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F-19 Na-23 P-3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风吹草动B. 立竿见影C. 火上浇油D. 滴水成冰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吹草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立竿见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老师做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设计实验C. 进行观察D. 得出结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
    故选:A。
    3. 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黄河水B. 点燃酒精灯
    C. 氧气的验满D. 倾倒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的操作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
    B、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选项正确;
    C、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小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选项错误;
    D、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瓶口要紧挨,标签要向着手心,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B.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 铜丝作导线D. 双氧水用于消毒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双氧水用于消毒是利用双氧水的强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5. 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A. 就地丢弃废旧塑料B.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 生活污水排入河道D. 乱采矿产资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就地丢弃废旧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烟尘等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会污染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乱采矿产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不是因为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或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滴水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食品变质,是由于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
    7. 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拉瓦锡用红磷燃烧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B.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 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
    D. 道尔顿的原子论观点在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A选项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B选项正确;
    C、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C选项正确;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论学说,在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D选项正确。
    故选:A。
    8.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空气中既含有单质也含有化合物,其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新鲜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所有物质,例如常温下,氧气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错误;
    D、空气既含有氮气、氧气等单质,也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合物,其组成是相对固定的,但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例如,南方空气比北方空气的含水量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 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氮元素和硼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的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A。
    10.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氮气B. 水C. 氯化钠D. 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正确;
    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错误;
    故选C。
    11. 我国研究人员将应用到光电催化分解水实验。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铋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中子数为83D. 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3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铋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3;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2,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而相对原子质量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8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有转化为活性氧,它会加速人体衰老。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下列有关亚硒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亚硒酸钠属于氧化物
    B. 亚硒酸钠由2个钠原子、1个硒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亚硒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D. 亚硒酸钠中含有臭氧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亚硒酸钠()由Na、Se、O这3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A选项错误;
    B、亚硒酸钠由、构成,B选项错误;
    C、亚硒酸钠由Na、Se、O这三种元素组成,C选项正确;
    D、亚硒酸钠由、构成,不含臭氧分子,D选项错误。
    故选:C。
    13. 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二氧化碳在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14.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4”表示四个钠元素
    C.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 :“3”表示3个水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Mg2+ :“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A选项正确;
    B、4Na :“4”表示四个钠原子,B选项错误;
    C、位于元素或原子团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C选项正确;
    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3H2O表示3个水分子,D选项正确。
    故选:B。
    15.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蒸馏→吸附→过滤
    B. 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能除去所有的杂质,则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过滤→吸附→蒸馏,该选项不正确;
    B、硫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H2S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x=0,解得x=-2,S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则y+(-2)×2=0,解得y=+4,则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H2S→S→SO2,该选项不正确;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该选项不正确;
    D、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4→CO→CO2,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6.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且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7. “手持技术”又称为掌上实验室,是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手段,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配套软件组成。某实验小组想利用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等质量的(10g)NaOH、NaCl、NH4NO3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探求其变化的规律。
    通过溶液相关知识和观察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H4NO3使溶液温度降低
    B.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C. 加入NaOH使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溶质中离子扩散吸热
    D. 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aCl溶液温度变化不大,但是略有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将固态的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水中,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基本不变的是氯化钠。
    【详解】A、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H4NO3使溶液温度降低,A正确;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温度或其他方法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
    C、加入NaOH使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C错误;
    D、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aCl溶液温度变化不大,但是略有降低,D正确,故选C。
    18. 的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与某种单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化学式为
    B. 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后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甲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乙表示的单质为氢气,故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物质乙是氢气,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乙的化学式为H2,故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参加反应,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数目变少,故说法错误。
    故选:A。
    19. 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 在某温度下,往接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
    D.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近饱和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在某温度下,向其中加入NaCl固体,氯化钠会继续溶解直到饱和后溶质不再增加,A选项错误;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约为8:1,B选项错误;
    C、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 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 KNO3固体,KNO3不会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C选项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铜与氧气反应,物质总质量不变,D选项错误。
    故选:C。
    2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A选项正确;
    B、原子和分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再分,B选项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C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些物理变化也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D选项错误。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21. 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
    (3)氦气____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原子的符号是H,表示多个微粒时,需在微粒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值,则2个氢原子的符号是2H,故填:2H;
    【小问2详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故填:CO2;
    【小问3详解】
    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故填:He。
    22. 我们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空气”。
    (1)从物质分类角度:新鲜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同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列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3)从实验的角度: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
    A. 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 停止加热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读数
    C. 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 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4)从污染角度: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B (3)BD
    (4)积极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新鲜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小问2详解】
    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同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故空气中氮分子和氧分子的数目比约为4:1。
    故选B;
    【小问3详解】
    A、碳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用碳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该实验中的铜粉不能换成碳粉,不符合题意;
    B、停止加热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读数,否则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利用铜粉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铜粉消耗氧气,故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符合题意。
    故选BD;
    【小问4详解】
    防治空气污染,可以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也可以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23. 山东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介绍了空间站中的生活,在轨演示了水球变气球等炫酷的实验。“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1)在“水净化系统”中,高分子膜可以除去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__________操作原理相同。
    (2)“水电解系统”中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太空水和地球上的水化学性质相同
    B. 太空水制取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C. 太空水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4)“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答案】(1)过滤 (2)分解反应 (3)ABC
    (4)氢气+氧气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水净化系统”中,高分子膜可以除去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过滤操作原理相同;
    【小问2详解】
    “水电解系统”中生成氧气的反应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A、太空水和地球上的水的分子构成相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萨巴蒂尔反应器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水净化系统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太空水的制取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分子在不断运动,太空水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
    【小问4详解】
    “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24.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填名称)。
    (2)小刚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___(该托盘天平以下用游码)。
    (3)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答案】(1)玻璃棒 (2)12
    (3)不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药匙用于取用氯化钠,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图1中还缺少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小问2详解】
    图中试剂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待平衡时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0g+5g=15g,游码的质量为3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试剂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试剂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试剂质量=15g-3g=12g。
    【小问3详解】
    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5.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2)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3)乙同学选择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4)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F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5)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AE (4)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合理即可)
    (5)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故选收集装置E;故填:AE;
    【小问4详解】
    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F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或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等);
    【小问5详解】
    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6.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二氧化锰)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任务一】探究氧化铜能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1)在此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小木条_________;B试管中的小木条复燃;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要确定氧化铜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____不变。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3)为了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实验中除了记录注射器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还需记录_________。
    (4)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5)上表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6)在设计此实验时,需要改变的因素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答案】(1)不复燃 (2)质量和化学性质
    (3)反应时间 (4)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
    (5)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6)温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中未加氧化铜,A试管中小木条无明显现象,故填:不复燃;
    【小问2详解】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要确定氧化铜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故填:质量和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为了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实验中除了记录注射器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还需记录反应时间,故填:反应时间;
    【小问4详解】
    通过图像知加入不同催化剂最后产生的氧气体积相同,故还能得出的结论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故填: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
    【小问5详解】
    由上表知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小问6详解】
    实验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在设计此实验时,需要改变的因素温度,故填:温度。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7. 如下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是牙膏常用添加剂之一,实验表明牙膏主要活性中单氟磷酸钠质量分数达到时,防龋齿效果较好。
    请据图回答:
    (1)求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2)求单氟磷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答案】(1)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单氟磷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28. 溶液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完成下列配制溶液的问题:
    (1)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取用固体氯化钠多少?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可稀释成的氯化钠溶液多少?
    【答案】(1)
    解:
    答:需要取用固体氯化钠。
    (2)解:设稀释成12%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
    答:可稀释成12%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__________
    取一支试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反应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
    净含量:
    含氟:
    功能:防止蛀牙

    相关试卷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九化学答题卡文件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pdf、九化学答题卡文件pdf、化学参考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pdf、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答题卡pdf、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答案3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