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文说课稿(共23篇)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好!今天我将对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说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世界现代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之前所学国际关系、法西斯势力崛起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它全面展现了二战从爆发、扩大到转折、胜利的全过程,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对理解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主要内容
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战爆发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等多方面因素。接着详细叙述了二战的主要进程,如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德国进攻苏联使战争规模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到全球规模。随后阐述了战争的转折,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等重要战役的意义。最后讲述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以及二战的胜利,包括雅尔塔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对战争走向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对世界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二战这样具有重大影响力和丰富故事性的历史事件往往充满兴趣,但在理解战争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战略决策以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二战中的重要战役、会议及其影响。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从宏观角度理解战争全貌和国际关系变化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分析史料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二战的惨烈与复杂,增强历史体验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引导学生对二战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如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战争对科技和文化的影响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暴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深刻理解和平的珍贵,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在战争中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国际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二战爆发的原因、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等)以及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作用。
这些重点内容是构建二战历史框架的关键要素,有助于学生理解二战的全貌和发展脉络,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战争的复杂性和反法西斯力量胜利的来之不易。
2.教学难点
理解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其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二战对世界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政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经济格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等)以及国际关系新变化(联合国的成立等)。
这些难点内容涉及到较多的历史概念和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有较高要求。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二战的基础知识、重要概念和关键事件,使学生对二战有全面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二战中的战争场景、战役形势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过程和地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二战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中的决策得失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史料分析法:提供丰富的历史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回忆录、统计数据等,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展示一张一战后的世界地图,提问学生: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回顾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以及法西斯势力的崛起。
2.接着展示一些反映 20 世纪 30 年代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图片,如德国吞并奥地利、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等,提问学生:这些侵略行为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1. 二战爆发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其他因素(绥靖政策的纵容等)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示相关史料,如各国经济数据对比、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言论等,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2. 二战的爆发与扩大
讲述德国入侵波兰的过程,展示波兰战役的地图和图片,说明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强调这一事件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
介绍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战争规模由此扩大到欧洲东部。
讲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经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展示珍珠港的地理位置图,分析这一事件对美国和整个二战局势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战争进一步扩大到全球规模。
3. 二战的转折
详细讲解斯大林格勒战役,包括战役的背景、双方的战略部署、战斗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以及战役胜利的意义,强调这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介绍中途岛海战,分析美国在海战中取胜的原因,如情报优势、战术运用得当等,说明这一战役对太平洋战场局势的扭转作用。
讲述阿拉曼战役,阐述其在北非战场的重要地位以及对盟军士气的鼓舞作用。
4.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作用
介绍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背景,包括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使各国面临共同的威胁,以及各国对法西斯本质认识的逐渐加深。
讲述《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过程和主要内容,强调这一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展示签署宣言的各国代表图片,让学生感受联盟的广泛性。
分析反法西斯联盟在战争中的作用,如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经济上互相支援、在政治上相互协商等,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联盟的团结协作是战胜法西斯的关键因素。
5. 二战的胜利
讲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过程,展示诺曼底登陆的图片和地图,分析这一战役对欧洲战场局势的决定性影响,标志着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介绍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包括战后处置德国问题、联合国的成立等),分析会议对二战胜利进程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让学生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讲述德国和日本的投降过程,强调二战最终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告终,展示庆祝胜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
(三)课堂小结(10 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的全过程,从爆发原因、主要过程(爆发、扩大、转折、胜利)、重要战役、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到最终胜利,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如和平来之不易、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深化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和对和平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与二战相关的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简答题,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德国入侵波兰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德国进攻苏联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1)该宣言的名称是什么?它的签署有什么意义?
(2)在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进行了哪些合作?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测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2 分钟)
布置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为《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字数不少于 800 字。通过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二战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七、板书设计
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如下:
第 15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3.其他因素:绥靖政策
二、二战的爆发与扩大
1.德国入侵波兰:全面爆发
2.德国进攻苏联:规模扩大
3.日本偷袭珍珠港:全球规模扩大
三、二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二战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
四、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作用
1.背景
2.《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3.联盟作用
五、二战的胜利
1.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2.雅尔塔会议:战后格局
3.德日投降
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够清晰地呈现二战的主要知识点和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把握重点内容,在课后复习时也能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15课 钢铁长城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