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广东版)专题突破练2 大气运动规律(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广东版)专题突破练2 大气运动规律(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广东佛山二模)云海的形成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密切相关。贵州梵净山金顶海拔2 336米,又称“红云金顶”,因其常见红云瑞气环绕而得名。下图示意2020年梵净山云海与气象条件月变化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梵净山云海季节分布特点及原因分别是( )
A.春初多 气温低、湿度大
B.夏末少 气温高、湿度小
C.秋初少 气温高、湿度大
D.冬末多 气温低、湿度小
2.一天中“红云金顶”的最佳观测时段在( )
A.6—8时
B.10—12时
C.14—16时
D.20—22时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梵净山云海在3月份出现的日数最多,因此主要分布在春初;结合3月份的平均气温状况和相对湿度的数值可知,此时气温低,湿度大。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朝霞和晚霞一般是红色的。因此红云一般出现在太阳高度角比较小的时候,为早晨或傍晚,B、C错误;低温利于水汽凝结成云,相对傍晚,早晨气温更低,更有利于云的形成。综上所述,一天中“红云金顶”的最佳观测时段在6—8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龙泉山脉位于成都平原东部,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山脉。受山脉屏障作用及阴阳坡的影响,易引发热力性越山气流。2016年12月7日,龙泉山西部的成都平原大气出现重污染,该区域的温度场呈现特殊的分布状况。下图为2016年12月7日10:00该区域等温面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与同一海拔西坡相比,此时龙泉山东坡( )
A.气温较高,形成上坡风
B.气温较低,形成上坡风
C.气温较高,形成下坡风
D.气温较低,形成下坡风
4.相较于东侧平原,此时成都平原近地风力较弱,其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较弱
B.平原面积更小
C.背景风力更强
D.大气逆温更强
5.龙泉山脉( )
①起伏平缓 ②高耸崎岖 ③地形破碎 ④山体完整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3.C 4.A 5.C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龙泉山东坡等温面向气温低值处凸出,表明相同海拔,东坡气温比西坡高;图中东坡等温线向海拔低处弯曲,应是受山脉屏障作用的影响,引发了热力性越山气流,西坡气流越过山地后在东坡下沉,并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导致相同海拔,东坡气温比西坡高,因此东坡为下坡气流。第4题,相较于东侧平原,该日西侧成都平原的近地风较弱,主要原因是成都平原大气污染严重,大气污染物通过削弱太阳辐射,使成都平原在日出后加热速率慢于东侧平原,冷空气聚集于地表,使近地大气层结相对更稳定。因此其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较弱;成都平原面积广阔;成都平原大气出现重污染,说明背景风影响小;大气逆温更强不是成都平原近地风力较弱的根本原因。第5题,由材料可知,龙泉山脉越山气流是在近地面气流不流通的情况下,山体两侧热力差异所导致的小尺度的大气运动。龙泉山脉山体完整,无东西向低矮的山间缺口,才能有效屏障成都平原西部与东部平原的近地面气流的流通,③错误,④正确。同时其山体总体较低,起伏平缓,才能出现阴阳坡之间的热力差异所导致的越山气流。如果龙泉山脉为高大山体,则区域表现为以山体与平原之间的热力差异为主,山体两侧热力差异不能够成环流系统。同时,高大的山体会使越山气流难以发生,①正确,②错误。
(2024·广东一模)香港岛的建筑多临山而建。研究表明,在无背景风干扰的情况下,建筑外墙增温降温快,形成近垂直方向的墙体流,配合山谷风能实现较好的通风效果(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白天,墙体流促进通风的机制在于( )
①外墙附近比楼栋之间升温快 ②高楼层比低楼层外墙升温快 ③外墙附近比山坡升温快 ④近山楼栋比远山楼栋外墙升温快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7.有利于利用山谷风和墙体流改善通风效果的措施是( )
A.降低整体楼栋的高度
B.楼栋之间紧凑布局
C.降低近山楼栋的高度
D.楼栋表面覆盖绿植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白天墙体受到太阳辐射而增温,外墙附近比楼栋之间升温快,墙体附近的气流上升,形成空气流动,①正确。高楼层比低楼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外墙升温更快,墙体附近的气流上升,形成空气流动,②正确。山坡受热状况受坡向、坡度、高度、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影响,不一定比墙体升温快,因此墙体附近与山坡升温快慢的对比不一定成立,③错误。近山楼栋与远山楼栋的外墙接受太阳辐射的情况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楼栋方位等因素,不一定有近山楼栋比远山楼栋外墙升温快的情况,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7题,利用山谷风和墙体流改善通风效果,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自然气流,避免建筑物阻挡或干扰气流运动。降低整体楼栋的高度可能会减少建筑对风的阻挡,但也可能降低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空间利用率,A错误。楼栋之间紧凑布局会增加建筑间的相互遮挡,不利于气流的流动和通风,B错误。降低近山楼栋的高度可以减少它们对山体附近气流运动的阻碍,使得山谷风更为顺畅地通过,同时也有助于墙体流的形成和通风效果的改善,C正确。楼栋表面覆盖绿植虽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温度,但对改善通风效果的影响较小,不是主要措施,D错误。故选C。
(2024·广东湛江二模)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是存在于对流层或平流层的强西风带,对天气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将未能形成暴雨天气的低空急流称为空急流。研究发现,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对南疆暴雨有重要作用,南疆一半以上的大雨和暴雨日中都伴有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图1示意南疆地区暴雨过程,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向西推进至78°E,与翻越帕米尔高原的低空西风气流相遇。图2示意空急流过程,其是从图1发展而来的。据此完成8~10题。
图1
图2
8.图中的甲、乙、丙三区分别代表( )
A.干区、干区、湿区
B.湿区、干区、湿区
C.湿区、湿区、湿区
D.湿区、湿区、干区
9.在南疆暴雨过程中,空气湿度最大的地区是南疆( )
A.东部B.西部
C.北部D.南部
10.在空急流过程中,塔里木盆地西部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汽条件较差
B.逆温层厚度较大
C.伊朗高压东伸
D.气流垂直上升弱
答案 8.D 9.B 10.D
解析 第8题,由材料可知,甲区位于急流交汇区,该处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暴雨,故为湿区;乙区是在甲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应为湿区;受低层北风影响,丙区处于干旱区,且此次降水较少,水汽较少,加之蒸发旺盛,应为干区。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南疆三面环山,在该地区暴雨过程中,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从南疆东部推进至南疆西部,与翻越帕米尔高原的低空西风气流相遇,加之受地形抬升作用,湿润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因此南疆西部空气湿度最大。第10题,由材料可知,在空急流过程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出现一支较强的偏北气流,切断了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的西伸趋势,使其主要维持在南疆东部。南疆西部虽然水汽条件较好,但与之配合的气流垂直上升运动较弱,导致降水较少;该地未形成明显逆温层;伊朗高压位于西部,对塔里木盆地影响较小。
(2024·广东韶关一模)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岸区及周边区域的降水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这种变化与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和热力环流变化关系密切。据此完成11~12题。
1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及周边区域年降水量( )
A.南部增多
B.腹地增多
C.西北部增多
D.均值都增多
12.三峡水库蓄水后,导致其西北部实际年降水量均值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①东南风增强 ②库区气温上升 ③空气湿度增加 ④地形使对流增强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11.C 12.C
解析 第11题,由图可看出,三峡水库库区西北部的降水量明显增加且较为稳定,腹地的降水量有所下降,南部降水量先下降后上升,实际年降水量均值减少,故三峡蓄水后,库区及周边区域年降水量西北部增多。第12题,结合上一题分析可知,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增多,与东南风增强,西北部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有关,①正确;水的比热容大,受水体影响,冬季库区气温较高,夏季库区气温较低,故②错误;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体面积增加,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导致库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增多,故③正确;三峡水库蓄水对西北部的地形没有影响,地形不能使对流增强,④错误。
二、综合题(共32分)
13.(2024·山东聊城统考一模)(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 000—4 000米,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陷,河谷逐渐宽广;在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海拔在800—1 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云南是我国夜雨较多的地区。下图分别为云南省全年、夏季、冬季多年平均夜雨频次空间分布示意图。
(1)描述云南夏季和冬季夜雨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
(2)分析云南多夜雨的原因。
(3)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绘出云南某谷地出现夜雨时的等温面和等压面。要求:按图例绘制,等温面和等压面各绘一条示意即可。
答案 (1)夜雨频次季节差异较大;冬季频次少,夏季频次多。
(2)夏季为云南雨季期,大气中蕴藏了大量夏季风带来的水汽;云南山地较多,山高谷深,山谷风显著,夜晚河谷中的暖湿空气抬升,成云致雨。
(3)
解析 第(1)题,读云南省夏季、冬季多年平均夜雨频次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云南夏季的等值线分布更加密集,说明夜雨频次在云南夏季不同地区变化更大,夜雨频次季节差异较大;总体看夏季等值线数值大于冬季,说明冬季频次少,夏季频次多。第(2)题,云南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是云南的雨季,由于降水多,且水汽输送较多,大气中蕴藏了大量夏季风带来的水汽;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山地较多,由于山高谷深,山谷风显著。夜晚河谷中的暖湿空气被冷空气抬升,成云致雨。第(3)题,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偏低,同海拔山谷上空降温慢,气温偏高,导致山谷中的等温面向上凸起;夜晚由于山谷暖气团上升,近地面气压较低,等压面向下弯曲。
14.(2024·广东东莞模拟预测)(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喀喇昆仑地区海拔普遍超过5 500米,8个月以上都处于冷季,即使在7月仍有大部分区域的最低气温小于0 ℃。喀喇昆仑冰川广布,覆盖约1.8万平方千米,总冰川体积为2 200立方千米,约占全部亚洲高山冰川的30%,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为发达的高大山脉。调查发现,随着全球变暖,世界各地冰川不断萎缩,但喀喇昆仑地区冰川面积还有所增加,被称为“喀喇昆仑异常”。1961—2000年间,喀喇昆仑冰川的冬季、夏季和全年降雪量均明显增加,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图1为喀喇昆仑地形图,图2为该地区降水及水汽来源柱状图。
图1
图2
(1)分析喀喇昆仑地区冰川储量大的原因。
(2)分析夏季气温呈现一定程度降低的原因。
(3)专家推测,若干年后“喀喇昆仑异常”将消失,请说明其理由。
答案 (1)①位于西风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②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③冷季时间长,冰雪积累多。
(2)①(降雪量大于融雪量)雪线下移,融雪吸热增加,气温降低;②冰雪增多,反射增强;③云雾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3)①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西风气流减弱,水汽输送减少;②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融雪量超过降雪量。
解析 第(1)题,依据图文材料可知,喀喇昆仑地区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气流影响,降雪量大,此外,该地区冷季时间长,在8个月以上,冰雪积累多;喀喇昆仑地区海拔高,地形崎岖,山峰林立,为冰川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长期积累形成了大量的冰川;在长达8个月的冷季里,冰雪积累较多,使得喀喇昆仑地区的冰川储量较大。第(2)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全球变暖,喀喇昆仑地区的降雪量增加,导致夏季融雪量增加。夏季降雪量的增加使得雪线下移,地面反射能力增强,导致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外加融雪吸热增加,使气温降低;夏季降水量的增加使得云雾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进一步减少,进而导致夏季气温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第(3)题,随着全球变暖,会使得西风气流减弱,水汽输送减少,导致喀喇昆仑地区的降雪量减少的同时,冰川融化也会加剧;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喀喇昆仑地区的气温可能继续升高,气温升高可能导致融雪量超过降雪量,冰川消融加速,冰川面积减小。因此,若干年后,“喀喇昆仑异常”可能随着气候变化而消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广东版)选择题技法专项练 技法2 规律原理巧突破(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处,推测M处的地形最可能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广东版)专题突破练1 地球运动规律(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2所示景观,与地球相比,谷神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广东版)专题突破练3 水体运动规律(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