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10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10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橄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不易凝固
B. 静脉注射时,用0.9%的NaCl溶液溶解药物,目的是为机体补充钠盐
C. 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
D. 鸡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
【答案】C
【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
(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①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如橄榄油,A错误;
B、为了维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在静脉注射时,通常要用0.9%的NaCl溶液溶解药物,B错误;
C、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A、G、C、T),C正确;
D、鸡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C元素,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硝化细菌和发菜均无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质膜中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C. 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均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都是RNA
D. 醋酸菌和酵母菌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
【答案】B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A、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质膜中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B正确;
C、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均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
D、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3.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2n=8)的正常精原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图1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3表示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变化顺序为C→D→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2中的③④段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 图2中⑥⑦段可能发生A与a互换,⑧⑨段可能发生A与a的分离
C. 若图3中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体
D. 若图3中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DE段变化可对应图2中的⑦⑧段
【答案】C
【分析】由题干可知,果蝇的体细胞含4对同源染色体,共8条。图3中如果纵坐标代表染色体组数,则a=1;如果纵坐标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则a=2;若纵坐标代表细胞内中心粒数量,则a=2;若纵坐标代表染色单体数,则a=8。
【详解】A、图1细胞为精原细胞,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2中的③④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正确;
B、图2中⑥⑦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即A与a互换,⑧⑨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互换,则A与a的分离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
C、若图3中a代表4条染色体,则CD段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说明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形成四分体,C错误;
D、若图3中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CD段细胞有16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DE段染色单体有8条,发生了减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该变化可对应图2中的⑦⑧段,D正确。
故选C。
4. 如图在肺炎链球菌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过程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热导致S型菌的DNA氢键被破坏,因而断裂为多个较短的DNA片段
B.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发现,加热致死的S型菌的DNA使R型活菌发生了转化
C. 加入S型菌的DNA和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
D. S型菌中的capS进入R型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D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加热导致的S型细菌DNA断裂为多个片段,是因为磷酸二酯键被破坏,A错误;
B、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发现,加热致死的S型菌使R型活菌发生了转化,但当时并不知道是DNA使R型活菌发生转化,B错误;
C、加入S型菌的DNA和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表面光滑的菌落(S型菌)和表面粗糙的菌落(R型菌),C错误;
D、S型细菌中的capS进入R型细菌,是荚膜基因插入到R型细菌的DNA上,基因结构没被破坏,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D。
5. 某二倍体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1∶1。该动物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雌性个体中有1/10患甲病(由Z染色体上h基因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群h基因的频率是10%
B. 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H、h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 只考虑H、h基因,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型共有6种
D. 若某病毒使该种群患甲病雄性个体减少10%,则H基因频率不变,种群无进化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雌性个体中有1/10患甲病,且该病由Z染色体上h基因决定,所以Zh的基因频率为10%,ZH的基因频率为90%。
【详解】A、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雌性个体中有1/10患甲病,且该病由Z染色体上h基因决定,所以Zh的基因频率为10%,A正确;
B、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
C、只考虑该对基因,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型有ZHZH、ZHZh、ZhZh、ZHW、ZhW,共5种,C错误;
D、若某病毒使该种群患甲病雄性个体减少10%,则种群中h基因频率降低,H基因频率应增大,D错误。
故选A。
6. 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
B. 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关
C. 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 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答案】A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A、足球比赛中,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受到抑制,A错误;
B、正常机体产热量=散热量,运动时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为了达到体温的相对稳定,散热量也会增加,主要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以此来增加散热量,B正确;
C、大量出汗不仅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同时也丢失了无机盐,通过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
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消极情绪到一定程度就患有抑郁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
故选A。
7.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下丘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C. 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D. 交感神经支配躯体运动,副交感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运动
【答案】C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详解】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B错误;
C、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C正确;
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是脊神经和脑神经中支配内脏和腺体活动的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不受意识控制,D错误。
故选C。
8. 下图为布鲁氏杆菌进入人体后,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标号①~⑩表示细胞和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⑥既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继续增殖
B. ⑤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④结合,是激活④的第二个信号
C. 人体再次感染布鲁氏杆菌时,⑦能迅速增殖分化
D. ⑩可接触、裂解靶细胞,使病原体暴露
【答案】B
【分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在特异性免疫中,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细胞免疫中,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 体液免疫中,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下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详解】A、⑥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已经高度分化,不能继续增殖,A正确;
B、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和⑤B细胞结合是激活⑤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错误;
C、⑦是记忆细胞,人体再次感染布鲁氏杆菌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C正确;
D、细胞⑩是细胞毒性T细胞,可接触、裂解靶细胞,使病原体暴露出来,D正确。
故选B。
9. 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 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 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 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答案】D
【详解】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菊花是短日照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促进开花,A错误;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高有关,B错误;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芽的分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低时能诱导根的分化,C错误;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腾,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学史及科学探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辛格和尼科尔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
B.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向酵母菌培养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
C.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D. 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答案】D
【分析】假说-演绎法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1935年,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作出的推测是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A错误;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需取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是否产生酒精,B错误;
C、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H2O,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但18O不属于放射性同位素,C错误;
D、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D。
11.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染色体DNA中由2-6个碱基串联重复的结构。STR序列中A-T碱基对占比均大于C-G 碱基对。将某21三体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21号染色体上某一位点基因的STR进行扩增,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M为标准 DNA片段,nl、n2、n3、n4为STR的不同重复次数。
A. 与等长DNA相比,含STR的DNA稳定性往往更强
B. 该患儿可能是母亲减数分裂Ⅰ时21号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C. 该患儿发育成熟后无法产生正常生殖细胞
D.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异常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B
【详解】A、A-T碱基对含有两个氢键,C-G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STR的A-T碱基对占比较大,与等长DNA相比,含STR的DNA的稳定性可能较差,A错误;
B、由图可知,患儿 的一条21号染色体STR重复次数与父亲相同,两条21号染色体STR重复次数分别与母亲的两条相同,表明该患儿可能是母亲减数分裂Ⅰ时,一对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B正确;
C、该患儿发育成熟后也有可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C错误;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其染色体结构是正常的,D错误。
故选B。
1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照组落叶分解现象比实验组更明显
B.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后,盖上盖玻片进行计数
C. 制作生态缸时,为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按时向生态缸中补充所需物质
D.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趋热、趋湿的特点
【答案】A
【详解】A、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进过灭菌处理了,没有微生物存在,所以落叶分解现象对照组比实验组更明显,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应该先盖上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进行计数,B错误;
C、制作生态缸时,应该是密封的,不能按时向生态缸中补充所需物质,要让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自我维持,C错误;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D错误。
故选A。
13.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许多传统美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果酒发酵制作果醋时需要适当升高温度
B. 酸奶制作过程中可加入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防止变质
C. 制作腐乳时,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参与腐乳发酵
D. 腌制泡菜时,泡菜坛内的液体表面可能出现一层由酵母菌繁殖形成的白膜
【答案】B
【详解】A、果酒发酵是酵母菌在18-30℃无氧环境中培养,果醋是醋酸菌在30-35℃有氧环境中,故在果酒的基础上制作果醋,应适当升高温度,并通入无菌空气,A正确;
B、酸奶制作过程中不能加入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错误;
C、制作腐乳时,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参与腐乳发酵,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C正确;
D、腌制泡菜时,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D正确。
故选B。
14. 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的新型牧草,研究主要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功能
A. 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获得原生质体
B. 异源融合体因代谢互补可恢复生长并获得再生能力
C. ①可利用高Ca2+-高pH、灭活的病毒或PEG进行诱导
D. 图示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植株的过程,图中①表示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以及杂种细胞的增殖,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A、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避免原生质体在酶解过程中受到损伤,同时也不至于导致原生质体吸水涨破,A正确;
B、结合图示信息可推测,异源融合体因代谢互补可恢复生长并获得再生能力,B正确;
C、植物细胞融合不能使用灭活的病毒诱导,C错误;
D、图示技术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故选C。
15. 在体细胞克隆猴培育过程中,为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了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使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提高,具体培育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去核的实质是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B. 胚胎移植前应对代孕母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 将组蛋白去甲基化和去(脱)乙酰化,有利于重构胚的分裂和发育
D. 形成重构胚后可加入化学药物将其激活,待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再进行胚胎移植
【答案】C
【分析】细胞核移植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详解】A、将卵母细胞培养到M II期后进行去核操作,此时细胞核退化,出现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故去核的实质是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A正确;
B、胚胎移植前需对供体和代孕母猴注射孕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保证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环境,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
C、结合题意和图示操作可知,将组蛋白去甲基化和增加乙酰化,有利于重构胚的分裂和发育,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错误;
D、重组细胞融合后,可以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期再进行胚胎移植,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不止一个答案,全部答对得3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6.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运输效率与细胞体积呈负相关,细胞越小越有利于存活
B.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靶细胞凋亡,某些基因表达会增强
C. 嫁接在梨树上的苹果芽发育成苹果枝条,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 老年人生发层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受阻,产生大量白发生
【答案】ACD
【详解】A、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所以物质的运输效率与细胞体积呈负相关,但细胞并不是越小越有利于存活,因为组成细胞的物质必要占据细胞内一定的空间,A错误;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靶细胞内的与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会增强,进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
C、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所以嫁接在梨树上的苹果芽发育成苹果枝条,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老年人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人的头发会变白,D错误。
故选ACD。
17. 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下图表示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A和B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B. 过程B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向b
C. 图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只有A、B、C
D. 当lin-4基因活跃表达时,会使lin-14蛋白质合成量减少
【答案】ABD
【分析】图示为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ISC-miRNA复合物抑制翻译过程。
【详解】A、过程A为转录,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过程B为翻译,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G-C,C-G,因此过程A和B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
B、根据不同核糖体上肽链的长短可知,过程B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向b,B正确;
C、图中A、C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D过程是RISC-miRNA复合物与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因此A、B、C、D过程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微RNA(lin-4)形成RISC-miRNA复合物抑制翻译过程进而调控基因lin-14的表达,所以当lin-4基因活跃表达时,会使lin-14蛋白质合成量减少,D正确。
故选ABD。
18. 生态浮岛技术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载体上,利用植物根系及微生物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达到水质净化、营造景观等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生态浮岛技术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时尽量选择生长较快的外来物种
B. 生态浮岛技术能达到营造景观的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生态浮岛建立数十年后该水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 生态浮岛技术中合理布设水生植物修复水体,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答案】BC
【分析】富营养化的水体中N、P元素含量高,因此,利用浮床进行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浮床植物应选择对N、P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同时要注意尽量选取本地植物,这是因为本地植物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也就是说应该尽量从本地物种中选择吸收N、P能力较强的植物 用于浮床的建设。
【详解】A、选择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应该优先选择本地物种,A错误;
B、生态浮岛技术能达到营造景观的效果,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随着生态浮岛的建立,该水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水体中物种丰富度可能逐渐增加,这种变化是在一定土壤和植被条件的基础上改变的,所以该水域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
D、生态浮岛技术中合理布设水生植物修复水体,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D错误。
故选BC。
19. 科研人员利用诱变育种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野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 经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有的不能在含β-紫罗酮培养基上生长
C. 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小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D. 为筛选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⑤中采取重复③④过程
【答案】BD
【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纯化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适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详解】A、图乙菌落分布均匀,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分布均匀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错误;
B、野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作用是利用物理因素诱导基因突变,由于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被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有的突变,有的没有,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B正确;
C、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橙红色的菌体为高产菌,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C错误;
D、采取重复③④过程可进一步的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20. 如图1表示银杏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戊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图2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①~⑤中,能为银杏根细胞吸收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ATP的过程有_____(填数字标号),物质乙为_____(填名称)。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_____,从而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2)由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分析其原因是_____;当CO2浓度低于300μml·ml-1时,28℃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下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试剂L可抑制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
【答案】(1)①. ②④⑤ ②. 丙酮酸 ③. ATP和NADPH
(2)①. 温度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低 ②. 这种条件下,光合作用受CO2浓度的限制,而银杏的呼吸作用比20℃和15℃时强
(3)①. 设置对照组 ②. 将乙组用等量BR处理,丙组用等量BR+L 处理 ③. 减少叶片差异产生的实验误差(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④. 促进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
【小问1详解】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可以有呼吸作用提供,图中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②④⑤)都能产生能量,都能为该过程供能。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NADPH,即物质乙为丙酮酸。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和NADPH,从而影响碳反应的进行。
【小问2详解】
从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温度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低,限制了光合作用效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中当CO2浓度低于300μml•ml-1时,28℃条件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l5℃下,可能是这种条件下,光合作用受CO2浓度的限制,而银杏的呼吸作用比20℃和15℃时强。
【小问3详解】
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设置对照组:对甲组叶片每天定时喷洒适量蒸馏水;设置探究BR功能的实验组:将乙组用等量BR处理,丙组用等量BR+L处理。减少叶片差异产生的实验误差(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随机测定多个植株多片叶片。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对乙组与丙组曲线的分析,推测BR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发挥作用。
21. 下图为人体在饥饿时发生的部分血糖调节过程,其中a,b,c,d代表信息分子,甲和乙代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_____。当血糖浓度下降后,一方面,葡萄糖可以直接影响胰岛细胞,调节该细胞分泌激素;另一方面,通过乙释放的c_____(填物质名称)作用于_____细胞使其释放激素b。
(2)在饥饿情况下,机体还可以通过甲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_____(填物质名称)来发挥调节作用。
(3)由图可知,激素a与受体结合后,通过_____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后续信号通路,促使酶P活化,促进糖原分解。激素b通过促进肝细胞发生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如下图是胰岛素作用机理的部分内容,据图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胰岛素的受体数量减少
②胰岛素的受体受损等原因导致功能异常
③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出现障碍
④高尔基体合成的GLUT4减少
⑤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出现障碍
(5)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健走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长期健走活动可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的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还有研究发现,长期健走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推测该项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答案】(1)①. 下丘脑 ②. 神经递质 ③. 胰岛A
(2)①. 交感神经 ②. 肾上腺素
(3)①. G1蛋白 ②.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甘油三酯)的转化
(4)①②③⑤
(5)①. 特异性 ②. 免疫监视
【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交感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小问1详解】
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当血糖浓度下降后,一方面,葡萄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表面的受体,促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在下丘脑的支配下,通过乙释放的c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
【小问2详解】
在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还可以通过甲(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肾上腺素)来升高血糖。
【小问3详解】
素a(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G1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后续信号通路,促使酶P活化,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激素 b(胰高血糖素)通过促使肝细胞发生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甘油三酯)的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小问4详解】
①胰岛素的受体数量减少会出现胰岛素抵抗,①正确;
②胰岛素的受体受损等原因导致功能异常会出现胰岛素抵抗,②正确;
③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出现障碍会出现胰岛素抵抗,③正确;
④高尔基体不合成蛋白质,④错误;
⑤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出现障碍会出现胰岛素抵抗,⑤正确。
故选①②③⑤。
【小问5详解】
淋巴细胞主要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因此长期坚持健走活动可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监视可以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因此长期健走活动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病率,推测该项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22. 生境建设和目标生物培育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境建设主要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滩涂等措施为鱼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和索饵的环境。目标生物培育则是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种苗培育数量,适时进行放流。
(1)“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其中大型海藻和浮游植物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2)部分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生态位重叠,表现为_____关系。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的结果。
(3)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放流前应明确目标水域该种生物的_____和_____,以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
(4)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情况(表中数值代表能量,单位为×105 kJ)。
表中①的数值为_____kJ,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①.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②. 垂直 ③. 光照
(2)①. (种间)竞争 ②. 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 ③. 协同进化
(3)①. 增长型 ②. 环境容纳量(K值) ③.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
(4)①. 6.89×107 kJ ②. 18.7%
【小问1详解】
“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大型海藻和浮游植物的分层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
【小问2详解】
存在生态位重叠的不同物种之间因争夺食物等,表现为种间竞争关系,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使得各种生物可以更好地获取资源,这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小问3详解】
增殖放流是对目标生物进行培养,从而扩大种苗培育数量,因此其增加了幼龄个体的数量,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增长型。放流前应调查目标水域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以及现有种群数量,以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
【小问4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167.4+134.5)×105 kJ=3.019×107 kJ,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包括流入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未利用的能量,即①的数值为3.019×107+(355+32.1)×105 kJ=6.89×107 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6.89×107+923.5×105=1.6085×108KJ,因此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19×107 )/1.6085×108=18.7%。
23. 某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2n=24)的野生型易倒伏基因a、抗条锈病基因b分别位于4号和8号染色体上,突变型相应染色体上分布着显性基因A、B。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统计并检测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实验中,为了防止_____,需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
(2)研究该植物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_____条染色体,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_____。易倒伏与抗倒伏,易染条锈病与抗条锈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易染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结果与理论有差异,又重复做了该实验,发现基因型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总是与表中数据接近,即BB:Bb:bb≈_____。若F1自交,F2中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
(4)为解释上述现象,研究人员从雌雄配子活性的角度提出一种假说: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含_____(填“B”或“b”)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_____,含另一等位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
(5)设计F1与野生型的正反交实验验证以上假说,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如下:
①F1作父本时,子代中_____;
②F1作母本时,子代中_____;
【答案】(1)母本自花传粉
(2)①. 12 ②. 两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③. 遵循 ④.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4号和8号染色体上,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①. 1:4:3 ②. 9/32
(4)①. B ②. 1/3
(5)①. ①易染条锈病植株:抗条锈病植株=1:3 ②. ②易染条锈病植株:抗条锈病植株=1:1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植物为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因此在杂交实验中,为了防止母本自花传粉,需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
【小问2详解】
因为该植物雌雄同株,故研究该植物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2条染色体。基因A与a互为等位基因,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两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因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4号和8号染色体上,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易倒伏与抗倒伏,易染条锈病与抗条锈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3详解】
由亲代和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可知,F2中BB: Bb: bb≈1:4:3,F2中AA:Aa:aa≈1:2:1。亲本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突变型的基因型为AABB,若F1自交,F2中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植株(A_bb)占3/4错3/8=9/32;
【小问4详解】
野生型(bb)和纯合突变型(BB)杂交得到F1(Bb),若不考虑配子活性下降,则F1自交获得F2中BB:Bb:bb应为1:2:1。与实际比值相比,F2中bb的比例增大,由此可知含B基因的配子成活率下降。由“假设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可以推知,F1产生的含B基因的雄配子和含b基因的雄配子之比为1:1,若含B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x,含b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则F1产生的雄配子B:b=x:1,F2中BB: Bb: bb≈1:4:3,bb所占比例为3/8,1/2x/(x+1)=3/8,解得x=1/3,含B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3;
【小问5详解】
由题可知,实验目的有:①雌配子活性均正常;②含B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3,含b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因此应设计F1与野生型(aabb)做正交和反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若F1作父本(产生的雄配子B:b=1:3),则杂交子代中易染条镑病植株与抗条铸病植株的比例为1:3;若F1作母本(产生的雌配子B:b=1:1),则杂交子代中易染条诱植株与抗条锈病植株的比例为1:1。
24.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hCGβ基因也有表达,hCG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研发抗hCGβ疫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新热点,下图为其制备的基本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注: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AOX1是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驱动基因表达;各种限制酶对应的线条所指为其识别序列。
(1)图示hCGβ基因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为正确构建环化质粒需用_____、_____限制酶切割质粒。
(2)图示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_____。从生产控制的角度分析,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的优点是_____。
(3)用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_____态以便于阶段Ⅱ将环化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此过程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是利用了大肠杆菌_____的特点,从而实现重组DNA的扩增,然后在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一步进行扩增。
(4)阶段Ⅳ需将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组氨酸,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酵母菌即为含有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菌株。将此菌株扩大培养后,离心取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依据_____原理进行_____水平的检测。若能检测到hCGβ蛋白,则说明hCGβ基因得以表达。
【答案】(1)①. XhⅠ ②. Mum Ⅰ
(2)①. 有利于hCGβ进入内质网加工 ②. 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甲醇作为唯一碳源,来控制hCGβ基因表达
(3)①. CaCl2(Ca2+)②. 感受 ③. 繁殖快,易培养、遗传物质少 ④. 氨苄青霉素
(4)①. 不需要 ②. 上清液 ③.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④. 分子
【分析】图中Ⅰ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Ⅱ是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Ⅲ是提取并鉴定所需要的重组质粒,Ⅵ是将选择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内,Ⅴ是筛选符合要求的酵母菌,Ⅵ是提取目的基因的产物。
【小问1详解】
hCGβ基因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在构建表达载体时,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自身环化并保证连接的方向性,应选择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Sma Ⅰ会破坏目的基因,EcR Ⅰ会破坏质粒上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Sal Ⅰ会破坏质粒上的组氨酸合成酶基因,Xh Ⅰ识别序列与Sma Ⅰ识别序列相似,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可选择XhⅠ、Mum Ⅰ限制酶切割质粒。
【小问2详解】
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因此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有利于hCGβ进入内质网中加工。AOXⅠ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正常表达,因此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甲醇作为唯一碳源,来控制hCGβ基因的表达。
【小问3详解】
用CaCl2(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以便于阶段Ⅱ将环化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是利用大肠杆菌具有繁殖快,易培养、遗传物质少的特点,由于线性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基因,因此导入环化质粒的大肠杆菌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因此应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行扩增。
【小问4详解】
由于环状质粒中含有组氨酸合成酶基因,因此为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培养基中不需要再加入组氨酸,但需要加入无机盐和琼脂,形成固体培养基,以筛选目的菌体。 hCGβ是一种分泌蛋白,可被分泌到细胞外,将培养物离心后分出细胞和培养液两部分,细胞经破碎处理后,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可获得较多的hCGβ,用抗hCGβ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即抗原-抗体杂交法,原理为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若培养液及上清液中均能检测到hCGβ蛋白,则说明hCGβ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分泌到细胞外。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获取实验材料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银杏幼苗栽于多个塑料盆中,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①_____
对甲组叶片每天定时喷洒适量蒸馏水
设置探究 BR 功能的实验组
②_____
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
取若干健康成熟叶片置于相应溶液中,在常光和黑暗中各处理12h后,每组随机取6片叶置于强光下处理4h,测定相关指标
③_____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随机测定多个植株多片叶片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通过对乙组与丙组曲线的分析,推测 BR 可能是通过④_____发挥作用。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流入分解者
未利用
第二营养级
①
923.5
355
32.1
第三营养级
134.5
167.4
86.6
10.5
基因型
AA
Aa
aa
BB
Bb
bb
相应基因型数目
503
1002
499
301
1200
9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5届高三10月联合调研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生物]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六校联合体学情调研测试月考(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