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5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7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优秀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解读,观察土壤,P110活动探究,P112活动探究,4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法规,P114活动探究,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结合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分析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
    01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02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环境保护区的法律法规体系
    2016年12月,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治理,出现问题可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2018年,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
    1、查阅资料,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放、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协调重大问题;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2、我国推行河长制,有哪些优越性?
    首先革除了环境污染治理只依赖环保部门的弊病,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自任河长,促进了环保部门顺利工作,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上游与下游,密切配合协调,凝心聚力,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是为了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等。
    (1)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概况
    重要性: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现 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环境标准 和国际公约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涵盖范围: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门类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以电子、造纸、家具、造船、有色金属、食品为主,其中一部分部门耗能较多,污染较大。 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广泛关注。1983年,芬兰环境部成立。芬兰重视环境法制建设,相继颁布了20多项环境保护法律,其中,《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法》《水域保护法》《垃圾处理法》最为重要。芬兰森林覆盖率高,湖泊密布,森林、湖泊保护获得各方面的重视。破坏环境、非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会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制裁。 如今,芬兰被誉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清洁技术应用和输出国。
    图3—23 芬兰赫尔辛基城市景观
    1.分析芬兰人均能耗较高的原因。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需要大量能源供暖,同时具备部分耗能较多的加工制造业部门,而人口又比较少,所以人均能耗相对较高。 2.为什么芬兰要重点治理水体污染? 芬兰号称千湖之国,水体面积较广,支柱产业比如“造纸”会产生大量水体污染。而水又是人类生存必备资源,水体污染直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危害到居民的健康,所以芬兰要重点治理水体污染。 3.说一说芬兰环境保护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建立相关的环境部门,重视法律法规建设,形成全面而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清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地位:环境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3)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1)参与情况:我国在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确保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种类:气候变化、臭氧层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3)现状: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近60项,体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对全球环境保护责任的承诺和担当。
    (1)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2)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者环境要素颁布的法律
    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
    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为的法律尺度
    (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属于环境保护标准,是用来定量描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把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其中数值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即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为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1)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数据中心,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了解该地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信息。 2019年10月16日16:00广州的实时AQI为41,级别为优,首要污染物为臭氧。(2)通过分析该地空气质量指数和首要污染物来源的历史数据,探究首要污染物的来源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近半年首要污染物为臭氧。臭氧大部分是二次污染物,需要前驱物碳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照射下,通过光合反应产生。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工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广州人口众多,交通线路繁多,产业结构处于调整状态,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工业仍占重要地位,工业、交通运输发达,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变化,成为臭氧的重要来源。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属于环境保护标准,是用来定量描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把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其中数值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即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为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3. 通过分析该地空气质量指数和首要污染物来源的历史数据,分析该地的空气 质量状况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一方面由于广州夏秋季节温度较高,臭氧浓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臭氧浓度也会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广州夏天的雷雨天气较多,会造成臭氧浓度的上升。此外夏秋季节,少云高温,紫外线较强,也会促成光化学反应的进行,导致臭氧浓度较高。而冬春季节,天气多云为主,气温较低,风速较大,再加上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较高,使得到达进地面的紫外线较弱,则会导致臭氧浓度较低。
    1.主要意义: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手段,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政策体系: 在环境政策体系中,最高层次是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即“三同步”、“三统一”是第二层次;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是第三层次。
    3. 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概念: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对已经发生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的治理。主要措施:①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基本内涵: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由污染者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和费用。主要措施:①排污收费制度: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②限期治理制度: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避免污染的产生和蔓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决定开发活动是否进行和如何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制度。 “三同时” 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该制度是预防产生新的污染源,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
    阅读P11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内涵: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措施包括:①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作为政绩考核内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予以监督管理。②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处理设施,对污染源进行集中控制和处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政府申报排污设施和污染物处理情况。 新政策、新举措不断涌现,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等等。未来将逐渐完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由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管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 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生态保护红线 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 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它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 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永久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 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 况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防止出现占优补劣的情况。 城镇开发边界 出台省域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引导发展各具特色的城 市产业,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在省域层面尽快划定大城市边 界,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加快城中村、城乡接合部 等地区的整治和改造。
    阅读P117划定三条控制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探矿权人在勘查过程中给他人造成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损害的,依法予以补偿。据此完成 1~2题。1.该条规定制定的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属于A.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C.环境保护标准 D.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我国已将“保护环境”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回答3~4 题。3.“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原则属于( )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②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③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 ④环境管理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2016年11月,在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 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促成有效机制的建立,确保《巴黎协定》的执行与落实。该协定明确各缔约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保持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长期目标。据此完成5~6题。5.符合该协定明确的各缔约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是( )A.共同性、公平性 B.持续性、公平性C.公平性、持续性 D.持续性、共同性6.为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长期目标,当前我国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降低城市人口比重C.全面使用新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优质课件ppt,共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练习解析版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练习原卷版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评优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