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70250/0-17186290970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70250/0-17186290971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70250/0-17186290971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Mg-24 Al-27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 年俗文化是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年俗活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变窗花 B. 糯米酿酒
C. 发面蒸馍 D. 燃放爆竹
2.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 测溶液pHB. 称量固体
C. 稀释浓硫酸D. 倾倒液体
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 Na2CO3 烧碱B. 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 氯化钠 NaCl 食盐D. 氧化铁 Fe2O3 铁锈
4. 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某地土壤显弱碱性,以上四种作物中,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是
A. 马铃薯B. 茶树C. 玉米D. 棉花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转化为生活用水
B.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D. 农林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6. 下列对宏观性质或现象的微观解释中,合理的是
A. 钠元素和镁元素存在本质区别,因为钠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不同
B. 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6000升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因为分子体积变小
7.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B.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主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呼吁人们尊重和保护地球,关注地球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增加植树造林面积B. 垃圾分类处理
C. 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D. 深埋废旧电池
9.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表示2个氮分子B. ②表示2个铁离子
C. ③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D. 由⑤可知锡的中子数为50
10.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B.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
C.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 我国高铁技术居世界前列,制作高铁电缆材料的原料之一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下列对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B.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 该物质由21个原子构成D. 碳、氢、氧、硅四种元素质量之比为5:12:3:1
12.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宝库,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下列有关海洋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直接电解浓缩后海水获得金属镁
B. 可以利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 海水“晒盐”主要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
D. 海水“制碱”是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并过滤,加热过滤后的固体得到纯碱
13. 当前,世界已经迈向了“低碳”时代,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责任。很多地市的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下图为公交车燃料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改变B.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9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C.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5.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6. 根据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现象和数据概括化学变化发生的条件、特征及规律,下列变化过程及对应图像有误的是
A. 用铜粉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中N2质量的变化
B. 等质量的Zn、Mg、Al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 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对生成氧气质量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 按照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钠离子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3)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用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液氢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宇航服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铝合金是制作航天舱外服的材料之一,它属于___________材料。
(4)东风着陆场做了各种准备工作,公共场所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了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19. 根据图中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4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NaCl的溶解度。
(2)t℃时,将45g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形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20.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B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常见的酸,C、D是两种常见的碱,E是一种钠盐其水溶液呈碱性。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D的用途是___________。(写一种)
(3)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指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用下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2. 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I.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_____7(填“>”、“=”或“”、“=”或“ 23. 硫酸钠##Na2SO4
24. ①. 红墨水液面左侧高于右侧 ②.
25. ①. 10 ②.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
【小问1】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7。故填:>。
【小问2】
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溶液呈中性或酸性,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可能有硫酸。故填:硫酸钠或Na2SO4。
【小问3】
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红墨水液面左侧高于右侧现象,这是由于左侧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装置压强减小程度大, 右侧换成等体积的水导致装置压强减小程度小,排除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发生了反应的因素,通过对比,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红墨水液面左侧高于右侧;。
【小问4】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热,温度最大时恰好完全反应,由图可知,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10;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2g
(2)19.6%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9.8g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
【小问1】
由于反应前铜锌合金20g,稀硫酸50g,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锌以及未参加反应的铜,剩余的物质质量69.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20g+50g-69.8g=0.2g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小问2】
见答案。作物
马铃薯
茶树
玉米
棉花
pH
4.8~5.5
5.0~5.5
6.0~7.0
7.0~8.0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CO3、NaCl、NH4NO3粉末
加水溶解,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B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HCl
C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铁
加入足量稀盐酸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滴加适量Ca(OH)2溶液至无沉淀产生,过滤
作物
马铃薯
茶树
玉米
棉花
pH
4.8~5.5
5.0~5.5
6.0~7.0
7.0~8.0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CO3、NaCl、NH4NO3粉末
加水溶解,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B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HCl
C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铁
加入足量稀盐酸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滴加适量Ca(OH)2溶液至无沉淀产生,过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