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课 老字号伴手礼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岭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课 老字号伴手礼教案及反思,共5页。
课题
《“老字号”伴手礼》
授课类型
新授课(√)复习课( )习题课( )活动课( )其他( )
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
1.审美感知:学习了解泥塑艺术中的老字号,如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陕西凤翔泥塑等,了解其题材、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2.艺术实践:小组合作,从民间艺术作品中提取相关元素,制作一款泥塑作品伴手礼。
3.文化理解:能以伴手礼的形式表现和推广泥塑,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探究泥塑艺术,了解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陕西凤翔泥塑等不同泥塑题材、造型、色彩方面的艺术特点,感受泥塑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泥塑伴手礼。
教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学练结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亮点
1.贴近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感受泥塑艺术魅力。
2.丰富的视频与图片课程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3.贴近地方传统文化,让学生感觉老字号的魅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预设时间)
教师活动
(包含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训练等)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3min)
今天这节课,大家将和老师一起走进泥塑艺术的世界,大家知道何为泥塑吗?我们先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泥塑艺术。本节课我们人们常把泥塑作为民俗礼仪的一种载体,通过泥塑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情感。
板书课题:《“老字号”伴手礼》
学生认真观看并积极思考,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泥塑艺术。感受泥塑的魅力。
吸引学生们对本课《“老字号”伴手礼》的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13 min)
课堂发展(13 min)
活动一:探究泥塑艺术
探究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和陕西凤翔泥塑在作品题材、造型和色彩等方面有何特点?
1.天津泥人张。题材方面:以人物肖像、戏剧人物和民俗题材为主。造型方面:侧重于肖像人物,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古典名著,风格趋向静中求动、求变。色彩方面:用色敷彩典雅秀丽,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
2.无锡惠山泥人。题材方面:来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地方民俗特色。造型方面:擅长挖掘人物的心理动态和神态表情特征。色彩方面:色彩鲜艳富丽,运用大红、大绿、金黄等重彩来绘制,使整个泥塑异常艳丽喜庆。
3.陕西凤翔泥塑。题材方面:以民间美术为主,特别是以动物造型。造型方面:注重动物形象的生动性和故事情节的再现,以及人物形象的传神表达。色彩方面:生动活泼,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来表现作品的活力和情感表达。
4.归纳总结这三个优秀泥塑艺术的异同点。
5.泥塑的价值。(1)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深受民众的喜爱。(2)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深受的国家和人民的喜爱。 (3)为生活中增加了新的亮点。朴实、直观、真实和更加的“零距离”。(4)每件作品均是手工制做,皆为孤品,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活动二:传承与创新
对于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中学生可以做那些事情?
1.传承方面
一是学习传统技法,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功。二是了解泥塑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三是参与创作实践,通过亲手制作泥塑作品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泥塑艺术的情感认同。
2.创新方面
一是融入现代元素:在泥塑创作中尝试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新材料或新技术,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泥塑作品,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二是结合地域文化:关注本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泥塑创作中,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泥塑作品,展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三是发挥创意想象,进行个性化的泥塑创作尝试,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和内容,探索泥塑艺术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学生认真学习天津泥人张的知识,先自主探究后,再教师小结,总结其艺术特点。
学习无锡惠山泥人与陕西凤翔泥塑的知识。通过图片自主探究其艺术特点,后教师小结。深入了解其不同的特征。
通过对三种泥塑艺术的分析,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感受泥塑的重要价值,懂得积极去学习与传承。
思考我们中学生如何对泥塑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思考我们如何对泥塑进行传承。
思考如何对泥塑艺术进行创新。使用什么新材料与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创意想象。
通过这几种老字号泥塑的细致解读,让学生了解泥塑艺术,懂得通过送泥塑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情感。
让学生了解不同泥塑艺术的特点,感受泥塑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学习兴趣。
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创作(15 min)
活动三:创意实践
1.对泥塑艺术进行创新。从民间艺术品中提取相关元素制作一款泥塑伴手礼。
2.播放泥塑制作视频,总结泥塑制作的方法。
3.提问学生还可以用那些美术形式来表现“老字号”泥塑元素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多种素材进行伴手礼的制作。
4.美术课堂练习:学生利用美术材料进行作品创作。从民间艺术品中提取相关元素制作一款泥塑伴手礼。美术材料和表现形式内容不限。学生创作时,教师巡堂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评价标准:一是构图安排;二是创意想法;三是文化内涵;四是色彩搭配。
学生认真学习制作泥塑伴手礼的方法。在传统民间艺术作品中提取元素,将其进行组合创新,创作新的伴手礼。
学生们动手实践,进行创作,同学要注意操作安全。同时要注意保护教室的环境卫生。
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创意表达,使作品既有艺术感又有文化内涵。遇到问题积极向教师寻求帮助。
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们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深化认知,学以至用,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课堂评价
(5 min)
课堂小结与拓展
(2 min)
请完成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请其他同学学生进行评价。评议的重点在创意思路、文化内涵、艺术创作等方面。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泥塑知识点,并进行课后拓展,了解本地的泥塑艺术,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们相互交流意见,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小结。
思考泥塑艺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展本地泥塑知识。
采取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使教学相长。
扩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文化自信。
作业布置
将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板书设计
《“老字号”伴手礼》
1.探究泥塑艺术
2.传承与创新
3.创意实践
教学反思
本课《老字号伴手礼》旨在通过了解老字号泥塑作品与泥塑创作,让学生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反思此课,我认为在引导学生了解泥塑文化及伴手礼意义方面做得较为充分,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泥塑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导致作品完成度不高。未来教学中,我需更加注重技法指导,可增设示范环节,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泥塑技巧。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让伴手礼更具个性与特色。总之,本课有收获也有不足,我将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岭南版(2024)第5课 老字号伴手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学业评价,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品美食守礼节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第15课 白描人物摹神韵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基本概念与技法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