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氧化反应放热,缓慢氧化,剧烈氧化,热量积蓄,温度达到着火点,开放空间,有限空间,平静的燃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消防安全标志。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等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3.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4.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外面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内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点燃一支蜡烛在罐内,鼓入大量空气后,不加盖会不会爆炸?
爆炸: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几种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大多数化学性爆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物理性爆炸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
说一说,缓慢氧化、燃烧、自燃、爆炸间的联系。
阅读课本,说说下面这些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当心易燃物 当心爆炸物 禁止吸烟
禁止烟火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燃放鞭炮
易燃物:一般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易爆物:一般指的是那些受热或收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根据你查阅的资料或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
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你该如何操作?为什么呢?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空气量不足导致燃料不完全燃烧,既浪费燃料又不安全。所以此时应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① 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CO等物质,污染空气;
①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
②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② 使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
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经常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① 乙醇(C2H5OH)的俗称。
②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
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吗?
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水雾
由实验可以知道,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见不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
大量事实和研究证明,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1.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 ) A. B. C. D.
当心易燃物 当心爆炸物 禁止烟火 禁止燃放鞭炮
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析:“火要虚”能使木柴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
3.2024年3月25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厨房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移到室外通风处 D.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
解析:厨房天然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以防接通电源时产生的电火花将天然气引爆。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有些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④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才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1 燃料的燃烧作业课件ppt,共51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1 燃料的燃烧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导览,燃烧的条件,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 燃料的燃烧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导览,燃料的充分燃烧,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