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机械波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501936/0-17338485336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机械波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501936/0-17338485336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机械波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501936/0-17338485336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机械波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机械波,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波长很短,广泛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践.关于超声波及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速度大于次声波的速度
B.超声波的频率越高衍射本领越强
C.高速公路上的测速仪发出超声波波长大于所接收波的波长,说明此时车正在靠近测速仪
D.“彩超”检查身体时,超声波迎着血液流动方向发射,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低于其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
2.两列横波在同种介质中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发生干涉现象,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两列横波的频率一定相等
B.N点一定总是处于静止状态
C.N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一定相等
D.四分之一个周期后M点的瞬时速度为0
3.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一条弹性绳沿x轴放置,图中小黑点代表绳上的质点,相邻质点的间距为a.时,处的质点开始沿y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B.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C.时,质点和相位相同D.该列绳波的波速为
4.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绳AB和一根细绳BC连接在一起,在粗绳左端A处持续稳定地抖动,振动沿绳子向另一端传播形成波。则该波在两段绳传播的过程中( )
A.波长相同B.频率相同C.波速相同D.都是纵波
5.如图甲所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以10m/s的速度向右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间距为10m,当波刚传播到质点P开始计时,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横波的波长为0.4m
B.时,P、Q间有两个波峰
C.时,P、Q间有两个波谷
D.0~3s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2m
6.车载雷达系统可以发出激光和超声波信号,其中( )
A.仅激光是横波B.激光与超声波都是横波
C.仅超声波是横波D.激光与超声波都不是横波
7.公路上的雷达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
A.波的反射和多普勒效应B.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
C.波的干涉和波的反射D.波的反射和共振
8.水袖是中国古典舞中用于表达和抒发情感的常用技巧,舞者的手有规律地振动并传导至袖子上,给人营造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机械波的传播。如图所示,时刻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恰好传播到的质点A处,时波恰好传播到的质点P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周期是0.4sB.波的传播速度是
C.0~0.4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1.6mD.时,质点A向y轴正方向运动
9.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10.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
A.声波的波长B.声波的波长
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
11.渔船常用回声探测器发射的声波探测水下鱼群与障碍物.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 m/s,若探测器发出频率为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声波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干涉
B.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波长会改变
C.该声波遇到尺寸约为1 m的被探测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无关
12.如图所示,相距10 m的A、B两个相干波源同时开始振动,其振动方程分别为,波速均为10 m/s,其中O为A、B中点,BC为以O为圆心的四分之一圆弧,CD水平,则空间中各点稳定振动后在BCD上振幅为1 m的点的个数为( )
A.12B.10C.8D.6
二、多选题
13.下列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在相遇的区域内,一定能发生干涉现象
B.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C.只要是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D.波长比障碍物或孔的宽度大得多时,衍射不明显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两个发声频率均为512赫兹的蜂鸣器做声波的干涉实验,两个蜂鸣器相距约为1米,闭合开关S使两个蜂鸣器同时发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蜂鸣器的音量一定要相同,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B.两蜂鸣器的音调一定要相同,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C.绕两蜂鸣器走一圈,听到声音忽强忽弱主要是因为发生干涉现象
D.该同学远离蜂鸣器运动过程中,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于512Hz
15.光刻机利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将精细图投影在硅片上,再经技术处理制成芯片.为提高投影精细图的能力,通常在光刻胶和投影物镜之间填充液体提高分辨率.若填充液体的折射率为1.6.当不加液体时光刻胶的曝光波长为180 nm,则填充液体后( )
A.紫外线进入液体后波长变短
B.传播相等的距离,在液体中所需的时间变为原来
C.紫外线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能提高分辨率
D.在液体中的曝光波长为112.5 nm
三、填空题
16.一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为和,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开始振动的时间相差,则________(选填“P”或“H”)振子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距离为________。
17.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为,图中A是传播方向上的一个质点,用T表示该波的周期,则时刻质点________处于波峰处;在时间内,质点A的加速度________变大。(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四、计算题
18.一列简谐横波传播的图像如图所示,波速,求:
(1)该简谐横波的传播周期T;
(2)质点P在内的路程L。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次声波的速度一样,A错误;B.超声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不容易发生衍射,B错误;C.高速公路上的测速仪发出超声波波长大于所接收波的波长,说明超声波的频率小于所接收波的频率,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到的频率变高,说明此时车正在靠近测速仪,C正确;D.用超声波测血液流速,超声波迎着血液流动方向发射,血液流速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高,D错误。故选C。
2.答案:A
B.NA.发生干涉现象的两列波频率完全相同,所以两列横波的频率一定相等,故A正确;B.N点是振动减弱点,两列波的振幅如果不同,N点不是总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N点是振动减弱点,如果两波源的振动相位差为0,则N点到两波源的距离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故C错误;D.四分之一个周期后M点振动到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故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时的波形图如题图所示,绳波向右传播,根据微平移法可知,弹性绳上质点一开始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时,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A错误;时,质点位于波峰位置,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小,B错误;时,质点的相位,质点的相位,C错误;由波速公式可知,D正确.
4.答案:B
解析:ABC.根据题意,频率由波源决定,而波速取决于介质,波长既和介质有关,也和波源有关,所以该波在两段绳传播的过程中频率相同,而波速和波长不相同,故AC错误,B正确;D.由于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所以绳波为横波,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A.由图知,周期,波长为,故A错误;B.时,质点Q由平衡位置开始向y轴正方向运动,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三个波峰、两个波谷,故B错误;C.时,质点Q由平衡位置开始向y轴负方向运动,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三个波谷、两个波峰,故C错误;D.波传到Q需要时间1s,则0~3s内质点Q振动,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车载雷达系统发出的激光是电磁波是横波,超声波一般来说在气体和液体传播时为纵波。故选A。
7.答案:A
解析:雷达测速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率,如此根据频率的改变数值,即可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波的传播速度,B错误;由波形图知波长,则波的周期,A错误;由波形图知波的振幅,,则质点A通过的路程,C正确;根据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可知时质点A向y轴负方向运动,经过2个周期,时质点A仍向y轴负方向运动,D错误。
9.答案:A
解析: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所以声波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时的波速不同;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同一波源产生的波的周期和频率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波长不同,A正确.
10.答案:C
解析:设声波在A、B管中的振幅分别为.
A、B管等长:声波从A管和B管到O点的波程差为0.
A管拉长15 cm:声波到O点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则此时的波程差为.
根据题意可知,解得,A、B错误;根据题中声波强度的关系有,解得,C正确,D错误.
11.答案:B
解析: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①频率相同,②具有恒定的相位差,③振动方向平行.被反射回来的波的振动方向可能与发出的波振动方向不平行,不一定能发生干涉现象,A错误.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根据可知波长会发生变化,B正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尺寸比波的波长小,或者是和波长接近.由题中数据结合,得出波长为,被探测物尺寸为1 m,被探测物尺寸远大于波长,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观察者和波源之间有相对速度,则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D错误.
12.答案:C
解析:由振动方程可知两波源的振动步调相反,所以振幅为1 m的点到A、B两点的距离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由题意可得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为,所以DC上到A、B两点的波程差分别为的三个点为振动减弱点,B、C圆弧上到A、B两点的波程差分别为的五个点为振动减弱点,则BCD上振幅为1 m的点的个数为8个,C正确.
13.答案:BC
解析:AB.两列波在相遇的区域内,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因此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A错误,B正确;C.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因此只要是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C正确;D.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因此波长比障碍物或孔的宽度大得多时,衍射明显,D错误。故选BC。
14.答案:BC
解析:AB.产生干涉的条件是波源的频率相同,故A项错误,B项正确;C.绕两蜂鸣器走一圈,由于两蜂鸣器均为512赫兹,所以会产生干涉,那么将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C项正确;D.该同学远离蜂鸣器运动过程中,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听到的声音频率低于512Hz,故D项错误。故选BC。
15.答案:AD
解析:紫外线进入液体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慢,则波长变短,故A正确;设传播距离为L,在真空中的传播时间,在液体中的传播时间,故B错误;因紫外线在液体中的波长变短,由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波长变短更不容易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错误;紫外线在液体中的曝光波长,故D正确.
16.答案:P;34
解析:纵波的速度快,纵波先到,所以P先开始振动,故填:P
根据
解得
故填34。
17.答案:不一定,一定
解析: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经过,质点A位于波峰;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经过,质点A位于波谷;则时刻质点不一定处于波峰处;
在时间内,质点A从平衡位置向波峰或者波谷振动,则质点的加速度一定变大。
18.答案:(1)4s(2)0.8m
解析:(1)由公式
解得
(2)因为
解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训练专题19机械波(原卷版+解析),共5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波与波的图像,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性问题,波的叠加与干涉,波特有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训练专题19机械波(原卷版+解析),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波与波的图像,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性问题,波的叠加与干涉,波特有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过关训练专题30 机械波(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道机械波的形成及特点,0 SKIPIF 1 <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