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213/0-17337984834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213/0-17337984835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00213/0-17337984835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PON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A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故选A.
【点睛】本题的设计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尤其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个知识点,题目考查方法灵活.
2.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角是60°B. 入射角是30°
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30°,则可得入射角为60°,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则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
B. 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
C. 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人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入射角为
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是50°,故B错误;
C.当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后面的光屏上依次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由此可知,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C正确;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4. 如图所示,很多汽车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它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投影仪
C. 幻灯机
D. 照相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都是利用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潜望镜D. 幻灯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A.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故B不符合题意。
C.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幻灯机是根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在透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最终的出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
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
B.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正确;
C.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错误;
D.图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7.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 )
A. 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B. 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 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小
D. 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该点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由图甲可知,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图乙中物距为
u=500cm-35.0cm=15.0cm
此时
2f>u>f
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此时的像距应该大于二倍焦距,即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0cm,故A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符合题意;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则应使物距小于焦距,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B. 立竿见影C. 海市蜃楼D. 水中倒影
【答案】D
【解析】
【详解】解:A、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立竿见影属于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9.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A.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
B. 白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 若一束光沿BO射到镜面上O点,则光不会沿着O射到A
D. 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 则纸板F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探究过程中,需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故A正确.
B. 白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故B正确.
C. 若一束光沿BO射到镜面上O点,则光会沿着O射到A这是光的可逆性.故C错误.
D. 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 EF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则纸板F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故D正确.故选C
二、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1分,不选或错选不得分)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
B.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虚像
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D. 人到镜面的距离是,像到人的距离是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月亮本身并不能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已知人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1m,可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1m,则像到人的距离是2m,故D正确。
故选AD。
12.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6.5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蓟州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6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蓟州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