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阳市浯溪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监测生物试卷-A4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祁阳市浯溪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监测生物试卷-A4,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与“子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有机物B.受精卵C.组织D.细胞
2.(2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C.若在低倍物镜下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则应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D.若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未动,则说明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3.(2分)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
A.②和⑤B.①和④C.②和④D.②和③
4.(2分)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影像。如果他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移动玻片使a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
5.(2分)如表是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及其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6.(2分)小华同学又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如图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的简图(小黑圆表示某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 )
A.B.C.D.
7.(2分)我们平时吃的萝卜主要是植物的根。将紫色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会逐渐变色,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细胞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8.(2分)翟中和院士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有关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有关
B.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它与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有关
C.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
D.细胞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9.(2分)自古诗人爱“咏莲”,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B.莲“子”已成荷叶老——莲子是生殖器官,寿命比孢子长
C.莲蓬味美差同“藕”——莲藕中的有机物是根从水中吸收的
D.一把藕“丝”牵不断——“丝”是莲藕的输导组织
10.(2分)我们的身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哪种细胞是我们身体中没有的( )
A.B.
C.D.
11.(2分)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 )
①上皮组织
②神经组织
③结缔组织
④肌肉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2分)下列动、植物体的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肺与柑橘表皮B.受精卵与叶肉细胞
C.小肠与柑橘里的丝络D.肌细胞与玉米粒
13.(2分)人体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14.(2分)番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新细胞数、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
A.2个,12条B.2个,24条C.4个,24条D.4个,48条
15.(2分)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
A.细胞核B.液泡
C.食物泡D.伸缩泡和收集管
16.(2分)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由于只有一个细胞,所以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B.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能侵入身体,危害人类的健康
C.许多单细胞生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
D.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17.(2分)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某生物社团同学了解了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最佳的实验装置是( )
A.B.
C.D.
18.(2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体内无输导组织
B.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属于绿色开花植物,苔花是苔藓植物的花
19.(2分)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结构特征,重合部分M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可以表示根和茎B.M可以表示孢子
C.M可以表示输导组织D.M可以表示茎和叶
20.(2分)我国素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银杏、银杉、水杉等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它们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
A.生活在干旱环境中
B.用种子繁殖后代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1.(2分)“市民公园”是齐河城区近年新建成的大型休闲公园之一,公园内绿化完善、物种丰富,对于公园中常见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拥有“小扇子”叶片的银杏果皮为白色,俗称“白果”
B.终年常绿的油松种子长在它的果实——松球中
C.绽放火红花朵的美人蕉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D.生长在背阴处的葫芦藓因为没有茎运输水分,所以长得非常矮小
22.(2分)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甲组注射一定量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乙组注射等量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丙组注射等量X溶液,每10天检测一次血红蛋白含量。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假设可以是醋酸铅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B.丙组小白鼠注射的X溶液是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C.实验结论是随铅含量的升高,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D.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应修改实验数据,使结果与假设一致
23.(2分)如图使用工具与对应名称错误的是( )
A.酒精灯B.放大镜
C.滴管D.盖玻片
24.(2分)有些科学家认为,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可能是排放大批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作出假设B.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
25.(2分)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放一些棉纤维是为了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B.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下层吸取
C.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食盐,草履虫的反应是“向左”运动
D.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肉汁,草履虫的反应是“向右”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
26.(5分)如图所示的五种生物中,其中D与水绵为一类,A、B、C、E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植物类群,它们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孢子来繁殖的生物是图中的 (填字母)。
(2)A与C相比,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结构也更加复杂,是因为A有真正的 ,并且分化出了 组织。
(3)B、E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用 繁殖,但B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 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7.(13分)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生物圈中还有不少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结构。以下是李华同学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结合你所学知识,补充完整相关内容。
(1)如图甲所示,小强同学对光时,要使 (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 ([]中填写图甲的字母)。
(2)图乙中,草履虫马上就要运动到视野之外要把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观察,可以将玻片向 方移动。
(3)为了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小强同学应选用 面镜和遮光器上的 光圈来达到目的。
(4)李华同学在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轨迹时选用图乙中的②④组合进行观察,若此时如果把物镜镜换成40×,那么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草履虫数目会 (填“增多”或“减少”)。
(5)李华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当草履虫前端遇到阻碍时,会避开障碍,改变方向继续前进,这也体现了生物 这一基本特征。
28.(12分)如图甲、乙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代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甲、乙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2)当做菜切洋葱时,有时“辛辣”物质会刺激人流泪,“辛辣”物质存在于[ ] 中,其内的液体叫 ,可储存营养物质和色素等。
(3)放在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不会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4)图中出现气泡,为避免发生此现象,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29.(10分)如图所示是从受精卵生长发育到一株油菜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受精卵通过 产生新细胞,图中b表示经过 形成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
(2)图中①表示 组织,图中②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与油菜相比,人体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30.(10分)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但有一些人未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将废旧电池随意投放。废旧电池内的重金属成分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废旧电池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废旧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否有净化作用”的探究活动。
实验材料:5号电池、7号电池(5号电池比7号电池大一些)、无污染河水、满江红、小鱼。
实验步骤:①取500毫升的无污染河水5份,各放入1条小鱼,加入相应型号的电池、满江红,观察小鱼存活的时间。
②实验具体操作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选用B、D进行对照,探究其中的一个问题。为探究该问题,他们还可以选择B和[ ]进行对照实验。
(2)选用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3)华华认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选填“有”或“无”)净化作用。
(4)分析上述探究结果,为了减少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你应该怎么做 。(答出一条即可)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浯溪二中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2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与“子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有机物B.受精卵C.组织D.细胞
【答案】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例如:病毒。
【解答】解: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动物体有系统,植物体无系统),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杨属于植物,子规属于动物,因此杨和子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D。
2.(2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C.若在低倍物镜下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则应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D.若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未动,则说明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A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A、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A正确;
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B错误;
C、若在低倍物镜下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则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 错误;
D、若视野中有一污点,其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时,污点未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或玻片标本上,D错误。
故选:A。
3.(2分)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
A.②和⑤B.①和④C.②和④D.②和③
【答案】C
【分析】观图可知: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①②⑤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据此解答。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①③⑤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所以要使被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长的物镜②和短的目镜④。
故选:C。
4.(2分)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影像。如果他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移动玻片使a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
【答案】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解答即可。
【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如果要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把,首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再次,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下列三个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丙→甲→乙。
故选:C。
5.(2分)如表是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及其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
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解答】解: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
B、取材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目的是清除口腔中的杂质,B正确。
C、将刮取的材料在液滴中涂抹均匀,目的是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C正确。
D、染色时,应该是盖上盖玻片后再滴加碘液进行染色,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6.(2分)小华同学又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如图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的简图(小黑圆表示某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 )
A.B.C.D.
【答案】C
【分析】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时,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液体的流动方向不变,即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实际液体的流动方向一致。
【解答】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侧,而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侧;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
故选:C。
7.(2分)我们平时吃的萝卜主要是植物的根。将紫色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会逐渐变色,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细胞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答案】C
【分析】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解答】解:A、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A错误;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不是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的原因,B错误;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使花青素进入水中,C正确;
D、不是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8.(2分)翟中和院士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有关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有关
B.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它与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有关
C.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
D.细胞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解答】解:A、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所以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有关,A正确。
B、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片、幼嫩的茎和叶柄等绿色部分,B错误。
C、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这样就能保持生物的遗传性,C正确。
D、细胞质能缓缓流动,可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9.(2分)自古诗人爱“咏莲”,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B.莲“子”已成荷叶老——莲子是生殖器官,寿命比孢子长
C.莲蓬味美差同“藕”——莲藕中的有机物是根从水中吸收的
D.一把藕“丝”牵不断——“丝”是莲藕的输导组织
【答案】C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由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A正确。
B.莲子是种子,属于生殖器官,种子的寿命比孢子长的多,B正确。
C.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莲藕中的有机物是莲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C错误。
D.“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D正确。
故选:C。
10.(2分)我们的身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哪种细胞是我们身体中没有的( )
A.B.
C.D.
【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解答】解:选项A、B、C分别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白细胞,都是人体内的细胞。选项D显示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而我们人体由动物细胞构成,不包含植物细胞,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1.(2分)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 )
①上皮组织
②神经组织
③结缔组织
④肌肉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解答】解: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故选:A。
12.(2分)下列动、植物体的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肺与柑橘表皮B.受精卵与叶肉细胞
C.小肠与柑橘里的丝络D.肌细胞与玉米粒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肺是器官,柑橘表皮属于组织,可见肺与柑橘表皮不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A错误。
B、受精卵属于细胞,叶肉细胞属于细胞,可见受精卵与叶肉细胞属于同一结构层次。B正确。
C、小肠为器官,柑橘里的丝络属于输导组织,可见小肠与柑橘里的丝络不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C错误。
D、肌细胞属于细胞,玉米粒是果实,属于器官,可见肌细胞与玉米粒不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B。
13.(2分)人体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答案】B
【分析】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人体主要由八个系统组成,它们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解答】解:A.泌尿系统具有泌尿和排尿的作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A不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具有调节功能,B符合题意。
C.循环系统具有运输体内物质的作用;消化系统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循环系统具有运输体内物质的作用;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分)番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的新细胞数、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
A.2个,12条B.2个,24条C.4个,24条D.4个,48条
【答案】C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解答】解: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2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2×2=4个新细胞。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所以,番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2次后,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染色体的数目与原细胞相同,都是24条。
故选:C。
15.(2分)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
A.细胞核B.液泡
C.食物泡D.伸缩泡和收集管
【答案】C
【分析】草履虫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解: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所以,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食物泡。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2分)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由于只有一个细胞,所以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B.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能侵入身体,危害人类的健康
C.许多单细胞生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
D.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答案】A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
【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故BC正确;
D、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中单细胞的浮游藻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危害渔业资源。故D正确。
故选:A。
17.(2分)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某生物社团同学了解了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最佳的实验装置是( )
A.B.
C.D.
【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沙,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土质,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和玻璃板,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符合题意。
故选:D。
18.(2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体内无输导组织
B.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属于绿色开花植物,苔花是苔藓植物的花
【答案】D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
【解答】解:A、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A正确。
B、苔藓植物只有有茎和叶的分化,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真正的根,B正确。
C、苔藓植物的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可吸收水分,C正确。
D、苔藓植物属于孢子繁殖,孢子繁殖属于低等繁殖方式,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没有花,D错误。
故选:D。
19.(2分)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结构特征,重合部分M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可以表示根和茎B.M可以表示孢子
C.M可以表示输导组织D.M可以表示茎和叶
【答案】D
【分析】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苏铁属于裸子植物。
【解答】解:AC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只有茎、叶,无输导组织,无叶脉;卷柏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的分化,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AC错误,D正确。
B、卷柏、葫芦藓都不结种子,都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苏铁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B错误。
故选:D。
20.(2分)我国素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银杏、银杉、水杉等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它们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
A.生活在干旱环境中
B.用种子繁殖后代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答案】D
【分析】裸子植物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着,故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解答】解: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而裸子植物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因为它的胚珠外无子房壁,所以没有形成果实。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1.(2分)“市民公园”是齐河城区近年新建成的大型休闲公园之一,公园内绿化完善、物种丰富,对于公园中常见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拥有“小扇子”叶片的银杏果皮为白色,俗称“白果”
B.终年常绿的油松种子长在它的果实——松球中
C.绽放火红花朵的美人蕉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D.生长在背阴处的葫芦藓因为没有茎运输水分,所以长得非常矮小
【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能否产生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答】解:A.银杏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因此,拥有“小扇子”叶片的银杏种皮为白色,俗称“白果”,A错误。
B.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B错误。
C.美人蕉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绿色开花植物,C正确。
D.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为假根。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22.(2分)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甲组注射一定量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乙组注射等量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丙组注射等量X溶液,每10天检测一次血红蛋白含量。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假设可以是醋酸铅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B.丙组小白鼠注射的X溶液是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C.实验结论是随铅含量的升高,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D.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应修改实验数据,使结果与假设一致
【答案】D
【分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解:A、从图表中看到,此实验通过对小白鼠注射含有不同浓度醋酸铅5%葡萄糖溶液,以及测量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等过程可知,实验探究的是醋酸铅对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则假设可以是“醋酸铅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A正确。
B、分析实验的设置,甲和乙两组实验中都给小白鼠注射了含有醋酸铅溶液的注射剂,则丙组应该注射不含醋酸铅溶液的注射剂,以便形成对照,B正确。
C、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可知,随注射剂中醋酸铅浓度的增加,小白鼠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在降低,C正确。
D、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应该检查实验过程是否正确、实验设置是否科学等,不能随意修改实验数据,D错误。
故选:D。
23.(2分)如图使用工具与对应名称错误的是( )
A.酒精灯B.放大镜
C.滴管D.盖玻片
【答案】D
【分析】实验室中常用到的器材有:酒精灯、烧杯、试管、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解答】解:A.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故A正确。
B.放大镜用于观察肉眼可观察到的细微的物体,故B正确。
C.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C正确。
D.载玻片是在实验时用来放置实验材料的玻璃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呈长方形,较厚,透光性较好;盖玻片是盖在材料上,避免液体和物镜相接触,以免污染物镜的玻璃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呈正方形,较薄,透光性较好,所以图可示是载玻片,故D错误。
故选:D。
24.(2分)有些科学家认为,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可能是排放大批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作出假设B.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由题干分析可知,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专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应该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作出假设,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5.(2分)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放一些棉纤维是为了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B.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下层吸取
C.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食盐,草履虫的反应是“向左”运动
D.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肉汁,草履虫的反应是“向右”运动
【答案】B
【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草履虫需要氧气,常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草履虫具有趋性。
【解答】解: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A正确。
B.含草履虫(好氧)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进行呼吸,而培养液表层氧气含量相对较高,B错误。
CD、草履虫具有趋性,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而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因此草履虫会避开食盐,游到有肉汁的一侧,C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
26.(5分)如图所示的五种生物中,其中D与水绵为一类,A、B、C、E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植物类群,它们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孢子来繁殖的生物是图中的 ACD (填字母)。
(2)A与C相比,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结构也更加复杂,是因为A有真正的 根 ,并且分化出了 输导 组织。
(3)B、E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用 种子 繁殖,但B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 果皮 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答案】(1)ACD;
(2)根;输导;
(3)种子;果皮。
【分析】图中:A肾蕨代表蕨类植物,B向日葵代表被子植物,C葫芦藓代表苔藓植物,D海带代表藻类植物,E银杏代表裸子植物。
【解答】解:(1)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能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故图中可用孢子来繁殖的生物是图中的ACD。
(2)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B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故A与C相比,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结构也更加复杂,是因为A,并且分化出了输导组织。
(3)B被子植物、E裸子植物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用种子繁殖,但B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故答案为:(1)ACD;
(2)根;输导;
(3)种子;果皮。
27.(13分)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生物圈中还有不少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结构。以下是李华同学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结合你所学知识,补充完整相关内容。
(1)如图甲所示,小强同学对光时,要使 低倍 (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c ] 细准焦螺旋 ([]中填写图甲的字母)。
(2)图乙中,草履虫马上就要运动到视野之外要把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观察,可以将玻片向 右上 方移动。
(3)为了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小强同学应选用 平 面镜和遮光器上的 小 光圈来达到目的。
(4)李华同学在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轨迹时选用图乙中的②④组合进行观察,若此时如果把物镜镜换成40×,那么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草履虫数目会 减少 (填“增多”或“减少”)。
(5)李华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当草履虫前端遇到阻碍时,会避开障碍,改变方向继续前进,这也体现了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这一基本特征。
【答案】(1)低倍;c细准焦螺旋
(2)右上;
(3)平;小;
(4)减少;
(5)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图中: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转换器、e物镜、f载物台、g反光镜。
【解答】解:(1)低倍镜视野宽,高倍镜视野窄。观察时,应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方便找到目标。看到物像后,利用c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像更清晰。
(2)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图乙中,草履虫马上就要运动到视野之外要把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观察,可以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3)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为了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小强同学应选用平面镜、小光圈。
(4)李华用②10×、④10×组合进行观察草履虫,此时如果把物镜镜换成40×,那么物像被放大了,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草履虫数目会减少。
(5)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当草履虫前端遇到阻碍时,会避开障碍,改变方向继续前进,这也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基本特征。
故答案为:
(1)低倍;c细准焦螺旋
(2)右上;
(3)平;小;
(4)减少;
(5)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8.(12分)如图甲、乙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乙 代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甲、乙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c ] 线粒体 。
(2)当做菜切洋葱时,有时“辛辣”物质会刺激人流泪,“辛辣”物质存在于[ e ] 液泡 中,其内的液体叫 细胞液 ,可储存营养物质和色素等。
(3)放在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不会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细胞壁 。
(4)图中出现气泡,为避免发生此现象,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B 。
【答案】(1)乙;c线粒体
(2)e液泡;细胞液
(3)细胞壁
(4)B
【分析】图中: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核,e液泡,g细胞壁,f叶绿体。
【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g细胞壁、e液泡和f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甲、乙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c线粒体。
(2)液泡是贮存物质的主要场所,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有辣味、甜味、色素的物质等。故辛辣物质存在于e液泡中,其内的液体叫细胞液。
(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放在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不会涨破。
(4)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滴,与水平面倾斜45度,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乙;c线粒体
(2)e液泡;细胞液
(3)细胞壁
(4)B
29.(10分)如图所示是从受精卵生长发育到一株油菜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受精卵通过 细胞分裂 产生新细胞,图中b表示经过 细胞分化 形成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
(2)图中①表示 输导 组织,图中②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
(3)与油菜相比,人体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系统 。
【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输导;器官;
(3)系统;
【分析】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b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①是输导组织,②是器官
【解答】解:(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故a表示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图中b表示细胞分化。
(2)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图中①表示输导组织。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②花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与油菜相比,人体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30.(10分)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但有一些人未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将废旧电池随意投放。废旧电池内的重金属成分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废旧电池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废旧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否有净化作用”的探究活动。
实验材料:5号电池、7号电池(5号电池比7号电池大一些)、无污染河水、满江红、小鱼。
实验步骤:①取500毫升的无污染河水5份,各放入1条小鱼,加入相应型号的电池、满江红,观察小鱼存活的时间。
②实验具体操作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选用B、D进行对照,探究其中的一个问题。为探究该问题,他们还可以选择B和[ E ]进行对照实验。
(2)选用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废旧电池 ;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所用小鱼数目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
(3)华华认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有 (选填“有”或“无”)净化作用。
(4)分析上述探究结果,为了减少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你应该怎么做 垃圾分类投放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E;
(2)废旧电池;所用小鱼数目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3)有;
(4)垃圾分类投放。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小鱼数目不要太少,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净化作用,垃圾应该分类投放。
【解答】解:(1)B、D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否有净化作用”,故他们还可以选择B、E进行对照实验;
(2)选择A与B进行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废旧电池,因此探究的问题是废旧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作出的假设是废电池会污染水质或废电池不会污染水质。为探究同一问题还可以选择A与C进行对照实验,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
(3)D(或E)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满江红,可知加入满江红后,小鱼存活的时间变长了,说明满江红对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净化作用;
(4)分析上述探究结果,为了减少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该垃圾分类投放。
故答案为:
(1)E;
(2)废旧电池;所用小鱼数目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3)有;
(4)垃圾分类投放。
选项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A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取材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
清除口腔中的杂质
C
将刮取的材料在液滴中涂抹均匀
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D
用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延长玻片的保存时间
编号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A
C
C
D
C
C
B
C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B
C
C
A
D
D
D
D
C
D
题号
23
24
25
答案
D
A
B
选项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A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取材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
清除口腔中的杂质
C
将刮取的材料在液滴中涂抹均匀
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D
用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延长玻片的保存时间
编号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