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请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考试号、姓名等内容填写到答题卡上。
    3.答案请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
    4.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其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这对我国进一步研究太阳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图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夸父一号”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为(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在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内,相比于其他年份,2022年太阳活动影响表现为( )
    A. 促进地球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B. 可能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
    C. 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增加
    D. 全球低纬度地区看到绚烂极光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夸父一号”探测卫星环绕地球运行,处于地月系之中,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河系位于总星系之中,即“夸父一号”所属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地月系的级别最低,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夸父一号”处于银河系之中,就不可能处于河外星系,排除D。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内,2022年出现的太阳黑子数最多,处于太阳活动极大年,即太阳活动剧烈。太阳活动剧烈时,有可能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可能增加,但对促进地球大气和水体的运动的作用不明显,排除A,C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等物质可能干扰电离层,从而可能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对长波通讯影响小,排除B; 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被地球磁场引导向两极地区上空运行,在两极地区容易产生极光,但低纬度地区看到绚烂极光的可能性小,排除D。故选C。
    2022年1月14~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连续两天剧烈喷发。卫星图像显示,喷发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图1为汤加火山喷发景观图,图2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次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可能来源于( )
    A. 甲圈层 B. 乙圈层 C. 丙圈层 D. 丁圈层
    4. 关于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B. 水圈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
    C. 生物圈只包括水圈和大气圈下部
    D. 地壳和地幔共同构成岩石圈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甲圈层为内核,乙圈层为外核(古登堡界面以下),丙圈层为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丁圈层为地壳(莫霍界面以上)。一般认为,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即丙圈层,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大气圈的热量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辐射,还有一部分(对流层)主要直接来自地面,A错误;水圈中的液态水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B正确;生物圈除了包括水圈和大气圈下部,还包括岩石圈上部,C错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共同构成岩石圈,不是地壳与整个地幔构成岩石圈,D错误。故选B。
    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2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因为和恐龙共同度过一个地质年代而得名。图1为三眼恐龙虾照片,图2为地质年代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三眼恐龙虾出现时,对应的地质年代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6. 地质时期两次重要的煤炭成矿期先后对应的植物是( )
    A.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B.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C.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三眼恐龙虾2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为中生代,因此三眼恐龙虾出现时对应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为地质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时期,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均形成大片森林,有利于煤炭的形成,藻类植物处于水生环境,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东北吉林、黑龙江是我国寒地蓝莓主产区,主要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图1为堆雪覆盖蓝莓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冻害的原理是( )
    A. ①增强 B. ②受阻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8. 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 )
    A. 半山坡地面辐射强容易增温 B. 白天盛行山风山坡温度上升快
    C. 夜晚山坡冷空气下沉至谷底 D. 山坡蓝莓植株高大不易受冻害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①为太阳辐射,不受地面是否有覆盖影响,A错误;②为地面辐射,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散失,B正确;③为大气逆辐射,堆雪覆盖无法增强大气逆辐射辐射,C错误;④为大气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其增强或减弱对防止蓝莓冻害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夜晚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而山谷堆积冷空气,在此生长的野生蓝莓更易受到冻害,A错误、C正确;山谷地区夜晚吹山风,白天吹谷风,B错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不是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的原因,D错误。故选C。
    每年6~11月的非洲,东非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斑马、角马、瞪羚不辞辛苦地追逐水草,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禁猎区,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完成下面小题。
    9. 东非大草原上最可能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
    A.
    B.
    C.
    D.
    10. 非洲动物大迁徙,反映其生存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寒冷干燥 B. 高温多雨 C. 寒冷湿润 D. 干湿分明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东非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斑马、角马、瞪羚不辞辛苦地追逐水草,表明当地水草的季相变化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应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植被。读图可知,图A表示热带稀树草原植被,图B表示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图C表示针叶林植被,图D表示热带荒漠植被,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东非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斑马、角马、瞪羚不辞辛苦地追逐水草,表明当地水草的季相变化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征,D符合题意;当地地理环境不不具有寒冷干燥、高温多雨、寒冷湿润的特征,且非洲动物大迁徙不能反映这些特征,排除ABC。故选D。
    如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最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甲>丙>丁>乙 D. 乙>甲>丁>丙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③处有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海水搅动,底层营养元素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最可有形成大型渔场,C符合题意;而①、②、④三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也没有明显的上升流,不易形成大型渔场,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乙两水域的纬度明显低于丙、丁两水域,因此甲、乙两水域的水温高于丙、丁两水域,甲、乙两水域纬度相同,但甲处有寒流(加那利寒流)流经,乙处有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流经,因此甲海域水温低于乙,丙、丁两水域纬度相同,但丙处有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丁处有寒流(拉布拉多寒流)流经,因此丙海域水温高于丁,综合起来,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乙>甲>丙>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如图为某海域8月份的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该区域海水盐度较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沿岸洋流 B. 纬度位置 C. 入海径流 D. 海陆轮廓
    14. 与2月相比,该区域8月的表层海水等盐度线( )
    A. 较密集,弯曲程度较小 B. 较密集,弯曲程度较大
    C. 较稀疏,弯曲程度较大 D. 较稀疏,弯曲程度较小
    15. 该区域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有( )
    A. 可以利用海水制取盐类物质 B. 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快
    C. 密度与船吃水深度成正相关 D. 冬季海冰影响海上航行
    【答案】13. C 14. B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为长江入海口,长江流量大,大量淡水注入该海区,降低了盐度。故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该海区海水盐度低的原因是陆地有入海径流,C 正确;夏季受偏南风影响,沿岸为暖流,一般会使盐度升高,不符合题意该海区盐度较低,A错误;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纬度位置相同,B错误;该海区较为开阔,与外海海水交换通畅,海陆轮廓对当地盐度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由于8月长江径流量大,注入海洋淡水多,入海口盐度较低,而2月,长江径流量小,对沿海盐度影响小,故沿岸地区2月盐度高,8月盐度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海岸越远的地区,盐度受长江影响越小,常年保持一定的盐度,所以在8月时由于沿岸盐度低,所以沿岸与远海的盐度差异大,等盐度线密集,2月沿岸与远海的盐度差异小,等盐度线较为稀疏,CD错误;受长江径流量影响,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明显,所以在8月时,长江径流量大,影响大,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程度增加,弯曲程度较大,A错误,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海水盐度较高,富含钠、镁、钾等盐类物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盐类等资源,A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受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慢,B错误;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吃水深度越浅,即海水密度与船舶吃水深度呈负相关,C错误;长江入海口纬度低,冬季海水不结冰, D 错误。故选A。
    如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属于风积地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地貌景观甲主要特征表现为( )
    A. 横剖面中间厚两边薄 B. 河网密布
    C. 颗粒物均匀 D. 位于入海口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貌形态判断,甲图表示冲积扇,乙图表示沙丘,丙图表示雅丹地貌,丁图表示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因此属于风积地貌的是乙(沙丘地貌),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貌形态判断,甲图表示冲积扇,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从扇顶到扇缘变薄,横剖面中间厚两边薄,A正确;冲积扇可以出现在干旱地区,因此不一定河网密布,B错误;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分异作用明显,沉积颗粒物从大变小,并不均匀,C错误;冲积扇一般分布河流出山口,入海口往往形成河口三角洲,D错误。故选A。
    如图为湄公河部分河段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牛轭湖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河流的凹岸②河流的凸岸③地势平坦的地区④地形起伏的山区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9. 图示景观最能反映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 )
    A. 促进能量交换 B. 增加水资源量
    C. 塑造地表形态 D. 调节全球气候
    【答案】18. B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侧蚀作用较明显,因此各种原因导致差异侵蚀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凹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因此牛轭湖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凹岸,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9题详解】
    图示景观为地势平坦地区因河流侧蚀作用形成的曲流和牛轭湖,这反映了水循环中地表径流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图示景观对水循环促进能量交换、增加水资源量、调节全球气候的地理意义的反映不明显,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完成下面小题。
    20. 土壤的形成过程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21. 与红壤相比,东北平原黑土的特点是( )
    A. 土质较为黏重 B. 有机质含量高
    C. 淋溶作用较强 D. 土壤的酸性强
    【答案】20. D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土壤由岩石风化后由生物、气候等作用综合形成的,图中②岩石出现裂隙,开始风化,④为②风化之后岩石破碎,地表出现风化物的时候,再到③地表风化物变厚,开始生长植被,最后到①,土层变厚,更深处的岩石受风化越来越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红土质地黏重,相比之下,黑土土壤质地较为疏松,A正确;东北气候冷湿,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而红壤所在地区气温较高,分解作用更强,有机质较少,B正确;红壤分布地区降水量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等碱性物质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土壤呈酸性,CD错误。故选B。
    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如图为台风“杜苏芮”卫星影像。完成下面小题。
    22. 监测台风“杜苏芮”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NNS C. GIS D. 数字地球
    23. 应对此次台风造成的灾情当地可以( )
    A.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 B. 健全灾害管理法规
    C.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D. 加强防灾避灾教育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监测台风“杜苏芮”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即RS技术,遥感能实时监测台风影响范围的变化,A正确;GNNS是定位导航,B错误;GIS是做信息处理分析的,C错误;数字地球是将地球地理事物数据化存入电脑的,无法进行影响范围监测,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健全灾害管理法规和防灾避灾教育都应该在灾害之前进行,ABD错误;台风灾害之后,降水过多,细菌病菌多,应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C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热岛效应引发城郊之间形成的空气环流,被称为城市热岛环流。2021年6月11~12日期间,首都北京发生了一次超强城市热岛效应。
    材料二 如图为2021年6月12日04:00北京热岛效应最强时城郊气温距平图。
    (1)描述图中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图示期间城郊之间近地面空气流动方向及形成过程。
    (3)简述缓解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答案】(1)特点:城市中心气温高,郊区气温低,气温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原因: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建筑物密集,工业活动集中,交通流量大,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
    (2)近地面空气流动方向: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形成过程:由于城市中心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空气从高压区(郊区)流向低压区(城市中心),形成城郊之间的空气环流。
    (3)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面积;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分散城市功能;加强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二中的气温距平图,可以发现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气温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城市中心的人口、建筑、工业和交通等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热量,导致城市中心的气温升高。相比之下,郊区的人口和活动密度较低,热量排放较少,因此气温较低。
    【小问2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城市中心由于人口密集、工业活动集中等因素导致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由于植被覆盖较广,地表性质与城市不同,气温较低,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从高压区(郊区)流向低压区(城市中心),形成城郊之间的空气环流。因此,城郊之间近地面空气流动方向是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
    【小问3详解】
    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面积,提高城市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分散城市功能;加强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热量排放;推广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斯特作用是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溶蚀和淀积过程。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山峰玲珑俊俏、柔美婉约。
    材料二:图1A为桂林地表喀斯特景观图,图1B为桂林地下喀斯特景观图,图2为桂林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3为桂林气候统计图。
    材料三: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气候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进入新构造运动时期,山体迅速抬升,这里水的冲蚀作用明显强于水的溶蚀作用。因此,该地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气势宏大、棱角分明。据考证,“多溶洞”也是北京猿人出现在房山周口店的原因之一。图4为北京房山地表喀斯特景观图。
    (1)简述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
    (2)填表,比较桂林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3)与桂林相比,北京房山的地表喀斯特作用弱。试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1)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裂隙发育,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酸性物质多,溶蚀力强;地形起伏大,水的流动性强,石灰岩大面积溶蚀。
    (2)地表景观特点:奇峰林立,常见有石林、峰林、峰丛,多溶蚀洼地,地表崎岖不平(起伏较大) 地下景观特点:地下发育溶洞,溶洞内多暗河(地下河)、石笋、石钟乳、石柱等。 有利: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等 不利:土层薄且为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地表水缺乏;地质不够稳定等。
    (3)地质、气候、植被。
    【解析】
    【小问1详解】
    桂林位于我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地区,石灰岩广布,裂隙发育,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解和透水;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热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高,植被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酸性物质多,土壤和流水中酸性物质多,流水的溶蚀力强;位于山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石灰岩分布区大面积溶蚀。
    【小问2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景观特点:奇峰林立,常见有石林、峰林、峰丛,多溶蚀洼地,地表崎岖不平(起伏较大);地下景观特点:地下发育溶洞,溶洞内多暗河(地下河)、石笋、石钟乳、石柱等。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等。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利影响:土层薄且为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交通不便;石灰岩广布,裂隙发育,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好,地表水缺乏;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不够稳定等。
    【小问3详解】
    与桂林相比,北京房山的地表喀斯特作用弱。气候条件不同。房山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降水量较小。而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相对较高。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南方地区更适合岩石溶解和侵蚀。地质条件不同。房山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砂岩、灰岩等。而南方地区的地质条件则以岩溶地质为主,岩层比较松散,易于溶解。植被不同。植被覆盖率较低,地下水的下渗量较少,不利于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区,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城市、人口密集分布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由于湖床不断抬高,以及湖泊周边的围垦活动,水域面积与容积锐减,往往出现“降水不多灾害大,来水不多洪峰高”的危险局面。
    材料二 图1为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图2为20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1)分析洞庭湖周边地区洪灾危害较严重的原因。
    (2)简述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变化特点及其对长江洪峰造成的主要影响。
    (3)分析洞庭湖周边地区洪灾危害较严重的原因。
    【答案】(1)自然原因:地势相对低洼,排水不畅;支流较多,汇水速度快;受季风气候影响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较发达。
    (2)变化特点:湖泊面积缩小。影响:长江洪峰流量变大;洪峰到来时间提前。
    (3)兴建水库;湖区退田还湖;修筑堤坝;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洪灾指短时间来水量大、排水不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洞庭湖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短时间内大量降水产生大量地表径流;周围河流众多,汇水量大;洞庭湖周围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地表水不易排走,最后形成洪水;由材料“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城市、人口密集分布区”可知,由于洞庭湖周边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较发达,一旦发生洪水,对于当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威胁很大,所以洪灾危害较严重。
    【小问2详解】
    对比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和20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可以看出洞庭湖的面积明显缩小,且变得破碎化。由于湖泊面积缩小了,库容量减小,对于长江下游的调蓄能力减弱,汛期时,洞庭湖的分流能力减小,使得大量的洪水短时间内迅速到达下游,使得下游的洪峰提前并且流量陡增。
    【小问3详解】
    治理洪水需要在洞庭湖以上河段修建水库,可以在洪水期拦截大量洪水;长江中游多曲流,故可以裁弯曲取,加快泻洪速度;由材料“湖床不断抬高,以及湖泊周边的围垦活动,水域面积与容积锐减”可知,退耕还湖可以提高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威胁;疏浚河道,可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使洪水迅速流走;加固堤坝可以减少对河岸的侵蚀,减少河岸溃决的几率;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以上都可以减轻洞庭湖流域的洪涝灾害。
    地貌
    景观特点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利(一项)
    不利(一项)
    地表喀斯特地貌
    ____
    ____
    ____
    地下喀斯特地貌
    ____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