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刹那(shà) 翘首而望(qià) 屏声敛气(bǐng)
    B.娴熟(xián) 咆哮(pá) 歼灭(qiān) 一丝不苟(gǒu)
    C.桅杆(wéi) 澎湃(pài) 锐不可当(dāng) 引吭高歌(háng)
    D.旌旗(jīng) 仲裁(zhōng) 沃野平畴(chóu) 纷纷溃退(kuì)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
    B.世事苍桑 风华正茂 色彩斑斓 荟萃
    C.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
    D.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
    3.(3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其实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恒大队锐不可当,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D.长沙大力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4.(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B.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
    C.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悟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5.(3分)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C.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D.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6.(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
    B.《三峡》是作者写给友人书信的节选。
    C.“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昔人”是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49分)
    7.(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ㅤㅤ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ㅤㅤ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ㅤㅤ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ㅤ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清荣峻茂(茂盛)
    B.属引凄异(连接)
    C.虽乘奔御风(奔跑)
    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B.本文带有骈文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C.作者以凝练俭省的文字描绘景物,只用寥寥数字,即可将景物特征鲜明表现出来。
    D.课文第2、3、4段抓住季节特点,先后写出秋天、春冬、夏天的不同季节的景象。
    8.(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户
    ②欣然起行
    ③念无与为乐者
    ④水中藻、荇交横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9.(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子路受教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对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诗之所能,加之以学,不揉自直,斩而用之,以此言之,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①而羽之镞②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哉。”
    【注】①括:箭的末端。②镞:原指箭头,这里指装上箭头。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问。(画两处)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哉。”
    (3)文章中孔子以 与未经加工的竹子比较作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 的道理。
    10.(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送梁六①•自洞庭山作②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③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①梁六:即潭州刺史粱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②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此时谪居岳州(巴陵)。③孤峰:指洞庭湖中的君山,景色秀丽。
    (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秋”字,既点明送别的季节,更重要的是借以表达愁情。
    B.第二句中的“峰”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孤”字的作用是以峰之孤表现送人者之孤。
    C.第三句中的“不可接”,借君山的传说的虚无缥缈也指代了友人梁六经洞庭湖入朝。
    D.结句“心随湖水共悠悠”是指作者看见美丽的洞庭湖水,心里悠闲自得。
    (2)请用优美的词句描绘“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所展示的画面。
    11.(14分)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 ,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5)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 , 。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
    (9)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10)《黄鹤楼》中点明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三、名著阅读。(5分)
    12.(5分)名著阅读。
    材料一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
    材料二 1936,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6分)
    13.(6分)综合性学习。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
    【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的工序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8个工匠 8双劳动的手
    B.“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14.(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ㅤㅤ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ㅤㅤ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ㅤㅤ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
    ㅤㅤ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ㅤㅤ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ㅤㅤ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ㅤㅤ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更轻松。
    ㅤㅤ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ㅤㅤ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
    (1)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3)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 ; 。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类型。
    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
    “暖暖的阳光”属于 短语。
    六、作文。(60分)
    15.(60分) 我们的一生中,其实更多的是在积攒一些目光。当我们记起某种情感的时候,回忆的筛子就会在意识的深海打捞起一缕一缕目光。那些欣赏的目光、柔软的目光、亲切的目光、智慧的目光,这些目光或者抚慰了你,或者伤害了你,都存储于你内心的岩层里了。
    ㅤㅤ请选用你所喜欢的词,将“那_______的目光”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
    ㅤㅤ要求:
    ①字体工整美观。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五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有误,“刹那”的“刹”应读“chà”;
    B.有误,“歼灭”的“歼”应读“jiān”;
    C正确;
    D.有误,“仲裁”的“仲”应读“zhòng”。
    故选:C。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解答】A.有误:“记忆尤新”应为“记忆犹新”,
    B.有误:“世事苍桑”应为“世事沧桑”,
    C.正确:注意“殚精竭虑”书写
    D.有误:“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掌握汉字的字形要靠日积月累,平时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认识的或拿不准的字,一定不要随便放过,要勤查字典,积累多了,出错也就少了。
    3.【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非常逼真,成语用错对象。
    故选:D。
    【点评】要想正确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分析。
    4.【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可将“领悟”改为“感受”。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解答】A.正确;
    B.有误,使用该选项错误;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新闻知识的把握。
    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二、文言文阅读。(49分)
    7.【分析】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ABD.正确;
    C.有误,“奔”是“飞奔的马”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
    A、自:在,从;
    B、以:认为,如,无意义;
    C、之:助词,的,代元方;
    D、前后两句中的“绝”都是“消失。
    故选:D。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BC.正确;
    D.有误,课文第2、3,先后写出夏天、秋天各个不同季节自然景物。
    故选:D。
    答案:
    (1)C
    (2)D
    (3)D
    【点评】古今异义
    1、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同“缺”空缺。
    ②哀转久绝,“转”同“啭”鸣叫。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2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8.【分析】[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户,房门。
    ②句意: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欣然。
    ③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
    ④句意: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交错纵横。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①重点词:寝,睡觉。于,在,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②重点词:无,没有。但。句意: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院子里只有月光,“写水突出其清”有误。
    故选:D。
    答案:
    (1)①房门。
    ②高兴的样子。
    ③想到、考虑。
    ④交错纵横。
    (2)①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②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3)D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9.【分析】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虚词,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意译为辅,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字词:再,第二次;拜。句意: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3)本题考查文章道理的把握。“学亦有益乎,不揉自直,达于犀革,又何学为乎”“括而羽之镞②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孔子以箭头与未经加工的竹子比较作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天赋固然重要。
    答案:
    (1)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2)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3)箭头;天赋固然重要。
    【点评】句子划分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10.【分析】《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寄托着诗人宦游异乡的沉郁心情和对朝廷的思恋情绪。全诗即景遣怀,寓情于景。梁六为诗人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诗人被贬为岳州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因为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正确;
    D.有误,既有与朋友离别时的惆怅。
    故选:D。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此句意思: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答案:
    (1)D
    (2)示例:放眼遥望巴陵地区的洞庭湖,那浩渺的湖面之上,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给这片水天一色的美景增添了几分萧瑟和苍凉,微风拂过湖面,让君山的倒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
    译文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
    1.了解诗歌基本意思;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注意重点句子。
    1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馨香盈怀袖
    (2)山随平野尽
    (3)老骥伏枥(重点字:骥)
    (4)相顾无相识
    (5)山山唯落晖(重点字:晖)
    (6)经纶世务者
    (7)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8)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9)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10)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名著阅读。(5分)
    12.【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给出的提示语可知,此处的他指是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
    (2)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
    答案:
    (1)埃德加。斯诺
    (2)《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点评】名著阅读是中考常见题型。对于规定名著,一定要认真诵读,对于其中的出现的人物和主要情节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方可完成此类题目。
    四、综合性学习。(6分)
    13.【分析】此题属综合读写题,(1)拟定标语题;(2)阅读理解题。
    【解答】此题解答,首先是读全段,然后结合具体要求作答。
    (1)拟写标题,要做到语意简洁,如本段主要讲,让中国制造 成为“优质制造”。
    (2)根据材料中的阐述,大国工匠精神就是指做事专注,而这种精神可以指引我们做其它事情时的态度,都要专心致至。
    答案:
    (1)B
    (2)“大国工匠精神”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乐业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做事情,力求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
    【点评】此题考查了宣传标语的拟写。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做好广告(宣传)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14.【分析】选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母亲离开“我们”,“我”觉得母亲的灵魂飘忽在天边云端;第二部分回忆母亲的一生;第三部分写“我”觉得母亲唯恐遮住了暖暖的阳光,就匆匆地走了。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母亲做的事情,用简洁的语句进行概括,第⑤段母亲的经历,进行概括即可,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概括为:养育子女;结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美美地相倾相诉,竟是大步连天。是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母亲是轻松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概括为: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做帮,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止新衣新鞋”,任劳任怨,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概括为:辛劳一生。
    (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及作用。
    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其作用。把天边的云看作去世母亲的灵魂,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觉得母亲还没有离去。该句出现在开头和结尾,首尾照应,也充当了文章的线索。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原句是比喻句,由三个句子组成,把母亲比作一个物体,还要做到情感上是对母亲的赞美。
    (4)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暖暖的阳光”属于偏正短语。
    答案:
    (1)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③为家庭操劳;④辛劳一生。′
    (2)示例:手法上:运用比喻或象征,把母亲的灵魂比作天边一抹云;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
    (3)示例:母亲是儿女心灵的港湾,倾尽爱护
    母亲是父亲得力的臂膀,竭尽全力
    (4)偏正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六、作文。(60分)
    15.【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这篇作文要求从“那______的目光”这个角度出发,写一篇文章。从题目可知,文章适合写记叙文。审题立意时,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描述人物的目光来展示他们的内心情感、态度和特质。选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他们的目光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力。构思时,可以以不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展开,运用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描写来传递作者的观察和感受。可以先选择几个典型的人物和场景,例如鲁肃、杨利伟和宗璞,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目光和对事物的态度。然后分别展开写每个人物的具体情节和观察,通过具体的描写来凸显不同的目光所带来的效果和感受。在文章结构上,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逐一呈现不同人物的目光和效果。通过这样的写作结构,加上细致的描写和恰当的表达,可以将这些目光所代表的情感、态度和特质展现得更加鲜活和富有感染力。整体而言,这篇作文要求运用写人记事的形式,通过描述不同人物的目光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情感和态度。在写作时,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选择,展现目光的重要性,并向读者传递一种积极和正能量的观点。同时,注意结构的组织和语言的表达,使整篇文章通顺流畅,富有感染力。
    【解答】
    那深情的目光
    时光微凉、秋风吹拂,清绝明净,是那深情的目光。
    回首相望,寻出那饱含深情的四目。那是在一个暑假。昏黄而又有温度的夕阳射下。奶奶正坐在巷口那光滑的石凳上,是在闭目养神,找不出一丝的青色,折射出刺眼的光。
    我拉着行李箱,来到巷口。我小心翼翼地。而老人却缓缓睁开眼。奶奶叫住我:“雯雯?”“要去了呢,笑着点了点头。
    家里人都说我是奶奶带大的,带我四处转悠,童年的记忆已经模糊。记得那时候,想要的玩具就叫奶奶买,都是我的开心时刻。蒸好艾角就第一时间拿给我吃,那是独属于我儿时的美味。
    风起。傍晚的风那么温柔,轻拂起我的头发,轻轻拍着我的脸颊,掀起了奶奶的衣角,银发在飞扬,奶奶的双目是浑浊的,看遍了尘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爱,我是幸福的,多吃点,皱纹扭曲着。奶奶依旧望着我。那目光是那般的慈祥,抚摸着我的脸庞,是我熟悉的弧度。
    “我走了,再见,眯着眼。我不用回头,满满的爱。
    日复一日。不管时光如何冲刷,永远不被遗忘,双眼早已看得不再清晰,却从未模糊。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环境描写中蕴含人物的内心情感,温馨而又感人。奶奶的眼睛已经浑浊,双眼早已看得不再清晰,看着她的孙女,却从未模糊。对比中突出了奶奶对“我”满腔的爱,揭示了中心。语言饱含深情,读来感同身受,让人感动。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C.春冬之时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猿则百叫无绝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