秋天山、月、水的融合,衬托出诗人离乡的复杂情感。
    小文:我觉得秋天的情感是丰盈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④ 21. ,⑤ 22. ”中尽显诗人的阔大胸襟;“⑥ 23. ,应傍战场开”寄托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刘禹锡的“⑦ 24. ,⑧ 25. ”一反常态,告别悲秋常情,气势不凡。
    小艺:我觉得秋天非常有意思,有许多的节日和活动,如中秋节、国庆节、运动会等,这些有意义的节日和活动带给我许多收获。
    小语:对,我觉得这些事都值得一写。我们可以选取最有意思、最有意义的一件或几件事来写。
    在记叙事件时还可以适当地描写一下景色,抒发一下情感。
    小文:等我们写完后,让李老师帮我们批改一下。我们给他写一张便条吧! 我打算这样写:李老师:这是我的佳作,麻烦您帮我批改一下。
    学生:小文
    2023年11月4日
    小艺:小文,你的便条里有一个词语运用不恰当,应该把⑨ 26. 改为 27. 。
    28.看完同学们的聊天记录后,李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以《最美不过遇见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不得套写、抄袭;⑵不少于5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谧;煦;A
    2.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
    3.【答案】【示例】活动名称:游玩,赏秋天的美景;活动内容:在周末,策划、组织一次游玩周边美景的活动,和三五好友或者家人一起出门,去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晴秋上午,随便走走,不一定要快乐”,秋天是悠闲的;“冬是孤独,夏是离别,春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唯独秋,渗透所有的季节”,秋是静谧深沉的。;同学们,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醉人的。为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大家的审美意识,我们班将举行“醉美金秋”摄影大赛,让我们用镜头去捕捉金秋的美好,去感受摄影所带来的乐趣。相信你镜头里的秋天一定与众不同,期待你的创意分享。
    【答案】4.溪流;山蔼(树色、残雨、斜阳等均可);秋日雨后天晴
    5.“浅浅”“苍苍”是叠词,描写了一场秋雨后,清浅的小溪,流水潺潺,秋日的寺院被山中云气环绕,苍茫一片,写出了秋天的寂静之美;叠词的使用,让诗歌富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答案】6.①这些方言词语出现在文中,富有生活气息,自然地把读者带入文中人物所在的生活环境中,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这些方言词语读来极有味道,比如形容人用“憨呆”,很是诙谐,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7.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阳光下妈妈温柔的侧脸比作一座立体派的浮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下妈妈温柔、梦幻、迷人的样子,表现出我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赞美。(“比喻”的名称不作要求,内容赏析不合理,写了“比喻”也不得分)
    8.①“总是透早”一词反复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尽心操持家务的妈妈和一个懂事体贴、爱妈妈的孩子;②“总是透早”一词反复出现,写出了在贫乏素朴的生活里,妈妈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让孩子们面对生活无所畏惧,突出妈妈在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和孩子们对妈妈的敬爱。
    9.①儿时的我喜欢透早采枣子送妈妈,觉得坐在枣树看妈妈是最幸福的事,儿时的我深爱妈妈并且理解妈妈的辛苦;②三十几年后,我觉得妈妈的侧脸依然温柔,可见我一直深爱并感激着妈妈,只是妈妈花白的头发,勾起内心对时光催妈妈老去的感伤之情,对妈妈的情感也进一步升华。
    10.示例一:孙悟空在五指山下压了500年,是唐僧将他救出;孙悟空衣物破了,唐僧在油灯下亲手为他缝制虎皮裙;唐僧意志坚定,一路西行,带着孙悟空取得真经,让孙悟空脱胎换骨成佛。而正是唐僧的一片爱徒之情,孙悟空陪着唐僧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八十一难,三次被唐僧赶走,都还是义无反顾地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不就是“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这句话的最佳诠释吗?(示例二:保姆长妈妈虽然絮叨、粗俗,但她善良、淳朴、热情且关心孩子,她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为鲁迅先生买来了《山海经》,这本书成为鲁迅先生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影响着他的一生;鲁迅先生也从一开始的讨厌长妈妈的各种繁琐礼节、怀恨长妈妈踩死他的隐鼠,叫她“阿长”,到最后亲切地唤她“长妈妈”,并且多年后还对长妈妈怀有无比敬意和怀念。这就是“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这句话的最佳诠释。)
    【答案】11.温情的脚步;科技的脚步(或有范儿的脚步;创新的脚步)
    12.示例A:连读“忙碌过、兴奋过、奉献过”这三个词,突出中国老百姓为北京亚运会做出的贡献;重读“拥抱世界”“新起点”,突出表现中国人民对亚运会的热情和期待。(示例B:重读“主动拥抱”“那一刻”“整个”这几个词,用赞许的语气朗读,表达对林丹这一动作的敬佩,赞扬中国体育更为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和风范。示例C:重读“既是……也是……”,突出杭州亚运会的盛大隆重和科技元素在杭州亚运会中的重要展现。)
    13.①从全民捐款办亚运到科技元素在亚运上大放异彩,可见中国经济在腾飞;②我们不仅重视奖牌数量,更加重视展现大国心态和风范,可见中国的体育精神在革新、发展;③无论是数字火炬手还是数字烟花,都体现了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可见中国的环保责任意识越来越强。
    【答案】14.没有;①;依次,一个接一个地;到,到达
    15.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16.从文中“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一句中可知秋天里面最香的花,就是桂花了,可见桂花有香气浓郁的优点;从文中“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一句中可知桂花有缺憾的地方在于它要开就整棵树都开了,不留一点余地,可见桂花有齐开不留余地的缺点。
    17.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万物都盛极必衰;做人做事都要知足,不要沉迷于荣华富贵
    【答案】18.枯藤老树昏鸦;19.古道西风瘦马;20.影入平羌江水流;21.秋风萧瑟;22.洪波涌起;23.遥怜故园菊;24.自古逢秋悲寂寥;25.我言秋日胜春朝;26.佳作;27.拙作
    28.【答案】略静mì
    和xù
    空灵 (A.líng B.lín)
    秋天的节目
    ⑴请你设计一个“秋天的活动”,仿照《听歌,听秋天的歌》命名,并简要地介绍你的活动内容。(40字左右)
    秋天的韵味
    ⑵阅读材料(二),我们发现名人笔下的秋各有韵味,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归纳出两点
    秋天的照片
    ⑶班级里要举行“醉美金秋”摄影大赛,请你写一段话在班会课上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100字左右)
    透早的枣子园
    林清玄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
    【质疑式批注】
    “车一车”不就是“缝一缝”的意思嘛,后面还有“透早”“大人大种”“憨呆憨呆”这些词语也是一样,为啥不用普通话里常用的说法呢?
    【赏析式批注】
    “震慑”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评价式批注】
    星期天,妈妈“总是透早”车衣服,我也“总是透早”采枣子,写得妙极!
    【感想式批注】
    儿时的我,看着妈妈温柔的侧脸,无比感动;现在的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发现妈妈“头发却都花白了”,一个“却”字传神写出了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成长带给我们的啊!
    【补充式批注】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就好像文中的妈妈与孩子们。我们这学期读过的课外读物中,也有这样美好的情感。
    文中疑难字词
    解词方法
    释义
    莫能如桂
    勾连成语法:一筹莫展

    树乃月中之树
    查阅字典法:①是,就是;②于是;③才;④人称代词,你,你的
    ⑵ (填序号)
    何不留将次第开
    语境推测法

    一蹴而至
    课内迁移法:去后乃至

    相关试卷

    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选择题,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共7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