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第1页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第2页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共24页。
    考点一化学的作用
    01 化学与生活
    【例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解决环境问题,应使污染物达标排放,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变式1-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B.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C.我们应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化学资源
    D.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都是化学惹的祸
    【变式1-2】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拥有更文明、更健康的生活。下列叙述与其意思不符的是()
    A.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烟草的性质,提高吸烟的技能和吸烟的效率
    B.学习化学可以解释自然界中一些奇异现象,做到避凶趋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在使用燃气或煤炉取暖时,学习化学可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D.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揭穿“水变油”“铜变金”这样的骗术,以免上当。
    02 正确认识物质及变化
    【例2】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描述的变化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A.水变油
    B.点石成金
    C.氯化钠变硝酸钾
    D.石油变汽油
    【变式2-1】以下是人们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讲卫生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变式2-2】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含碘食盐可防治贫血病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例1】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镁条燃烧B.冰雪融化C.光合作用D.钢铁生锈
    【变式1-1】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下诗词蕴含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白玉为床,金作马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变式1-2】“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C.烧石成灰D.烧窑制砖
    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例2】绵阳市标志性建筑越王楼是中国历史名楼,楼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陶瓷耐腐蚀B.青铜强度高
    C.宣纸易燃烧D.墨迹难氧化
    【变式2-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铁呈固态B.铜呈紫红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
    【变式2-2】过氧乙酸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下列过氧乙酸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液体B.有刺激性气味C.沸点为105℃D.具有强氧化性
    03 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例3】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B.导电性强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
    【变式3-1】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的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腐蚀性B.导电性C.沸点高D.不可燃
    【变式3-2】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C.不支持燃烧 D.无色液体
    04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例4】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最好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来区分的是()
    A.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食盐和味精
    C.铝块和铜块D.酱油和食醋
    【变式4-1】可以利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物质无法通过颜色进行区分的是()
    A.氧气和氮气B.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C.红磷和硫粉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变式4-2】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01 根据提供的具体物质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例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石灰水C.矿泉水D.蒸馏水
    【变式1-1】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白磷B.氯化锌C.大理石D.氧化铝
    【变式1-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果汁C.氧气D.肥皂水
    02 根据微观示意图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例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变式2-1】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变式2-2】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B.
    C.D.
    考点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01 测定的实验原理、现象、结论及误差分析
    【例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B.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变式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越多,实验结果越精确
    B.火焰熄灭后应立即打开止水夹,观察体积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和稀有气体
    【变式1-2】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2是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若集气瓶漏气,会导致结果结果偏大
    B.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空气受热膨胀
    C.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瓶中温度降低至室温
    D.图2中E点时打开止水夹
    0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方法
    【例2】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胶头滴管中的水接触生石灰会反应放热,使白磷开始燃烧。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不足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B.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C.注射器中的活塞先左移再右移
    D.若注射器中20mL水最终剩余10mL,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约为20%
    【变式2-1】如图所示是一个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白磷燃烧的温度是40℃,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用此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最后活塞停留的刻度约为()

    A.2B.4C.6D.8
    【变式2-2】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未等装置恢复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变式2-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过程中加入的铜粉需过量
    B.冷却至室温后需将气球中的气体挤压进玻璃管
    C.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考点五常见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01 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
    【例1】关于化学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取用
    B.为现象明显,应该取较大量
    C.如果没有说用量,固体只需取1-2mL
    D.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变式1-1】取用固体药品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可用镊子夹取
    B.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擦拭干净
    C.块状固体取用后直接投入竖直的试管中
    D.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倾斜试管,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后,再直立试管
    【变式1-2】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不用手接触药品,不去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从试瓶倒完试液后,立即盖紧瓶塞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先擦拭干净
    02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例2】烟花爆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A.B.C.D.
    【变式2-1】下面是一些危险化学品标识图。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是()
    A. 自燃物品B. 爆炸品
    C. 腐蚀品D. 有毒品
    【变式2-2】2023 年 2 月 3 日美国的某列车脱轨,引发有毒气体氯乙烯、异丁烯等大规模泄漏。下列图标可贴于运输氯乙烯车辆的是()
    A. B. C. D.
    【变式2-3】医用酒精能有效杀灭体外的多种病毒。酒精运输车须张贴的标识是()
    A.易燃固体B.易燃液体
    C.腐蚀品D.有毒气体
    03 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例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
    D.玻璃棒:可用于搅拌液体
    【变式3-1】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分液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变式3-2】下列仪器的使用错误的是()
    A.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
    B.漏斗:用作添加液体试剂
    C.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者加热时使用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夹在距试管底部的三分之一处
    04 判断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
    【例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D. 过滤
    【变式4-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
    【变式4-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橡胶塞塞住试管B.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C.给液体加热D.闻气体气味
    【变式4-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二氧化碳的验满 D.倾倒液体
    05 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例5】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 标签受损B. 不会产生氧气
    C. 灯内酒精燃烧D. 读数不准确
    【变式5-1】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灯内酒精燃烧
    C.不会产生氧气D.腐蚀橡胶帽
    【变式5-2】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人身伤害。下列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导致后果不一致的()
    A.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向手心-----腐蚀标签
    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易发生事故
    C.加热试管中液体超过1/3-------试管炸裂
    D.吸过药品的胶头滴管未清洗就吸另一种药品-------污染试剂
    【变式5-3】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读数偏小B.腐蚀标签
    C.引起失火D.沾污滴管
    【变式5-4】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选项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A.读数偏大B.腐蚀胶帽
    C.标签受损D.堵塞下水道
    A
    B
    C
    D
    待区分的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
    食盐和白糖
    白醋和白酒
    铁丝和铜丝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闻气味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引
    参考答案
    考点一化学的作用
    01 化学与生活
    【例1】C
    【解析】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也会产生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等。A不合理;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合理使用,不能禁止。B不合理;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C合理;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但化工生产不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D不合理。
    故选:C。
    【变式1-1】D
    【解析】A、化学在衣食住行上都有很大的作用,则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选项正确;
    B、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品,从而保障人体健康,该选项正确;
    C、我们应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化学资源,该选项正确;
    D、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仅仅是化学惹的祸,该选项错误。
    故选:D。
    【变式1-2】A
    【解析】A、烟草燃烧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故A说法不正确;
    B、自然界中很多的现象都与化学知识相关,例如“鬼火”是指磷的燃烧,故B说法正确;
    C、燃气易燃、而煤燃烧能够产生一氧化碳,学习化学让我们懂得了这些知识,从而提高安全意识,故C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所以可以判断出“水变油”、“铜变金”这样的骗术,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02 正确认识物质及变化
    【例2】D
    【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油,故A错误;
    B、石头中不含金元素,所以点石不能变成黄金,故B错误;
    C、氯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时,相互交换成分,不能转化成硝酸钾,故C错误;
    D、石油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所以通过分馏石油可以得到汽油,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1】C
    【解析】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并不是越浓越好,如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左右时,消毒效果最好,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吸烟、喝酒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可以预防传染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人体均衡膳食,合理摄入人体所需化学物质,不能过量摄入,以免影响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变式2-2】C
    【解析】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不含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不符合科学道理;
    B、任何饮料都含有化学物质,不过是有天然与合成之分,故选项不符合科学道理;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会患龋齿,故选项符合科学道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病,故选项不符合科学道理。
    故选:C。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例1】B
    【解析】A、镁条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条件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1】B
    【解析】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错误;
    B、“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正确;
    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选项错误;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1-2】A
    【解析】A、海水晒盐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粮食酿酒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烧石成灰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烧窑制砖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例2】B
    【解析】A、陶瓷耐腐蚀,耐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B、青铜强度高,强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宣纸易燃烧,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墨迹难氧化,抗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变式2-1】D
    【解析】A、铁呈固态,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铜呈紫红色,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蔗糖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碳酸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变式2-2】D
    【解析】】A、无色液体,描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这些性质都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B、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容易挥发,描述物质的挥发性,挥发性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C、沸点为105℃,描述物质的沸点,这些性质都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D、氧化性是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D。
    03 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例3】A
    【解析】A、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需要透光性好,说法正确;
    B、硅酸铝玻璃不导电,手机屏幕不需要导电,说法错误;
    C、玻璃不溶于水,手机屏幕应难溶于水,说法错误;
    D、玻璃难分解,手机屏幕应见光难分解,说法错误;
    故选:A。
    【变式3-1】D
    【解析】七氟丙烷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不可燃,故选 D。
    【变式3-2】C
    【解析】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四氯化碳能够用于灭火,说明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D错误。
    故选:C。
    04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例4】A
    【解析】A、水是无色的液体,澄清的石灰水是无色液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使用二氧化碳鉴别,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
    B、食盐有咸味,味精没有咸味,可以通过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铝块是银白色的固体,铜块是紫红色的固体,颜色不同,可以依据颜色鉴别,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酱油没有酸味,食醋中含有醋酸,有酸味,气味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4-1】A
    【解析】A、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气体,无法通过颜色进行区分。A符合题意;
    B、石蕊溶液紫色,酚酞溶液无色。可通过颜色进行区分。B不符合题意;
    C、红磷为红色,硫粉为黄色。可通过颜色进行区分。C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暗紫色,氯酸钾白色。可通过颜色进行区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4-2】D
    【解析】A、方案一: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可以鉴别,方案二: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B、方案一: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不能鉴别,方案二: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C、方案一:白醋(有醋味)和白酒(有特殊的气味)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方案二:白醋和白酒都是无色的液体,都能溶于水,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D、方案一:铁丝是银白色的金属,而铜丝是红色的金属,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方案二: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铜丝不能被吸引,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01 根据提供的具体物质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例1】D
    【解析】A、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矿泉水中含有水、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变式1-1】C
    【解析】A、白磷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氯化锌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氧化铝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2】C
    【解析】A、食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果汁中含有糖类、柠檬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肥皂水中含有硬脂酸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02 根据微观示意图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例2】B
    【解析】A、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2-1】A
    【解析】A、由和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不正确;
    D、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变式2-2】B
    【解析】A、根据图示,图中分子相同,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该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中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图中只有一种原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01 测定的实验原理、现象、结论及误差分析
    【例1】D
    【解析】A、该实验中倒吸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上方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说法正确;
    B、空气中有21%体积的氧气,78%体积的氮气,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装置漏气,测定的结果不准确,说法正确;
    D、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占据了氧气的体积,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变式1-1】C
    【解析】A、该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消耗完全,但是并不是红磷的量越多,实验结果越精确,红磷消耗完氧气,就不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偏少,导致测得的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红磷燃烧消耗装置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本实验红磷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只能确定空气中含有氧气,本实验可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不能证明空气含有N2、CO2和稀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变式1-2】B
    【解析】A.图1中若集气瓶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结果偏小,故错误;
    B.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空气受热膨胀,故正确;
    C.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故错误;
    D.图2中D点时恢复到了室温,此时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中,使得瓶内压强增大,故错误。
    故选:B。
    0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方法
    【例2】C
    【解析】A、若白磷不足就不能将试管中的氧气完全耗尽,导致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此选项说法正确;
    B、白磷燃烧会发出热量,为防止试管炸裂,可在试管底部放少量细沙,将白磷放在细沙上,此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增大的体积大于消耗氧气体积,所以注射器中的活塞先右移,实验完毕随着试管的冷却,气体体积逐渐缩小,活塞向左移,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这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变式2-1】D
    【解析】实验结束时,由于反应消耗了氧气,在加上恢复常温后气体冷缩会原来的体积,致使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活塞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左移动。由于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管内消耗氧气体积为10mL×=2mL,故最后停在刻度约为8的位置上。
    故选:D。
    【变式2-2】B
    【解析】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项说法正确;
    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mL-20mL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选项说法错误;
    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选项说法正确;
    D、未等装置恢复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则气体受热膨胀使气压差变小,导致结果偏低,选项正确;
    故选:B。
    【变式2-3】D
    【解析】A、为了保证氧气被完全消耗,该实验过程中加入的铜粉需过量,故正确;
    B、为了准确读数,冷却至室温后需将气球中的气体挤压进玻璃管,故正确;
    C、由分析可知,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正确;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故选:D。
    考点五常见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01 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
    【例1】D
    【详解】A、实验室中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直接用鼻子闻药品的气味,更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应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室取用药品时,没有说明用量,要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用1-2mL,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变式1-1】C
    【详解】A、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故A操作正确;
    B、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擦拭干净,防止药品被污染,故B操作正确;
    C、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直接投入竖直的试管中,会打破试管,故C操作错误;
    D、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倾斜试管,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后,再直立试管,故D操作正确;
    故选:C。
    【变式1-2】A
    【详解】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否则会污染试剂,属于试剂安全,故选项符合题意;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属于人身安全,故选项不合题意;
    C、试剂瓶倒完试液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否则试剂会挥发或吸收空气中成分变质,属于试剂安全,故选项不合题意;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否则会污染试剂,属于试剂安全,故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02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例2】A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2-1】C
    【详解】A、浓硫酸不具有可燃性,因此无法自燃,该标志无需张贴,选项错误;
    B、浓硫酸不具有易爆炸的性质,该标志无需张贴,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该标志需张贴,选项正确;
    D、浓硫酸不是有毒物质,该标志无需张贴,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2-2】A
    【详解】氯乙烯为有毒气体,应贴有毒物品图标。
    A、该图标为有毒物品标志,选项正确;
    B、该图标为易燃液体标志,选项错误:;
    C、该图标为腐蚀品标志,选项错误;
    D、该图标为爆炸品标志,选项错误。
    故选:A。
    【变式2-3】B
    【详解】酒精是具有可燃性的液体,不是固体,不具有腐蚀性,也不是有毒气体。
    故选:B。
    03 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例3】D
    【详解】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选项错误;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可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选项错误;
    C、酒精灯: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酒精容易挥发,时间久了不易点燃,选项错误;
    D、玻璃棒:可用于搅拌液体,选项正确;
    故选:D。
    【变式3-1】C
    【详解】A、该装置应是长颈漏斗,故选项A错误;
    B、“量桶”应是量筒,故选项B错误;
    C、该装置是坩埚钳,故选项C正确;
    D、“椎形瓶”应是锥形瓶,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变式3-2】D
    【详解】A、量筒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故说法正确;
    B、漏斗可用作添加液体试剂,可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故说法正确;
    C、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者加热时使用,故说法正确;
    D、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故说法错误。
    故选:D。
    04 判断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
    【例4】C
    【详解】A、往试管中加入锌粒时正确操作为:平放试管,用镊子夹锌粒放在试管口,缓升试管口,让锌粒滑落到底部,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示操作错误,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会使酒精灯倾斜,容易使酒精溢出,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C、闻气味正确操作为: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过滤操作中漏斗需紧贴烧杯内壁,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4-1】C
    【详解】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取,导致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试管内,会污染胶头滴管,选项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同时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选项正确;
    D、将大理石投放到直立的试管中会砸破管底,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4-2】D
    【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试管与桌面呈45°角;④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⑤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时,应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变式4-3】A
    【详解】A、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毒,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错误;
    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正确;
    故选:A。
    05 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例5】B
    【详解】A、向试管中倒入液体,标签不朝向手心,淌下来的液体会腐蚀标签,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药品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变为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炸裂,会产生氧气,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用嘴吹灭酒精灯,会造成灯内酒精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俯视读数,导致读数不准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5-1】C
    【详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则可能流出的液体会污染标签,腐蚀标签,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嘴吹灭蜡烛,则火星可能被吹入酒精内,则灯内酒精燃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加热固体时,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则产生的冷凝水可能倒流,引起热的试管口炸裂,且若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则反应速率可能较慢,该选项符合题意;
    D、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横放在桌面上,则液体会流入橡胶帽中,腐蚀橡胶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5-2】C
    【详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向手心,流出的药品会腐蚀标签,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导致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B、因酒精易挥发,酒精能燃烧,则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导致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液体超过,液体受热膨胀,液体溢出,不会使试管炸裂,,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导致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
    D、吸过药品的胶头滴管未清洗就吸另一种药品会污染试剂,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导致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5-3】A
    【详解】A、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故A不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标签没有朝向手心,会腐蚀标签,故B正确;
    C、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酒精从瓶口流出,容易引发火灾,故C正确;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图示操作会沾污滴管,故D正确。
    故选:A。
    【变式5-4】D
    【详解】A、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的大,故说法正确;
    B、倒拿胶头滴管,稀盐酸会流到胶帽中,腐蚀胶帽,故说法正确;
    C、倾倒液体,标签要向着手心,否则液体沿瓶外壁流下会腐蚀标签,故说法正确;
    D、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腐蚀下水道,造成水污染,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相关试卷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

    这是一份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文件包含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pdf、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基础卷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 化学研究什么(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

    这是一份1.2 化学研究什么(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文件包含12化学研究什么专题训练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pdf、12化学研究什么专题训练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沪教版2024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全国)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提升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全国)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全国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教版・全国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