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九年级(上)11月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94%,二氧化碳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自来水水龙头旁边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自来水水龙头旁边应张贴该标志,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爆炸品”,自来水水龙头旁边无需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有毒品”,自来水水龙头旁边无需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腐蚀品”,自来水水龙头旁边无需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古法造纸工艺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是( )
A. 斩竹槌洗B. 煮楻足火
C. 日晒成干D. 覆帘压纸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斩竹槌洗,是竹子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
B、煮楻足火,燃烧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正确;
C、日晒成干,是蒸发水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
D、覆帘压纸,是纸的厚度、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
故选:B。
3.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氧气B. 二氧化碳
C. 氮气D. 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该气体为氮气。故选C。
4. “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我们能闻到琼花的香味说明了(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闻到琼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
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金刚石B. 硅C. 水D.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属于碳单质,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硅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水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读液体体积
C. 闻气体气味D. 给液体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时,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应将试管略微倾斜,试管口紧挨着试剂瓶瓶口,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A选项错误;
B、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持平,B选项错误;
C、闻气味时,应打开试剂瓶,用手轻轻扇动瓶口附近的空气,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子即可,C选项正确;
D、加热液体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三分之一的位置,液体的体积不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角倾斜,试管口不可对着人,图示操作没有使用外焰加热,且试管夹位置偏上,D选项错误。
故选:C。
7.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
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气D. 臭氧
【答案】C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PM2.5和臭氧等;氮气属于空气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故选C。
8. 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Ce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140.1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位58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铈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e,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铈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因此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40.1,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铈元素中子数=140-58=82,故D说法错误;故选A。
9. 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是“Waterfr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节水龙头B. 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 保护森林植被,以涵养水源D. 淘米水浇花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A选项正确;
B、工厂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B选项错误;
C、保护森林植被,以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C选项正确;
D、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D选项正确。
故选:B。
10.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KMnO4B. O2C. N2D. P2O5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高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五氧化二磷是由P、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火箭运行时NO2间接作用为助燃剂,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B. +4C. 0D. +6
【答案】B
【解析】
【详解】二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4。
故选B。
1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简易净水器。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石子
B. 净水器的空白处应为活性炭
C. 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 能把自然界中的水变成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子间的空隙最大,因此净水时,水最先流经石子,用于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选项说法错误;
B、水经过石子、细沙的过滤后,在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净水器的空白处应为活性炭,选项说法正确;
C、该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将硬水软化,选项说法错误;
D、该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但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仍为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 铁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种元素原子的中子数可能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铁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 三氧化硫+水→硫酸
D.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详解】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错误;
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错误;
C、三氧化硫+水→硫酸,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选项正确;
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D选项错误。
故选:C。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 氯化钠是由氯、钠元素两个元素构成
D.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选项错误;
B、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O2)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B选项错误;
C、氯化钠(NaCl)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也可以说氯化钠是由氯元素、钠元素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个数衡量,C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都含有氧元素,D选项正确。
故选:D。
16.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0B. HC. 2CuD. Fe
【答案】D
【解析】
【详解】A、O可以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A选项错误;
B、H可以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B选项错误;
C、2Cu表示2个铜原子,不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一种物质,C选项错误;
D、Fe可以表示铁元素、1个铁原子、铁单质,D选项正确。
故选:D。
17. 国内首条氢能源中运量公交线路在临港投入运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氢气不能燃烧
C. 氢元素符号是H
D.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是“气”字旁的汉字,属于非金属元素,A选项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B选项错误;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氢的元素符号是H,C选项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D选项错误。
故选:C。
18. 对下列实验解释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固体,导致装置内气压降低,燃烧停止且温度恢复室温后,进入装置的水的体积即为装置内原有氧气的体积,据此推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选项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集气瓶中的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B选项错误;
C、甲烧杯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氨分子,氨分子运动到乙烧杯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选项正确;
D、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D选项正确。
故选:B。
19. 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0.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的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完
C.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中氧气占总体积的21%,说明密闭容器内不可能全部是氧气,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没有被消耗完,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熄灭后,密闭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还有将近16%,说明容器内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蜡烛无法燃烧,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熄灭后,密闭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还有将近16%,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内还有氧气未消耗完,不全部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填写符号。
钙_______;钠离子_______。
(2)如图所示分别是水蒸气液化的微观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其实是分子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下列事实分别说明是空气中哪种成分导致的,用字母填空:
A.氧气 B.水 C.稀有气体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②饼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软_______。
③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_______。
【答案】(1)①. Ca ②.
(2)①. 间隔 ②. 不变
(3)①. A ②. B ③. C
【解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首字母应大写,如果有第二个字母,第二个字母应小写,钙的符号是Ca;
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钠离子的符号是。
(2)水由水分子构成,图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其实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的种类不变。
(3)①燃烧需要消耗氧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选:A。
②饼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故选:B。
③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故选:C。
2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其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H、Na ②He、Ne ③C、Si
(3)下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_________元素(填名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4)第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答案】(1)金属 (2)①. 元素 ②. ②③
(3)①. AC ②. 锂 (4)①. 得到 ②. 阴离子
【解析】(1)根据图像,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是锂元素,锂是“金字旁”的汉字,因此锂属于金属元素。
(2)物质由元素组成,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其中的“碘”指的是元素;
一般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①H和Na的原子最外层虽然都是1个电子,但H属于非金属元素,Na属于金属元素,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②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该层电子数为2,是相对稳定的结构,氖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相对稳定的结构,它们都属于稀有气体,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③C和S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4,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选:②③。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微粒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图像,A、B、C的质子数分别是11、9、11,因此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C;
A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而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是锂元素,因此A粒子与第二周期锂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第16号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且没有排满,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23. 催化剂广泛用于生活、生产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原理:图2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实验现象:图1中带火星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________。
(3)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到________作用。
(4)实验反思:少部分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确定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经进一步完善实验,确认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且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变。
(5)小芳同学通过数字化实验利用上图中的图乙装置,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曲线________(填“①”或“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答案】(1)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催化
(4)①. 上述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没有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②. 质量 ③. 化学性质
(5)②
【解析】(1)图2中发生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图3中的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图1中未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图3中加入了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上述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没有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上述实验还不确定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
经进一步完善实验,确认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且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即最后气压相同,则曲线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24. 某兴趣小组收集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得到蒸馏水,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取100mL河水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以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操作②可选用下图装置Ⅱ,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装置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__作用。操作③应选用下图装置的_______(填“Ⅰ”或“Ⅱ”或“Ⅲ”)。
(3)水的净化再利用是天宫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 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B. 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
C. 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
D. 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答案】(1)①. 过滤 ②. 引流 ③. ACD
(2)①. b ②. 吸附 ③. Ⅰ
(3)C
【解析】(1)根据图像,操作①之后得到固体A和液体B,实现了固液分离,则操作①是过滤;
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操作以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若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内壁,可能造成液滴飞溅,但不会导致过滤效果变差,故选:ACD。
(2)操作②可选用装置Ⅱ,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以防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沉积在活性炭层表面,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各种有毒有颜色有气味的物质;
液体D经操作③得到蒸馏水,说明操作③是蒸馏,蒸馏应选用装置Ⅰ。
(3)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即可以过滤不溶性杂质,降低浑浊度,A选项正确;
B、抗菌颗粒可以杀菌即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B选项正确;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水,C选项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D选项正确。
故选:C。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首次携带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成功升空,4条斑马鱼“一飞冲天”,成为举世瞩目的“鱼航员”。其中供给“鱼航员”呼吸氧气,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若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需要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
(4)想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图F中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_______ (填“立即”或“待快要熄灭时”)插入集气瓶中。
【答案】(1)①. 锥形瓶 ②. 集气瓶
(2)①.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②.
(3)AC##AD
(4)①. C ②. 待快要熄灭时
【解析】(1)根据图像,仪器①是锥形瓶,仪器②是集气瓶。
(2)若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需要做出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加热时试管内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快速分解生成水、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或D,则装置组合是AC或AD。
(4)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集气瓶中需要预先装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想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收集完毕留适量的水即可;
图F中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快要熄灭时插入集气瓶中,以防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导致铁丝无法被点燃。
26. 古人云“水为食之先”,它塑造了人类的历史。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水组成的揭秘史
(1)在拉瓦锡的实验中,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让水与铁发生反应,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即氢气。请用文字表示这一化学反应: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水的电解
如图是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两支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均吸取20mL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电源。
(2)
实验中观察到两支注射器内均有气泡产生,且左侧液面下降得比右侧液面快。经过检验,得知装置中正、负极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
【任务三】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
(3)实验①②③可探究_________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4)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写1点)。
【拓展延伸】
(5)同学们查阅资料后还知道了使水分解的另一种方法: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究出太阳能和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促进水的分解制取氢气的方法。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一”表示催化剂)
下列选项表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①④⑤②③B. ①④②③⑤C. ①④②⑤③
【答案】(1)
(2)氢、氧
(3)① 外加电压 ②. ①④⑤
(4)相同条件下,外加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5)B
【解析】(1)在高温条件下,水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文字表达式:。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只含氧元素、氢气只含氢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根据表格信息,实验①②③的外加电压分别是6、9、12,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则实验①②③可探究外加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
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则实验变量是温度,其它实验条件应保持一致,应选择的实验组是①④⑤。
(4)实验①②③的外加电压分别是6、9、12,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最终收集20mL氢气所需时间分别是54.6s、23.4s、15.0s,说明相同条件下,外加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实验①④⑤的温度分别是15℃、30℃、45℃,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最终收集20mL氢气所需时间分别是54.6s、46.2s、35.4s,说明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
任选一个填写。
(5)水在太阳能、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接近催化剂表面,在太阳能和催化剂作用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然后氢分子、氧分子离开催化剂表面,大量氢分子聚集形成氢气,大量氧分子聚集形成氧气。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结合图象可知顺序是①④②③⑤。
故选:B。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7. 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__;(不写过程)
(2)木糖醇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不写过程,填最简比)
(3)38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1
(2)5∶1
(3)38g木糖醇(C5H12O5)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解析】(1)木糖醇分子(C5H12O5)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木糖醇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详见答案。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分子在运动
氢气验纯
解释
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用于吸收放出的热量
酚酞溶液变红,是由于氨分子的运动
点燃氢气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氧气/mL
9.9
10.0
9.0
9.6
9.7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九年级(上)11月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94%、二氧化碳0,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多校九年级(上)期中联考题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