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钢铁长城》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9807/0-17325900007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钢铁长城》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9807/0-17325900008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钢铁长城》说课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9807/0-17325900008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说课稿(20篇)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15课 钢铁长城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15课 钢铁长城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15 课《钢铁长城》。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钢铁长城》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的重要一课。它承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等内容,讲述了新中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历程与成就,展现了我国军队从单一兵种向多兵种合成,从 “小米加步枪” 到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跨越,凸显了国防建设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同时也为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2.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导弹部队的发展以及新时代强军之路四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和兵种发展脉络,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国在国防建设各领域的重要举措、关键事件以及取得的显著成就,全面呈现了我国钢铁长城逐步构建和不断巩固强化的历史进程。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军事、国防等话题往往充满兴趣和好奇心,这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和学习动力。然而,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对一些军事装备、战略战术以及国防建设的复杂性和深远意义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深入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建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时间节点、装备建设成果等,知道新时代强军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战略意义。
通过对相关史料、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历史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研读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学会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论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和平稳定、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内容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突出成果,对于学生理解我国国防力量的逐步强大具有关键意义。
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主要举措和战略目标。这是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适应新时代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需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有助于学生把握我国国防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2.教学难点
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学生较难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与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进行突破。
认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加强国防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关系较为抽象,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加强国防建设就会导致战争或破坏和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安全战略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地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如人民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等,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史料、视频资料等,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解读,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海军建设时,展示不同时期我国海军舰艇的图片和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军装备的发展变化。
3.小组讨论法: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合作。如在探讨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关系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4.情境教学法: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如模拟军事演练、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历史体验感和感悟能力。例如,在讲解空军作战时,让学生模拟飞行员进行飞行任务汇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空军的作战特点和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我国国庆阅兵式的视频片段,展示我国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和威武之师的风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震撼,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如此强大的军队阵容,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吗?”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钢铁长城》。
(二)新课讲授
1.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8 分钟)
首先,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海军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人民海军的建立背景,让学生了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军力量的薄弱状况。
接着,详细讲述人民海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军的组建情况,包括从国民党军队起义的舰艇和人员构成等;重点介绍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装备的重大突破,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海军装备的更新换代;讲述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海军在舰艇吨位、技术水平、作战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如航空母舰的入列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组织学生讨论:人民海军的发展对我国海防安全和国家主权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8 分钟)
展示人民空军建立初期的图片和史料,介绍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并经受考验的历史背景,讲述志愿军空军战士英勇作战的事迹,如王海大队的战斗英雄事迹等,让学生感受人民空军在战火中成长的艰辛历程。
介绍人民空军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装备发展情况,如从最初的米格系列战斗机到我国自主研制的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等多种先进战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人民空军装备的不断更新和现代化进程。
引导学生思考:人民空军的发展对我国国防和国际地位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观点,教师进行总结点评,使学生认识到强大的空军力量是维护国家领空安全和国家主权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力支撑。
3.导弹部队的发展(6 分钟)
介绍导弹部队建立的背景和目的,展示我国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的图片和相关报道,让学生了解导弹部队诞生的重要意义。
讲述导弹部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装备建设和战略调整情况,如从最初的地地导弹到多种型号导弹的研发和装备,包括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以及导弹部队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战使命和战略威慑作用,展示我国导弹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威武阵容视频,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导弹部队的强大实力。
组织学生讨论:导弹部队的发展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有什么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当今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战略思维。
4.新时代强军之路(10 分钟)
介绍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提出强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详细讲解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主要举措,包括军队体制改革、军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展示相关政策文件和改革成果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军队在新时代的全面改革和发展战略。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假设学生是军队改革的决策者或参与者,让他们阐述自己对强军之路某一方面举措的理解和建议,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强军之路的内涵和意义。
(三)课堂小结(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从人民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到新时代强军之路的历程,总结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国家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强调国防建设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鼓励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答疑。
(五)课后作业(2 分钟)
布置一篇小论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新中国国防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阐述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成就以及对个人的启示,字数不少于 500 字。通过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七、板书设计
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钢铁长城
一、人民海军
1.建立背景
2.发展历程(初期组建 - 装备更新 - 现代化成就)
二、人民空军
1.抗美援朝中诞生
2.装备发展历程(战斗机 - 多机种)
三、导弹部队
1.建立背景与意义
2.发展历程(导弹型号 - 战略作用)
四、新时代强军之路
1.形势与必要性
2.主要举措(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 - 人才培养)
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把握重点内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的使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一些军事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国际形势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背景介绍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应更加注重多元化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