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课件+教案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百合花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百合花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引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引导: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百合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说这是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是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并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小说相关知识,找出全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百合花的含义。
2. 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3. 把握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发扬纯洁美好的品性。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把握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发扬纯洁美好的品性。
四、学习方法:
1.工具查阅法:查阅资料获得知识。
2.语言品读法:诵读—鉴赏
3.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历史意义。
五、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导学:查资料
了解作者
2.了解小说
3. 了解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及作用
4.生字注音
撂( )下 忸( )怩( ) 木讷( )
半晌( ) 晌( )午 着( )恼
着( )手 不着( )边际
讪( )讪 掂( )量( ) 惦( )记
执拗( ) 拗()口 拗( )断
5.词语解释
张皇:
讷讷:
憨憨:
讪讪:
虔诚:
磕磕绊绊:
(二)课文阅读
1.读标题:“百合花”在文中指的是新媳妇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起到______主题的作用。
2.读正文
(1)小说以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
(2)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的情节布置,划分文本层次。
①开端:从______到______________,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展:从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写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潮: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我”对通讯员感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三)课文探究
1.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有几处?请在文章中勾画出来并加以分析,概括细节描写的作用。
2.“百合花”标题的含义
六、学习后记(100字)
附学习过程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作家。1943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发表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的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小说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部短篇小说。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代表作品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一些作品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
2.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 小说中的细节,也就是细微的情节,是指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细节就如人体的细胞,好的小说之所以感人肺腑,精彩的细节功不可没。
细节描写有助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能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
细节描写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4.撂(lià)下 忸(niǔ)怩(ní) 木讷(nè)
半晌(shǎnɡ) 晌(shǎnɡ)午 着(zhá)恼
着(zhuó)手 不着(zhuó)边际
讪(shàn)讪 掂(diān)量(liɑnɡ) 惦(diàn)记
执拗(niù) 拗(à)口 拗(ǎ)断
5. 恐慌,慌张。
形容说话迟钝。
傻气,难为情。
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恭敬而有诚意。
跌跌撞撞的样子。
(二)文本阅读
1. 被子上的图案,纯洁,高雅,象征
2. (1)时间,“我”的所见所闻
(2) ①开头,“这都怪我了”,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到包扎所去。②“我们到包扎所”,“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我”和通讯员借被子的过程。③“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结尾,通讯员的牺牲和新媳妇一反常态的举动。
(3) 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拼命忍住笑→越加亲热起来→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想起我那个小同乡→强忍着眼泪。
(三)课文探究
1.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2)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
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第二次是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两个干硬的馒头。睹物思人,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4)新媳妇的百合花新被
百合花被的三次出现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小说的主题: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2.百合花以借代手法,指的是印有百合花图案的被子,这是本文核心事件的主要物象。
百合花同样象征着小通讯员与新媳妇等人的如同百合花般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般纯洁、高尚、美好,战士与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三 长征胜利万岁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引导,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第五单元优质导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优质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