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 声的回音B.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 钟还在振动D.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停止敲击大古钟,钟声仍未消失,是由于大古钟仍在振动,仍在发声,故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选C。
2.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 在教室周围植树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并不会使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防噪声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的声音也听不见,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无法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 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选项A正确;
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弦的长度,改变弦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项B不正确;
C.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增大吉他弦的振幅,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项C不正确;
D.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振动的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项D不正确.
4. 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转动一周的时间相同,但拨动纸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词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 )
A. “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 “响鼓也要重锤敲”——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 “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音调高
D.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声无小而不闻”——“声无小而不闻”,意思是说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若声音太小,或声音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不在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故A错误;
B.“响鼓也要重锤敲”——越用力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不敢高声语”——这里的高声指说话声音响度大,故C错误;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山谷(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故D正确。
故选D。
6.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 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检查锅炉内有没有裂纹,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重点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两个方面的作用容易分辨,解题不难.
7.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 m
B.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知道,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在0.25s时与汽车相遇,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在0.2s时与汽车相遇,所以,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故A正确;
B.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85m;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68m,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故B错误;
CD.根据题意知道,测速仪每隔0.9s发一次超声波,第一次发出的超声经0.25s与汽车相遇,说明汽车与第一次的超声波相遇时,再等0.65s,测速仪发出第二次超声波.第二次超声波发出后,经0.2s与汽车相遇.所以汽车与第一次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所用的时间是
所以,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8.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录音软件收集到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声音的响度最小B.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 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D. 丙声音属于乐音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振幅是最小的,响度最小,故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次数相同,即甲乙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响度、音色无关,在温度相同、介质相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振动有规律,因此丙声音属于乐音,故D正确。
故选ABD。
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9. 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队是国庆庆典群众游行方阵中唯一的京外队伍,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解析】
【详解】振动发声,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0. 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一种便携式吹管乐器,吹奏时_______(选填“陶笛”或“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小孔能发出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答案】 ①. 空气柱 ②. 音调
【解析】
【详解】[1][2]陶笛是一种便携式吹管乐器,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小孔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振动的快慢发生改变,所以按住不同的小孔陶笛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11. 我国无人机技术享誉世界。某款新型无人机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都安装了智能感知系统,可通过发射和接收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自动避开障碍物。
【答案】超声波
【解析】
【详解】无人机遇到障碍物时,可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自动避开障碍物,这是利用了该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
12. 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改变了.
【答案】 ①. 声源处 ②. 响度
【解析】
【详解】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声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要素,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是指声音的响度.
13. 图1的实验说明右边音叉的______靠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图2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吹出“d(1)”声的瓶子序号是______。
【答案】 ①. 振动 ②. (丙)
【解析】
【详解】[1] 右边音叉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将能量传递给左边音叉,使左边音叉也振动了起来。
[2] 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2可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d(1)、re(2)、mi(3)、fa(4),则吹出“d(1)”声的瓶子序号是(丙)。
14. 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_____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______。
【答案】 ①. 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②. 变小 ③. 变大 ④. 理想实验法
【解析】
【详解】[1][2][3][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电铃的声音越来越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变大;进一步推断,当罩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声音将完全消失,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三、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5. 晚饭后,爸爸坐在客厅中收看新闻联播,影响了书房中小明的学习。请回答:
(1)客厅中电视机播放新闻联播的声音对爸爸来说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2)为减小电视声音对小明影响,请你帮助小明写出两条具体的措施______。
【答案】 ① 不属于 ②.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电视机播放新闻联播的声音对爸爸来说不属于噪声,对在书房中学习的小明来说是噪声。
(2)[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来减弱,则可采用的办法有:①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些;②把书房门关严实;③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等。
16. 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往暖瓶里灌开水,引起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而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音调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故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解析】
【分析】声音有三大特性,分别为响度、音调、音色,我们通常可以根据三大特征来判断发声体。
【详解】往暖瓶里灌开水时,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影响声音的音调,故该题可以根据听到的音调来判断瓶内水位高低。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16分。
17.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 ;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 ;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 。
【答案】 ①.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②. 放大音叉的振动 ③. 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解析】
【详解】(1)[1]由甲图知道,乒乓球被音叉弹开,这一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2]由乙图知道,左侧音叉把乒乓球弹开,被观察到,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3)[3]由图乙知道,敲击右侧的音叉发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18. 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②两次敲打音叉,观察音叉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即振动的_______越大,则_________越高;
(2)实验②主要研究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即_______越大,则________越大。
【答案】 ①. 频率 ②. 频率 ③. 音调 ④. 振幅 ⑤. 振幅 ⑥. 响度
【解析】
【详解】(1)[1][2][3]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可以观察到橡皮筋拨动的快慢不同,振动快时音调高,振动慢是音调低,这个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频率有关。
(2)[4][5][6]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轻敲音叉,发现振动的幅度小,溅起的水花较小,听到的声音小;重敲音叉,发现振动的幅度大,溅起的水花较大,听到的声音响度大,这个实验表明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第21题8分,共18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19. 在失事飞机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9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答案】12
【解析】
【详解】解:超声波传播的距离为
s=2×9×103 m=18×104 m
根据公式可知,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答: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12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20. 火车进入山洞隧道之前需要鸣笛示警,由于山崖对声的反射,司机鸣笛后可以听到回声,某列火车以288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进入正前方的山洞隧道口之前鸣笛,经过2s司机听到了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多远?
【答案】260m。
【解析】
【详解】解:火鸣笛后2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为
s1=v1t=340m/s×2s=680m
火车速度
v2=288km/h=80m/s
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
s2=v2t=80m/s×2s=160m
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
答: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的距离是260m。
21.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声音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3)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答案】(1)见解析;(2)5200m/s;(3)铁
【解析】
【详解】解:(1)根据0℃、15℃两次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得出声速与温度有关。根据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不同,得出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最小、液体次之,固体中最大,即。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则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3)查表可知,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与铁中的声速一样,故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答:(1)①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②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序号
橡皮筋长短
橡皮筋粗细
振动快慢
声音
甲
相同
细
快
尖锐
乙
相同
粗
慢
低沉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棒)
375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八年级(上)质检物理试卷(10月份).,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20题各10分,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物理试卷文字版含答案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