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A4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4g,转移电子数目为0,3kJ⋅ml−1,已知在2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 审题人: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 KSCN后颜色变深
B.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工业合成氨: N2(g)+3H2(g)⇌2NH3(g) ΔH丁>乙>甲
C.由图中数据可得出: N2g+3H2g=2NH3l△H=−90kJ⋅ml−1
D.形成1ml NH3(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 1172kJ的能量
题目ID:939106229047791616
10.乙醇-水催化重整发生如下反应:
Ⅰ. 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174kJ⋅ml−1
Ⅱ. CO2(g)+H2(g)⇌CO(g)+H2O(g) ΔH2=+41kJ⋅ml−1
恒压条件下,当投料比 n始C2H5OH:n始H2O=1:3时,体系达到平衡时 CO2和 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i. COx的选择性 =n生成COxn生成CO2+n生成(CO)×100%( x=1或2)
ii. 706℃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增大投料比 n始C2H5OH:n始H2O,C2H5OH的转化率下降
B. C2H5OH(g)+H2O(g)⇌2CO(g)+4H2(g) ΔH=+256kJ⋅ml−1
C.当 T=706℃时,平衡体系中 H2和 H2O的物质的量: nH2”、“”“=”或“丁>乙,从而得出甲、 乙、丙、丁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丙>丁>乙>甲,B正确;
C.由图中数据可得出: N2g+3H2g=2NH3g ΔH=(473+654-1172)kJ/ml×2=-90kJ⋅ml−1,若生成NH3(l),则△H<-90kJ∙ml-1,C不正确;
D.由1mlN、3mlH形成1ml NH3(g)中的化学键,能释放1172kJ的能量,D不正确;
故选B。
题目ID:939106229047791616
【答案】
10.C
【解析】
10.A.其他条件相同,增大投料比 n始C2H5OH:n始H2O,相当于增大 C2H5OH的浓度,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 C2H5OH的转化率下降,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2×Ⅱ可得 C2H5OH(g)+H2O(g)⇌2CO(g)+4H2(g) ΔH=+174kJ⋅ml−1+2×41kJ⋅ml−1= +256kJ⋅ml−1,B正确;
C.当T=706℃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则K= cH2OcCOcCO2cH2=1,平衡体系中CO的选择性大于CO2的选择性,CO的物质的量大于CO2,则H2和H2O的物质的量:n(H2)> n(H2O),C错误;
D.当T=500℃时,平衡时CO2和CO的选择性相等,反应Ⅱ+反应I可得体系中总反应: C2H5OH+2H2O⇌CO+CO2+5H2,D正确;
故选C。
题目ID:939106253022437376
【答案】
11.B
【解析】
11.A.由盖斯定律得, 4PH4Is⇌P4g+8H2g+2I2g =4×①+②+2×③可得, ΔH=4ΔH1+ΔH2+2ΔH3,A错误;
B.平衡时 nHI=0.8ml, nI2=0.6ml, nH2=1.2ml,由 2HIg⇌H2g+I2g可知,该反应中生成得 nH2=0.6ml,则 4PH3g⇌P4g+6H2g反应中生成的 nH2=1.2ml−0.6ml=0.6ml,由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反应②中发生分解的PH3的物质的量为0.4ml,B正确;
C.反应③为 2HIg⇌H2g+I2g,由盖斯定律得反应 12H2g+12I2g⇌HIg的平衡常数 K3′与 K3的关系为 K3=1K3′=1K3′,C错误;
D.P4中含有6个 P−P,故用E表示键能, ΔH2=12EP−H−6EP−P−6EH−H,D错误;
故选B。
题目ID:939106258672164864
【答案】
12.D
【解析】
12.A.图中玻璃搅拌器用于酸碱充分混合反应、温度计测定温度,且保温好,装置可以测定中和热,A正确;
B.除了碳酸钙有块状、粉末之分,其余条件均相同,块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小于粉末状的,乙装置可用于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
C.强酸制弱酸,滴加醋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证明醋酸酸性比碳酸强,滴加硼酸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证明硼酸酸性比碳酸弱,从而证明醋酸比硼酸强,C正确;
D.NaOH溶液显碱性,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不能盛放在图中酸式滴定管中,且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不应看滴定管,D错误;
答案选D。
题目ID:939106267060772864
【答案】
13.C
【解析】
13.A 、根据盖斯定律,① + ②得 2N 2 H 4 (g)+2O 2 (g)=2N 2 (g)+4H 2 O(g)△H =-1068 kJ/ml ,即 N 2 H 4 (g)+O 2 (g)=N 2 (g)+2H 2 O(g)△H=-534kJ/ml ,选项 A 错误; B、N 2 H 4 不是电解质, N 2 H 4 •H 2 O 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 N 2 H 4 •H 2 O N 2 H 5 + +OH - ,选项 B 错误; C 、原电池总反应为 N 2 H 4 +O 2 =N 2 +2H 2 O ,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放电,碱性条件下,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 2 +2H 2 O+4e - =4OH - ,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可得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N 2 H 4 -4e - +4OH - =N 2 +4H 2 O ,选项 C 正确; D、 2NO 2 N 2 O 4 ,加压时化学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应变浅,颜色加深是因为加压相当于缩小体积,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工作原理与电极反应式书写。该题需要明确的应注意区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应用范围。平衡移动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则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
题目ID:939106273461280768
【答案】
14.A
【解析】
14.A.AgBr 饱和溶液中存在 AgBr(aq) Ag + (aq)+Br - (aq ),在 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 AgNO 3 溶液, Ag + (浓度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溶液中 Br - 浓度降低,选项 A 正确;
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 -10 m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选项B错误;C.FeCl3 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Fe2O3 ,Fe2(SO4)3 溶液加热蒸干、灼烧仍为Fe2(SO4)3 ,原因是水解过程中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故C错误;D.电解MgCl2 溶液,阴极析出氢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D错误。答案选A。
题目ID:939106280641925120
【答案】
15.B
【解析】
15.A.血浆中存在平衡: H2CO3⇌H++HCO3−,若摄入碱性食物,平衡向右移动,减弱了碱的增加,保持 pH稳定,A项正确;
B. Ka1=cH+·cHCO3-cH2CO3, cH2CO3cHCO3-=cH+Ka1,如果 cH2CO3cHCO3−增大, cH+增大,酸性增强, pH降低,B项错误;
C.当 cH2CO3=cHCO3−时代入 Kal表达式可计算: pH=pKa1=6.37,C项正确;
D.如果酸过量,服用碱性的小苏打溶液,减弱了酸的增加,保持 pH稳定,D项正确;
答案选B。
题目ID:939106289730985984
16.【答案】
(1)PCl3+3H2O=H3PO3+3H++3Cl-
(2)正盐
(3)2∶1
(4)8.3×10-3 ml·L-1
(5)=
(6)无色 浅红色 且半分钟未褪色 H2PO 3−+OH-=HPO 32−+H2O
16.【解析】
(1)PCl3水解可制取亚磷酸和盐酸,水解离子方程式为PCl3+3H2O=H3PO3+3H++3Cl-,故答案为PCl3+3H2O=H3PO3+3H++3Cl-;
(2)由题意可知亚磷酸是具有强还原性的二元弱酸,则Na2HPO3是亚磷酸的正盐,故答案为正盐;
(3)由题意可知,亚磷酸可以被银离子氧化为磷酸,银离子被还原生成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3+2Ag++H2O=2Ag+H3PO4+2H+,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Ag+与还原剂H3P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
(4)由某温度下,0.10ml•L-1的H3PO3溶液c(H+)=2.5×10-2ml•L-1可知,溶液中c(H2PO 3−)=2.5×10-2ml•L-1,则H3P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a1= cH+⋅c(H2PO3−)c(H3PO3)= 2.5×10-2ml/L×2.5×10-2ml/L0.1ml/L-2.5×10-2ml/L≈8.3×10-3,故答案为8.3×10-3;
(5)向H3P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时,溶液中c(H+)=c(OH-),由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Na+)+c(H+)=c(H2PO 3−)+2c(HPO 32−)+c(OH-)可知,溶液中c(Na+)=c(H2PO 3−)+2c(HPO 32−),故答案为=;
(6)用氢氧化钠滴定亚磷酸,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则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且且半分钟未褪色达到滴定终点。此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PO 3−+OH-=HPO 32−+H2O。
题目ID:939106314703867904
17.【答案】
(1)(1)②⑥⑦
(2)(2)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lH2O解离,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全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ml的 11B中含有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