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固体与液体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固体与液体,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B.空间站内可以做出很大的水球,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明显增大
C.水的表面张力方向垂直液面向上
D.液体表面张力有使液面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由于毛细现象管中水会沿管上升一段高度。如果沿虚线处将玻璃管上方截去,则稳定后的现象是( )
A.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在课桌上的墨水可以用粉笔吸干是因为粉笔内有很多毛细管
B.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C.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4.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在石墨烯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可看作单层石墨烯,单层石墨烯属于单晶体。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是非晶体,石墨烯是晶体
B.石墨不具有固定熔点,而石墨烯熔点固定
C.单层石墨烯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D.石墨烯微观分子结构稳定,所以石墨烯的碳原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5.在“天宫课堂”中某航天员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气泡静止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受到浮力
B.因为气泡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不会有水分子进入气泡中
C.气泡内气体在界面处对水产生压力
D.水与气泡界面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上飘下的雪花是晶体
B.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C.金属没有规则外形,所以是非晶体
D.普通的玻璃可以划成正方形,所以玻璃是晶体
7.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新材料,其中碳原子紧密结合成单层六边形晶格结构,正确的是( )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1µm
C.石墨研磨成的细粉末就是石墨烯
D.碳原子在六边形顶点附近不停地振动
8.“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分别挤有水球的两块板慢慢靠近,直到两个水球融合在一起,再把两板慢慢拉开,水在两块板间形成了一座“水桥”。与“水桥”形成主要原因相同的现象是( )
A.水黾可停在水面上B.轮船漂浮在海面上
C.玻璃上的石蜡熔化呈圆形D.熔融的玻璃可制成各种形状器皿
9.玻璃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
B.玻璃片上石蜡熔化区域的形状近似于圆形,表明玻璃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不同
C.组成玻璃的分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玻璃的裂口烧熔后会变钝是由于烧熔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作用引起的
10.自2013年宇航员王亚平首次太空开讲,10年来中国航天员已开展了5次精彩绝伦的太空授课,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成就惠及全世界青少年.其中“水”相关实验占太空授课中实验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B.水球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分子引力
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
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也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
11.“挤毛巾”和“液桥”都是国际空间站展示的有趣实验.宇航员先将干毛巾一端沾水后能使得整个毛巾完全浸湿,然后再用力拧毛巾,只见毛巾被挤出的水像一层果冻一样紧紧地吸附在毛巾的外表面,宇航员的手也粘有一层厚厚的水.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做“液桥实验”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两个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毛巾沾水变得完全浸湿是毛细现象
B.水对宇航员的手和液桥板都是不浸润的
C.“液桥”实验装置脱手后两液桥板最终合在一起,是由于液桥板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
D.在地球上将湿毛巾能“拧干”是因为水不能浸润毛巾
12.关于以下几幅图中现象的解题思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黾停在水面而不沉,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B.乙图中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丙图中毛细管中液面高于管外液面的毛细现象,低于管外液面的不是毛细现象
D.丁图中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一种浸润现象
二、多选题
13.如图是分别装有水和水银的两个玻璃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不浸润玻璃
B.水银不浸润玻璃
C.水的表面层中的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水银的表面层中的水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零
14.关于一些热学现象的物理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叶上露珠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蒸发慢,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E.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15.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都是晶体
B.具有固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
C.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某固体在导热方面具有各相同性,一定是非晶体
三、填空题
16.如图是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中的一幕,她从液体注射器中挤出一大滴水,外膜最终呈完美球状。呈球状是液体__________的结果,外膜水分子间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内部水分子间的距离,外膜各处受到内部水分子的力________(选填“指向”或“背向”)球心。
17.液体的表面张力
(1)表面层:液体表面跟___________接触的薄层。
(2)表面张力:
①定义:在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这种力使液体表面___________,叫作液体的表面张力。
②方向:总是跟液体相切,且与分界面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菜农在一种蔬菜完全收割之后往往会将地翻松,在适合的时节再种植新的蔬菜。据菜农说,翻松的土层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散失,这是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是水的浮力作用,故A错误;B.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重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做出很大的水球,并非表面张力增大的原因,故B错误;C.水的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相切,故C错误;D.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表面层内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因开始时液柱在管中上升一定高度且液面呈现凹状,可知液体关于玻璃管是浸润的;如果沿虚线处将玻璃管上方截去,则稳定后液面仍呈现凹状,且液体不可能向外喷出。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粉笔内有很多毛细管,所以滴在课桌上的墨水可以用粉笔吸干,故A正确;B.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故B错误;C.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D.浸润与不浸润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但不是对任何固体都是浸润液体,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气泡内气体在界面处对水产生压力,选项C正确。
6.答案:A
解析:A.天上飘落的雪花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属于晶体,故A正确;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CD.判断物体是否是晶体,不是看物体的形态,而是看内部分子结构,金属没有规则外形,但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玻璃可以划成正方形,但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故C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新材料,也属于晶体,故A错误;B.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为原子尺寸,故B错误;C.石墨烯是石墨中提取出来的新材料,故C错误;D.根据分子动理论,固体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故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A.玻璃是非晶体,没有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误;B.玻璃片上石蜡熔化区域的形状近似于圆形,表明玻璃沿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故B错误;C.玻璃是非晶体,组成玻璃的分子不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不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故C错误;D.由于熔融的液态玻璃存在表面张力,使表面收缩,表面积变小,玻璃的裂口被烧熔后变成圆形,故玻璃的裂口烧熔后会变钝是由于烧熔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作用引起的,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故A正确;B.液体的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故C正确;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可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下降的现象,不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水是可以浸润毛巾的,毛巾中有很多的小缝隙,就相当于有很多的玻璃管,水会往毛巾缝隙扩散,干毛巾沾水变得完全浸湿是毛细现象,故A正确;B.浸润指液体与固体发生接触时,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或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现象,此时对该固体而言,该液体叫做浸润液体。水对宇航员的手和液桥板都是浸润的,故B错误;C.“液桥”实验装置脱手后两液桥板最终合在一起,这是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故C错误;D.水能浸润毛巾,在地球上将湿毛巾能“拧干”是因为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故A错误;
B.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
C.浸润液体情况下容器壁对液体的吸引力较强,附着层内分子密度较大,分子间距较小,故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内液面升高,故浸润液体呈凹液面,不浸润液体呈凸液面都属于毛细现象,故C错误;
D.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表面张力的原因,不是浸润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C
解析:A.由题图知冰浸润玻璃,故A错误;B.由题图知水银不浸润玻璃,故B正确;CD.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14.答案:ACE
解析:A.树叶上露珠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A正确;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蒸发慢,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B错误;
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正确;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势能增大,内能变大,D错误;
E.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E正确。
故选ACE。
15.答案:BC
解析:A.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才一定是晶体,选项A错误;B.具有固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选项B正确;C.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化后形成的玻璃是非晶体,故C正确;D.某固体在导热方面具有各相同性,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晶体,选项D错误。故选BC。
16.答案:表面张力;大于;指向
解析:外膜水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内部水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外膜受到内部水分子的力指向球心,这样就把外膜拉弯曲成球形,从而形成表面张力。
17.答案:气体;引力;绷紧;垂直
解析:
18.答案:见解析
解析:土壤中存在很多的毛细管,通过翻松土层,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从而保存土壤中的水分,不会散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过关训练专题34 固体、液体和气体(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cmH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5.2 固体、液体和气体 精品讲义(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2 气体、固体和液体(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气体、固体和液体【讲】,4,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