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共25分,古诗文阅读理解,共20分,名著阅读理解,共5分,现代文阅读理解,共20分,写作,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谷雨最是好时节,牡丹仙子莅花乡。牡丹园里,芬芳四溢、美不胜收,红的粉的挨挨挤挤,白的黄的摇曳生姿,一派花团A(jǐn cù)______的景象,游客在B(huǎng hū)______之中仿佛到了瑶池仙境。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人间(lí) 四溢(yì) 挨挨挤挤(ái) 摇曳(yě)
    B.莅人间(wèi) 四溢(yī) 挨挨挤挤(āi) 摇曳(yě)
    C.莅人间(wèi) 四溢(yī) 挨挨挤挤(āi) 摇曳(yè)
    D.莅人间(lì) 四溢(yì) 挨挨挤挤(āi) 摇曳(yè)
    (2)根据拼音,给文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A______ B______
    【答案】(1)D (2)A.锦簇 B.恍惚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
    A.莅人间(lí)——lì,挨挨挤挤(ái)——āi,摇曳(yě)——yè;
    B.莅人间(lí)——lì,四溢(yī)——yì,摇曳(yě)——yè;
    C.莅人间(lí)——lì,四溢(yī)——yì。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锦簇(jǐn cù):锦绣成团。形容色彩艳丽。
    恍惚(huǎng hū):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努力进取。
    B.近年来,我市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百姓生活力不暇供,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C.他们两个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相径庭,会议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D.近几年来,打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旗号的各种培训出现了杞人忧天的趋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词褒用,不合语境;
    B.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此处描述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提升,使用不恰当;
    C.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此处描述两个人对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使用恰当;
    D.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此处不能作定语来描述趋势,不符语境。
    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列车飞驰,小姑娘和她妈妈一样安静地望着窗外掠过的原野。
    C.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D.广场上仿佛是菊花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白黄相间的山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把“街灯”比作“明星”,运用比喻修辞;
    B.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把“狂风呼啸”比作“野兽吼叫”,运用比喻修辞;
    D.把“广场”比作“海洋”,把“纪念碑”比作“山岗”,运用比喻修辞。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童话是通过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表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例如《皇帝的新装》;寓言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其他事物,例如《塞翁失马》。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鄙人”“寒舍”“令尊”属于谦称,“惠顾”“赐教”“家慈”属于敬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家慈”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_________。当然啰,书本使得我从小就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有山有水的大自然。
    ①书本也陶冶了我的精神,
    ②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事物;
    ③它告诉我,除了我熟悉的上海,
    ④我在书上读到很多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⑤受到人生的启迪。
    A.①⑤③②④B.③②⑤①④
    C.③②①④⑤D.①②④⑤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排序。
    ③句中的“它”指的是空白处前句中的“书本”,为首句。
    ②句中的“还有”紧承③句中的“除了”,是第二句。
    ①句中的“也”表示语义的递进,是第三句。
    ④句中的“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紧承①句中的“我的精神”,是第四句。
    ⑤句紧承④句,写自己的感悟,为末句。
    6.根据原文默写填空。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②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③诗中有景,景中寓情。诗人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寓情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空辽远,苍茫之感和思乡之情跃然纸上;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即景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在风雨飘摇的处境下抒发了报国的梦想;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触景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即兴想象,思念之情曲折有致。
    【答案】①落花时节又逢君 ②学而不思则罔 ③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综合性学习(5分)
    7.育新学校成立了“创新读写”文学社团,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社团中,你应聘成为阅览室管理员,室内图书主要以《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西游记》《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等为代表,请你用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个阅览室图书的主要特点。
    (2)本社团举办“文学滋养人生”读书会,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读书会”开场白。(不超过50字)
    【答案】(1)本室图书均为(或均是、都是)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或经典文学作品)(关键词是“文学作品”,意思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答题内容要求:有恰当的称呼,有问候语,有活动主题,有适当的内容渲染,有活动的引出,语言通顺。书写时不用分行。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题干中的“室内图书主要以《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西游记》《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等为代表”可知,本室图书均为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小说、散文、童话和故事等。
    (2)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开放类试题,紧扣“文学滋养人生”的主题,起到开场的作用,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学的世界,一起品味阅读的美好吧。我宣布,“文学滋养人生”读书会现在开始。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共20分。
    (一)古诗阅读鉴赏(4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不入韵,很讲究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B.这首诗一反前人悲秋情绪,吟咏了一首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D.诗人以鲜明的意象表达了思想,极富哲理意蕴。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你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8.A
    9.“排”字是一个动词,此句中是“推开”“排开”的意思,形象地描写了鹤一飞冲天,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豪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错误。首句和第二、四句一样压“a”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
    首先,从字面上看,“排”字是“推开”“排开”的意思,写出了鹤在晴空之下,振翅高飞,将前方的云层一一排开的场景。这种描述不仅赋予了鹤以鲜明的形象,还通过鹤与云层的互动,展现了秋天的高远与辽阔。其次,从象征意义上讲,“排”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鹤能够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正是因为它具备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在刘禹锡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后,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这种精神与鹤排云而上的形象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最后,从整体意境上看,“排”字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还提升了整首诗的艺术价值。它使得诗句在表达秋天美好景色的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情感。这种情感与秋天的萧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6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东汉学者 ②笈(jí):书箱。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A.淫慢则不能励精( ) B.险躁则不能治性( )
    C.或依林木之下( ) D.更以净衣易之( )
    11.下面各句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B.夫学须静也 夫人好学
    C.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有闻而传之曰
    D.谓之行尸走肉耳 禽兽之变诈几何在
    12.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加上两处逗号)。
    观 书 有 合 意 者 题 其 衣 裳 以 记 其 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14.阅读上面文章,关于治学,你从【甲】文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乙】文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①放纵怠慢 ②轻薄浮躁 ③有时 ④交换
    11.B
    12.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13.①年纪随同时光增长,意志随同岁月而逝去 。
    ②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背着书箱也不感到路途遥远和危险困难。
    14.①学习要安静,要立下志向,要珍惜时光。 ②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热爱学习,不怕困难,刻苦勤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A.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淫慢:放纵怠慢。
    B.句意: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险躁:轻薄浮躁。
    C.句意:任末有时靠在树下。或:有时。
    D.句意: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易:交换。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来,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介词,凭借;
    B.均为发语词,不译;
    C.表假设,如果/表顺承,不译;
    D.代词,他,他们/助词,的。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句意: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分析句意可知,“观书有合意者”与“题其衣裳”有明显的先后关系。“以”是连词,来。故断句为: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①与,和。驰,这里指迅速逝去。意,意志。去,离开。②常师,固定的老师。负笈,背着书箱。远,以……为远。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第一空:根据“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得:学习要安静,要立下志向,要珍惜时光。
    第二空:根据“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可得: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热爱学习,不怕困难,刻苦勤奋。
    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任末十四岁时,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重视。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三、名著阅读理解,共5分。
    阅读《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的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舌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15.整部小说中写到孙悟空曾三次离开取经团队,本选段写的是他第几次离开取经团队?从中看出孙悟空有怎样的性格?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孙悟空另外两次离开取经团队的主要故事情节。
    【答案】15.第一次。(唐僧误会悟空杀死了无辜老百姓,与他断绝师徒关系,孙悟空一气之下离队。)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急躁任性的性格。
    16.孙悟空第二次离开取经团队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三打白骨精(唐僧误以为白骨精是好人,加上猪八戒的挑唆,唐僧再次与孙悟空断绝师徒关系。)第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的主要故事情节是真假美猴王(真孙悟空与假孙悟空同时出现,唐僧不辨真伪,将真孙悟空赶走,孙悟空又急又气,被迫离开。)(意思对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悟空共三次离开唐僧。第一次是唐僧误会悟空杀死了无辜老百姓,与他断绝师徒关系,孙悟空一气之下离队。孙悟空第二次离开取经团队是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误以为白骨精是好人,加上猪八戒的挑唆,唐僧再次与孙悟空断绝师徒关系。第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真假美猴王,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选段中写的是悟空第一次离开。
    根据“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可以看出悟空急躁任性的性格特点。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悟空共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相关情节如下。
    第一次:因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絮叨而负气离开;伤人性命却不受教诲,闻指责就发怒、不遂意就出走,表明孙悟空行为莽撞、冲动,佛心未定,还需教诲。
    第二次: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写下贬书驱逐离开;打死妖魔却被错怪逐走,满心委屈却不得不离开,表明孙悟空虽征途艰险但忠诚护师,虽屡遭惩处却不忘师恩。 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
    第三次: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共2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落难的王子
    ①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②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身罹残疾,从此以后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③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发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④谁知他正色道——
    ⑤“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⑥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⑦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
    17.本文写到“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
    18.文中三次写到“天哪,太可怕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19.下面对本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寓言,表达了遇到困难时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这个故事说明了“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关键取决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C.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多遭遇厄运才能变得坚强起来。
    D.本文故事情节大起大落,表达方式以叙事为主,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20.下面名言诗句与本文主旨不一致的是( )
    A.灾难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答案】17.文章用第一人称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有对话,好像写的是亲身见闻,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正是这篇寓言的构思奇妙之处。
    18.这句话反复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场景,强调了当灾难降临时,旁观者都会先假设自己受不了,但当自己遭遇厄运时,最后也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样写更深刻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更具有启发性。
    19.C 20.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称作用。故事中的王子和“我”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我”不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我”亲眼见过王子并与他交流,这正是这篇寓言构思奇妙之处,其目的是为了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教育作用。
    示例: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这样就拉近了寓言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共鸣,有助于寓意的理解。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句段作用。
    结合①段中“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③段中“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发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⑦段中“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可知,这句话通过反复出现,强调了主人公对厄运的恐惧和无法承受的心理状态。这种重复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奈和绝望,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题——面对厄运时人的无力和挣扎。同时,这句话的三次出现也展现了主人公在经历不同阶段后的心理变化。第一次出现是在王子听到天灾人祸的消息时,表现出他对厄运的害怕和无法想象;第二次出现是在“我”听到王子的遭遇后,反映出“我”对王子命运的同情和共鸣;第三次出现是在厄运落到“我”头上时,暗示了“我”对厄运的害怕和无法承受。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使得文章更加具有层次感和深度。通过反复提及,它与后文中王子所说的“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王子在经历了厄运后的成熟和坚强。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虽然故事中的王子经历了厄运后变得更加坚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多遭遇厄运才能变得坚强。坚强和勇敢面对困境的品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而不仅仅是通过遭遇厄运。故事的重点在于王子在经历厄运后的成长和变化,而不是强调遭遇厄运的次数或频率。因此,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在遭遇厄运时应有的坚强和勇敢态度,强调面对困难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A.“灾难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意味着灾难是检验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与本文中王子经历厄运后变得坚强的情节相呼应;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会得到成长和锻炼,与本文主旨相符;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味着通过磨砺和困苦才能造就卓越的品质和成就,同样与本文的主旨相吻合;
    D.“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则强调的是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就,不如自己动手去做,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名言诗句更侧重于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而不是面对厄运时的态度和心态,因此与本文的主旨不一致。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⑪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2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2.文章第(11)段在全文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
    23.对本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主要表现了母亲勤劳乐观的形象。
    B.主要赞美了母亲的慈爱、无私和宽容。
    C.主要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主要表达了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雪中雨丝比作清泪,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残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雪纷飞的景象,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22.这一段既照应了题目,又从内容上总结了两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以此结束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意思对即可)
    23.B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雪中雨丝比作清泪。“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把残冬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联系句中的“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雨雪纷飞的场景。联系后句“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可知,烘托了人物愧疚的心理。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题目要求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末段中的“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与题目“龙眼与伞”相照应。从内容上总结全前文提到的两个有关母爱的故事。母亲在雨雪天里给作者送伞。刘世文老师舍不得吃龙眼而留给自己的儿子。末段结束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主旨。
    联系文本中母亲在雨雪天里给作者送伞的情节可知,表现了母亲的慈爱。
    联系第⑨段中的“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可知,赞美了母爱的宽容。
    联系文本中刘世文老师在列车上不舍吃别人送的龙眼而要留给自己的儿子的情节可知,赞美了母爱的无私。
    五、写作,共50分。
    24.一张贺卡描绘一个温暖的画面,一张贺卡捕捉一个幸福的瞬间,一张贺卡记载一段有趣的故事。请以“___的贺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补全题目,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04,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4,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游学齐鲁,放眼中华,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8页。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