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ㅤㅤ秋虫们早早收拾停当,赶在日落之后上场。走在田埂上,秧苗青青,就没有结果,没有成熟,更是彼此的陪伴。沉默,不辨解,是有德的事物内在的品格。稻花开放,遥想来日,或做种,全凭他人作主。
    夜空之下,星光点点,虫子们在歌唱,不但万物可以休息,稻子们也可以,必须日日夜夜地生长、成熟,赶在雁阵匆匆离去,凛冽的西北风刮来之前。水稻的一生只有半年,花开的时间更短,却能做到纯粹、修得圆满。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繁yǎn
    凛冽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内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应为“ ”。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逗号使用不当,“沉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 。
    (4)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句意不合语境,请根据语境修改,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2.(3分)下列填入文段对应横线处的四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作家笔下的秋天,好看,好听,他说:“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槌,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丰子恺一家吃螃蟹也是很讲究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就作为下饭的菜”。说到吃螃蟹,怎么少得了梁实秋,_______,_______,人 生之乐莫过于此。”
    ①斟一壶小酒
    ②坐于窗边
    ③啖三二肥蟹
    ④闻满庭菊香
    A. ②①③④B. ③④①②C. ①③②④D. ③④②①
    3.(3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你是人间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团、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B. 议论文观点要明确。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的文章,则在结尾处亮明观点,然后阐释、论证,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C.北宋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进而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
    D.《醉翁亭记》中描写景物很有特点。如文章开篇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层层烘托,一步步引出醉翁亭,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4.(9分) 根据积累,默写出下面的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事物的交替暗示社会变迁的规律,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 , ”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也体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5.(8分)仪征博物馆开展“重阳菊花黄,不忘故里香”活动,你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本次活动。
    重阳菊花黄,不忘故里香
    ㅤㅤ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在民间俗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永恒不变的主题。“家有一老,我馆将带领“银发族”观众一起登高赏菊、尝重阳糕、品茗诵诗。一起弘扬“敬老、爱老、护老”的传统美德,将美好带给每位老人。
    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1日 下午14:00—15:30
    活动对象:65~70周岁老年人
    活动地点:一楼大厅
    主讲人:社会服务部工作人员
    [活动一:话说“重阳”]
    (1)下面关于重阳节的句子最适合现场气氛的一项是
    A.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D.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活动二:重阳宣传时]
    (2)本次活动将发出邀请函,你想帮忙拟写邀请函,你会怎么写呢?
    [活动三:重阳进行中]
    (3)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你也热心地为主持人拟了一个开场白,你会怎样写呢?
    6.(4分)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与 ”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7.(6分) 阅读艾青的短诗《梦》(节选),回答问题。
    啊,是的
    所有的树和草都是这样死去的;
    但是,我们像树和草吗?
    让我们不再走了吧
    也不要回到避难所去!
    我们应该有一个钢盔
    每人应该带上自己的钢盔。
    附记:一九三七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在战争的预感里做了一个梦,这诗是完全依照着那梦记录下来的——连最后的尾巴都是。
    (1)请说说“钢盔”这个意象的内涵。
    (2)在“亲子共读”活动中,你和家人读到了这首诗,你如何指导他们朗读呢?
    诗歌蕴含的情感:
    诗歌朗读的语气:
    二、阅读理解(57分)
    8.(19分)古诗文阅读。
    刘 长 卿
    ㅤㅤ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少居嵩山读书。开元二十一年徐征榜及第。至德中,观察使吴仲孺诬奏,非罪系姑苏狱。久之,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辩之者,移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
    ㅤㅤ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人悉冤之。诗调雅畅,甚能炼饰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少居嵩山读书
    ②会有为辩之者
    ③人悉冤之
    ④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每 题 诗 不 言 姓 但 书“长 卿”以 天 下 无 不 知 其 名 者 云
    (3)翻译句子。
    ①观察使吴仲孺诬奏,非罪系姑苏狱。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刘长卿的形象特点。
    (5)下面是刘长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新 年 作①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②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③,从今又几年。
    [注释]①此诗是刘长卿被贬为南巴县尉后抒怀之作。②客:诗人自指。③长沙傅:指贾谊。
    ①首联云“天畔独潸然”,诗人为什么独自流泪?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
    ②联系上面文言文以及学过的《长沙过贾谊宅》,你认为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13分)实用文阅读。
    ㅤㅤ[材料一]深秋时节的仪征城,黄叶、红叶交相辉映,城市变得绚丽多彩。“叶色•真州”仪征落叶节启幕
    ㅤㅤ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他们拿起手中的相机,捕捉秋天的精彩瞬间,玩起了“拔老将”游戏,一起重温童年的快乐,把捡拾来的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落叶,做成充满童趣的落叶画
    ㅤㅤ据悉,落叶节将一直持续到11月中下旬,活动内容丰富
    ㅤㅤ[材料二]将落叶收集起来集中堆积于树木根部,经过自然降解后,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枯枝落叶覆盖在土壤表面还可抑制扬尘,对土壤起保温保湿的作用,大大减少了暴雨对土壤的冲刷和风蚀。落叶经过发酵处理后,会比原始落叶更有利于植物吸收。用枝叶粉碎机将枯枝落叶粉碎,经发酵、降解后制成的有机肥,可促进花草生长。但此方法只局限于少部分落叶,等树叶晒干后再进行粉碎,加入拌菌剂等进行发酵
    ㅤㅤ建设落叶景观带非常简单,可以利用道路中间的绿化带,将树叶平铺在那里,又可以增加城市环境的美感。每当进入秋冬季节,地面上飘落着厚厚的一层黄色落叶
    ㅤㅤ[材料三]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埋在泥土之中了。
    ㅤㅤ这就是自然,不只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ㅤㅤ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即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
    (1)阅读材料一,给这则新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阅读材料二,补全对话。
    环卫工人妈妈:又到了落叶的季节,这么多的落叶真难扫啊!
    小明:妈妈,落叶不一定要扫,因为落叶也有很多的作用啊。
    环卫工人妈妈:儿子,你说得没错,但是落叶的再利用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哦!眼下大量的落叶还是要清理的。
    (3)阅读材料三,思考画线句的含义。
    (4)落叶节期间,某学校要求全校师生在校园落叶林中开展相关活动,请你为下面的人物分别设计一个活动项目。
    ①语文老师:
    ②美术老师:
    ③生物老师:
    (5)望着落叶,小明陷入了深思,他想起了许多退休的老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小明很想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帮小明完成作文提纲。
    题目:
    中心:突出退休老人心系他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材料:
    突出中心的技巧:
    10.(1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界河
    [希腊]萨马拉基斯
    ㅤㅤ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米内为禁区。
    ㅤㅤ大约三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据情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
    ㅤㅤ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偷偷潜下河的是一位中士。他下河潜入水中,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翌日,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
    ㅤㅤ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ㅤㅤ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一听到潺潺流水,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现在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可司令部的命令却是……
    ㅤㅤ“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ㅤㅤ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仿佛家乡节日演奏的合唱,令他不得一丝安宁。对,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ㅤㅤ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起先,他似乎见到了它——一条河。河就在他的面前,正欲跃入水中。一瞬间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肤色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因为一只无形的手仿佛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他醒了过来,精疲力竭
    ㅤㅤ终于来到河边,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颗子弹刻下的疤痕的肉体,顿时感到变成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ㅤㅤ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他时而仰泳,时而侧游,任凭自己随波逐流,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努力抓住它!恰巧就在树干边他浮出水面。真是太妙了!可就在这瞬间,他发现约在三十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ㅤㅤ他停下来,想仔细看清楚。对方也看到了他,也停了下来。两人面面相觑。倏地,他也分秒必争。两人使尽全力游向自己的岸边。他先上了岸,奔到那棵树下,对方刚出水,正朝自己搁枪的地方跑去。
    ㅤㅤ他举起枪,开始瞄准。对他来说,要打中对面的脑袋实在再简单不过的了。对方赤裸着身子在约二十米的地方奔跑,他没有扣动扳机。那边的人就在对岸,恰似娘胎里出来的一样,也赤裸着身子。
    ㅤㅤ他不能扣动扳机,两个人都是赤条条的,赤条条的两个人,没有国籍,没有穿卡其布军装的自己。
    ㅤㅤ他不能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河并没能把他们隔开;相反
    ㅤㅤ当对岸枪声响起时,他只是瞥见有几只鸟被惊起。他倒了下去,先是颓然跪下
    (1)从全文看,小说开篇叙述司令部的命令及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
    (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小说情节设置的特点及其作用。
    (3)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分析这处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如果将本文结局分别改为以下两种情况,请从一定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①“他”最终扣动扳机,将“那边的人”射杀。
    ②双方均未开枪,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
    三、作文(60+3分)
    11.(63分)上下楼梯不推挤,一个一个跟得齐;教室里;走廊里,慢慢走。走路体现礼仪,走路彰显文明……请以“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信息。(4)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30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字词。根据积累可知,“繁yǎn”应写作“繁衍”,“凛冽”的“凛”应读“lǐn”。
    (2)本题考查易错字。“辨”字的意思是“区别,分析”,常用组词有辨别、辨析;“辩”字的意思是“为说明是非真假而争论”,常用组词有辩解、争辩。
    (3)本题考查标点。题干中“沉默”和“不辩解”属于并列关系,应使用顿号表示并列词之间的停顿。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文中“不但”常用于复句的上半句,但下半句中未出现副词或连词与之呼应,应删去;后文中提到“日夜夜生长”,联系上下文,应该改为“但稻子们不可以休息”。
    【解答】答案:
    (1)衍 lǐn
    (2)辨 辩
    (3)顿号
    (4)虫子们在歌唱,万物可以休息。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本句按照时间先后和由内而外的空间顺序来写。所以,①“斟一壶小酒;④“闻满庭菊香”是窗外的。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①③④。
    故选:A。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3.【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是在开篇处亮明观点、论证。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湘水无情吊岂知
    (3)露从今夜白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鸡声茅店月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情感主旨把握。
    A.“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思是怜惜远方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时应寂真地在战场旁边盛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写出故人相待的热情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和朋友对饮的喜悦之情。
    C.“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意思是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表达思归的惆怅。
    D.“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意思是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写出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表达乡愁,思乡之情。
    结合“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永恒不变的主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重阳节当天,我馆将带领银发族观众一起登高赏菊、尝重阳糕、品茗诵诗。一起弘扬敬老、爱老护老的传统美德,将美好带给每位老人”可知,应体现重阳节赏秋的特点,观众一起登高赏菊、尝重阳糕、品茗诵诗,相处融洽,经分析可知,B项写出故人相待的热情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和朋友对饮的喜悦之情,最适合现场气氛。
    故选:B。
    (2)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
    邀请函由标题、称谓、问候语、正文、落款五个部分构成。根据材料内容,筛选出人物、事件、时间等信息,格式正确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
    开场白主要包括称呼语、问候语、主题语等内容,语句流畅即可。
    【解答】答案:
    (1)B
    (2)示例:
    邀请函
    老年朋友:
    你们好!
    重阳节当天,不忘故里香”活动、尝重阳糕。活动于10月21日14:00﹣﹣15:30在一楼大厅举办。
    仪征博物馆社会服务部
    2023年10月12日
    (3)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年朋友们,大家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馆举办“重阳菊花黄,邀请银发族观众一起登高赏菊、品茗诵诗。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同时也能够借助这个机会。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答案:
    土地 太阳 火把。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7.【分析】《梦》是艾青的诗歌作品。这首诗把艾青饱含胸襟的感受里于整个诗歌之中,体现了艾青内心深处对被地弃的忧伤。本诗写于战争时期,艾青看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做梦都想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解答】(1)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意象分析。分析诗歌的意象时,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得知本诗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作者其实想表达的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以及朗读技巧的把握。本诗写于战争时期,做梦都想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好的朗读技巧就是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前三句话要读出作者的悲愤之情,带着昂扬向上的语气读。
    答案:
    (1)这里的“钢盔”是动荡年代下安全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全的渴望。
    (2)诗歌蕴涵的情感: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之情,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朗读的语气:前三句话应带着反问的语气,略带悲伤的口吻,读出对新生活的期盼之情。
    【点评】鉴赏诗歌,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不可仅仅理解字面意思。
    二、阅读理解(57分)
    8.【分析】译文: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他少年时在嵩山读书。开元二十一年与状元徐征同榜进士及第。后遭观察使吴仲孺捏造罪名陷害,背着不存在的罪名被关押在姑苏的监狱中。很久以后,刘长卿被贬官为潘州南巴县尉。恰逢有为他辩护的人,于是才被移近安置任睦州司马,最终任随州刺史。
    刘长卿才能出众,冠于天下,颇超凡脱俗。他性格刚强,对有权势的人多有忤逆,所以先后两次被贬官流放,人们都为他感到冤枉,他的诗格调高雅,诗意流畅,很善于炼句和修饰。他自作的诗哀伤而不怨怒,足以发扬《国风》《小雅》的旨意。权德舆称他为“五言长城”。刘长卿每次题诗落名时从不写出姓,只写“长卿”两个字,他认为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他姓名的。
    新年作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沙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少年时在嵩山读书。少:年少时。
    ②句意:恰逢有为他辩护的人。会:恰巧。
    ③句意:人们都为他感到冤枉。冤:为……感到冤屈。
    ④句意:权德舆称他为“五言长城“、称:称赞。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语法、对话、文言文固定格式等断句。
    本句意思为:刘长卿每次题诗落名时从不写出姓来,只写“长卿”两个字。“每题诗不言姓“与“但书长卿两句是并列关系,“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是刘长卿题诗不写姓氏的原因,故断开。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句中重点词:诬,诬陷;罪。句意为:观察使吴仲孺捏造罪名陷害刘长卿。
    ②句中重点词:以,因为;物。句意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和沮丧。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从“长卿清才冠世,性刚多忤权门,人悉冤之,甚能炼饰,足以发挥风雅,刘长卿才能出众,颇能超凡脱俗,对有权势的人多有得罪,不畏强权;从“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可知,他以为全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姓名。
    (5)①本题考查诗歌主旨情感。此类题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词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题目《新年作》可知,思乡心切的情感,本诗抒发了作者时光流逝。正是这些内心的郁闷之情。
    ②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题干确定范围“尾联”,选取最突出的。“已似长沙傅。判断此处主要手法是用典,根据注释内容“作者贬南巴尉时作”,三年后被召回长安,可知诗人被贬的冤屈。
    答案:
    (1)①年少时;②逢;③为……感到冤屈。
    (2)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
    (3)①观察使吴仲孺捏造罪名陷害刘长卿,他背着不存在的罪名被关押在姑苏的监狱中。
    ②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和沮丧。
    (4)从刘长卿对有权势的人多有忤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刚强;权德舆称他为“五言长城”;他认为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他姓名的。
    (5)①适逢新年,思乡心切,客居异乡,归期渺茫。
    ②用典,诗人以贾谊自况,寄托了被贬谪的悲伤之情,又被征召入朝。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分析】材料一:“叶色•真州”落叶节启幕。材料二:落叶的作用。材料三:落叶的意义。第一题考查拟写标题。第二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三题考查句子含义。第四题考查设计活动项目。第五题考查作文提纲。
    【解答】(1)由“‘叶色•真州’仪征落叶节启幕,邀市民共赏缤纷秋色”可知。
    (2)由“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使树木来年长得更茂盛”“用枝叶粉碎机将枯枝落叶粉碎、杀虫剂消毒后堆积沤制、降解后制成的有机肥,落叶可以改善土壤,让树木来年更旺盛,促进花木生长。
    (3)由“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可知,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也是为了更多树叶生命更好地延续。
    (4)①关于落叶的,语文老师可以设计征文。
    ②美术老师可以用落叶为材料完成一幅作品。
    ③生物老师可以研究落叶的掉落的原因、如何分解等综合性探究活动。
    (5)题目:根据“退休的老人”象征落叶,“退休老人心系他人。
    材料:退休的老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可选的材料有退休老人自觉打扫小区卫生,护送孩子回家等。
    象征技巧: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对退休老人的语言、动作等进行刻画。
    答案:
    (1)“叶色•扬州”落叶节启幕。
    (2)落叶可以改善土壤、保护土壤,还可以制成有机肥。
    (3)—叶坠地,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也是为了更多树叶生命更好地延续。
    (4)①“落叶的诗歌”主题征文。
    ②用落叶为材料完成一幅作品。
    ③“研究落叶的掉落的原因”综合性探究活动。
    (5)题目:《落叶与根》
    材料:退休老人自觉打扫小区卫生,关心爱护未成年人成长。
    技巧:运用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外貌。
    【点评】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0.【分析】小说情节分析:起因:上级颁布禁止下河洗澡的禁令;发展:士兵到界河游泳从梦境变为现实,接着士兵享受界河水;高潮:发现“那边的人”也在界河洗澡;结局:士兵放弃可以先开枪射击的机会,却被“那边的人”开枪击毙。文章的主旨是对战争的批判和厌恶,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段落的作用。解答时,要先看清它在文中的什么位置,其次分析该段在内容以及主题方面的作用,文章开篇“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交代了界河处的特征和故事背景,作为文章的第一段,且“禁止”和“禁区”两个词语为后文主人公下界河洗澡的结局埋下了伏笔,综合上述分析。
    (2)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文章情节。从总体的情节安排来看,让读者在情节的不断转换中。开头写士兵厌恶命令,从梦境变为现实,最后发现“那边的人”也在界河洗澡,引人入胜,在结尾部分,却被“那边的人”开枪击毙,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人物为主线的方法使文章清晰明了,整理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时,并分析概括出其对文章内容、主旨方面的作用、宁静、和平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士兵爱好美好和平环境的形象,体现出了作者热爱和平。综合上述分析。
    (4)本题考查阅读探究。解答时,根据三种不同的结局所表明文章主旨的程度来作答,文章的主旨是对战争的批判和厌恶。①结局中士兵枪杀了敌人,能突出地表现对战争的讽刺。第①种结局不可能发生、毁灭生命的罪恶。②结局中士兵和敌人放弃枪杀彼此,可以表现出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但不能鲜明地表现出战争的罪恶。第②种结局可能发生,凸显美好人性对战争的超越、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更耐人寻味,也不能凸显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呼唤和平主题。
    答案:
    (1)交代故事背景,为情节发展作铺垫,预示故事的悲剧结局。
    (2)①起伏跌宕,张弛有致,又舒展自如,使行文脉络及故事的前因后果清楚明了,陡生波澜,撼人心魄。
    (3)以自然之美好,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丑恶,呼唤人性的愿望,表现人物对和平美好的热爱与向往;推动情节的发展。
    (4)示例:①第①种结局不可能发生,虽然能够表现战争摧残人性,但不符合情节与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以及作者的创作初衷。
    ②第②种结局可能发生,能表现人物对战争的厌恶,也能反映人类拒绝战争,但不如原作更震撼人心;不能照应“噩梦”伏笔,进而深化作品控诉战争罪恶。
    【点评】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 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主要作用有:(1)渲染某种气氛;(2)衬托人物心情;(3)表现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往往需要我们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具体分析。
    2、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组合,主要作用是交代历史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然后分析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三、作文(60+3分)
    11.【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一、审题:这个题目要求以“走”为题,自选文体,进行写作。根据给出的材料,可以得知文章应当围绕“走路体现礼仪”“走路可见修养”“走路彰显文明”等主题展开。这其中包含了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和文化层次的元素,因此文章需要在这些方面都有所涉及。二、立意:文章的立意应当是对走路的重要性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以此表达出对于文明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关注。在阐述走路的礼仪和规范时,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文章还需要表现出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视,强调走路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体现。三、构思:文章可以从走路的重要性、礼仪、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构思。首先可以叙述走路对于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后阐述走路的礼仪规范,包括上下楼梯、教室和走廊等不同场合的行为准则。接着可以探讨走路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包括传统文化中的走路文化、现代社会中的走路文明等。最后可以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走路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四、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清晰。对于走路的礼仪和文化内涵,需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同时,还需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最后,需要注意字数的控制,确保文章符合题目要求。
    【解答】

    走路。我们每天都在走?走路不仅是一种生理活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在上下楼梯时,不推挤。这不仅是为了尊重他人。在教室里,避免打扰到正在学习和休息的同学,我们应该慢慢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走路不仅是一种生理活动。通过走路、情绪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姿势,保持身心放松。这样的走路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走路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朋友和家人,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我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不插队。
    走路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有着不同的走路文化和习惯,走路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行如风”指的是走路时要轻盈、有力量、稳重;“站如松”则强调了站姿的挺拔、不偏斜,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
    总之。通过正确的走路方式,更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我们应该注重走路的礼仪和文化内涵。
    【点评】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走路的重要性及其体现出的礼仪、修养和文明。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读者来说,不仅可以增加对走路的认识和理解,更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相关试卷

    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2,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