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1.(2分)下列生物分类的等级最小的是( )
A.界B.门C.种D.科
2.(2分)“春红秋萦绕池台,个个圆如济世财。”这诗描中写了哪种植物?( )
A.苔藓植物B.种子植物C.藻类植物D.蕨类植物
3.(2分)如果用如图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如下表选项中与如图相符的是( )
A.AB.DC.CD.B
4.(2分)明太祖朱元璋种了棵金丝楠木幼苗到现在只有碗口那么粗,金丝楠果实采收后,搓去外果皮,寿命短,阴干后即可播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丝楠木种子有胚
B.金丝楠木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金丝楠木幼苗生长过程需要营养和能量
D.金丝楠木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5.(2分)甲型流感(简称为甲流)是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流感中传染性强、症状严重的一种( )
A.甲型流感病毒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B.甲型流感病毒只有通过水、食物等途径进入其他生物的细胞,才能生存生活
C.甲型流感病毒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学校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消毒杀菌不能预防甲流
6.(2分)2021年3月12日,在西江梧州水域发现一头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虽经历多部门联合多次救助,但白海豚进入淡水区域多天,直至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华白海豚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B.中华白海豚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助于完成气体交换
C.中华白海豚从海水区域游到淡水区域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D.中华白海豚体温恒定,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大脑发达
7.(2分)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以此认为是天意安排,汉王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什么行为?( )
A.社群行为B.生殖行为C.觅食行为D.防御行为
8.(2分)血吸虫分布于湖南、湖北、广东、福建、上海、云南等地区,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能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它属于什么动物?( )
A.节肢动物B.扁形动物C.腔肠动物D.环节动物
9.(2分)分类单位的等级越高,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和种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B.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C.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D.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10.(2分)苎麻不起眼的野草,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着“千年不烂软黄金”的称号,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A.潜在价值B.间接价值C.直接价值D.商品价值
11.(2分)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结构或运动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蜂鸟能够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
B.蚂蚁的足不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C.草履虫个体微小,靠鞭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D.海龟生活在海洋中,依靠尾部分摆动来游泳
12.(2分)钩线青尺蛾不但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而且能伪装成嫩芽,几乎无法分辨真假。下列关于钩线青尺蛾进化过程的叙述( )
A.钩线青尺蛾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B.为了应对敌害,钩线青尺蛾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钩线青尺蛾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在进化过程中,钩线青尺蛾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13.(2分)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越利于( )
A.神经系统的发育B.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成功地繁殖后代D.逃避敌害的攻击
14.(2分)米勒首创了化学进化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米勒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B.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大气
D.米勒的实验加入甲烷、氮气、氢气的混合气体,唯独没有氧气
15.(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以树汁为食。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A.树←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细菌
16.(2分)人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
17.(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金洞国家森林公园
B.湘江的鲢鱼
C.陶铸公园中所有的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18.(2分)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湖中和岸边生活着浮游生物,及水草、芦苇、中华鲟、江豚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同时各类候鸟前来越冬,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个体数量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9.(2分)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乌鸦反哺
②蚂蚁筑巢
③蜘蛛织网
④鱼类洄游
⑤蚯蚓走迷宫
⑥老马识途
A.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⑥
20.(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好的变异
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高等到低等,从水生到陆生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起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1.(2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动植物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2.(2分)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小明逃跑过程中不慎摔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臼指④从①内滑脱出来
B.②是关节囊,把相邻两骨紧紧连接起来
C.关节的结构包括①②③
D.③关节腔和④关节窝增强关节牢固性
23.(2分)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沙漠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24.(2分)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循环流动,逐级减少B.循环流动,逐级增加
C.单向流动,逐级增加D.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25.(2分)日本在2023年8月22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镉、锆、钴等( )
A.核污染影响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破坏生态平衡
B.长期接触或摄入核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会导致辐射病、癌症、遗传突变等疾病
C.核污染会导致受污染地区的土地、水资源和农产品等的价值下降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6.(12分)将下列生物按要求填空(填写生物的序号即可)
①满江红
②鹅
③鸭嘴兽
④蛔虫
⑤蜗牛
⑥玉米
⑦金龟子
⑧绦虫
⑨银杏
⑩地钱
(1)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 。
(2)在以上生物中,属于植物的,但与其它相比结构最复杂的是 。
(3)其中属于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4)其中属于水陆两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植物是 。
(5)其中与②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6)其中属于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的动物是 。
27.(14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据此回答:
(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 。
(2)C的细胞结构中有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
(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4)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部分是都有 、细胞质和 。
(5)在酿酒、做面包时利用的微生物是 (选A、B、C、D填空)。
28.(10分)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统计图,这些生物构成一个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 。
(2)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该图还缺少的是生物成分中的 和非生物成分。
(3)图中生产者是 ,乙在该食物链中处于第 营养级。
(4)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 (选甲、乙、丙、丁填空)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29.(14分)日本在2023年8月22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镉、锆、钴等,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二)实验分析: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设计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问题?为什么?
(3)近年来有人为了不浪费粮食,用“镉大米”喂鸡。根据所学的生物富集及其影响,我们知道什么?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根据实验启示,为防止镉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至少二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填在答题卷上。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生物分类的等级最小的是( )
A.界B.门C.种D.科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2.(2分)“春红秋萦绕池台,个个圆如济世财。”这诗描中写了哪种植物?( )
A.苔藓植物B.种子植物C.藻类植物D.蕨类植物
【分析】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
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③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解:“春红秋萦绕池台,个个圆如济世财,苔钱是一种苔藓植物,但根部不明显。苔钱的名称来源于其叶片形状类似圆形的铜钱,所以题干中诗句描写的是苔藓植物。
故选:A。
【点评】明确诗句中描写的是苔藓植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如果用如图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如下表选项中与如图相符的是( )
A.AB.DC.CD.B
【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解答】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C、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无从属关系。
D、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故选:D。
【点评】做这题要求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并会识图、分析图形,总结其逻辑关系。
4.(2分)明太祖朱元璋种了棵金丝楠木幼苗到现在只有碗口那么粗,金丝楠果实采收后,搓去外果皮,寿命短,阴干后即可播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丝楠木种子有胚
B.金丝楠木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金丝楠木幼苗生长过程需要营养和能量
D.金丝楠木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分析】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AB、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金丝楠具有果实。A正确。
C、金丝楠木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C正确。
D、金丝楠木生殖过程会产生花粉管,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的结构、成分与萌发的条件与过程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5.(2分)甲型流感(简称为甲流)是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流感中传染性强、症状严重的一种( )
A.甲型流感病毒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B.甲型流感病毒只有通过水、食物等途径进入其他生物的细胞,才能生存生活
C.甲型流感病毒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学校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消毒杀菌不能预防甲流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解答】解:A、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所以甲型流感病毒只有通过水,才能生存生活。
C、甲型流感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学校教室经常开窗通风,能够切断甲流病毒的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6.(2分)2021年3月12日,在西江梧州水域发现一头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虽经历多部门联合多次救助,但白海豚进入淡水区域多天,直至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华白海豚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B.中华白海豚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助于完成气体交换
C.中华白海豚从海水区域游到淡水区域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D.中华白海豚体温恒定,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大脑发达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
【解答】解:A、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数量最大,A错误。
B、中华白海豚生活在水中,B错误。
C、中华白海豚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皮肤受到严重感染,可见白海豚不能适应淡水环境,C错误。
D、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7.(2分)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以此认为是天意安排,汉王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什么行为?( )
A.社群行为B.生殖行为C.觅食行为D.防御行为
【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对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是利用蚂蚁喜欢取食甜食的特性,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聚集于此。因此是利用了蚂蚁的取食行为。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
8.(2分)血吸虫分布于湖南、湖北、广东、福建、上海、云南等地区,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能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它属于什么动物?( )
A.节肢动物B.扁形动物C.腔肠动物D.环节动物
【分析】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型,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解答】解:血吸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
故选:B。
【点评】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9.(2分)分类单位的等级越高,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和种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B.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C.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D.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关键点: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0.(2分)苎麻不起眼的野草,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着“千年不烂软黄金”的称号,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A.潜在价值B.间接价值C.直接价值D.商品价值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纤维、燃料。所以苎麻不起眼的野草,有着“千年不烂软黄金”的称号,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11.(2分)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结构或运动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蜂鸟能够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
B.蚂蚁的足不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C.草履虫个体微小,靠鞭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D.海龟生活在海洋中,依靠尾部分摆动来游泳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动物的运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
【解答】解:A、蜂鸟是最小的鸟类,翅膀的振动频率每秒钟在50次以上;
B、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依靠足运动;
C、草履虫虽然个体微小,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D、海龟属于爬行动物,依靠足爬行,D错误;
故选:A。
【点评】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分类积累,特别是特殊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更应该牢记。
12.(2分)钩线青尺蛾不但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而且能伪装成嫩芽,几乎无法分辨真假。下列关于钩线青尺蛾进化过程的叙述( )
A.钩线青尺蛾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B.为了应对敌害,钩线青尺蛾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钩线青尺蛾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在进化过程中,钩线青尺蛾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钩线青尺蛾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A正确。
B、生物的变异是早就存在于生物群体中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变异种类进行选择。B错误。
CD、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钩线青尺蛾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内容。
13.(2分)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越利于( )
A.神经系统的发育B.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成功地繁殖后代D.逃避敌害的攻击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概念和意义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是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需要。
14.(2分)米勒首创了化学进化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米勒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B.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大气
D.米勒的实验加入甲烷、氮气、氢气的混合气体,唯独没有氧气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第四个阶段。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泵入甲烷,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15.(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以树汁为食。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A.树←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细菌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A错误;
B、蝉是消费者,B错误;
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C正确;
D、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而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16.(2分)人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故选:D。
【点评】明确骨骼肌的组成、屈肘动作、伸肘动作的产生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金洞国家森林公园
B.湘江的鲢鱼
C.陶铸公园中所有的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分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组成。
【解答】解:A、金洞国家森林公园,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A符合题意。
B、湘江的鲢鱼,不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陶铸公园中所有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只有部分非生物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8.(2分)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湖中和岸边生活着浮游生物,及水草、芦苇、中华鲟、江豚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同时各类候鸟前来越冬,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个体数量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湖中和岸边生活着浮游生物、芦苇、江豚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银杉、珙桐等各种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19.(2分)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乌鸦反哺
②蚂蚁筑巢
③蜘蛛织网
④鱼类洄游
⑤蚯蚓走迷宫
⑥老马识途
A.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⑥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①乌鸦反哺、②蚂蚁筑巢、④鱼类洄游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会丧失。
⑤蚯蚓走迷宫、⑥老马识途是动物的成长过程中,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0.(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好的变异
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高等到低等,从水生到陆生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起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解:A、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是适应当时环境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不一定能适应新的环境,A错误。
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C、森林大量消失。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直立行走,加上脑的发育、语言的交流,C正确。
D、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
21.(2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动植物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分析】由图可知,①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据此解答:
【解答】解:A、①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A错误;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正确;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排到大气当中。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识图确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三个过程,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22.(2分)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小明逃跑过程中不慎摔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臼指④从①内滑脱出来
B.②是关节囊,把相邻两骨紧紧连接起来
C.关节的结构包括①②③
D.③关节腔和④关节窝增强关节牢固性
【分析】图中的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答】解:A、脱臼指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内滑脱出来。
B、②是关节囊,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C、关节的结构包括①关节头、③关节腔和④关节窝。
D、②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增强关节牢固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3.(2分)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沙漠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解答】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特征。
24.(2分)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循环流动,逐级减少B.循环流动,逐级增加
C.单向流动,逐级增加D.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分析】(1)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
【解答】解: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②流入下一营养级。营养级越多,所以,储能越少。因此,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有两个。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25.(2分)日本在2023年8月22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镉、锆、钴等( )
A.核污染影响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破坏生态平衡
B.长期接触或摄入核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会导致辐射病、癌症、遗传突变等疾病
C.核污染会导致受污染地区的土地、水资源和农产品等的价值下降
D.以上都是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砾石淤塞,森林、草原植被的退化和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以及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等多种问题。
【解答】解: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核污染影响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A正确;
B、长期接触或摄入核污染的水源、细胞损伤和突变,B正确;
C、核污染会导致受污染地区的土地,比如核废水对农田造成污染,并对农作物产生毒害。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6.(12分)将下列生物按要求填空(填写生物的序号即可)
①满江红
②鹅
③鸭嘴兽
④蛔虫
⑤蜗牛
⑥玉米
⑦金龟子
⑧绦虫
⑨银杏
⑩地钱
(1)其中所属类群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是 ⑦ 。
(2)在以上生物中,属于植物的,但与其它相比结构最复杂的是 ⑥ 。
(3)其中属于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⑩ 。
(4)其中属于水陆两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植物是 ① 。
(5)其中与②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③ 。
(6)其中属于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的动物是 ④ 。
【分析】①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②鹅属于鸟类、③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④蛔虫属于线形动物、⑤蜗牛属于软体动物、⑥玉米属于被子植物、⑦金龟子属于节肢动物、⑧绦虫属于扁形动物、⑨银杏属于裸子植物、⑩地钱属于苔藓植物。
【解答】解:(1)⑦金龟子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节肢动物门、分布最广的动物是⑦节肢动物。
(2)⑥玉米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种子六大器官。
(3)⑩地钱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4)①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5)②鹅属于鸟纲、③鸭嘴兽属于哺乳纲。
(6)④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
故答案为:
(1)⑦。
(2)⑥。
(3)⑩。
(4)①。
(5)③。
(6)④。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中几类生物的主要特征,结合题意答题。
27.(14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据此回答:
(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2)C的细胞结构中有 叶绿体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生产者 的角色。
(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D没有细胞壁 。
(4)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部分是都有 细胞膜 、细胞质和 细胞核 。
(5)在酿酒、做面包时利用的微生物是 B (选A、B、C、D填空)。
【分析】图中:A是鞭毛杆菌,属于细菌;B是酵母菌,属于真菌;C是衣藻,属于植物;D是草履虫,属于动物。
【解答】解:(1)A是细菌、B是真菌(酵母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C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衣藻的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因此。
(4)由(3)可知,B酵母菌、D草履虫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胞质和细胞核。
(5)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B酵母菌。
故答案为:
(1)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叶绿体;生产者;
(3)D没有细胞壁;
(4)细胞膜;细胞核;
(5)B。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分析图形,灵活解答。
28.(10分)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统计图,这些生物构成一个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 丙→丁→乙→甲 。
(2)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该图还缺少的是生物成分中的 分解者 和非生物成分。
(3)图中生产者是 丙 ,乙在该食物链中处于第 三 营养级。
(4)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 甲 (选甲、乙、丙、丁填空)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1)(3)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是生产者,其次是草食性消费者,因此,丁少于丙是草食性动物,是肉食性消费者,甲的数量最少,因此,甲、乙、丙、丁。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该图还缺少的是生物成分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甲是食物链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则图中甲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故答案为:(1)丙→丁→乙→甲;
(2)分解者;
(3)丙;三;
(4)甲。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9.(14分)日本在2023年8月22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镉、锆、钴等,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二)实验分析:
(1)该实验的变量是 镉浓度 。
(2)设计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问题?为什么? 有;小鼠的数量不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近年来有人为了不浪费粮食,用“镉大米”喂鸡。根据所学的生物富集及其影响,我们知道什么? 镉通过食物链仍然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2)根据实验启示,为防止镉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至少二点) 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注意处理好被污染的食品、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二)(1)该实验除了镉浓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变量是镉浓度。
(2)此实验的变量是镉浓度,除了镉浓度不同之外,如:实验小鼠数量的数量要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过程中有问题。
(3)近年来有人为了不浪费粮食,用“镉大米”喂鸡,镉通过食物链仍然会在生物体内富集。
(三)(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因此,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2)根据实验启示,为防止镉污染我们应该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
故答案为:(二)(1)镉浓度;
(2)有;小鼠的数量不同;
(3)镉通过食物链仍然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1)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2)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注意处理好被污染的食品。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选项
1
2
3
4
A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B
界
纲
目
科
C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鱼类
D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5mg/mL
1mL
16只
10%
C
0.025mg/mL
1mL
18只
20%
D
0.035mg/mL
1mL
20只
30%
E
0.045mg/mL
1mL
24只
40%
选项
1
2
3
4
A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B
界
纲
目
科
C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鱼类
D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5mg/mL
1mL
16只
10%
C
0.025mg/mL
1mL
18只
20%
D
0.035mg/mL
1mL
20只
30%
E
0.045mg/mL
1mL
24只
40%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