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线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线条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会变的线条》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是继一年级下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在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中特别强调“身边”,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去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通过感受生活中线条的美感,初步体验艺术作品中线条具有的丰富表现力。本课以“会变的线条”为课题,目的是在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变化带给人的美感,在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兴趣培养带给人的美感在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兴趣培养学生,线条造型能力。根据“造型·表现”在教学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们的美感,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秩序与变化美感。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开展对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感受线的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线条造型兴趣、创新精神和创作意识。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通过对线条丰富的艺术作品欣赏,初步感受、体验不同种类线条带给人们的美感。
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表现美感。
二、说“学情”
线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线描”作为一种绘画手段和表现方法,对于他们来讲的确是很枯燥,为此我以一根神奇的线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情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这都是我们本节课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地方。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回忆线条的种类,加深记忆学习。
2.活动探究法:通过欣赏、问答的方式引导学习线条排列、疏密、粗细,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习体验画面的组合要有丰富变化的美。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我给大家带来一根神奇的线。请大家看这是什么线?”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就以神奇的线把学生带入线条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观赏回答中引入教学,为后面学习《会变的线条》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新授
1.引导启发
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动手变一变手中的线条,让学生说一说把线条变成了什么线,这就是会变的线条,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悟动感线条的美。教学中此项内容即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2.探究学习
其次,我设计了“游戏说一说你认识的线条、欣赏观察”等几个环节,因为线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在这一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和图片(课件中)欣赏、小组探究毕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和“苗族蜡染图案”鼓励他们根据图片(图片)内容学习线条的变化。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用大小不同的圆形画一幅有趣的画。(注意大小、高低、前后遮挡、疏密关系)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展示欣赏
接着是“展评总结”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1.自评:说一说你采用了哪种绘画方法创作的?用了那些线条?
2.互评:说一说同学的作品创作的好吗?好在哪里?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五、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简笔画和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线条的变化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线条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体验,展评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2024)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线条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寻找线条,故事导入,描绘线条,应用线条,表现线条,展示作业,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二年级上册1.会变的线条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